第129章
粮继续欠着不给! 诚可谓是将“有恃无恐”这四个字写在了脸上! 面对这等劣绅豪强,唯有血腥屠夫出场,才能够镇得住他们! 而永乐朝如今凶名最甚的屠夫,正是汉王朱高煦! 一念至此,夏元吉也只能叹了口气。 “汉王殿下!” “那批劣绅豪强就交给殿下了!” “老夫会上一封折子,把此间事情尽数上报陛下!” 朱高煦点了点头,表示没有什么压力。 反正后面有老头子兜底,他就是把江南血洗一遍,事后也不会受到什么惩处! “侯承忠!” “带兵入城,接管城防!” “另外,严禁任何人扰民,违令者斩!” “末将领命!”侯承忠领命而去,没有丝毫犹豫。 见到了那块圣命金牌,他的一颗心也落回了肚子里! 既然没有后顾之忧,那就大闹一场吧! “奉汉王命!” “即刻打开城门,违令者视为谋逆论处!” 侯承忠在城外一声暴喝,吓得守城将士腿都快软了。 汉王朱高煦,这是想干什么,难不成真要造反吗? 然而当他们看见户部尚书夏元吉疾驰而来,同样要求打开城门时,众人顿时就不再犹豫了,乖乖打开城门。 汉王朱高煦可能会反, 但是户部尚书夏元吉绝对不会! 毕竟,他夏元吉可是当今陛下的心腹重臣! 朱高煦骑乘高头大马,就此进入松江府城! 与此同时,一封急报入京。 兵部官员查看之后,吓得瞬间脸色煞白,连滚带爬地冲到了兵部尚书值房。 “祸事了!” “老大人,真祸事了!” “汉王朱高煦要谋反了!” 金忠:“???” 啥? 谋反? 汉王谋反? 金老爷子一愣,随即接过奏报看了起来。 这是金山卫指挥使侯承忠上的紧急奏报,如实禀报了自己接到汉王命一事。 金忠细细看完,随即脸色变得古怪了起来。 沉思良久之后,他才叹了口气。 “补一道兵部调令!” 众人:“???” 啥? 我尼玛啊? 兵部调令还能补? 这特么地什么意思啊? 第539章 皇帝撑腰!汉王爷恐吓知府大人! “老大人,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兵部官员试探性地开口问道,不太明白这位尚书大人的意思。 无诏调兵,那可就是谋反啊! 哪里还有什么事后补上的道理? 金忠执掌兵部这么多了,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还是说他也暗中与汉王朱高煦勾结,这是在给汉王爷打掩护? 金老爷子白了这厮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没有一点眼力见儿。 “老夫这就入宫面圣,调令一事尔等先准备好!” 随口嘱咐了一句,金忠匆匆入宫面圣。 此刻朱棣心情不错,巡视完毕北平新都,确认再过个两三年,他便可以迁都北平了,那心情自然是不错。 不得不承认,老二这个家伙,还真是有几把刷子! 不仅大大缩短了新都筹建工期,而且建造的新都紫禁城那叫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比之这应天紫禁城都要霸气不少! 一想到那座美轮美奂的琉璃水晶宫,朱棣就觉得心里面有些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就搬进去住了。 唯有那琉璃水晶宫,才配得上朕千古一帝的身份啊! 正当这个时候,金忠匆匆而来。 “陛下,江南出事了!” “嗯?”朱棣闻言一愣,“老二这么快就闹出动静来了?” 永乐皇帝很清楚自家老二的能耐,加之这厮又是个暴脾气,此去江南少不了要杀鸡儆猴! 听到他这话,金忠也是一愣。 汉王果然是得了皇帝陛下的授意! 不过从明面上看,汉王朱高煦依旧是“无诏调兵”啊! “这是金山卫指挥使侯承忠的奏章,还请陛下过目!” 金忠也不废话,直接递上奏章。 朱棣看罢之后脸色一变,不复先前从容模样。 “老二这个逆子!” “朕让他去江南,是去收拾那些士绅的,不是让他去撒欢的!” 那可不就是撒欢吗? 以汉王身份,强令江南诸卫出兵,封锁江南五府城市! 这落到天下人眼中,他汉王朱高煦那就是无诏调兵,形同谋反! “这个混账东西!” “明摆着是想让朕给他擦屁股!” 在这一刻,朱棣突然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 调老二去江南,是不是有些冲动了? 这个混账逆子,不会真把整个江南血洗一遍吧? “传旨,汉王奉命清查江南官田诸事,有节制地方军马、便宜行事之权!” 朱棣沉思了良久,最终还是硬着头皮下了这么一道命令,彻底解决了朱高煦的后顾之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二人都已经到了江南,而且展开了雷霆行动。 朱棣这个皇帝老子,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拆老二的台! 更何况,江南问题亟待解决,不能再拖下去了! 索性,此次就让老二大闹一场,一劳永逸! “陛下,如此一来,只怕朝野上下恐有非议啊!” “而且东宫那边……” “不必理会!”朱棣摆了摆手。 “东宫那边不能掺和进此事!” “等老二解决完了,朕就命他前去云南就藩!” 金忠闻言一怔,暗自叹了口气。 汉王这是被当成刀使了啊! 只是可惜,他不是长子! …… 松江府。 大军入城,接管城防。 因为汉王朱高煦突然率军入城,整个松江府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毕竟,汉王朱高煦可是出了名的嚣张跋扈,凶横霸道! 松江知府黄子威当天便主动求见汉王爷,却是根本连这位汉王殿下的面儿都没见到,只能提心吊胆地黯然离去。 紧接着便是天策卫查封知府官署,一应人员上到知府黄子威,下到不入流的胥吏,尽皆被控制了起来。 再有半天时间,聂兴便带着详细情报返回。 “王爷,基本上都查清楚了。” “这是松江府内拖欠税粮的士绅名单……” “这是鱼肉盘剥松江府百姓的劣绅名单……” 朱高煦抿了一口茶水,兴致缺缺地点了点头。 “你带着兄弟们去处理吧!” “拖欠税粮的,愿意补足,就此揭过,若还推辞,直接抄家!” “鱼肉百姓的,手上沾了多少条人命,就杀他嫡系几人偿命,余者抄家收监,等后面一同流放去岭北!” “两天时间,肃清整个松江府,去下一县!” 聂兴闻言点了点头,当即领命离去。 时间紧迫,必须得抓紧了! 待聂兴走后,黄子威被带了上来。 方才他就跪在门外,所以很清楚地听到了汉王爷的交代。 拖欠税粮的士绅豪强,要么补粮,要么抄家! 鱼肉百姓的劣绅豪强,那就是杀人又抄家! 这位汉王殿下,还真是好大的杀性,好狠的手段! “你就是松江知府?” “下官黄子威,忝为松江知府,参见汉王殿下!” 黄子威不敢迟疑,立马跪倒在朱高煦身前。 朱高煦细细打量着这厮,随即叹了口气。 “黄子威,本王听说你当年是因德行荐举入仕,怎么做了几年官,德行全都败得一干二净了?” 此话一出,黄子威顿时额头上直冒冷汗。 “王爷此话……下官不太明白!” “呵,不明白?”朱高煦冷笑一声,“本王就问你三个问题,如果你都答上来了,那今日就此揭过。 “第一,松江府士绅兼并田地盘剥百姓,你这个松江知府是否知情?” 黄子威脸色微变,迟疑片刻后,还是点了点头。 “下官知情!” “第二,你身为松江知府,百姓父母官,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过得水深火热,为何不出手惩治士绅,反而听之任之?” 当听到这个问题,黄子威顿时就慌了。 “王爷,非是下官不愿,而是下官不敢啊!” “那些士绅豪强皆是松江本地大族,掌控松江各行各业不说,族内子弟还遍布松江府县官署县衙,下官不过是顶着一个知府的名头,即便有心铲除这些毒瘤,可也是无能为力……” 朱高煦静静地看着黄子威,伸出了第三根手指头。 “第三,你任松江知府期间,可曾收受士绅贿赂,与其同流合污,盘剥地方百姓?” “想好了再回答,这本就是你黄子威的生平事迹,本王可不希望今日宰了一个知府大人!” 面对这最后一个问题,黄子威惊惧到了极点。 他心中很清楚,汉王朱高煦绝不是在开玩笑! 他真的敢杀了自己! “下官以性命起誓,从未收受贿赂!” 黄子威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罕见地挺直了腰板。 见此情形,朱高煦这才神色稍缓。 “你还算是没有忘本!” “失职之罪先给你记着!” “待清洗掉那些士绅豪强之后,即刻推行一条鞭法,届时周忱会派人过来指导!” “你黄子威从现在起,就是戴罪立功之身,一条鞭法在松江府何时推行完毕,你何时免除这失职之罪,听明白了吗?” 黄子威闻言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当即感激涕零地叩首道。 “下官叩谢殿下大恩,定全力推行一条鞭法!” 第540章 松江府初定!万民拜谢汉王爷! 其实, 朱高煦完全可以拿下黄子威。 毕竟从其所作所为不难看出,此人即便没有与士绅豪强同流合污,那也是尸位素餐不管百姓死活。 一个失职的罪名,就足够将他拿下来。 不过这有些得不偿失。 拿下一个松江知府,朝廷吏部会派遣来另外一个。 相比于此,不用抓住这黄子威的把柄,让他全心全意地推行一条鞭法! 为了自己前途,黄子威就算再无能,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就过了两天。 聂兴办事效率极快,毕竟他手底下有着天策卫与飞熊卫禁军! 禁军出手,可根本不管你是什么世家大族,在他们眼中不过都是土鸡瓦狗! 按照汉王爷定下的标准,该缴粮的缴粮,该抄家的抄家! 整个松江府大小一众士绅,瞬间就遭受了灭顶之灾! 尤其是聂兴还故意更改了一下程序,或者说故意给了这些士绅豪强一个反抗的机会。 他先是派人登门追缴所欠税粮,而不是直接上门抄家! 这二者一前一后的区别,就是不少试图蒙混过关的士绅,直接就被强行抄家! 聂兴原本就是靖难遗孤出身,对永乐朝廷极为不满,做了多年的刺客游侠后,也对那些个为富不仁的士绅豪强极其痛恨。 经过他这么一算计,整个松江府内的大小士绅几近全军覆没。 毕竟以往也不是没有官差衙役上门追缴欠粮,士绅们还以为可以用之前的手段,或威胁或欺骗,直接给蒙混过去。 哪里想到,这次上门之人,不是什么官差衙役,而是大明禁军! 皇帝陛下的禁军卫队,哪里看得起这些地方士绅,只要一句话没谈拢,直接就是拔刀相向! 随着一家家士绅遭难,其余人这才反应了过来! 那汉王朱高煦,分明就是个屠夫刽子手! 面对汉王爷的淫威,士绅豪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准备好自家拖欠的税粮,希冀着能够破财免灾。 然而紧接着,令他们绝望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轮的大清洗之后,聂兴立马就展开了第二轮! 这一次,不再是追缴税粮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抄家杀人! 兼并田地者,抄家收监! 哄抬物价者,抄家收监! 强抢民女者,抄家收监! …… 一条条残酷命令下达,还没等士绅豪强反应过来,披坚执锐的禁军甲士便已经上门,不由分说地直接拿人!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终于明白,自己等人先前的想法有多么可笑! 哪怕是家财万贯,也抵不过刀兵之祸! 什么关系,什么背景,跟汉王朱高煦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那个天杀的屠夫刽子手,端得是个凶厉跋扈,不择手段! 一时之间,松江府人人自危,风声鹤唳。 但紧接着知府衙门便张贴出一条条告示,彻底稳定住了大局。 这告示上面的内容也很简单,所有被抄家收监的士绅,其名下田地经过重新丈量之后,将会作为民田返还给地方百姓! 此外,朝廷将会推行新的赋税政策,将松江府的赋税摊到全县的土地上,尽量减小官田和民田的税则差别,力求二者的税率一致! 告示一出,百姓奔走相告,纷纷喜极而泣,盛赞汉王贤德昭彰! 要知道,这告示里面说的,是将那些田地以民田返还百姓,而不是官田! 民田是私有的,可以买卖;而官田是公家的,不可以买卖。 但官田也是田,也需要有人耕种,那些官员老爷们日理万机,本身肯定不会劳作,常用的手段便是将官田租出去,招人耕种。 耕种的佃户,每年需要交给官田主人粮食,这就是田租,也是第一层税!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田又需要向国家交税,官田也不例外,这就是田赋,是第二层税! 简单地说,耕种官田的佃户,既需要交租,又需要交赋,负担很重,而一般私有的民田只需要缴纳田赋,负担就轻。 原本大明定鼎天下后,朝廷给每家每户都分了几亩田地,大家都有自己的的私田。 然而随着士绅豪强想方设法地强占田地,松江府真正的耕户农户大面积减少,大部分平民百姓不是成了替别人种地耕田的佃户,就是直接舍弃田地身份沦为流民。 即便如此,佃户既要上交田租,又要缴纳田赋,同样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难生活。 而且士绅豪强故意拖欠税粮,官府征收不上额定粮食,就强行往老百姓头上摊派,这就更是加剧了耕户农户肩膀上的负担! 要么成为佃户,要么成为流民,这是松江府百姓唯二的选择! 直到现在,汉王朱高煦突然率军入城,将那些作威作福的士绅豪强全部打杀,并且承诺将士绅豪强的田地以民田返还给老百姓! 这一瞬间,老百姓梦回洪武太祖年间。 汉王朱高煦,似乎同太祖爷一样,真正把他们这些穷苦百姓当成了人! 对此,朱高煦并不知情。 可是当他走出行辕后,却见成千上万的百姓聚集在门口,还没等他开口询问,这些百姓竟齐刷刷地跪倒了下去。 “汉王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啊!” “小人愿给汉王爷做牛做马,以报答王爷的恩情!” “叩谢王爷的大恩大德……” 见此情形,朱高煦急忙高喝道。 “诸位乡亲父老!” “这些都是父皇命本王做的!” “皇帝陛下他老人家虽然远在京师,可也挂念着江南的百姓,所以此次命本王前来清洗那些士绅豪强!” “接下来官府会出台新的税制,力求做到公平公正,诸位乡亲父老一定要全力配合官府丈量田地,这可关系到最后分到你们手中的田地有多少!” “另外,若有被士绅豪强欺压的乡亲,若有蒙受不白之冤的乡亲,可以随时向本王检举揭发,本王定会为乡亲们主持公道!” 朱高煦这番话讲得极为敞亮,听得一众百姓眼泪汪汪。 尤其他还加上了一位皇帝陛下,能得皇帝陛下挂念,这是所有百姓先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老百姓就是这般淳朴老实,只要你对他们好,给他们分发田地让他们自行耕种,先前他们遭受的苦难转眼间就忘记了。 夏元吉看着眼前这一幕,陡然喟叹了一声。 汉王朱高煦,真有太祖之风! 太子朱高炽,仁义不假,心善也不假。 可他朱高炽毕竟是太子殿下,从小锦衣玉食,从未真个深入到民间! 再加上这位太子殿下天生肥胖行动不便,注定他这辈子都只能坐在深宫里面发号施令! 可,他以为的仁政,对底层百姓而言,真的就是仁政吗? 究竟是百姓的仁政,还是官员的仁政? 这一刻, 夏元吉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汉王朱高煦,可能不是一位合适的君主,但他绝对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君主! 第541章 难题!当新学子弟撞上一条鞭法! “人到了吗?” 周忱风风火火地走进官署, 然而况钟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并未抵达。” “听闻是学部侍郎王骥王尚德亲自带队!” 王骥! 听到这个名字,周忱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原因无他,这王骥可是自己人,而且能力卓著。 当年学部侍郎陈公甫被谋害,学部尚书解公豹独木难支,汉王爷遴选满朝文武,最终挑中了时任应天府府丞的王骥,举荐其为学部侍郎,主持新学推广事宜。 事实证明,汉王爷眼光一向独到,可谓慧眼识珠! 王骥不但刚毅有胆,晓畅戎略,而且行事果决,作风刚烈,浑然不惧暗中使绊子的官僚士绅。 新学在其推广主持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在南直隶地区推广开来。 直到汉王朱高煦前往北平,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没忘了为新学开辟出一条道路。 历经两年时间,新学也总算是在北方站稳了跟脚,只待顺势将其推广出去。 新学势头大好,一片欣欣向荣,离不开王骥的劳苦功高! 所以当周忱听闻是王骥亲自带队时,顿时感到颇为欣喜。 “王尚德的能力,你我有目共睹!” “若真是他带队前来,那我就能安心了!” 周忱叹了口气,现在他身上的压力很大。 上一次他作为钦差大臣,孤身前来这江南,结果任务没有完成不说,反倒是自己身陷囹圄,还得指望着汉王殿下前来搭救! 现在汉王殿下亲自出手,替他周忱扫平了一切障碍,并且手把手地提出了一条鞭法! 他周忱只需要按照江南的实际情况,把这一条鞭法成功推行下去就可以了。 然而,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真正实践起来却极为麻烦。 这一条鞭法,说白了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各种苛捐杂税合在一起多如牛毛,不但严重加剧了老百姓肩上的负担,而且还给了地方官员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的理由,更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所以,一条鞭法执行起来难度极大,最为重要的原因,正是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 当老百姓都知道,只需要缴纳一种赋税就行了,一旦地方官员再巧立名目收取苛捐杂税,老百姓肯定就不乐意了。 换句话说,一条鞭法,无异于断了地方官吏的财路!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周恂如,听说你日子不好过啊!” 一声大笑传来,王骥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昂首阔步,气宇轩昂。 短短几年时间不见,王尚德竟凭空多出了几分养尊处优的上位者气度。 看来这位学部侍郎大人,已经从推广新学一事中,获得了不少珍贵治政经验。 “王尚德,没想到你真的亲自来了!” 周忱闻言不怒反喜,当即上前热烈欢迎。 三人寒暄一阵后就此落座,唯王骥官职品秩最高,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坐在了诸位上面。 “汉王殿下呢?如今身在何处?” 王骥一坐下就急切询问道。 算算时间,他也的确好久没有见到汉王殿下了。 自从上次应天一别,至今未得相见! 扪心自问,王骥一直对汉王殿下心怀感恩。 当年如果不是汉王殿下举荐于他,他王尚德只怕还在应天府丞那个泥潭里挣扎,仕途难以再进半步! 正因为得了汉王朱高煦的提携,王骥一跃成为了正三品的侍郎大人,而且主持新学推广工作。 历时至今,他王骥不说桃李满天下,也至少有着新学宗师之名,天下新学子弟尽皆奉他为师。 光是这份殊荣,就足以让王骥名垂青史了! 而且王骥心中很明白,一旦新学变革成功,成功取代了旧学,那不只是名誉上的收获,仕途更会因此再进一步,成为九卿巨头都不是难题! 所以,锦绣前程摆在眼前,王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全力推行弘扬这新学。 一接到汉王殿下的命令,王骥立马从应天动身,挑选各地最杰出的新学子弟,匆匆赶来这苏州府。 只是可惜,未曾同汉王殿下会面。 “殿下屠了苏州府的士绅豪强,便去了松江府!”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殿下应该是准备一路杀过去,血洗整个江南士族!” 听到这话,王骥忍不住暗自咋舌。 “乖乖!” “真不愧是殿下啊!”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要惊天动地!” “汉王殿下命我等前来,辅助你弘扬什么一条鞭法,现在进行得如何?” 谈及正事,周忱立马神情一肃。 “的确如此!” “唯一的难点在于,重新清丈田地!” “因为涉及到地方官吏的利益,所以他们绝对会弄虚作假、从中作梗!” “这也是为何我们迟迟没有行动的原因,缺乏信得过的自己人!” “原来如此!”王骥点了点头,“此事完全可以交给我们!” “别的不说,如果是论及行动力与数算这些地方,我新学弟子绝对远胜那些旧学书生一大截!” 这倒真不是王骥夸大其词。 新学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数算科学、公羊陆学等等,尤以数算为最! 每一个新学子弟,都是精通数算的高手。 清丈田地这种事情,对他们而言简直不要太轻松! “还有一个问题!” “新学子弟中,难免会有出身士族之人,他们万一……” “不会,你多虑了!”王骥摆了摆手,“新学子弟大多出身贫寒,或是不得士族认可之人。” “毕竟新学在那些大儒眼中,依旧还是离经叛道的歪理邪说!” “哪怕是得到了朝廷的鼎力支持,短时间内也无法改变这个刻板印象!” “所以真正的士族子弟,也不会更不敢学习新学,哪怕将新学与科举挂钩,这一点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改变得了!” 听到这话,周忱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既然如此,那就拜托诸位了!” “恂如兄严重了,分内之事而已!”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一旁沉默的况钟突然开口,感慨万千地叹气道。 “这一幕,倒真是让下官回想起了太祖年间那事!” “太祖爷为了清丈天下田地,并未任用当地的官员核查田亩数,而是任用了大量的国子监监生,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合作,防止瞒报田亩数少交税。” “汉王殿下如今这一举动,与太祖爷当年何其相似!”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就沉默了。 汉王朱高煦,前半辈子最似当今天子,后半辈子却极类太祖皇帝! 第542章 直臣上谏!风波再次起! 应天,帝都。 文渊阁。 太子朱高炽正伏案批阅奏章。 哪怕皇帝陛下已经回京了,但还是做起了甩手掌柜。 大胖胖都有些不太记得,自己这个太子爷,监国多长时间了。 捶了捶有些发酸的腰,大胖胖起身动了动手脚。 “太子殿下近些日子又瘦了!” “哦?真的吗?”大胖胖满脸喜色,笑着反问道。 群臣纷纷点头,没人敢说个不字。 见此情形,朱高炽很是高兴。 毕竟不管他们是不是诚心实意,听到别人说自己瘦,总比说自己胖要好听一些。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左副都御史李庆却匆匆走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叠收发文簿! “太子殿下!” “这是兵部收发文簿,下官有一事不明!” 听到这话,朱高炽顿时神情一肃。 这个李庆李德孚,可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直言敢谏! 当年忻成伯赵彝擅自杀死运夫,盗卖军饷;都督谭青、朱崇贪婪放纵,李庆毫不畏惧其权势当朝弹劾他们,最终他们都被交给司法官员审问。 这过后,他又弹劾都督费王献欺罔、梁铭贪婪残暴、镇守德州都督曹得贪财,结果他们都被谴责。 也正是因此,李庆刚正之名朝野皆知,中外官员都畏惧他的风采。 不过随着都察院的权柄扩大,李庆身为左副都御史,都察院的三把手,也很少下场亲自弹劾朝臣了。 他今日匆匆前来,只怕这事情不小啊! “李卿家有话直言。” “这是兵部收发文簿,下官核查之后,发现了一件事情!” 李庆也不废话,直接道明了来意。 “兵部从未给金山卫下过调令,而金山卫却无诏出兵!” “直到消息上报入今,兵部这才补发了这么一道调令!” “此事大为蹊跷,而且我大明绝不能开这等先河,哪有事后补发调令的道理?” 大胖胖闻言眉头一皱,急忙接过收发文簿查看了起来。 得益于汉王朱高煦提出的考成法,现如今大明朝廷内各部寺院效率极高,并且凡事都留下了文簿,随时可以核查清楚! 但是,兵部补发金山卫调令的事情,朱高炽的确全然不知! 并且这事儿就很可笑啊! 哪有大军无诏出兵之后,再来补发调令的道理? 无诏出兵,私自调兵,那就是等同于谋反! 不然朝廷为何如此重视兵权军权,就此形成了一套繁琐复杂的调兵流程? 还不是害怕有些野心勃勃之人窃取了兵权军权,最终酿成大患! “此事孤全然不知!” “这不是孤下的命令!” 听到这话,李庆瞳孔猛地一缩! 太子殿下不知道这件事情。 那能下这个命令的人,就只有皇帝陛下了! 一想到这儿,李庆顿时了然,但他还是没有放弃。 “太子殿下!” “下官这就前去面圣!” “殿下既然不知此事,那就全然不知最好!” 话音一落,李庆拿过收发文簿,转身就准备前去面圣。 见此情形,大胖胖有些不安。 他可是太了解这李庆了,一直都是个认死理的戆臣直臣! 现在补发调令的事情,明显就违背了大明定制。 李庆此去,只怕真个要闹出大事来! “李卿家,等等!” “孤陪你一同去面圣!” 李庆闻言一怔,随即苦笑道。 “殿下何必如此?” 他当然知道太子爷为什么要一起去,还不是为了防止自己触怒龙颜,保下自己一命! “无需多言,走吧!” 大胖胖摆了摆手,忧心忡忡地直奔乾清宫。 很快,朱棣便得到了消息。 听闻太子爷与李庆一同前来,朱棣心中顿时泛起了嘀咕。 难不成出了什么大事儿? 李庆刚刚进入御书房,直接跪倒在地。 “敢问皇上,补发金山卫调令一事,兵部可是得了皇上旨意?” “唔……”朱棣心中一跳,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是有这么回事,调令已经发下去了,就不必再追究了!” “为何不追究?”李庆毫不退让。 “无诏出兵,私自调兵,此乃形同谋反的大逆死罪!” “今日若不追究,或者说通过补发调令糊弄过去,开了这个先河,那万一来日有人以此做文章,私自调动大军窃取大军权柄,皇上该当如何?!” 诚然,补发调令是可以糊弄过去! 但事情不能这么办,也绝不能开这个先河! 不然只会给大明后世留下隐患! “李庆,你大胆!” 永乐帝怒了,他真没想到这李庆胆子如此之大! “朕已经说了,金山卫一事不再追究,你还敢在此纠缠不休?” “皇上,今日金山卫出兵情有可原,那来日呢?那日后呢?是不是所有无诏出兵者皆情有可原?” “法不留情,更不容亵渎,还请陛下收回成命,严惩金山卫指挥使等人!” 这就是李庆,一个认死理的老顽固! “混账!” “来人把他叉出去!” 朱棣勃然大怒,但他一向了解李庆的脾气秉性,所以也没想过惩处于他,只是命人将这老小子给叉出去。 朝堂之上的官员,大多都是醉心功名利禄、权势地位之人,像李庆这样的纯粹文臣,的确是越来越少了。 而且李庆不但刚正不阿,忠正敢言,自身也很有才能。 所以朱棣也不想跟他一般见识,直接扔出去省得心烦。 结果不成想李庆被扔出去后,还一直跪在殿外,誓要皇帝陛下收回成命! 朱棣闻言真的怒了,随即满脸铁青地看向了大胖胖。 “太子!” “这是你的意思?” “老二在江南冲锋陷阵,这个时候你跳出来拆他的台?” 大胖胖:“???” 啥? 啥意思? 我尼玛啊! 我只是过来劝架的啊! “皇上,儿臣绝无此意啊!” “最好不是,不然朕饶不了你!” 朱棣深深地看了一眼大胖胖,随即冷哼道。 皇帝本就敏感多疑,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敏感时刻。 汉王朱高煦一怒下江南,甚至调动了卫所大军,显然是想在江南杀个血流成河。 朱棣早就做好了准备,正等着那些勾结江南士绅的朝臣跳出来,然后将其一网打尽! 但是他没有想到,最先跳出来向老二发难人,竟会是李庆和太子! 李庆不必多言,一个认死理的老顽固! 但是太子怎么会掺和进来? 朱棣很难不多想! “下旨!” “将李庆打入天牢!” 朱棣冷冷开口,索性再次添了一把火! 他倒是想要看看,究竟还有什么人藏在暗处,搅弄风云! 第543章 顾佐的忧虑!大胖胖的无奈! 左副都御史李庆下狱。 这个消息一传出,瞬间震动整个朝堂。 首当其冲之人,赫然正是都察院的最高长官,左都御史顾佐顾喷子。 顾礼卿有些想不明白,那李庆李德孚究竟做了什么,竟然使得皇帝陛下勃然大怒,直接把他打入了天牢! 要知道,李庆李德孚一直以忠正敢言、直言上谏闻名朝野,有时候也会因为他这臭脾气触怒龙颜,可皇帝陛下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基本上没怎么惩处过他。 反倒是因为李庆作风强硬,自身能力出众,皇帝陛下还多次加以提拔,生生从外地知府提拔为了都察院的三把手,左副都御史。 正因为如此,顾佐对李庆也很是客气,毕竟他圣眷太浓,谁都招惹不起。 然而顾佐万万没有想到,李庆直接就被皇帝陛下给打入了天牢! 天牢那是什么地方,进去了再想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显然,李庆这回惹得皇帝陛下勃然大怒了,而且不是一般的事情! 一想到这儿,顾佐顿时就坐不住了。 毕竟他是李庆名义上的顶头上司,而李庆这个人一向认死理,让他亲自前去面圣最终触怒龙颜的事情,当真没有几件。 但不管哪一件,都足以证明他们都察院出了纰漏! 经过多方打听,顾佐还是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仅仅知道昨日正是太子与李庆一同前去面圣。 得到这个消息,顾佐顿时就很为难。 唯一
相关推荐:
山有木兮【NP】
将军在上
白日烟波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交流_御书屋
我的风骚情人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鉴宝狂婿
篮坛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