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软诱 > 第57章

第57章

姓,将整个广场给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之中一片喧闹,百姓们的目光落在广场里的那些突厥俘虏身上,大都充满了敌意。 听到李承道要斩首突厥俘虏的消息,几乎整个幽州城的百姓都闻讯而来! 幽州百姓苦突厥之祸久矣,绝大多数百姓对于突厥人都万分痛恨,怎么能错过这大快人心的一幕? “这群该死的突厥狗!他们也有今天!” “可怜我表姑一家,全家都死于突厥人的手里!万恶的突厥人怜我那不满三岁的侄女都没放过!一群没有人性的畜生!” “杀!杀光他们最好!” “杀光这群突厥狗!” …… 人群之中群情激愤,不知道是谁起的头,百姓们开始朝广场里的俘虏们丢烂菜叶臭鸡蛋,而俘虏们被捆绑住难以躲避,被砸得好不狼狈。 这倒是其次,主要是这些幽州百姓们仇恨的目光,让他们感到心惊胆战。 就在一片喧闹之际,人群之中却忽然分开一条道路,一身白袍银甲的李承道腰胯战刀走出,龙行虎步,英武不凡。 而在他身后,岳飞等将领紧跟其后,还有一队卫兵负责开路。 见到李承道后,百姓们的声音顿时小了下来,一个个投向李承道的目光都带着无比的崇敬之意。 李承道走上观台之后,看向了台下的众多百姓,正色开口道:“诸位幽州百姓,孤乃皇太孙李承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因为昨日那一场大战!” 李承道声音清朗,传遍整个广场,在他开口后整个广场都安静了下来,只有他的声音回荡。 “一月之前,孤初来幽州,路上偶遇一队突厥骑兵抢掠村庄,便令手下军队将其尽数诛灭。” “然孤不知道的是,那队骑兵领头人乃是突厥王庭八姓之一,穆卡部落首领独子。” “昨日来犯突厥大军,便是穆卡部落所属,是那首领过来寻仇来了。” “孤对此只觉得可笑,小小突厥蛮夷,居然敢擅自集结大军,兵临我幽州边关,甚至大放阙词!” 李承道说是可笑,但是脸上却没有任何笑意,而是一片冰冷。 “孤不知道叛逆王君廊这些年来是如何镇守边关的,孤只想把他的尸体从坟里拉出来鞭尸!” “他竟然令我大唐天威沦丧至此!居然令我幽州百姓时时活在突厥之患下!实在是死不足惜!” 说到这里的时候,台下有不少百姓们都满眼热泪,甚至忍不住泪流满面,低声呜咽。 李承道可以说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这些年来突厥猖獗,而王君廊作为守将却没什么作为,不知道有多少百姓遭了祸,家破人亡。 “昨日一战!突厥两万大军,孤麾下将士杀敌八千,俘虏一万二,首领图尔格被斩当场!” “孤说这些,不是想彰显功绩让你们歌功颂德,而是想告诉大家一件事情——” 李承道猛然抽出腰间战刀,然后再自己掌心一抹,血染刀刃! 李承道举着血流不止的手掌,语气坚定地道:“孤在此立誓!只要孤在幽州一日,便教突厥一日不敢来犯!令我大唐天威传遍漠北!” “今日这一万两千名突厥俘虏,便用来血祭所有边关亡魂!” 李承道的声音厉然,然后反手将自己战刀给丢到了广场中,深深插入了青石板里,刀柄摇晃不止。 “斩!” 伴随着李承道一声令下,白袍军士兵们顿时上前,狠狠挥下手中钢刀,一万两千颗俘虏的人头齐齐落地,热血喷洒,血流成河! 整片广场有若人间地狱! 不少百姓们都别过头去不敢再看,更有甚者被这血腥一幕给震惊得当场呕吐了出来。 然而更多的幽州百姓却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一幕,脸上一片振奋! “太孙殿下万岁!”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呼万岁。 万岁的称呼是只能给皇帝的,用在李承道身上明显是不合礼制。 但这道声音响起后,却有越来越多相同的声音响起! “太孙殿下万岁!” “太孙殿下万岁!” .. 第五十四章 威震漠南 与此同时还有百姓当场跪下,大哭着叩首道:“草民代清水村上下七十三户百姓叩谢太孙殿下!太孙殿下万岁万万岁!” “草民代黄石村一百六十四户百姓叩谢太孙殿下复仇大恩!太孙殿下万岁万万岁!” “草民代永福村九十八户百姓叩谢太孙殿下大恩!” …… 这些含泪下跪的百姓,都是在突厥之祸中举村被屠,家破人亡的百姓。 他们面对突厥之患无能为力,只能将仇恨深深隐藏在心底,而李承道今日所做所为让他们大恨得偿,一时激动的难以自己! “突厥!” 看见广场外黑压压跪下一片的百姓,李承道的目光越发阴沉了。 可想而知在他没来幽州之前,幽州百姓们受着怎样的苦楚! 突厥人简直全都该死! 李承道转身看向了岳飞,冷冷地说道:“搜集所有突厥士兵头颅,在幽州城外……筑京观!” “诺!” 岳飞恭声应下,然后下去带领士兵前去筑人头京观。 而所有士兵们看向李承道的目光里,只剩下了深深的敬畏与崇拜之意。 跟着这样的君主,才是他们为兵者最好的归宿! 李承道一役斩杀俘虏两万突厥大军,人头所筑的京观在幽州城外足足叠起了三座,每一座都如同小山一般,在日光的照射下透着一股冲天的煞气。 这件事情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漠北,甚至传到了突厥王庭里。 所有人都知道了幽州守将换人了,换成了大唐的皇太孙,未来的储君,而且手段异常的狠辣,远非原来的守将王君廊可以比拟。 足足屠了两万大军,还用人头筑京观,这种事情是一般人做的出来的么? 一时之间所有关外蛮夷异族都人人自危,不敢再踏入幽州境内半步,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怒了李承道这个煞星。 而在斩首那一万两千名俘虏后,李承道在幽州城内的声望提升到了顶点,幽州城内百姓对其拥戴无比,甚至还有孩童把李承道的功绩编成了童谣在大街小巷里传唱。 …… 将军府内。 “殿下,那五万匹战马已经接收完毕了。” 冯立朝李承道禀报道,语气间有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李承道在斩杀了所有俘虏之后,系统奖励的五万匹战马便发放了,是通过一个商队运送来的幽州,是以一位富商名义直接赠送的。 这一份“大礼”可让所有将士都吃惊无比,要知道战马在军中可是稀缺物资,五万匹战马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了。 只不过在战马完成接受后,那支商队就直接离开了,这令冯立感到十分郁闷不解。 “嗯,有了这五万匹战马,我们的骑兵也能扩张不少了。” 李承道点了点头,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 荥阳郑氏。 郑继伯看完了李承道的书信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朝廷竟然以粮草短缺,断了运往幽州的粮草!” 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武器兵马,而是粮草!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军队每日所消耗的粮草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粮草,大军连一日都难以支撑下去! 幽州位处边关,自古苦寒,驻守在这里的军队所有粮饷皆靠兵部调拨补给。 现在断掉了幽州的粮草,无异于扼住了李承道的咽喉! 得知这样的消息,郑继伯怎能不怒。 李承道去了幽州后,和他的书信来往一直没有断,因此李承道在幽州所做的一切他都是了解的。 强杀王君廊、夺得幽州军权,又歼灭两万突厥大军,震慑漠北,每一件事情都令人惊叹。 虽然这些事情现在还没有在朝中以及内地传开,但是这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和李承道的优秀相比,李世民却一直暗中使绊子,耍些阴险手段,自然让他极为鄙夷。 为了扳倒李承道,居然拿幽州这种边防重地开玩笑,断绝运往幽州的粮草,简直是可耻! “幽州乃是边防重地,防备的乃是邦外蛮夷,战略位置重要至极,哪怕是短了其他军队的粮草,也不能短了幽州的粮草!兵部那群官脑子是坏了吗!” 郑元洲气愤无比地说道,脸色都涨的通红。 而郑继伯闻言只是眼睛微抬,淡淡说道:“兵部可没有这个胆子断幽州粮草,恐怕是李世民授意的。” 兵部的人又不是傻子,知道幽州位置重要,而且还有皇太孙坐镇,岂敢断幽州粮草? 其中若无李世民插手,郑继伯打死也不相信兵部敢这么做。 而不得不说的是,李世民这一手着实击中了李承道的要害。 “父亲,此事就交由我来办吧,今年咱们族内粮田丰收,粮食颇有盈余,我再去向其他大户调一些粮食,暂时可以缓解承道的燃眉之急。” 郑元洲说道,李承道遇到困难,他也极为担忧。 “嗯,你尽快去筹措,将粮食运往幽州,此事越快越好。” 郑继伯点了点头,直接便答应了下令。 虽然为幽州提供粮草需要耗费许多资源,对财力也是一种极大的损耗,但李承道的事情他不能不帮。 如今他们郑氏,已经押注在李承道的身上了。 .. 第五十五章 幽州捷报入长安 幽州位于边境,距离中原地区遥远。 不过虽然是这样,但李承道在边关与突厥大战取得大捷的消息经过半个多月之后,还是传遍了中原腹地,一直传回了长安。 而这个消息,也令大唐朝野为之震动。 “捷报!捷报!太孙殿下于幽州城外大败来犯突厥大军,杀敌两万!” …… 长安城街头,一名骑卒拿着捷报在官道上一路策马狂奔,同时大声喊道,吸引了沿途无数百姓的注意。 甚至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得直接从屋里探出头来。 没过多久,在张贴捷报的公示处就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而在看完张贴着的捷报之后,所有百姓们顿时都沸腾了。 “太孙殿下真乃神人!这才前去边关月余,就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战果!” “突厥屡屡骚扰我大唐边关,太孙殿下此举实在是解气!” “就该这么干!令那群突厥人胆寒!” “有太孙殿下坐镇边关,边关从此之后定然再无突厥之祸!” “难怪陛下要立太孙殿下为储君,真是英勇无双!” …… 所有围观的百姓们一个个兴奋不已,尽管李承道之前声名不显,空有一个太孙身份而没什么名气,但是这次幽州大捷,则是让所有人都震撼不已! 突厥为祸边关已久,和大唐直接屡有摩擦,但是因为大唐朝廷并不想轻易树此大敌,所以一向不曾真正起什么冲突。 而这种默许般的纵容,也令突厥越发猖狂,恶名甚至传到了中原地区都人尽皆知的地步,导致无数汉人对突厥的观感极差。 李承道一到边关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战果,狠狠挫了突厥的锐气,可以说是让所有百姓们都出了一口恶气。 消息传开之后,一时之间整个朝野都在流传李承道的事迹。 …… 天策府,李世民正埋首桌案处理政务。 虽然现在还没得到皇位,但是身具监国重责,李世民还是十分兢兢业业的,每日都要处理一箩筐的政务。 “殿下,长孙大人来了。” 一名小厮在书房外禀报道。 李世民头也不抬地说道:“迎进来吧,准备茶水。” 小厮点头退下,没过一会儿,一名青袍儒生走入了书房,正是长孙无忌。 “辅机来了?随便坐吧。” 李世民没和长孙无忌客套什么,随口说道,因为两人之间的关系不需要那些客套了。 看见忙着处理政务的李世民,长孙无忌无奈一笑,说道:“殿下何必这么辛苦,有很多事物都是可以交给中书省去处理的。” 李世民摇头说道:“本王现在在监国这个位置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本王可不想让他们挑什么毛病,勤勉是最基本的。” 一提到此事李世民心中就一阵气闷,若非李渊将李承道立为太孙,给予了他这么大压力,他哪里用这么辛苦。 “算了,辅机你今日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处理完手中的一本奏折,抬头看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闻言收敛了笑意,问道:“殿下,李承道在边关大败突厥,歼敌两万的消息你可得知了?” 李世民抬了抬眼皮,随口说道:“本王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没想到他还有些能耐……不过如今已经断了他的粮草,他威风不了多久的。” 长孙无忌正色道:“不,我认为此事不得不防,这个消息穿回来后百姓都在欢呼,李承道的威望大涨,长此以往下去可不妙。”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手中的墨笔微顿。 因为长孙无忌说的不无道理,他也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李承道的威望名声增长下去,否则日后再想要对付,就要花更多的力气。 “看来得想个办法遏制一下李承道的势头了。” 李世民心中思虑道,眼神微微闪烁。 …… 翌日,早朝之上。 如今李渊“生病”,早朝一直由李世民监国主持,处理讨论各种政务。 今日的早朝也不例外,不过在讨论完诸般政务之后,魏征忽然站了出来,拱手道:“殿下,臣有事要奏。” “魏大人有何事要奏?” 李世民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地问道。 魏征直接说道:“昨日幽州传来捷报,太孙殿下大败数万来犯突厥敌军,扬我大唐国威,臣认为应对太孙殿下以及边关将士进行嘉奖,以示勉励。”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百官们都神色古怪地看向了魏征,而一些和魏征关系好的文官更是心中一紧。 李承道在幽州大捷一事早已传开了,朝中百官尽皆知晓,但是却无人敢提。 因为谁不知道秦王和太孙殿下争皇位争得不可开交,你居然敢主动上奏请求嘉奖李承道? 难不成是疯了吗! 李世民面色微沉,而魏征依旧神色坦然,因为他从不在乎什么夺嫡之争,他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 李承道此番立功应当嘉奖,所以他提了出来,就是这么简单。 而李世民在沉默片刻之后,忽然笑了笑,说道:“魏大人所言不错,此番是要好好嘉奖——” “殿下,臣不同意魏大人的观点,臣认为太孙殿下此举不但不能奖赏,反而该罚!”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李世民的话。 众人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神色微微一惊。 因为开口的乃是国子监祭酒,孔颖达! .. 第五十六章 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太孙杀俘不妥! 孔颖达一开口,满朝文武全部都震惊了。 李承道击退来犯的突厥大军,非但不能赏还要罚?开什么玩笑! 虽然百官心中很是纳闷,但是却并没有谁主动开口反驳孔颖达。 国子监是大唐最高学宫,而国子监祭酒,则是学宫内负责司掌考试和传授经学的职位。 虽然看似权利不大,但是这个职位是极为清贵的管制,地位极高。 而孔颖达是孔子后代,孔子的第三十三世孙,亦是当今大儒之一,而且资历很老,在隋明帝时期就在朝中担任经学博士,大唐立国后才被李渊重新请出来任职。 可以说朝中文官,没有几个资历是比他更高的。 不过其他官员不说话,并不代表魏征会保持沉默,听到孔颖达的话后,魏征的眉头直接皱了起来,说道: “恕我不明白孔祭酒的意思,太孙殿下保卫幽州免受突厥之祸,此乃大功,为何还要受罚?” 孔颖达瞥了魏征一眼,不慌不忙地说道:“看来魏大人并不知晓太孙殿下具体的所作所为,击退来犯之敌是值得称道的事情。 但是魏大人可知那被斩杀的两万突厥大军其中一万两千人都已经投降,这些投降的俘虏,依旧被太孙殿下下令全部斩杀,用人头在幽州城外筑京观!” “我大唐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受孔孟圣人教化,太孙殿下贵为储君,一举一动更是代表我大唐!” “坑杀上万俘虏这等屠夫行径!实在是残忍得令人感到发指!至此以后敢问我大唐的颜面何在?礼仪之邦的名声从此彻底毁于一旦!” 孔颖达的语气里满是沉痛和愤懑之意,满脸痛惜之色。 而他说完后,顿时有不少他这一脉的腐儒文官开口附和。 朝中不少官员也都有吃惊,因为李承道坑杀俘虏、用人头筑京观的事情他们确实是刚刚知道。 但是吃惊归吃惊,大多数官员心中都忍不住在暗自腹诽。 一群蛮夷异族而已,全都杀了又能如何?何况是他们先来侵犯大唐边境的,哪里值得以此来惩罚一国太孙? 不过他们也只敢在心中想想了,也不敢说出来。 在朝堂上当官,哪个不是人精?他们看见李世民在桌案后面笑吟吟地样子后心里就明白了,是秦王想要借孔颖达打压李承道! 这位秦王殿下,果真是一点机会都不肯给那位啊。 “敢问魏大人,太孙殿下此等残暴之举,难道不该罚吗?” 孔颖达一番慷慨激昂地驳斥之后,朝魏征质问道。 “你……” 魏征面带怒意,刚想开口反驳孔颖达,便听到有一道冷喝声响起。 “荒谬之言!” 武官之中,一名身材高大、面貌英武伟岸的将领上前一步,冷

相关推荐: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数风流人物   屌丝的四次艳遇   取向狙击   云翻雨覆   小白杨   天下男修皆炉鼎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