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么。 “下官郭资,参见汉王殿下!” “行了郭老头,别整这些虚礼了。” 朱高煦摆了摆手,示意郭资落座。 作为北平行在的行部尚书大人,郭资现在更加关心,汉王究竟想做什么。 据他得到的消息,汉王昨日一抵达北平,简单视察一番工地后,就会见了一个北平的商贾,名为展玉泉。 展玉泉此人,郭资没有半点印象,毕竟这厮只是一个卑贱商贾,还入不了他的法眼。 不过汉王朱高煦这举动,却是令郭资生出了疑心。 如此着急地约见一个商贾,汉王究竟想做什么? 所以今日一听说汉王召见自己,郭资就立马赶了过来。 “郭老头,有个事儿本王想咨询你一下!” “毕竟你这位行部尚书,那可是出了名的财税专家,擅长管理钱粮。” 一听到这话,郭资心中本能地生出了些许不安。 钱粮? 什么钱粮? 汉王想对什么钱粮下手? “咳咳,殿下谬赞了,下官一定知无不言。” “嗯,本王准备对商税改制,成立一个税务局,专门负责向商贾征税!” 郭资:“???” 啥? 税务局? 商税改制? 专门向商贾征税? 我尼玛啊,你这是要疯啊你! 郭资人都傻了,低喝道:“汉王,商税自洪武年间便已成定制,这可是祖训啊!” 大明立国之前,对商人征收“官店钱”,税率是十五税一,立国之后放宽到了二十税一,不久又放宽到三十税一。 对于民间生产工具、生活资料、文化用品以及嫁娶丧祭物品等的贩卖,并予免税。 这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见民生艰苦百废待业,做出的刺激性激励政策。 发展至今,大明朝廷制定的商税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为营业税,即三十税一的商税;一为通过税,即商品通过关津渡口时的关税。 这两种商税一般都是按比例抽取实物。 除此之外,县设税课局,府设税课司,负责征收商税,统由京师税课司管理。 商人赴各地经商,需要先取得官府验发的“商引”,路引的一种。 商引载明贩卖货物的种类、数量,及贩运道里远近,若无“商引”者,被视为“游民”治罪。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至今,商税已成定制,根本就不用更改。 骤然间对商税改制,只会引起不必要的动乱与不安,到时候谁来负这个责任。 更何况你汉王朱高煦只是一个区区王爷,又不是大明天子,连太子殿下都不是,你有什么资格对商税改制? 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吗? 郭资很是不能理解,恨不得直接起身就走。 朱高煦闻言淡淡地摇了摇头,笑问道:“郭老头,你觉得皇帝陛下,为何突然让本王前来北平?” 听到这话,郭资顿时一怔,随即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皇上突然命汉王前来北平,难道就是为了商税改制的事情? 这不应该啊! 就算要对商税改制,直接颁发新税制不行吗? 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先行来这北平折腾一番? 还是说这是汉王朱高煦的提议,皇上对于此事也没有信心,所以命汉王前来北平先试试水? 朱高煦看着心乱如麻的郭资,心中觉得好笑无比。 任你奸猾似鬼,也要喝老子的洗脚水! 拉虎皮扯大旗,朱高煦也会做。 其实在郭资来之前,朱高煦就想明白了,忽悠这郭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郭资是洪武年入仕为官的老臣,随后出任北平布政司左参议,直接向燕王朱棣投诚表示忠心。 这老小子不但自身才华出众,眼光见识也是样样不缺,加上他如今贵为朱棣的心腹重臣,想要把他给忽悠瘸了,基本上不太可能。 所以,朱高煦只能转换思路,让郭资认为,这是朱棣的意思。 至于事情会不会穿帮,朱高煦倒是不怕。 他已经上了一封奏章给朱棣,详细论述了一下自己的商业计划。 朱棣那个坑儿贼只要不蠢,他就会命郭资全力配合自己,做这次尝试。 毕竟英明神武的永乐帝,最在意的就是文治武功! 而他想要的文治武功,需要源源不断的钱粮予以支撑,才能实现! 所以,此事大有可为。 “郭老头,应天毕竟是帝都,局势错综复杂,所以不适合作为试点,完成商税改制!” “而北平作为未来的新都,一旦商税改制完成,皇帝陛下便会顺势迁都,并将这新税制推行天下,届时无人敢提出质疑,这就是本王来北平的真正目的。” “所以,还希望郭尚书全力配合本王,毕竟这事情要是做成了,郭尚书足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郭资:“!!!” 名垂千古! 流芳百世! 不得不承认,郭资心动了。 但是他同样清楚,这件事情一旦操作不好,没有做成功,那就不是流芳百世,而是遗臭万年了! 沉默良久后,郭资看向了朱高煦,沉声问道:“汉王殿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得到了郭资的肯定回答,朱高煦顿时心中一松。 “简单,你先把北平城里的那里城狐杜鼠全部清理一下,严禁他们再向商贾店铺伸手要钱,释放出一个信号!” 所谓“城狐杜鼠”,其实就是古代版本的街头混混。 这些街头混混背后有着大人物撑腰,所以行事毫无顾忌,长年累月地向店铺商铺收取保护费! 也就如同展玉泉说的那般,达官显贵吃大头,他们跟着吃肉,唯有商贾本身只能喝喝汤。 郭资闻言点了点头,这倒不是什么难事。 那些个地痞流氓,平日里嚣张跋扈,鱼肉百姓,是时候该整顿一下了! 至于他们背后那些人? 呵,他郭资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的话,那他就不是北平巨头了! 第476章 朱棣的疑惑!北平街溜子的末日! 应天帝都,紫禁城。 朱棣看着眼前东厂探子的密报,嘴角有些抽搐。 “汉王抵达北平当日,直接入住西宫,郭资等欲要阻止,却被汉王以圣命金牌喝退……” 得益于锦衣卫在北平原有的情报网络,东厂取代锦衣卫后,北平新都的任何风吹草动,永乐大帝朱棣都能及时得到消息。 只是眼前这个消息,让朱棣有些哭笑不得。 西宫啊,那的确是燕王府旧邸,老二小时候也确实是在西宫里长大。 但是,那毕竟是小时候,毕竟他朱棣还只是燕王!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燕王府,只有皇家宫城西宫,皇帝陛下才能住的地方! 可是老二这个混账东西,直接大大咧咧地搬进去住了,他这是想干什么? 咋滴你还真把自己当太子了啊,再说就算是太子也没资格入住西宫啊! 这个混账逆子,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其实这本是一件小事,但僭越礼制最容易犯忌讳! 汉王入住北平西宫,朱棣要是不惩处他,将他从西宫里面给赶出去,满朝文武会怎么想? 那可是西宫啊,以前的燕王府旧邸! 汉王朱高煦就这么住进了西宫,皇帝陛下还不给他点惩罚。 合着皇上让汉王去北平入住西宫,这是在向天下传递政治信号,要更易太子了吗? 所以,朱棣几乎没有犹豫,当即就准备下旨斥责这混账逆子一番,让他滚去西宫去。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东厂却又送来了一封密信。 “陛下,这是汉王殿下的亲笔密信,走得以前锦衣卫的路子。” 一听到这话,朱棣顿时眉头一皱,下意识地接过密信看了起来。 商税改制! 北平新都作为试点! 海量钱粮落入官员缙绅之手! 这一次,朱高煦没有废话,而是直截了当地道明了他的真正目的。 以北平新都作为试点,制定新的商税制度,设立税务局专门负责向商贾征收赋税,斩断任何官员缙绅向商贾伸出的手! 有那么一瞬间,朱棣只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那些商贾,怎么可能这么赚钱?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朱棣看着自家老二列举的例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前宋靠着繁华的海上贸易收取关税商税,硬生生地以半壁江山对抗外邦蛮夷上百年! 这一点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至少它完全可以证明,大明朝廷一直忽视的商税,并不是只有那么一点,而是一座金山银山! 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设,一种猜测,朱棣并不敢去赌,赌老二这些说法都是对的。 因为,大明朝如今的商税制度,那都是太祖高皇帝制定的。 换句话说,大明税收以农税盐税为主,矿税商税等位辅,这是太祖高皇帝的祖训! 毕竟大明朝重农轻商,田地农桑才是大明的根基命脉,朱棣也不可能为了钱粮银子,去做违背太祖高皇帝祖训得事情! 他这得位不正的永乐帝,对外喊出的口号乃是直接承袭太祖高皇帝的法统,自然也不可能做出违背祖训的事情,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所以,老二的这个提议,朱棣本能地想要拒绝。 然而当他看见密信最后的那句话时,却是整个人浑身剧震,惊得豁然起身。 御书房内,朱棣来回踱步不止,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东厂提督安安静静地跪在地上,根本就不敢吭声,唯恐惊扰了皇帝陛下。 “传口谕给郭资,让他全力配合汉王行事!” “奴婢遵旨!” 待人走后,朱棣神情凝重地坐在了软塌上面,孤身陷入了沉思。 “老二啊老二,你这混账逆子,真是胆大妄为啊!” “既然你想去尝试这么一回,那爹就助你一臂之力,希望你这个逆子能够成功吧!” 顿了顿,朱棣又突然觉得不太对劲。 “嘶……老二要是成功了,那……老大怎么办?” 一时间,永乐帝又陷入了痛苦的纠结之中。 北平。 随着汉王一声零令下,巨头郭资予以鼎力支持,北平各大小衙门瞬间就行动了起来。 多方联合出动,目标正是盘踞在北平各个角落的城狐社鼠街溜子。 这些个城狐社鼠,倒还真不是像后世的街溜子那样,无所事事,只知道打架斗殴。 相反,比如交通行业,这等士绅不愿意插手参与的低端产业,就成了城狐社鼠争抢的中心,出了名的藏污纳垢之地。 虽然没有朝廷官府的监管,但是交通行业带来的利益,同样不过落到老百姓手上。 比如车夫、轿夫、船夫等等,从事交通行业的穷苦百姓,自然有城狐社鼠、青皮混混组织帮派向他们索要收取保护费,这是就形成了一道灰色的利益输送链条。 最上层在官吏手中,最底层的就是车夫、船夫这些真正干活之人,而城狐社鼠、青皮混混,就是剥削底层车夫船夫之人! 这些城狐社鼠原本没有什么权力,却成了官吏缙绅剥削底层百姓的工具,仿佛正是狐假虎威,一个个异常嚣张跋扈,行事无所顾忌。 甚至一些小头目,还自称“某某爷”,凶名赫赫。 只是,这他们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凶名,此刻却成了他们的催命符! 随着朱高煦一声令下,北平城里的城狐社鼠、青皮混混瞬间遭受了灭顶之灾! 然而抓捕他们的衙门差役,大多还都是他们的熟人。 起初混混们还以为是孝敬钱没给够,这些衙门差役才会整这么一出。 当他们掏出银钱准备贿赂差役,却反被暴打一顿后,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开什么玩笑! 这么多部门联合行动! 而且还有天策卫就在旁边盯着看着! 老子人傻了疯了,才敢去收你这点银子! 因为天策卫的随行监督,北平第一次扫黑除恶行动开展得很是顺利。 此刻朱高煦正与郭资坐在书房里,正中央放着一个大型的北平地形沙盘。 沙盘上插着各种颜色的小旗,每一个小旗都代表着一个混混势力。 随着天策卫不断地禀报实时消息,沙盘上的小旗一个个陆续被拔下。 直到最后一个小旗子被拔了下来,这场扫黑行动才算画上了一个句号。 眼见最后一方混混势力被清除,朱高煦顿时满意地点了点头。 但是,郭资却是提出了一个隐患。 “汉王殿下,此次扫黑行动,只怕逮捕的混混足有上千人,难不成就这样把他们关在牢里吃白食吗?” 听到这话,朱高煦一愣,随即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郭资。 “郭老头,这些可都是优秀劳动力啊,你不准备让他们去工地上工劳作?” 郭资:“???” 卧槽? 还能这么玩? 第477章 商税制定!汉王爷的大手笔! 劳动力? 郭资愣了。 还有这种办法? 你可真是朱扒皮啊你! 不过还真别说,这倒真是个办法。 工部每年的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劳工,比如修建北平新都,修建北平帝陵,这哪一个项目都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需要的劳工也是不计其数! 但是,征发民夫,摊派徭役,压榨得狠了,更容易引起民变。 而最近抓的这些城狐社鼠、青皮混混,可都是些囚徒,是没有人权的犯人,只要不弄死了,多压榨一些也没什么,就当是他们为自己的罪行赎罪。 毕竟这些平素嚣张跋扈的城狐社鼠,他们的背后都站着官府中人,没有官府中人的背后支持,这些混混根本就立不住脚,也不敢猖獗跋扈! 有些官府中人不方便出面的事,就要这些混混出来干脏活。 而且这些青皮混混,往往还会打着官府的旗号欺行霸市,成为北平城中的一大毒瘤,手上都沾了不少的人命! 正因为如此,现在收拾起他们来,根本就不需要顾虑什么。 想明白了这一点,郭资随即就点了点头。 “汉王高见,下官明白了。” 朱高煦无所谓地道:“都是一些好勇斗狠、欺凌百姓的人渣,对他们不必手软,待遇比那些倭奴好上半分,不至于闹出人命就行!” 听到这话,郭资嘴角有些抽搐。 不知道为什么,汉王朱高煦对倭奴异常厌恶,甚至可以说是痛恨。 那些个卑贱倭奴,到底做了什么,才会让这“朱扒皮”给盯上了? 嘶…… 下场注定凄惨啊! 解决掉了那些个青皮混混,二人随即开始了新商税的制定。 首先,这新商税乃是专门向商人征税,根据商业种类的不同,自然不可能一刀切,比如买丝绸布匹的富商,不可能跟卖包子油条的小贩一个税率。 此外,还有某些从事特殊行业的商贾店铺,比如青楼妓院等等,又该如何进行征税? 不过当郭资听闻,汉王殿下准备向青楼征税,而且还是二税一时,顿时就傻眼了。 他娘地,二税一,也就是说那些姑娘卖身一晚挣的钱,要拿出一半来交税,这未免有些过分吧? “咳咳,汉王殿下,那些青楼妓子本就是些苦命人,殿下这税率未免不太合适吧?” 郭资硬着头皮提了这么一嘴,却不料迎来了汉王爷似笑非笑的古怪目光。 朱高煦看着这个一本正经的老货,满脸揶揄地笑道:“怎么,郭老头,青楼里面有相好?” 郭资:“???” 相好? 好你大爷! 你怎么能凭空污人清白? 老夫乃是名教子弟,一向爱惜羽毛,怎么可能…… 眼瞅着郭资吹胡子瞪眼睛的,一副要发飙的模样,朱高煦急忙解释道。 “青楼妓院开门营业,而且营业额远比你们想象中的还要夸张,怎么可能不收税?” “那些个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为了成为名妓的入幕之宾,一掷千金都时常发生,这可是同样属于经商范围。” 郭资:“!!!” 禽兽! 你清高! 你了不起! 你向青楼征税! 总之,这新商税必须根据行业不同进行不同税率的征收,如关乎于国计民生的行业税率都会调低一些,而一些暴利行业的税率则稍高一些。 其实这些税率规则很好制定,现在最难定的反倒是营业额。 营业额这东西,谁能够保证有多少? 税务局也不可能专门安排人在每家铺子里盯着,监视人家一天的营业额具体是多少,这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至于账本那就更不靠谱了,有些小铺子本就店小利薄,完全可以不用记账。 对于这样的小商铺该如何征税,既不太算太低能够保证税收的质量,又不能太高影响小商铺的正常经营,这同样是一个难题。 至于那些个大商铺,倒是征税容易了。 因为大商铺的东家庄家,不可能自己整天盯着铺子里的生意,主要还是依靠掌柜与伙计经营,基本上都有账目可查。 这就需要账房先生用账本管理账目,税务局只要查一查账本也就知道了商铺每月的营业额。 至于这些大的商铺会不会做假账,答案是肯定的,一旦开始照章纳税商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偷税漏税,这是人性的本能。 就是现代社会也有专门的会计师为各家公司做账,合理规避税务,更何况是审查手段匮乏的古代。 连国库什么的都能做一堆假账出来,什么“鬼手张”,算盘打得啪啪直响! 说到底,这税率的制定,需要把握一个度。 既不算太高,也不能太低,让商人觉得为了这点税钱,承担偷税漏税的罪名,甚至是被打入大狱问罪,根本就不值得,如此才没有人敢以身试法。 郭资与朱高煦激烈讨论,最终定下了这么个粗浅章程。 关于偷税漏税的事情,只要前期抓住几个偷税漏税之人进行严厉处罚,杀鸡儆猴,想必那些精明的商贾也不会做出蠢事。 更何况,新商税制定之后,商贾需要缴纳的赋税,绝对没有他们给官员衙门的孝敬钱多。 这孰轻孰重,想必以那些商贾的精明,还是分得清楚的! 朱高煦与郭资就新商税进行了多次的反复的推敲,一位古代财税专家的专业知识,加上一个后世灵魂的先进思想,二者碰撞之下,很快一种崭新税制就此出炉问世。 一定规模以下的商铺,按照门面大小进行包税制,也就是说不管你这个门面一个月的营业额是多少,都按照门面的面积进行征税。 而一定规模以上的商铺、作坊,则按照实际的营业额进行征税,通过账本等进行征税。 新商税制定后,郭资也是松了口气。 朱高煦为了确保没有疏漏,还专门唤来了展玉泉,让这位顶尖商人以商贾的身份,评价一下这新税制。 展玉泉细细读罢后,对这新税制颇为推崇。 只要税务局将新税制真正落实到位,那天下商贾即将迎来春天了! 得了展玉泉的认可,朱高煦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随即他取出那副规划图,呈现在郭资眼前。 “郭老头,这是本王设计的北平规划图,将进行分门别类地规划,打造商业圈、工业区等等。”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商业区就暂定于东市,将其打造成为大明第一个商业圈!” 郭资与展玉泉听到这话,都有些神情振奋! 大明第一个商业圈! 第478章 制造局抵达!郭资的无奈! 翌日。 北平城门。 聚集了不少围观百姓。 原因无他,汉王殿下早早地在城门口口处翘首以盼,似乎正在等待一位贵客。 这位毕竟是汉王朱高煦啊,凶名赫赫的大明第一亲王! 谁值得他如此折节礼遇,亲自在城门口处相迎? 难不成皇帝陛下要驾临北平了? 很快郭资闻讯也赶了过来,站在城门口处与朱高煦闲聊。 二人这般做派,更是令人心惊。 一位汉王殿下,一位行部尚书! 来人究竟是谁,竟能让这两位翘首以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围观群众有些不太耐烦时,远处烟尘滚滚,终于缓缓驶来了一个车队。 朱高煦眼见地注意到了一杆旗帜,忍不住发出了一声轻笑。 “上十二卫禁军,飞熊卫!” “皇上还真是好大的手笔,派遣飞熊卫护送他们!” 一听到这话,郭资也是面露惊容。 飞熊卫啊! 与天策卫同属宫廷禁军! 皇帝陛下派遣飞熊卫护送,足见他对来人的重视! 其他官员见此情形,也是瞬间脸色大变,同时更加感到好奇。 来人,究竟是谁? 嚣张跋扈的汉王爷如此礼遇! 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如此重视! 答案,即将揭晓。 飞熊卫铁骑匆匆上前,指挥使熊犇翻身下马,跪倒在朱高煦身前。 “末将飞熊卫指挥使熊犇,参见汉王殿下!” “幸不辱命,皇家制造局安全送达北平!” 众人:“!!!” 原来如此! 皇家制造局! 当得起皇帝陛下与汉王这般礼遇! 要知道这皇家制造局自从改组重建后,光是经由制造局产出的火器,就远远超出了先前任何时候。 那恐怖的杀伤力,不知成为多少蒙古鞑子的噩梦! 岭北一战,正是因为皇家制造局提供的先进火器,大明神机营大放异彩,独立为师追亡逐北,杀得蒙古鞑子抱头鼠窜! 仅凭火器火炮这一点,皇家制造局就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是谁都抹杀不了的功绩! 朱高煦笑着点了点头,上前将熊犇扶了起来。 “熊将军一路辛苦了。” “殿下谬赞了,陛下有令,飞熊卫暂驻北平,由殿下统率!”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郭资眼睛瞪得滚圆,倒吸了一口凉气! 汉王统率飞熊卫? 我尼玛啊! 他可是手中握着天策卫,现在又统率飞熊卫,那等同于握着一万精锐战兵啊! 皇帝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赐给汉王两支精锐禁军! 难不成皇上当真动了更易太子的心思? 就连朱高煦都觉得有些纳闷,他没想到朱棣那个坑儿贼会这么大方,顺手把飞熊卫扔给了自己。 飞熊卫加上天策卫,朱高煦现在手里握着一万精锐战师,以及一块圣命金牌! 似乎,他可以在这北平新都,为所欲为了啊! 正当这个时候,胡元澄匆匆走上前来。 “下官胡元澄,参见汉王殿下!” 有外人在场,胡元澄也不便称呼王爷,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胡元澄身旁,则是朱棣任命的镇守太监海寿。 只不过海寿见到朱高煦时,那满脸谄媚讨好的模样,只怕朱棣都没有想到。 “老胡啊,都搬过来了吧?” “殿下放心,皇家制造局所有匠人,所有设备器械,凡是能够搬走的,全都搬走了。” 听到这话,朱高煦满意地点了点头。 “嗯,一路辛苦,本王为你们挑选的新址,就在西山!” “日后西山将会独属于皇家制造局,飞熊卫负责驻守,严禁任何人窥伺机密。” 熊犇闻言沉默着点了点头,倒是不以为意。 皇家制造局的超高工艺,绝对是大明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不容外泄! “先去西山驻地吧,晚上本王为你们接风洗尘。” 待他们走后,郭资与朱高煦继续巡视工地。 “殿下,将皇家制造局搬到北平新都,这是您的主意吧?” “嗯,反正迟早都要搬,不如现在就搬过来,还可加快新都的修建进度。” 听到这话,郭资不置可否。 他哪有这么蠢,会相信汉王这些托词。 只是精明如郭资,现在也想不明白,汉王将皇家制造局搬到北平,究竟藏着什么目的。 “郭老头,与其想这些没用的事情,你还是去安抚一下你的下属吧!” “本王倒是听闻,有人对抓捕青皮混混不满,开始上蹿下跳,急不可耐了!” 其实这也好理解,毕竟那些青皮混混,说白了不过也是缙绅官员敛财的工具人罢了。 毕竟文人老爷都是好面子的,不可能亲自下场去敛财,所以这才有来青皮混混的存在。 现在混混们全都被抓了,这些官员缙绅失去了工具人,又自恃身份不愿亲自下场,财路就这样断了,他们不着急才怪! 郭资闻言脸色一沉,苦笑道:“殿下真是手眼通天,这点小事殿下都知道。” “的确,这几日有不少官员寻到下官,希望下官对某些人高抬贵手!” 朱高煦闻言轻笑了一声,淡淡道:“告诉那些家伙,不要再心存幻想,这北平新都容不得那些魑魅魍魉存在!” “另外,告诉这些官吏,新法推行在即,以往他们怎么剥削敛财,本王都可以不会计较,但如果新法推行之后,他们还敢做出这样的事情,那就休怪本王不讲情面了!” “郭老头,这一次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这么算了,但是如果还有下一次,本王会放出天策卫与飞熊卫,对整个北平来一场大清洗,你应该明白本王的意思吧?” 闻听此言,郭资脸色发苦,急忙点了点头。 那些混账东西,还真是没有一点眼力见啊! 连自己这条地头蛇,都压不过汉王这尊强龙,那些混账东西还希冀着能够守住以往的利益,这不是故意找死吗? 如果不是为了稳住北平局势,避免耽搁了新都修建工期,郭资当真不想去管这些破事! 奈何他郭资是北平行部尚书,一众北平官员的头头,更是汉王与这些北平官员之间沟通的桥梁。 如果他明哲保身,选择不去理会,任由汉王与北平官员争斗,那只怕会闹出惊天变故! 以汉王朱高煦那嚣张跋扈的性子,现在又手握一万禁军骁勇,他一怒之下血洗北平官场,并不是没有可能! 想着,郭资忍不住叹了口气。 多事之秋啊! 第479章 格局小了!要致富,先修路! 汉王府。 与会之人寥寥无几。 北平行部尚书郭资。 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 飞熊卫指挥使熊犇。 天策卫指挥使郭登。 四人此刻,可以说是汉王在北平的亲旧故友。 胡元澄与郭登不用多言,一直都是汉王朱高煦的心腹。 熊犇身为飞熊卫指挥使,禁军统领之一,此刻受命听从汉王调度,也勉强算是朱高煦的下属。 而郭资这个精明的老家伙,现在与朱高煦有着共同目标,所以朱高煦暂时也可以信任他。 一场宴会,宾主尽欢。 宴会结束后,郭资识趣地起身离去。 今日汉王才敲打了他,他需要做的事情不少。 首先第一步,就是接着往下面敲打一下那些官员缙绅,不要还抱着侥幸心理,守着那么点利益不放! 毕竟汉王今日把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再有人敢从中作梗,他势必会血洗整个北平官场! 手握飞熊卫与天策卫,只怕谁都拦不住他! 想到这些,郭资当即匆匆离去。 熊犇也很识趣地起身告辞,他还需要安排飞熊卫将士的驻地。 而且,他这位飞熊卫指挥使,现在的身份处境本就有些尴尬。 作为禁军统领,熊犇自然只有一位主子,也只能有一位主子,那就是皇帝陛下。 别说汉王朱高煦了,太子朱高炽都无权调动飞熊卫! 可是现在,皇上偏偏让飞熊卫听命于汉王,这就很是尴尬了啊! 表现得太亲近吧,对不起自己禁军统领的身份。 表现得太疏远吧,又可能会触怒汉王朱高煦。 所以熊犇明智地选择起身离去,表现得不卑不亢,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郭资与熊犇离开后,在场就只剩下了胡元澄与郭登二人。 朱高煦看向胡元澄,直接端起了酒杯。 “老胡,这一杯酒,本王敬你!” “如果不是那日你骂醒了本王,本王只怕现在还处在南京那个泥潭里。” 听到这话,胡元澄神情一肃,目光如炬。 “王爷,您这是下定决心,退出夺嫡之争了?” 无怪胡元澄会这么想,汉王突然举家迁至北平,一副再也不回南京的模样,谁人看了不会心中生疑? 虽然说北平,或者说日后的北京,很有可能成为大明新都。 但是这事儿毕竟八字还没一撇,谁都不能保证,朝廷是否会真的迁都北平! 汉王一反常态地选择离开帝都,举家搬到这未来的新都,看似是为了抢占先机,实则却是彻底失势。 毕竟南京才是帝都,藩王一旦离京,还有什么资格夺嫡争位? 更何况,汉王此次离京,还是他主动上奏请求,这更是令胡元澄感到不解。 朱高煦听到这话,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谁说在北平,就不能夺嫡争位了?” “北平一定会成为大明新都,皇上也一定会迁都北平,这点不必多想。” 胡元澄:“???” 啥? 你说啥? 你咋知道一定会迁都? 咋滴你是皇帝陛下肚子里的蛔虫啊? 再说了,就算皇上有意迁都,朝堂之上那些官员缙绅可不乐意,尤其是那些南方官员! 他们的家族,他们的田地,他们的利益,可全都在南直隶,在南方! 一旦迁都北平,意味着他们要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这种事情谁会答应? 而且北平苦寒,远没有江南温柔乡、十里秦淮河风光动人,对于迁都北平一事,朝堂之上持反对意见的官员占了绝大多数! 皇帝陛下就算是文治武功的永乐皇帝,也要考虑一下朝臣的意见吧?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皇帝陛下身子骨一旦出了什么差错,直接驾鹤西去了,到时候鬼才愿意迁都北平! 应天那地方,气候宜人,富庶繁华,又有着十里秦淮这等人间欲都,傻子才愿意来北平吃苦受难! 所以,迁都这件事情,原本就充满了变数! “王爷何以对此事充满信心?” “呵,无需多言,时间会给出答案。” 朱高煦笑着答了一句,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能怎么解释,难不成告诉你老子是穿越户,所以熟知大明历史? 朱棣那个坑儿贼,现在才五十多岁,身子骨还很硬朗。 因为朱高煦的参与策划,瓦剌直接被打崩了,甚至大明一战收复了岭北行省,少了后面几次北伐蒙元的征战劳苦,朱棣少说也还能再活个二十年! 这二十年,就算是帝陵,只怕也修好了,所以朱棣势必会迁都北平! 这一点,毋庸置疑! “老胡啊,谈谈正事吧!” “皇家制造局日后主要走研发先进火器火炮,以及基本建设这两条路!” 胡元澄闻言一愣,下意识地追问道:“王爷,第一条还好说,这第二条是什么意思?” 基础建设? 这是个什么东东? 听到这话,朱高煦一愣,随即苦笑道。 “基础建设,就是公路、桥梁、学校和各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等等!” “日后皇家制造局要扩大编制,大力培养测算勘探等技术性人才,将皇家工程队的名号彻底打出去,这同样是重中之重的核心点,与火器火炮地位相当。” 胡元澄现在彻底迷糊了,完全不明白汉王爷这话的意思。 我皇家制造局可都是些大匠宗师,研发先进火器火炮的技术型人才。 这咋修路修房子,现在也归皇家制造局管了? 而且那个皇家工程队,不就
相关推荐:
将军在上
虎王的花奴(H)
我的傻白甜老婆
乡村桃运小神医
恶蛟的新娘(1v2)
顾氏女前传
淫魔神(陨落神)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篮坛大亨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