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疾驰出一队铁骑,直挺挺地向着和林杀来。 蒙军哨探很快便注意到了他们的动向,直接就拉响了敌袭警报。 脱欢阿鲁台急忙登上城头,心中暗道明军终于开始攻城了。 然而那支明军铁骑在即将进入射程时,却仅仅只是向城内攒射了一波箭雨,而后便直接调转马头,化作弧形潇洒离去。 脱欢阿鲁台等人瞬间傻眼,险些气得暴跳如雷。 几次了? 这他娘的都几次了?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时不时地攒射一波箭雨,然而掉头就走! 明军是潇洒走了,蒙军却是苦不堪言。 毕竟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明廷大军,他们情绪一直高度紧绷,唯恐明军突然发动攻城,就连晚上睡觉都是手握武器。 可是这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挑衅戏弄,明军偏偏就是不真正攻城,这让守城的蒙军身心都疲惫到了极点。 “该死的混账!” “那明军主将到底是谁?真是个天杀的混账!” 脱欢阿鲁台气得破口大骂,恨不得杀了这个明军主将全家。 很快箭雨上绑着的战书被送到了脱欢手中,他看过之后却是愣在了原地。 阿鲁台看后同样是满脸懵逼,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啥意思啊? 啥意思明军变得这么有礼貌了? 晚上准备攻城,还要提前告诉你一声? 脱欢好像想到了什么,陡然怒喝道:“该死的杂碎,他这是在羞辱我们!” 阿鲁台闻言一怔,随即瞬间反应了过来。 这可不就是羞辱吗? 发动进攻之前,还特意告诉你一声,让你准备一下…… 这是赤果果的羞辱啊! 不过骂归骂,二人还是没有犹豫,急忙下令整军备战。 天知道那明军主将,究竟打得是什么鬼主意! 日落西山,夜幕降临。 脱欢阿鲁台始终坚守城头,带着蒙军将士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抵御明军进攻。 陡然间,一阵震耳欲聋的军鼓声响起,紧随其后的是一片喊杀声。 “明军发动进攻了!” “准备迎敌!” “快!” 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厮杀的时候,熟悉的一幕再次出现了。 箭雨,弧形,溜了。 只有几个倒霉蛋儿,被明军箭矢击中,当场丧命。 脱欢阿鲁台人都傻了,只能一边咒骂明军主将,一边咬牙继续坚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后半夜。 脱欢阿鲁台长叹了一声,沉默着走下了城头,准备回去休息。 他们此刻都反应了过来,自己被那明军主将给耍了。 然而偏偏就是这个时候,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再次响起,惊得脱欢阿鲁台二人急忙跑回了城头。 “明军发动进攻了!” 箭雨,弧形,溜了。 在脱欢阿鲁台暴跳如雷的咒骂声中,那支明军铁骑再次溜了,没有半分犹豫。 瞧见这一幕,脱欢气得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咒骂了半天,决定与阿鲁台各自率人轮流守城,轮流休息,以备不测。 不然继续这样被明军玩下去,他们最后怎么被玩死的都不知道! 对此阿鲁台也是无计可施,只能同意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此刻明军大营中。 朱高煦一身戎装,手提丈八马槊,浑身杀气凌冽。 在他身后是全副武装的一众大将,此刻全都神情振奋地看着汉王爷。 朱高煦高举马槊,朗声喝道:“今夜,必破和林!” 第378章 卑鄙无耻!被算计死了的和林蒙军 “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再次响起。 脱欢整个人都有些麻了,眼睁睁地看着明军铁骑疾驰而来。 事情发展到现在,他也总算是看明白了。 那个明军主将分明打得就是袭扰的主意,让他们不得安生。 接连串的袭扰之下,蒙军只会身心俱疲,士气大跌! 这等阴损下作的办法,也只有那个大明汉王爷干得出来了! 但偏偏蒙军还毫无办法,只能及时做出迎敌反应,否则一旦明军来真的,那和林可就完了! 怀揣着滔天怒火,脱欢再次下令提高警惕,准备迎敌。 朱高煦计算着时间,眼见大明铁骑即将杀到和林城下,当即下达了命令。 “开炮!” “快!” 伴随着汉王殿下话音刚落,早有准备的炮手当即发射,对准和林城墙的同一处! 霎时间,天崩地裂,震耳欲聋。 脱欢脸色大变,他立马意识到明军这次是来真的了。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磨盘大的巨石便呼啸砸来,狠狠地砸在了城头之上! “防御!快!” 他娘地,这是自己落下的回回炮! 这些该死的明人,还真是杀人诛心啊! 巨石、箭雨、铅弹……明军突然猛烈的进攻,瞬间把蒙军给打蒙了。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明军说今夜攻城,当真敢今夜攻城! 一时间凄厉的惨叫声与哀嚎声响彻和林城头,不少蒙军士兵直接倒在了血泊之中。 脱欢在亲卫的保护之下,不断嘶吼下令,保存蒙军实力,并且放箭予以反击。 但这样的状况并未持续多久,令蒙军上下感到绝望的事情发生了。 和林东南侧城墙,本应该是坚固如山,此刻却在磨盘巨石的猛砸之下,突然间就轰然崩塌! 是的,城墙倒了! 而城外明军铁骑绕了一个漂亮的弧线,直接就抓住机会杀入了和林! 脱欢惊怒交加地看着这一幕,发出了凄厉的嘶吼。 “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高煦举着千里镜,眼见目的已经达到,当即下令停止开炮。 这几天明军看似在养精蓄锐,什么都没有做。 但事实并非如此。 和林城池坚固,脱欢阿鲁台决意率残军固守,那明军想要攻克和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当然,动用大量回回炮与灭夷大炮除外,毕竟只要炮弹充足,它们能把和林城夷为平地。 不过朱高煦并不想这样做,毕竟这座和林城马上就是大明的了,事后重建也费时费力。 综合考虑之下,朱高煦决定采取穴攻的方式。 穴攻,一种挖地道攻城的有效办法。 但穴攻并不是挖地道进城,毕竟挖地道你漏出头的那一刹那,城里的蒙军鞑子就会发现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朱高煦采取的穴攻是将地道挖到城墙下,将和林东南面防守最薄弱的城墙下面挖空,用木桩支撑,然后在下面放火。 火烧断支撑木桩后城墙会垮塌,然后大明军队会通过缺口进城! 这几日接连不断地袭扰,尤其是天黑之后,其一是为了让蒙军身心俱疲放松警惕,其二则是为了掩护柳升带领的挖沟大队趁着夜色抹黑挖沟。 事实证明,效果那是出奇得好! 和林东南面城墙已被挖空,明军发动总攻之前,挖沟大队就已经在下面放火,城墙摇摇欲坠,再遭受了回回炮与灭夷大炮的集中轰击,焉有不倒的道理! 脱欢啊脱欢,任你奸滑似鬼,也要喝老子的洗脚水! “全军听令!杀入和林!” “擒杀脱欢阿鲁台之人,封侯!” 话音一落,朱高煦当即手提马槊带头冲锋! 身后将士神态癫狂地跟着他,顺着那面城墙缺口杀了进去。 封侯啊! 多少将士一辈子的追求! 扬鞭策马,驰骋疆场,马上觅封侯! 皇帝陛下为了这场岭北战役,可是开出了一公三侯五伯的高额赏赐! 而这一公三侯五伯,很有可能在今夜诞生! “杀杀杀!” 朱高煦一马当先,跃马冲入和林府城。 此刻陈懋率领的三千营铁骑已经同蒙军蛮子厮杀在了一起,只是不见脱欢阿鲁台二人的踪影。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顿时暴喝道:“擒杀脱欢阿鲁台者,无论敌我,封侯!” 汉王亲卫闻言,当即朗声高喝,将这道命令传遍了整个和林。 无论敌我,凡擒杀脱欢阿鲁台者,封侯! 当脱欢听到这道命令,他本能地感觉到,周边之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 好狠的手段! 那个大明汉王,真是个畜生! 哈尔古眼见情况不对,与几名亲卫护着脱欢便向西门逃窜。 “少主,那些部落首领,刚刚对您起了杀心!” “我看出来了,一群蠢货,被大明汉王一句话就瓦解了斗志!” 脱欢无奈地哀叹了一声,觉得自己先前的所有努力都是个笑话。 那和林城墙就像是守护他们最后希望的坚固防线,当这道防线垮了,一切希望就没了。 可笑之前他们立下盟约,誓死守护大蒙古国的帝都和林,捍卫大蒙古国最后一丝尊严! 结果城墙一倒,他们巴不得宰了自己去向明军邀功! 成吉思汗啊,若您在天有灵,告诉我脱欢,大蒙古国的出路在什么地方? 脱欢带着瓦剌残部,在一众首领的围杀之下,侥幸逃出了西城门,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而已经休息的阿鲁台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当他听见惊天巨响后立马就冲出了房间,可迎接他的却是满地鞑靼勇士尸体,与面目狰狞的一众部落首领。 “该死的!你们想做什么?” “杀了你,我们就能封侯,大明的侯!” 大明的侯! 这四个字的含金量,比起小部落首领,高出不知多少! 更何况还是在眼前这等必死的局面之下,谁人听了不会心动? 阿鲁台闻言如遭雷击,他没有想到明军竟然会这么狠! 败了! 彻底败了! 大蒙古国,彻底完了! 阿鲁台哀伤不已,提着战锤左右厮杀,硬生生地拉上了几个垫背的。 一众部落首领被他这困兽犹斗的凶悍模样吓得不敢上前,双方就此僵持在了一起。 很快率先入城的陈懋部曲新宁伯赶了过来,带领精锐骁勇控制住了局面。 一众部落首领见状,纷纷跪地请降示好。 然而谭忠只是淡淡地扫了这些部落首领一眼,而后给了明军将士一个眼神。 下一刻众人悍然拔刀,将这些蒙古鞑子全都砍翻在地,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开什么玩笑! 那可是大明侯爵! 他谭忠因父谭渊功绩,才承袭了一个新宁伯,还是个伯爷! 摆在面前的侯爵不要,说出去都丢人啊! 谭忠满脸热切地看向阿鲁台,笑道:“阿鲁台,投降吧!” “若你降了,还能去我大明做个富家翁!” 阿鲁台看着那些死不瞑目的部落首领,发出了一阵宛如夜枭般的畅快笑意。 “哈哈哈……投降?我阿鲁台是鞑靼太师,是翱翔在草原天际的雄鹰……” 话音未落,一柄马槊激射而来,硬生生地贯穿了阿鲁台的甲胄,将他钉死在了墙上。 “鹰你吗个锤子!傻比!” 阿鲁台怔怔看着那道身影,最终气绝身亡。 朱高煦施施然地走了进来,顺手给了谭忠一个大逼斗。 “小忠子,你要记住,反派死于话多,下次再这么墨迹,滚去给本王养马去!” 谭忠突然挨了个大逼斗,委屈巴巴地看着狗贼汉王爷。 抢了老子侯爵不说,还给老子一个大逼斗! 你丫这也太欺负人了啊你! 朱高煦瞧见他那委屈脸色,顿时就乐了。 “行了,去割头吧,谁要抢你的军功?” “嘿嘿殿下威武!” 第379章 枭雄伏诛!朱瞻基大仇得报! “逃!” “逃回祖地!” 脱欢疯狂嘶吼,带着瓦剌残部仓皇出逃。 这些蒙古人已经疯了,在明军诱惑之下,丧失了蒙古勇士的尊严与骄傲! 什么捍卫大蒙古国的威严,最后都不过是一句空谈。 脱欢很难想象,大明朝占据岭北之后,蒙古人的出路会在何方! 似乎,他们只有如同当年盛唐时期的突厥那样,仓皇向西逃窜了! 瓦剌祖地在阿尔泰山麓,那里牧场肥美,与世无争。 直到成吉思汗强势崛起,征服了草原的每一寸土地。 瓦剌人敬重强者,率先臣服了这位伟大的成吉思汗,受到成吉思汗的礼遇。 此后,瓦剌贵族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建立世代通婚关系,男尚公主,女适皇胃,可谓“世联戚碗”,权势显赫。 至少在他们自己看来,瓦剌人和蒙古(本部)人始终都是并列关系。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昔年盛极一时的大蒙古国,会忽然就此崩塌。 中土的大元帝国被大明王朝取代,重新被赶回了草原。 西方的四大汗国,衰亡的衰亡,分裂的分裂,如今已是不成气候了。 一想到这儿,脱欢顿时长叹了一口气。 今日明军攻占了和林,彻底收复岭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意味着大蒙古帝国彻底亡了。 连蒙古本部的发祥地,成吉思汗即位之地,斡难河流域,此刻都落入了明军手中,蒙古人还有什么尊严与骄傲? 他们瓦剌现在,除了逃回祖地,已经别无选择。 陷入沉思的脱欢,丝毫没有注意到,夜幕中正有一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 明军看似没有围城,实则早就将兵力分散到和林周围,行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包围圈。 而西方则是由骠骑将军薛禄负责,毕竟这是脱欢阿鲁台等人最可能遁逃的方向。 朱瞻基与朱瞻壑看着脱欢,浑身散发着难以抑制的滔天杀气。 薛禄见状也没有迟疑,笑着鼓励道:“去吧,了却你们的仇怨!” 朱瞻基没有动作,只是重重地挥下了手臂。 “杀!” 震天的喊杀声骤然响起,伴随着大地的剧烈震颤,轰隆隆地直奔瓦剌残军而去。 瓦剌前军斥候惊骇欲绝地勒马便逃,岂知迎接他们的是密集如蝗的锋利箭矢! 草原之上,铁骑交战的大忌便是失去了勇气! 勒马便逃意味着他们只能沦为敌军的活靶子,比如说现在的瓦剌军! 大地还在不断震颤,很快便引起了脱欢的注意。 他惊怒交加地吼叫道:“防御!防御!明军铁骑!” 瓦剌军两翼铁骑迅速变换防御阵型,手中长枪战矛向前,紧张到了极点。 这一仗,他们败了! 败得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天地俱静,万籁无物。 唯有越来越近的战马嘶吼声,以及大地震颤声! 近了! 越来越近了! 来自黑暗中震天的喊杀声,令每一个瓦剌将士都感受到了一股发自灵魂深处的异样情绪。 这种情绪令他们感到惶恐! 这种情绪令他们感到不安! 这种情绪,名为恐惧! 突然,远方升起一道耀眼夺目的亮光,照亮了整个黑夜! 随后突兀间,响起了如同爆豆般震天的炸响声! “举盾!举盾!举盾啊!” 火器! 明军的火器! 脱欢凄厉地咆哮道。 这些该死的明人,竟然齐发火铳! 然而还未等瓦剌众人反应过来,密密麻麻的铅弹从四面八方激射而来,瞬间就洞穿了他们身上的劣质皮甲扎甲。 电光火石之间,无数瓦剌蛮夷发出了凄厉的惨叫与哀嚎,更有甚者倒在了血泊之中,被乱马生生践踏成了肉泥。 脱欢不断地嘶吼咆哮,试图组织起反攻。 然而四面八方都是明军,这一幕足以让人感受到绝望。 很快一队队铁骑狠狠凿进了战场,肆意收割着惊慌失措的瓦剌蛮夷。 当脱欢眼睁睁地看见一名勇士被骑枪洞穿死死钉在地上后,他终于反应了过来,这是大明禁军! 皇太孙,朱瞻基,来复仇了! “朱瞻基,你这个废物!” 脱欢艰难抵御着明军围杀,发出了一声凄厉嘶吼。 此刻朱瞻基与朱瞻壑正好整以暇地冷眼旁观,并未亲自上阵杀敌。 因为上次的轻敌冒进,二人现在已经被剥夺了领兵作战的权力,只能老老实实地做个看客。 当然,吸取了上次险些丧命的经验教训后,二人现在也不敢再上去拼杀了。 “哟,老大,脱欢在召唤你,要不你上去跟他来个真男人对决?” 朱瞻壑一脸贱笑地提议道,那跃跃欲试的模样,看得薛禄直摇头。 朱瞻基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淡淡地摇了摇头。 “只要脱欢死了就行,死不死在我手里,区别不大。” “将这些瓦剌杂碎杀光诛尽,也算是给曹龙象那些兄弟们报仇雪恨了。” 闻听此言,薛禄欣慰地点了点头。 杀戮还在继续! 面对成千上万的大明禁军,不到千人的瓦剌残部,只能是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很快,战斗结束了。 一名禁军将佐缓缓策马上前,将脱欢的人头扔到了朱瞻基脚下。 “太孙殿下,幸不辱命!” 朱瞻基策马上前,俯身捡起了这狰狞头颅,确认真是脱欢后,终于露出了笑容。 “脱欢啊脱欢,你终究还是死了!” 话音一落,朱瞻基接过长枪,将脱欢人头钉在了枪尖上面,而后朗声高喝道:“明军威武!” 三军将士听到这话,顿时士气大振。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旭日东升。 刺鼻的血腥味,笼罩整个和林。 朱棣骑乘着高头大马,在朱高煦与一众大将的陪同之下,策马缓缓步入了和林。 打量着这座昔年的大蒙古帝国都城,永乐帝突然发出了一声莫名的慨叹。 “朕曾经听闻,这和林昔年可是世界的中心!” 朱高煦听后同样有些感慨,解释道:“当年蒙古帝国第二代大汗窝阔台汗七年在此地建都,随着蒙古铁骑横扫整个欧亚,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度,此地也因此成了世界中心。” “从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到黄河边的汴梁,从北方寒冷的俄罗斯草原,到炎炎烈日下的阿拉伯半岛沙漠……大半个欧亚大陆都笼罩在这座城市的权力和威势之下。” “罗马教皇的传教士、前宋朝廷的使节团、波斯商人的驼马队、高丽王国的进贡者……都在这里汇集……” “佛殿、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各种宗教和文化都在这里融合……” “窝阔台汗的诏令从这里发出,送达世界各地蒙古大军……” “这里曾经汇聚着蒙古帝国前四汗——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从中欧、东欧、西亚、中亚、东亚、南亚诸国抢掠来的奇珍异宝,金银珠宝,数以万计……” 汉王爷正兴致勃勃地普及着知识,却不料陈懋突然插嘴道:“汉王爷,那些奇珍异宝和金银珠宝呢?哪儿去了?” 朱高煦闻言一怔,随即怒骂道:“蒙哥之后,蒙古内部发生了分裂,忽必烈成功继承汗位入主中土,所以和林自然也就衰落了,别说那些个金银珠宝了,连人口都没有多少。” 顿了顿,朱高煦似乎想到了什么,一脸兴奋地开口道:“爹啊,帖木儿帝国现在的形式,和当年大蒙古帝国一样,正在面临分裂危机。” “这死瘸子帖木儿活着的时候,那可是搜刮了整个中亚西欧的海量财富,现在可都在他那帝都撒马尔罕呢!” “怎么说几位,有没有兴趣,咱现在去干他一票?” 朱棣:“???” 一众猛将:“???” 干他一票? 直接杀去帖木儿帝国首都? 你好歹也是位大明王爷,说话怎么跟土匪一样? 第380章 消息终至!下定决心的小軏軏! 金陵,帝都。 一连好几日,张軏都在追查外地士子的阴谋。 甚至为了不打草惊蛇,他还命锦衣卫力士伪装成户部官员,前往这些文人士子登记的住所核实,并且询问他们入京的目的。 然而逐一核查下来,却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毕竟都是些文人老爷,金陵又是大明帝都,人文荟萃之地。 他们入京求学访友,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结合前不久发生的国子监学子游行暴乱一案,张軏总觉得有些不安。 毕竟这些外地文人学子都是突然间涌入了京师,很明显来者不善。 这其中要是无人从中作梗,张軏打死都不会信。 那个神秘黑袍人,可还没有落网呢! 只是张軏害怕打草惊蛇,会影响到自家王爷的钓鱼计划,所以一直隐忍不发。 一想到这儿,张軏就觉得有些头疼。 要是王爷在京就好了,那些个宵小之辈,哪里还敢兴风作浪? 正当这个时候,一名千户匆匆而来。 “大人,北疆那边有消息了!” 一听这话,张軏瞬间起身,接过了千户手中的密报。 细细看完后,这位锦衣卫代指挥使再次发出了一阵桀桀怪笑,整个人显得有些意气风发! 好! 真是太好了! 锦衣卫千户见了都忍不住脊背发凉,自家这位大人,似乎越来越变态了啊! 无怪张軏如此高兴,因为这密报上面清楚地写着,汉王殿下虽然身中数箭,却是屁事没有! 而且此刻汉王殿下正奉皇上之命统率三军,猛攻岭北府城和林! 这个消息,无疑更加振奋人心!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上这是有意让汉王殿下立功! 只要和林攻下了,汉王爷携滔天大功回京,何人还能阻挡他入主东宫,问鼎太子大位? 大事成矣! 张軏深吸了一口气,当即唤来千户耳语了几句,后者顿时露出了惊容,但还是选择遵命行事。 待他走后,张軏拿着密报,走入诏狱甬道内,在甬道最深处的牢房里面,见到了苟延残喘的太子少师姚广孝。 “呵,少师大人,看来你那些奇门异术学的也不怎么样吗?” 姚广孝闻言一怔,艰难地抬头看向张軏。 “看看吧,或许你也很想知道,那所谓的真龙之战,究竟是个什么结果吧?” 张軏将密报扔到姚广孝身前,后者迟疑了片刻,还是伸手捡起。 然而当他看清这密报上面的内容后,却是瞬间大惊失色。 “这不可能!” “帝星已经复位,汉王怎么可能还活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大明朝如何养得出这么多的真龙天子?” 汉王朱高煦,竟然还活着! 他不但还活着,而且还屁事没有,正在率军征伐和林! 怎么会这样? 他不是应该万箭穿心而死吗? 躺在一旁的袁忠彻同样有些傻眼,挣扎着挪动过来,看着密报怔怔出神。 二人面面相觑,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茫然。 汉王无恙,活得好好的! 那他们二人不是枉做小人,白白给自己招祸吗? 姚广孝懵了,面容狰狞地看着密报,发出了凄厉的嘶吼。 “这不可能!” “这密报绝对是假的!” “张軏,你休想乱我道心!” “呵,蠢货!”张軏轻笑了一声,决定彻底摧毁这乱世妖僧的骄傲与自尊。 “少师啊少师,你可知道,汉王爷出征之前,做了什么准备吗?” “一套精钢战甲,一副蚕丝软甲,两个护心镜,再加上一套制式重铠……这样的配置之下,别说是万箭穿心了,你拿火炮都不一定轰得动他!” 姚广孝:“???” 袁忠彻:“???” 我尼玛啊! 你还是个人吗你? 你他娘地是去打仗的啊? 你身上穿这么厚你怎么上阵杀敌? 呸,我从未见过如此贪生怕死之人! 姚广孝与袁忠彻对视了一眼,脸上全写着怅然。 张軏见状决定再加一把火,让这个乱世妖僧,彻底陷入绝望的折磨之中,一如他张軏初听汉王死讯时那般! “少师大人啊,你做这一切,不就是为了稳固太子与太孙的位置吗?” “什么狗屁命格理论,什么狗屁真龙之战,不过都是你给自己的私心所找的借口罢了。” “汉王殿下自监国理政以来,逐渐得到朝臣的信任拥戴,威望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所以你这位太子少师慌了,撺掇怂恿汉王殿下赶赴北疆!” 顿了顿,张軏轻笑道:“可能太子殿下没有这样的心思,想要除掉汉王殿下,稳固自己的位置。” “但是你姚广孝偏偏就这样做了,那既然你做的,我们这些汉王党羽也做的!” 一听到这话,姚广孝顿时惊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张軏。 “张軏,你想做什么?” “呵,你姚广孝做得,我张軏为什么做不得?” 张軏冷笑了一声,直接转身就走。 “咱们那位汉王爷,一直说太子殿下心慈手软,心不够狠!” “但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果他不心慈手软,如果他心足够狠,他何必卸下监国大权,还政于太子?” “他们兄弟二人兄友弟恭,都舍不得对对方下手,但是龙椅只有一张,皇帝只有一个!” “这次你姚广孝下手,虽然没有成功,但倒是成功地提醒了我!” “太子与汉王的矛盾争斗,根本就是无法调和避免的!” “既然如此,那我这个汉王党羽,只有助汉王一臂之力了!” 话音一落,张軏转身就走,留下了愣在原地的姚广孝。 他想做什么? 他要对太子殿下出手? 然而不管姚广孝如何去想,张軏已经下定了决心! 太子殿下的确宽厚仁慈,不会对汉王殿下动手! 但是太子身边的那些人,他们为了推动太子殿下上位,定然会如同姚广孝这般,算计谋害汉王殿下! 这一次,是王爷做足了准备,所以才能侥幸死里逃生! 可是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 这样的算计,只会一波接着一波! 尤其是等到王爷携收复岭北之功大捷还朝,威望达到顶峰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候,自然会有人动些心思,提议更换储君! 也会是那个时候,汉王与太子之间的冲突,将会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党同伐异,朝堂倾轧,铲除异己……阴谋与算计,都会接踵而来! 但,大势不可违! 汉王殿下入主东宫,才是最好的选择! 太子党羽既然先下手了,那就休怪汉王党羽不留情面了! 张軏走出诏狱,再次看向了北疆方向,露出了一个温和笑容。 “王爷,您不愿做的事情,交给我来做!” “这一次,该我们出手了!” 第381章 封狼居胥!打出一个盛世大明! 岭北,肯特山。 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正在举行。 当年西汉冠军侯封狼居胥,留下千古绝唱与辉煌。 但是,他这样的做法,却有违礼制。 按照礼法制度,唯有皇帝一人可以祭天,别人人是无法替代的。 祭天大典,是天子帝皇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以独享祭祀上帝权力体现其合法地位,也为向人民展现"君权神授"的观念,为了达到其宣扬神权以维护皇权的目的。 不过以霍去病与汉武帝的关系,他那如同皇子一样的身份地位,代替汉武帝祭天,倒也勉强可以说得过去。 此刻在朱高煦的主动提议下,永乐大帝于肯特山麓,也就是当年冠军侯霍去病封禅的狼居胥山,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 封狼居胥啊! 这是足以名垂千古的壮举! 所以朱高煦一经提出,薛禄柳升等大将几乎立马同意,纷纷鼓动怂恿皇上祭天。 毕竟此次大明皇帝御驾亲征,不但完成既定目标,屠灭了几乎整个瓦剌部落,而且还一举收复了岭北行省,肃清了漠北草原! 这是远迈汉唐的伟大战果! 封狼居胥,祭告上天,向苍天宣告这片草原已经易主,不但能提升明军士气,还可让大明朝的威严提升数倍。 所以,这是一件于国有利的好事,于人有益的天大好事! 朱棣听到自家老二的这个提议,同样也很是意动。 封狼居胥啊! 古往今来,那位中原帝王做到过这等壮举? 他朱棣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也不过是一直追杀本雅失里到擒胡山,在山上巨石刻下“翰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 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瀚海,还有什么更能证明他朱棣的丰功伟业?! 不出意外地,永乐帝欣然同意,当即命人准备了封禅大典。 朱高煦对永乐帝的同意,并不觉得意外。 他这个提议,对一直渴望证明自己的永乐帝而言,充满了无法拒绝的诱惑力。 毕竟,他是朱棣,靖难夺权的朱棣! 他就如那唐太宗李世民一样,迫切地想要通过自己的文治武功,赢得天下人的认可!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了他哥太子李建成的帝位,逼高祖李渊退位,登上九五至尊。 明太宗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艰苦卓绝的四年战争,多次逢凶化吉、死里逃生,终于在建文四年,成功杀入金陵,荣登大宝,从侄儿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位。 相比于李世民,朱棣的皇位来得更加艰难不容易。 这位永乐帝,是华夏帝制时代中,少有的藩王靠发动军事政变,实现皇帝梦的王爷。 不过,这二位千古名君都是经过了九死一生,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才总算是坐上了那张龙椅。 而且,两人成为皇帝之后,一样励精图治,选贤举能,缔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盛世王朝,用璀璨夺目的文治武功,证明了他们自己! 贞观之治,永乐盛世,这便是对他二人最佳的认可! 所以,这次封禅祭天,一定要举行! 上到皇帝陛下,下至军中士卒,出乎意外地全都鼎力支持汉王殿下的封禅提议。 当然,这其中也有反对之人,比如胡广金幼孜。 因为此刻太子殿下并不在岭北,那么原本祭天仪式中,应该由太子殿下完成的步骤仪式,定然会由汉王朱高煦代替完成! 如此一来,只怕汉王朱高煦在军中的威望,将会攀升到一个令人恐惧的崇高地步! 三军将士有多忠诚于皇帝陛下,他们就会忠诚于汉王朱高煦! 那太子朱高炽,还算得上是太子吗? 连一直沉默寡言的杨荣都觉得此举有些不妥,他似乎已经见到了,北伐大军大捷还朝之后,汉王与太子那不可避免的权力冲突。 然而,他们的意见,永乐帝已经听不进去了。 封禅大典,如期举行。 因为地处塞外,加之事出突然,所以封禅大典很是简陋。 但简陋归简陋,该有的祭品与流程一样不少。 狼居胥颠。 封禅高台。 大明天子永乐帝,此刻一身戎装,在三军将士的注目之下,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代表至高荣誉的山颠。 映入眼帘的,赫然正是苍莽起伏的肯特山脉,与蜿蜒曲折的斡难河。 肯特山,是蒙古人心中的圣山! 成吉思汗本人多次受此山荫辅,躲过大劫,他终生敬奉此山,每逢重大事件,必进山朝拜长生天,获得内心平静,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 斡难河,是蒙古人心中的圣河,更是他们的发祥地,当年成吉思汗便是即位于此! 如今,不管是圣山还是圣河,此刻都成了大明的疆域! 朱棣慷慨激昂地祭告上天,这片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此刻彻底易主,成为大明的版图! 三军将士闻言,满脸狂热地齐声高呼,声音直冲云霄,响彻天际! “陛下万岁!大明威武!” “陛下万岁!大明威武!” “陛下万岁!大明威武!” 朱高煦见状感慨万千,施施然地走上了高台。 胡广金幼孜等人惊得眼珠都快掉下来了
相关推荐:
万古神尊
我的风骚情人
桃源俏美妇
将军在上
虎王的花奴(H)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NTR场合_御宅屋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深宵(1V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