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已经杀到了近前! 郭兰见状没有丝毫犹豫,飞身上前将朱高煦扑倒在地。 然而那狼牙棒携带着滔天巨力,却是狠狠砸在了郭兰身上! 刹那之间,鲜血迸溅,骨头碎裂! 朱高煦急忙将郭兰扶住,后者却是口中不断呕血。 狠狠挨了哈尔古一记狼牙棒,郭兰后背硬生生地被砸成了筛子,五脏六腑烂成了肉泥,即便是神仙也难救! 残存的明军将士聚拢上前,将二人保护了起来。 “郭兰?!撑住!撑住啊!” 朱高煦手忙脚乱地想要压住他的伤口,然后郭兰后背已经成了一滩碎肉。 “王爷,末将……无能……先走一……步了!” 话音一落,郭兰当场气绝身亡! 朱高煦呆愣愣地看着他,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聂兴惨然笑了一声,满腔怒火与悲愤都化作了仇恨,更加疯狂地劈砍着蒙古蛮子。 项昆仑,死了。 曹龙象,死了。 郭兰,也死了。 残存将士,不到百人! 这场艰难鏖战,未免也太过惨烈了些。 朱高煦小心翼翼地将郭兰放下,再次抓起了马槊。 脱欢与阿鲁台始终在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幕,他们倒是很想看看,这批明人的骨头是否当真那么硬! “大明太孙,投降吧!” “再不投降,他们都要因你而死!” 朱瞻基闻言面无表情,手中砍杀蛮子的动作丝毫不停。 他要是当真为了苟全活命,选择投降蒙军,那更加对不起这些因他牺牲的将士! “杀!” “杀一个够本!” “杀两个赚了!” 朱高煦提着马槊,朝着脱欢狠狠投掷而出,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众人他的回答。 脱欢猝不及防之下,侥幸偏头躲过了一劫,仅仅只是槊尖划过脸庞,留下了一道血痕。 鲜血刺激下,脱欢顿时勃然大怒。 “不要留手,杀了他们!” 这群明人,骨头是真硬! 既然如此,那全都去死吧! 只要大明太孙一人活着,那就够了! 伴随着脱欢一声令下,蒙军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朱高煦等人艰难抵抗,不断有将士倒在血泊之中,仅存的盾阵也在不断缩小。 然而正当此时,惊变再次发生! 轰隆隆! 宛如天雷炸响,虎蹲炮突然杀入战场! 下一刻,无数铅弹石弹呼啸而来,遮天蔽日般席卷了整座战场! 伴随着满天飞舞的残肢断臂,原本参与围杀的蒙古大军,瞬间陷入了炼狱般的噩梦当中,凄厉的惨叫声与哀嚎声响彻了整个夜空! 柳升气得身子颤抖,咬牙下令开炮,硬生生地轰懵了众人! 他亲眼见到汉王殿下与太孙殿下的凄厉惨状后,这才明白皇上先前的异样表现! 堂堂大明太孙,大明汉王,竟然在此被数万蒙古大军围杀! 要是他们再晚来一步,那大明可真就会变天了! “开炮!” “掩护汉王太孙撤离!” 没有丝毫犹豫,整整二十门虎墩炮以极快的速度,粗暴蛮横地加入了战场! 明军将士见状瞬间欣喜若狂,原本陷入绝望的他们,在求生本能地驱使之下,此刻却是瞬间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惊人战力! 朱高煦一边继续拼杀,一边高声喝道:“援军已至,杀出去!” 脱欢与阿鲁台脸色瞬间大变,难以置信地看着突然袭来的大明援军。 这怎么还有援军? 先前来了一波,现在又来了一波? 你们大明这群畜生,他娘地有你们这么欺负人的吗? 然而还未等他们反应过来,大地突然开始剧烈震颤,甚至是抖若筛糠! 这恐怖的前兆,只能证明一件事情! 有铁骑正在冲锋! 而且是数量惊人的铁骑! 下一刻,一杆龙旗迎风飞舞,吓得阿鲁台掉头就跑! “大明黄龙旗!” “大明天子来了!” “撤军!鞑靼部落,撤军啊!” 阿鲁台见到那杆龙旗的第一眼,瞬间就被吓得落荒而逃,根本生不出抵抗之心。 四年前,他阿鲁台率领如日中天的鞑靼部落,在斡难河畔与大明皇帝率领的北伐大军,来了一场正面较量。 结果阿鲁台为自己的愚蠢和傲慢,付出了无比惨痛的代价! 原本如日中天的鞑靼部落,险些被屠了个精光,他阿鲁台更是被追杀到坠马逃遁,这才保全了一条狗命! 正因为如此,阿鲁台对那位大明皇帝,可谓是怕到了骨子里!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大明皇帝竟然会亲临这方战场! 这还怎么打? 打你娘! 阿鲁台招呼上鞑靼精骑,直接当场调转马头,消失在了夜色当中。 直到他都跑没影了,脱欢这才反应过来,满脸骇然地看着那杆大明黄龙旗! 大明皇帝,大明朝的天子,竟然亲自杀过来了! 这怎么可能?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似乎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下一刻密密麻麻的大明禁军杀了出来,狠狠凿进了整个战场! 脱欢见到了这一幕,只觉手足冰凉,下意识地就想策马逃跑! 然而当他见到还在拼死搏杀的大明太孙等人,眼中瞬间闪过了一丝狠辣之色。 “放箭!快!” “杀掉他们,让他们陪葬!” 脱欢原本想着生擒大明太孙,所以始终未曾下令放箭! 直到此刻,大明皇帝亲率无数禁军杀来,脱欢终于明白,属于他的机会已经错过了。 既然如此,那不如杀了这大明太孙,让大明皇帝付出代价! “放箭!一定要射杀他们!” 脱欢无比狠辣地下令,密集箭雨随之激射而出! 他不断嘶吼下令,还想亲眼确认大明太孙之死。 然而大明禁军此刻已经席卷了整个战场,哈尔古见势不对强行拖着脱欢,就此仓皇逃离。 这场仗,他们败了! 这方战场已也经被大明禁军接管,继续留在此地,他们必死无疑! 脱欢跑了,无数蒙古勇士却还在执行他那最后一道命令。 必杀大明皇太孙! 朱高煦等人还在奋力拼杀,竭力坚持到最后。 然而骤然射来的冷箭,却再次带走了不少将士的性命。 即便他们身穿重铠甲胄,如此近距离的有意袭杀下,身中冷箭倒地而亡的明军将士,占了绝大多数! 朱高煦面色大变,眼见密密麻麻的利箭直奔朱瞻基与朱瞻壑而去,他瞬间做出了决定! 或许,这就是宿命吧! 因为自己的意外到来,打乱了这个世界原本的轨迹。 冥冥之中,或许真的有天意,出手修正这一切,强行将历史轨迹拨回正轨! 朱瞻基还在拼杀,然而突然发生的惊变,令他呆愣当场。 他眼睁睁地看着无数利箭射向自己,然而还没等他做出反应,一道魁梧身影便挡在了自己身前! “二叔?!” 朱瞻基嘶吼出声,眼泪瞬间决堤。 “爹?!爹!” 朱瞻壑一刀劈飞一个蛮子,急忙冲上前来。 当他看见自己父亲身上插满了锋利箭矢,瞬间泪如雨下! “小崽子们,你们记住,老朱家的儿郎,流血不流泪!” “还有,我老朱家的儿郎,即便是死,也不能落到蛮夷手中,丢我大明的颜面!” 朱高煦话音刚落,眼前就开始发黑,脑海中不断涌出阵阵眩晕之感,他只能拔出战刀重重地拄在地上,支撑着自己不倒! 环顾四周,只见那杆大明黄龙旗迎风飞舞,大明铁骑席卷整个战场,而蒙古蛮夷则是仓皇鼠窜! 朱高煦见状,忍着钻心痛楚,依旧放声大笑。 “日月山河还在!” “诸君,慢行!” 第355章 汉王喋血!悲痛欲绝的永乐帝! 震耳欲聋的暴喝,响彻整个战场,令天地为之失色。 汉王拄刀而立,强撑着最后的意识,等待大明天子的到来。 因为大明黄龙旗所到之处,便意味着天子即将驾临! 羽林卫禁军骁勇杀到此处,先行绞杀附近蛮夷之后,果断将太孙朱瞻基一行人保护了起来。 其余禁卫大军则放开了手脚,开始猛烈追杀正在溃逃的蒙军蛮夷! 经历了上百次艰苦拼杀与鏖战,直到大明禁军到场,朱瞻基他们才终于脱离了危险。 然而所有人望着那道拄刀屹立的魁梧身影,都哽咽到说不出话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败仗,代价极为惨痛的败仗! 尤其是这一位的阵亡,更是会令大明爆发一场滔天剧变! 柳升率先抵达战场,当他亲眼见到这一幕时,脑袋直接炸响,呆了原地。 万箭穿心…… 汉王,没了。 怎么会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 他们武官勋臣等待了这么久! 眼瞅着汉王夺嫡有望,即将入主东宫…… 可是现在,汉王没了! 大明,要变天了! 柳升不敢去想,大明接下来会爆发什么惊变。 他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悸动惶恐,不断嘶吼高喝,呼唤医师前来救人! 大明黄龙旗扫过,禁卫大军席卷全场,蒙军蛮夷仓皇溃逃。 朱棣不断挥鞭,在禁军的护持下,终于来到了近前。 远远地,他便注意到了朱瞻基等人。 瞻基没事! 瞻壑没事! 老二人呢? 当他的目光触及那道魁梧身影,整个人瞬间如同苍老了十岁一般,彻底失去了所有精气神! 当他见到朱高煦的一瞬间,这位戎马一生的铁血帝王,却是再也包不住自己的眼泪了。 他跌跌撞撞地翻身上马,快步冲了上去,一把扶住了自家老二。 “老二,爹来了!” “没事儿了老二,爹来了!” 朱高煦竭力睁开眼睛,看着泪流满面的永乐大帝,挤出了一个笑容,嘴角不停溢出鲜血。 “爹啊……我怕是……不成了……” “混账!你又在说什么胡话?” 朱棣强忍着内心的恐惧,伸手擦拭着爱子脸上的血迹。 “爹给你找医师,天下最好的医师!” “以前那么多难关,我们父子俩都闯过来了,爹不会让你有事的……” 朱高煦艰难地伸出了手,朱棣下意识地止住说话,急忙一把握住。 “爹……岭北……可以丢!” “东海……南洋……一定要……不能丢!” 听到这些话,朱棣悲痛欲绝,死死握着他的血手。 “老二,爹不要了,爹什么都不要了!” “这仗我们不打了!爹带你回家!爹这就带你回家!我们回家……” “爹!”朱高煦低喝了一声,强颜笑道:“听我……说完!” “王翱……可为……金忠!” “陈鼎……可为……蹇义!” “周忱……陈循……可为……夏元吉!” “杨士奇……于谦……可为……宰辅!” “爹一定重用他们!”朱棣恸哭出声,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回答道:“老二你不要再说了,只要你撑住,你说什么爹都听你的……” 朱高煦听到这话,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爹啊……我真的……只想……去云南……就藩!” “这段……时间……我……好累啊……” 朱棣闻言,如遭雷击。 无数悔恨充斥心田,令永乐大帝泣不成声。 “爹错了!” “爹以后再也不逼你了!” “老二,爹真的知道错了,以后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然而,已经晚了。 他话还没说完,朱高煦身子一软,重重地向后摔落下去。 朱棣也只能顺势屈膝跪倒在了地上,紧紧地抱住了他。 所有人见状,都自发地单膝跪地,低下了头,哀声一片。 “老二?老二!睁开眼睛!” “汉王!朕是皇帝!朕命令你,睁开眼睛!睁开眼睛!” “朱高煦!你这个反骨逆子!你现在连爹的话都不听了吗?!” “老二!爹求你!算爹求你了……睁开眼睛好不好……” “啊……我的儿呐!” 朱棣抱着爱子,颤声呼唤了良久,最终只发出了一声凄厉嘶吼! 帝都。 一场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钦天监,摘星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乱世妖僧姚广孝与相术大师袁忠彻,此刻正在摘星楼上。 二人凝视着夜空,久久都未曾开口。 陡然间,天气再变,暴雨倾盆! 终于,姚广孝叹了口气。 这场暴雨,来得恰到好处! 袁忠彻神情复杂地看着这位好友,同样喟然长叹。 “汉王乃是雄主之相!” “你我如此行事,不知是对是错!” 姚广孝面无表情,淡淡回答道:“他的出现,对大明是祸非福!” “大明百姓苦于征战良久,需要一位太平天子,不需要一位开疆雄主!” 袁忠彻闻言一怔,随即叹道:“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你是太子少师,又是太孙之师,你自然向着太子那一脉,现在我跟你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姚广孝闻言淡笑着摇了摇头,并未过多解释。 乱世妖僧也好,黑衣宰相也罢,他始终都是那个行事随心的道衍和尚。 八十岁高龄,却遇见了一位气吞山河的盖世雄主,这对道衍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 可惜他已经老了,如果再年轻二十岁,他肯定会心甘情愿地追随这位盖世雄主,施展屠龙术助他登临帝位,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可惜,生不逢时,相见恨晚! 乱世妖僧已经老了,黑衣宰相要稳固大局。 太子朱高炽是他的半个弟子,太孙朱瞻基更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所以于情于理,汉王这个开疆雄主,现在都不应该出现! 屠龙术施展一次,已经足够证明自身的才华了。 姚广孝自问,他这样做,对得起大明,对得起天下! 正当这个时候,楼下突然传来声响。 二人眉头一皱,扭头看下去,只见太子殿下正冒着倾盆大雨,腾腾地小跑着爬了上来。 来到二人面前,大胖胖没有顾及浑身湿透的衣裳,而是掏出了那封藏在怀里的最新军报,满脸兴奋地开口出言。 “少师,你快看,倭国今夜便可拿下!” “如此一来,我大明将会占据整个东海,气运必然会大增!” “少师曾说大明气运不足,养不出多余的真龙,可是现在有了东海之地……” “痴儿!”姚广孝有些心疼地看着大胖胖,长叹了一口气。 “不要白费功夫了,真龙之战已经结束!” 结束了? 怎么会结束了? “帝星复位,华光大放!” “刑克之星光芒黯淡,直至彻底失去光泽!” 大胖胖闻言一怔,难以置信地看着姚广孝,故作不解地颤声问道:“少师此话……何意?” “汉王,薨了!” 汉王薨了?! 老二,没了? “不!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你说过是因为大明气运不足,所以才会有这一劫,现在大明吞并了东海,气运随之暴涨,真龙之战也不复存在,老二怎么可能还会出事……” “少师!这是你亲口说过的话!老二怎么还会出事?你回答我……” “朱高炽!”姚广孝神情发冷,骤然低喝道,“你是大明太子!你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政局动荡!” “汉王新政是否进行?哪些可以终止废除?何人可以继续重用……” “你是大明的储君!这些才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 “汉王之死,对你这太子而言……有利无害!” 朱高炽对姚广孝的告诫充耳不闻,默不作声地转身,跌跌撞撞地走下了高楼。 这位太子爷,无视了宦官宫人的哀求,一个人就这般走在暴雨之中,显得格外孤寂凄凉。 他脸上早已经布满了水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永乐十二年,帝北伐瓦剌,一战全歼瓦剌主力,顺势攻伐岭北。 太孙瞻基轻敌冒进,孤军深入草原腹地,终被围杀险些丧命。 汉王高煦千里驰援,拼死鏖战良久,成功救出太孙瞻基。 然汉王拼死一搏,终致万箭穿心,血染北疆! 第356章 真相还是谣言?帝都的动荡! 太子爷步履蹒跚的走在暴雨之中。 他脑海里面,此刻全是与自家老二的悲欢过往。 燕王府邸的快乐时光。 密谋起兵的紧张日子。 起兵靖难的艰难岁月。 朝堂争斗的悲欢离合。 …… 一切,都成了过往。 他们兄弟二人,磕磕绊绊地历经了这一切,好不容易终于和解,齐心协力建设大明。 大明朝也在他们兄弟二人的配合之下,一改以往僵化掣肘的局面,变得百废俱兴,一片欣欣向荣,即将迎来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可是,老二就这样突然没了。 他还是为了去救自己的儿子,千里送人头! 他们兄弟二人却连场像样的告别都没有。 有的,只是老二那句意味深长的告别。 “大哥,我走了!” 一去不回! 这一走,就真的走了! 他就这样,折在了北疆! 朱高炽浑浑噩噩地回到了太子府。 太子妃见到他这副失魂落魄的模样,顿时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抱住了他。 “殿下?” “这是发生什么事儿了……” 朱高炽抱着她,终于忍不住失声恸哭。 “老二……没了,没了啊!” 太子妃闻言如遭雷击,心中百般不是滋味。 她清楚自家这位殿下,是个最重情义的主儿,看见他这副模样,也不知该如何安慰。 此刻太子妃更是感到了惶恐,感到了惊惧。 皇帝陛下就只有这三个儿子,尤其还最偏爱老二汉王朱高煦。 如果汉王真的折在了北疆,那大明将会迎来一场滔天剧变! 因为太子殿下今夜的失态,落到了不少人的眼中。 汉王暴薨这个惊天消息,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传递散出,直至彻底传遍了整个金陵帝都! 兵部尚书府邸。 金忠已经睡下了。 他身子骨原本就弱,老毛病不少。 去年积劳成疾,又感染了风寒,更是差点熬不过那个寒冬。 要不是汉王爷开了一个奇奇怪怪的土方子,金忠只怕此刻已经长眠了。 然而蹇义夏元吉这两位好友的突然到访,让金忠不得不急忙起身穿衣,匆匆来到了书房。 两位好友突然深夜造访,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金忠不敢怠慢,匆匆走进书房。 当他见到蹇义夏元吉那凝重的神情时,一颗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二位这是……发生了何事?” 蹇义有些茫然地抬头,露出了一个苦涩笑容。 “汉王爷……可能……薨了!” 金忠:“???” 什么? 汉王薨了? 这怎么可能? 他不是才去北疆! 怎么可能会突然出事? “宜之不要说笑,那狗贼汉王爷壮得跟头牛一样,他怎么会突然出事……” 金忠自嘲地笑了笑,没好气地出言笑骂了一句。 朱高煦这个混账小子,天生体魄雄伟强壮,又没什么隐疾大病,怎么会突然就薨了? 嗯,汉王爷除了脑子好像有那个大病,还真没什么毛病。 然而当他看到蹇义夏元吉那难看的脸色时,这玩笑话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一时间,金忠神情陡然变得凝重了起来。 “到底怎么回事?说清楚!” 夏元吉叹了口气,道出了真相。 “是那位黑衣宰相告诉我等的,也告诉了我们汉王为何要突然赶去北疆。” 黑衣宰相! 姚广孝! 金忠倒吸了一口凉气。 老夏头用一种极其沧桑的语气,讲述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姚广孝今夜的预测。 金忠听后,久久回不过神来,跌坐在了椅子上。 如果真相当真如此的话,那位狗贼汉王爷,可能真的出事了! 金忠作为姚广孝的知己好友,当年一同策划靖难之役的并肩战友,他很清楚姚广孝的恐怖能力! 毕竟,当年姚广孝为燕王殿下逆天改命聚集气运,此事金忠同样心知肚明! 乱世妖僧之名,并非空穴来风! 只是,狗贼汉王爷就这么折了,他真的有些接受不了! 从最初的敌视,到后面的认可,他们三巨头早已对汉王改观,甚至选择支持汉王的某些新政! 毕竟,在他们亲眼看到的各项新政中,那位狗贼汉王爷,当真是一心为国为民,反倒是没有做出什么利于他自己的事情。 打击贪腐,改革盐法,制蜂窝煤,重用工匠,抢救宝钞,钱庄计划,打击程朱,弘扬新学,外放诸王…… 这一系列新政推行下来,朝廷财政大大增加,不再向以往那般入不敷出,朝堂百官凛凛奉法,官场风纪大为振扬,充满了不一样的新鲜活力…… 最主要之处,在于诸王外放,开拓海外! 金忠蹇义夏元吉这三巨头,当初之所以答应汉王的请求,亲自主持宗藩改制,正是因为此举可助大明开疆拓土,一旦诸王掌控了这些地区,便可反馈大明造福百姓子民! 外邦蛮夷的死活,三巨头是不太在意的,他们也没有这个精力去关注多想。 大明境内的百姓子民,不少人都还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掠夺海外诸夷的资源,养活大明本土百姓子民。 这种做法,虽然血腥残忍,但那只是对于蛮夷而言,大明反倒会因此蒸蒸日上! 所以,三巨头同意了汉王爷的请求,甚至亲自下场制定宗藩新制度,主持诸王外放事宜。 做这一切,不为其他,只为让大明老百姓填饱肚子。 可是,汉王突然折了,那这新政,还能继续下去吗? 汉王监国期间,推行了不少新政,都是利国利民的国家大计! 但是他汉王如果当真突然暴薨,那这些新政还如何推行得下去? 因为汉王那嚣张跋扈的脾气秉性,加之其监国汉王爷的权势地位,朝野上下才会对他又敬又怕,各项新政才得以顺利推行! 如今,汉王薨了,何人主持新政的推行? 太子爷吗? 他是太子,万万不能插手其中! 新政新政,一个“新”字,就代表了一切。 纵观历朝历代,推行新政变法,总会伴随血腥与死亡。 因为新政一旦推行,将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们自然会奋起反抗,这就是所谓的“守旧派”! 说到底,一切都是因为利益! 太子爷还只是储君,不是大明朝真正的君! 为了稳固自己的太子大位,他绝对不能插手这新政推行! 换句话来说,只有汉王爷这个身份特殊的王爷,才是推行新政的最佳人选! 他朱高煦一不做皇帝,二不要贤名,三不结党营私……妥妥的孤臣楷模! 即便他推行新政,得罪了满朝文武,最终不过只是抽身而退,前往云南就藩。 而大明将会因为他的新政,福泽天下,造福苍生,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可是现在,汉王薨了,他们该如何是好? 夏元吉长叹了一口气,眼眶没来由地变得湿润。 或许在这位永乐名臣心里,他同样接受不了,汉王爷突然暴毙薨逝。 论及私交,三巨头里面,他与汉王私交最深,也是他夏元吉最先看清汉王爷的宏图大志。 这个朝臣畏惧怨恨、百姓爱戴尊敬的汉王殿下,从当初推行这些新政开始,就不是为了坐上那个位置啊! 推行新政势必会得罪太多人! 他朱高煦要是真为了夺嫡争位,那又何必去做太子爷的手中刀,为了大明得罪这些朝臣? 更何况,他朱高煦要是真有那个野心,那继续在帝都监国,推行他的新政改朝换代便可,又何必千里迢迢地赶去北疆营救太孙? 太孙不死,他汉王必死啊! 而且还是……万箭穿心而死! 一想到这儿,夏元吉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世人皆错看了他朱高煦!” “皆错看了啊!” 北镇抚司。 “你说什么?!” 张軏豁然转身,难以置信地看着心腹千户。 千户单膝跪地,泪流满面地开口道:“大人,汉王殿下……薨了!” “这是源自宫里的消息,太子殿下获悉消息后悲痛欲绝,宫里面都传开了!” 张軏:“???” 薨了? 他怎么会薨了? 明明走的时候人还是好好的…… “不可能!” 张軏暴怒,上前一把揪住千户的衣襟! “你给老子说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爷一向骁勇善战,身旁还有万骑精锐,怎么可能会暴薨?” 千户被自家大人那狰狞模样吓住了,支支吾吾了半天,才终于说出了缘由。 “太子少师夜观天象,疑似与汉王殿下有关,太子殿下赶去钦天监,从少师口中得知了汉王疑似暴薨的消息……” 太子少师! 姚广孝! 张軏咬牙切齿地念叨着这个名字。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明白,为何王爷临走之前,让自己盯着这个乱世妖僧! 回想起上次汉王爷去鸡鸣寺,而后就着手准备赶去北疆,张軏终于反应了过来! “姚广孝!” “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妖僧!” “你去盯着姚广孝,等他出宫之后,直接抓进诏狱!” 千户闻言大惊失色,有些惶恐不安地追问道:“大人,他可是太子少师啊……” “老子不管他是什么太子少师!” 张軏满脸狰狞怒容,恶狠狠地嘶吼出声。 “老子只想知道王爷为何去北疆!” “王爷此刻在北疆究竟出了什么事儿!” 千户见状不敢再劝,只能领命而去。 待他走后,张軏呆坐在椅子上,眼角不断有泪水滑落。 “王爷,您放心!” “要是您真出了什么闪失,我一定亲手宰了姚广孝!” “不,杀他一人不够,我要杀光他们所有人,我让他们给您陪葬!” 第357章 抢救!追悔莫及的永乐帝! 断头谷。 哀声一片。 薛禄率大军匆匆赶到。 瞧见这一幕,他也觉得头皮发麻。 汉王万箭穿心,眼瞅着是活不成了。 皇帝陛下悲痛欲绝,已经听不进劝了。 这仗,还怎么打? 而且这只是北疆战局。 汉王殿下暴薨,消息一旦传回大明,那大明可真就要变天了! 如今这大明朝,经过汉王殿下的励精图治,正在推行各项新政。 那些个文人士大夫,北汉王殿下打压得极其凄惨,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可以说遭遇了灭顶之灾! 但是,那只是中央朝堂罢了,地方上的州府县官,可还是出身科举的程朱文人! 解缙陈公甫等人还在推行新学,才刚刚开始起步,一旦程朱文人得知汉王暴薨的消息,新学失去了主心骨,程朱势必会立刻反扑,将那新学碾成齑粉! 这还都是小事,毕竟归根结底,还只是学术之争。 但朝廷正在推行的诸王外放,那可是事关大明江山社稷的国策! 汉王一旦薨了,何人主持大局? 太子爷吗? 以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加上文官缙绅的怂恿,只怕会立刻停止各路大军的海外征伐! 毕竟在这些文官缙绅眼中,战争有伤天和,不符合他们儒家仁义道德的治国理念。 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 那也就意味着,原本武官勋臣正在崛起的大好局面,因为汉王爷的骤然薨逝,将会瞬间就被打回原形! 那些个文人士大夫,甚至可能会抓住机会,给武官勋臣来一次狠的! 同样的道理,武官勋臣皆以汉王为主,希冀着汉王爷能够夺嫡成功,入主东宫! 如今汉王薨逝,他们又该怎么办? 汉王世子吗? 他分量不够,甚至还比不过朱瞻基这个蠢货! 一想到这儿,薛禄心中哀叹了一声。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承担起责任,索性将中军大帐立在了此处。 杨荣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久久都说不出话。 他木楞地看着汉王殿下那万箭穿心的尸体,脑海中却诡异地回荡起了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汉王朱高煦,虽然不是文人,但他偏偏做到了。 推行新政造福百姓子民,弘扬新学承继百家绝学,南征北战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他朱高煦,一直被世人错看的汉王爷! 皇帝陛下还抱着汉王遗体痛哭流涕,众人默然哀伤叹气。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汉王心腹聂兴仿佛想到了什么,突然一把推开了给自己治疗伤势的医师,冲上前去大喊道:“皇上,王爷没死,他不会死的!” 朱棣闻言豁然抬头,眼眶通红地看着这个汉王心腹。 “你……什么意思?” 聂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含糊其辞地解释道:“王爷出征之前曾做了准备,末将也不知道集体是什么,还请皇上让医师抢救王爷……” “对,抢救!”朱棣如梦初醒,当即看向了薛禄,“快,把所有医师调过来,就地抢救汉王!” 听到这话,薛禄心中叹了口气,硬着头皮出言劝谏。 “皇上,汉王已经……” “混账!去把医师找来!” 朱棣懒得听他劝谏,暴怒嘶吼下令。 见此情形,薛禄也不敢再劝了,立刻差人将随军医师全都找了过来。 然后又命甲士飞快支撑起了一个大帐篷,充当战场上的临时医馆,让几十名医师在里面替将士治疗,以及抢救汉王爷那具尸体。 是的,尸体。 万箭穿心,必死无疑! 这是傻子都知道的道理。 可是皇上爱子心切,非要这样做,他们也毫无办法。 朱棣强撑着站在帐篷外面,看着双手沾满的血迹,一时间又是老泪纵横。 他脑海中此刻始终回荡着爱子最后那句话,那句对他这个皇帝的谴责! “这段……时间……我……好累啊……” 儿子明明放弃了不该有的念头,一心想着是云南就藩,过几天安生日子。 可是自己这个皇帝,非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于他,甚至让他监国理政! 监国理政是假,解决隐患是真。 太子朱高炽天性宽厚仁慈,又因为太子的身份,很多事情他做不得。 所以朱棣才动了心思,让老二监国理政,替老大解决掉这些隐患。 只是后面因为老二做得太过出彩,他才真正动了易储的心思,但同样犹豫到了极点。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等惊变。 本该在金陵帝都监国理政的汉王,从少师姚广孝口中得知了真龙之战天象异动,毫不犹豫地赶来北疆营救太孙,结果自己真应了那句谶言,万箭穿心而死!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觉得心如刀绞,令他喘不上气来。 他朱棣这辈子,愧对自家老二,实在太多了。 靖难起兵,是老二带头冲锋,浴血奋战,拼死搏杀! 监国理政,还是老二打击贪腐,推行新政,得罪缙绅! 结果现在,他还千里迢迢地赶来营救太孙,最终万箭穿心而死。 大明,愧对于他! 朱棣,更愧对于他啊! 朱瞻基与朱瞻壑接受了医师的治疗,沉默着走出了帐篷。 朱棣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们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冷冷地吐出了一句话。 “跪在这里!” 听到这话,两个好圣孙根本不敢开口,老老实实地跪了下去。 此战,他们是罪人,该杀的罪人!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轻敌冒进,孤军深入草原腹地作战,太孙幼军不会遭受重创,项昆仑与
相关推荐:
蝴蝶解碼-校園H
将军在上
交流_御书屋
沉溺NPH
乡村透视仙医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万古神尊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山有木兮【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