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侍郎,哪里来的这般家产?” “我……” 周深刚想解释,贾诩便伸手制止了他。 “哎,等一下,先别急着解释,本官还没说完呢,咱们再来谈谈科举舞弊一事,周大人看一看这份考卷,这是来自范阳卢氏的士子,卢玉树的考卷,他也是此次的新科进士。” 贾诩将一份考卷拿了起来,然后继续说道:“据本官调查,范阳卢氏曾在年初在长安赠给了周大人一处宅邸,不知道卢氏为什么这么大方?” 周深额头上流下一滴冷汗,狡辩道:“我收了卢玉书为学生,学生给老师拜师礼这没问题吧?”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 贾诩点了点头,脸上笑容不变,拿出一张又一张试卷。 “清河崔氏、河南源氏、京兆杜氏、河东裴氏……这些皆或多或少给予过周大人好处,而巧的是此次他们家族的士子皆成了榜上有名的进士。” “周大人如此了得,收的学生全部都成了进士?没想到天下竟有周大人如此名师,真是我大唐之幸啊。” 贾诩虽然是在笑,但是语气却让周深感到冰冷刺骨。 周深硬着头皮,咬牙道:“这又如何?他们才能过人,本官只是举贤不避亲,难不成还能看见人才不录用吗?” “那你给本官解释一下,这些试卷在策论一答上,几行文字的首个字连起来是他们的名字是怎么一回事!” “把名字藏在策论回答中,你以为这种手段能瞒得过本官?!” 贾诩神色狰狞,一把抓着周深的头发,目光直直地看着他,眼中满是深深的杀机。 “给你一刻钟时间,将所有名单以及牵连的家族供出来,本官可饶你家人免去充军之苦,否则不仅你要死,你九族也要被全部诛杀!!” 贾诩的忽然爆发,不仅令周深感到惊恐,监牢里的其他几位暗影卫也都很是吃惊。 因为他们从没有见到贾诩如此暴怒过,更别提直接动手这么有失身份的事情了。 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贾诩本就是寒门士子出身,最恨这种事情,而此次李承道交给他糊名保证科考公平又被弄砸了,他心里的怒火早就压抑不住了。 周深完全被贾诩展露的气势给震惊到了,贾诩眼里的杀意让他毫不怀疑若是他再敢隐瞒,对方会直接杀了他。 而他的家人族系,也尽将会被全部诛杀! “我……招。” 最终在贾诩给予的压力之下,周深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 他自知是必死的,贾诩也没有任何放过他的意思,但是他若是不招的话,他的家人家族都会被牵连。 在极看重家族血缘的古代,家族是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所以周深不敢不招。 答应招供后,周深直接将吴翰林交给他的那份名单给坦白了出来。 而拿到这份名单后,贾诩的神色更是难看。 六十三位大家族的士子,竟然有五十四位都是依靠关系,仅仅只有九位是凭借真才实学考上的! 而九位士子其中一位,便有他所看好的来自琅琊王氏的王学林。 拿到名单的第一时间,贾诩便派暗影卫去抓捕吴翰林,这位负责联系各大家族的掮客无疑是最好的人证。 但是当暗影卫赶到吴翰林的宅邸时,发现他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后背插着一把匕首。 被灭口了。 …… 皇宫,御书房。 “人证被杀了?” 听到贾诩的禀报,李承道目光骤然变得锐利了起来。 贾诩跪在地上,点头道:“是的陛下,但是臣已经从周深所招供的名单之中,整理出了一份参与此次舞弊事件的世家名单,共有十三个世家参与其中。” 这个数字令李承道目光越来越冷,说道:“都有哪些世家?” 感受到李承道语气里的不善,贾诩顿时有些犹豫了,踟躇片刻后方才说道:“陛下,这些世家虽然可恨,但是陛下不可轻举妄动,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而且影响太大了……” “说!” “以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等五姓七望的世家为首,其余还有京兆杜氏、河南源氏……等总共十个世家。” 贾诩低头道。 李承道闻言怒极反笑,道:“好嘛,敢情科举不是为朝廷选材了,而是成为了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的地方!” “传朕命令!此次所有参与到舞弊一案中的士子,全部关押下狱,按大唐律法治罪!” “既然他们想玩,朕就陪他们好好玩玩!” “世家如此猖狂,朕就要杀到他们胆战心惊!”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朕亲自出题筛选人才 会试舞弊一案的结果很快就下来了,李承道的雷霆手段,令无数人都感到震惊。 以礼部侍郎在内的五位主考官落马,被抓了起来,而且此番所有上榜的考生里,居然有五十四名都参与到了舞弊之中! 这个数字,不可谓不让人感到震惊,同时也揭露了科考到底有多么腐败黑暗! 但让无数寒门士子大快人心的是,五十四名舞弊士子全部都被李承道下令捉拿入狱,移交大理寺审理,同时剥去了身上的全部功名! 而在处理完这些舞弊的士子之后,李承道便开始着手对科举的第一步改革了。 为此,他特地将贾诩等一种心腹都召集在一起来商议。 “今年会试要重新举办一次,朕亲自来出考题,这是朕新拟定的考卷,诸位爱卿都看一看吧。” 李承道说道,让太监将准备好的考卷给呈了上来。 “陛下亲自出考题?” 魏征有些讶然,但是更多的却是好奇。 而贾诩则早已拿过一份卷子到手里进行观摩了,而只是看了几眼之后,神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了起来。 长孙无忌等人见状也纷纷开始看这份李承道拟定的考卷,然而看了过后,他们的神色也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因为李承道所拟定的这份考卷,不同于他们以往所看见的任何一份考卷,实在是太古怪了! 李承道所出的这份考卷,分为《刑律》、《数算》、《工冶》、《兵法》等数个大类,而命题采用得分制,每一题都有固定的分数,总分是是一百分。 而这些题目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 就拿《刑律》开头第一题来说,就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 长孙无忌张着嘴,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题目?考题中那名县令怎么就『一眼看穿了人犯』了?那名县令简直就是神断啊。 房玄龄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应该是无赖吧,市井之徒行凶抢劫的嫌疑最大。” 而李承道闻言只是笑而不语。 “是云游僧。” 贾诩稍作思索后,直接给出了答案,“云游僧是假扮的,打湿的衣衫可以换,但是头发却不容易干,他定是将头发削去了,因为题中所言当夜暴雨,所追捕的抢劫者肯定也是浑身湿漉。” 贾诩解释完后,众人方才恍然大悟,然后便是觉得尴尬。 然而这还只是第一题罢了,后面的题目更加凶残。 如第二题: 又如《数算》类里的题目, 《兵法》的题目,直接在纸上画了一张地图,要求考子结合地图上的地貌,率领若干的兵卒攻克一座山寨,要求写出具体的过程。 《工冶》的题目与此类似,比如有一题也在题目下画了一张地图,主题是挖掘河渠灌溉村田。 其中,题目出现了两种劳力,村民以及“雇工”,两者的区别在于,村民免费但是挖掘的效率不高,而雇工虽然需要每日给予工钱但效率是村民的两倍。 最后,题目要求考子以『最快』、『最省钱(要求在限期内)』、『最合理』三个方针下,在规定日期时限内,分别计算出村民与雇工的数量,以及花费情况。 …… 诸如此类,五花八门,彼此之间不着干系,令人根本摸不着头脑。 纵使长孙无忌等人都是智谋超绝的人物,也被这份试卷里的题目给完全搞晕了。 “陛下这份试卷,实在是、实在是……” 长孙无忌满头大汗,他在心里试着答了一份这卷子,最后发现居然连五十分都拿不到! 而魏征则是忧心忡忡地拱手说道:“陛下,恕老臣直言,若是用这份试卷所考校士子,恐怕筛选出的尽是一些拥有小聪明之人,真正的国之大才根本难以选出啊。” 贾诩倒是不慌不忙,袖手而立笑道:“这一点陛下应该早有考校了,陛下就不要再和臣等卖关子了吧?” 他跟随李承道的时间最久,自然深知其性格,不会看不出这份试卷其中的缺点的。 果不其然,李承道笑着道:“这一点朕自然有所考虑,这些题目,都是朕未来打算增设的科目,此番暂时施行下去。” “另外试卷分为甲、乙两卷,一份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策论》的综合科目,是由礼部草拟的甲卷。” “而朕拟定的这份是乙卷,主要挑选有特殊才能的人,即便甲卷成绩不理想,也能根据他们乙卷的成绩推送到六部里相应的官职上去。” “甲乙两卷的成绩相互独立,分设两榜,士子选其中一份试卷作答即可。” 李承道的一席话,让众人颇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而贾诩更是眼睛一亮,拍着大腿叫绝道:“妙啊!陛下好计策!” “甲卷可筛选治国大才,而乙卷则是可以挑选实干的人才!” “士子或许没有治国之能,但是谁又敢肯定他们在刑律、兵法、工冶、数算这方面没天赋呢?” “陛下此举,是真正做到了使贤才不遗于野!最大程度地将人才筛选出来!” .. 第一百九十章 天子门生,寒门士子沸腾! 在场的众人谁都不是愚蠢之辈,贾诩一句话后就将他们给全部点醒了。 是啊,世间上的人才何其之多,通过当下的科考方法,真的能将所有人才给全部筛选出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有人可能在读书一途没有他人出色,但是他或许就在刑律一途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若是这般足以堪当一方县官、治一方太平的人才因为不擅读书而被筛选下去了,那会是多么可惜? 李承道甲乙两份试卷的举措,则尽可能地杜绝了这一缺点,避免人才流失! 想明白后,长孙无忌等人简直对李承道佩服的五体投地。 “没错,只要是乙卷成绩足够出色,就可以直接将他们安排到六部里去工作,或者直接出任地方县官。” “甲乙两卷,此番会在会试之中进行试用,若反响不错的话,那就推行至乡试,日后均采用这种考试方法。” 李承道点头说道。 “陛下圣明!此举造福我大唐万代!” 魏征佩服万分地说道,朝李承道大拜而下。 长孙无忌忽然开口说道:“陛下之前所言增设科目........莫非就要增设这些科目?”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李承道的意图。 “朕是打算重新整顿科举,后续朕会一步步去做的。” 李承道继续说道。 “朕决定对殿试进行改革,会试前二十名,朕会亲自面见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考校。” “除此之外,殿试第一名,授予状元之称,赐科举第一甲牌匾、修状元牌坊、赏状元仪仗,允游街长安之荣,通报天下,永载大唐史册。” “殿试第二、第三名亦授予榜眼、探花之衔,可与状元共同游街。” “前五名可直入三省中枢,剩余殿试考生亦可优先入六部择仕。” 李承道说完后,将目光投向了众人,问道:“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目前是还没有出现的,也不存在状元、榜眼探花等头衔,这些都是到了女帝时期方才设立。 而李承道想要对科举制进行改革,必定少不了改革殿试。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贾诩等人全部都震惊了。 “状元……这是何等的荣耀!” 房玄龄脸色通红无比,声音都戴上了颤抖之意。 光是听李承道说,他就感觉到一阵热血沸腾。 天下士子苦读是为了什么?为了光耀门楣!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而所谓文无第一,但是李承道却给出了第一! 只要你能取得状元,那么你便是所有士子中的头名,并且会直接载入大唐史册,且直入三省中枢! 光耀门楣、青史留名、治国安民,三样全部都做到了!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众人简直对当今以及以后的士子们羡慕嫉妒死了。 试问哪个文人能拒绝的了状元这等殊荣? 若是能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绝对要去争一争这个头衔。 见到贾诩等人全都默然不语,李承道不由得皱眉问道:“怎么了,朕提出的改革方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么?直接提出来便是。”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由杜如晦不是滋味地说道:“臣等只是在想,若是陛下这等人物再再早生个几十年就好啦,我们也想拿到状元的殊荣啊。” 他这话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实在是太羡慕了。 …… 李承道所拟定的改革方案,很快便通过了贾诩等人的一众认可,然后由礼部迅速拟定新的甲卷,紧接着向所有士子公布了重新举行会试的消息。 并且李承道还亲自写了一篇谕旨告示,说明此次会试与以往的不同之处。 “……此次会试分为甲乙两卷,甲卷礼部所拟,乙卷朕所亲拟,所有士子选择其中一份作答即可,榜单亦分为甲乙双榜,双方成绩互不干涉。 上次会试舞弊一事,此乃朕之失察,令天下士子蒙不公之冤,此后凡会试,皆由朕临时挑选主考,此外会试试卷的审阅、押送,皆由朕之亲卫负责监视。” “另外,于会试之上设立殿试,会试前二十名由朕亲自召见,殿试第一名,授予状元之称,赐科举第一甲牌匾、修状元牌坊、赏状元仪仗,允游街长安之荣,通报天下,永载大唐史册! 殿试第二、第三名亦授予榜眼、探花之衔,可与状元共同游街。 前五名可直入三省中枢,剩余殿试考生亦可优先入六部择仕。 朕诚愿天下所有士子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愿诸君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与诸君共勉!” …… 这份谕旨告示,蕴含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也另无数士子都为之振奋! “陛下亲自出卷!而且会于殿上亲自考校前二十名的士子!!” “我等皆是天子门生!” “陛下钦点头名为状元,并且直入三省中枢,这是何等的殊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治国平身安天下,此乃我辈文人之理想!” “我一定要夺得头名!” …… 贡院告示前,无数寒门士子情绪激动万分。 而乐徐和王学林也是他们其中之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王学林看着谕旨后面那句话,心中蓦然燃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血。 他猛然看向了身边的乐徐,眼神坚定道:“宏远,此番会试我要认真了,我不会让着你的。” 王学林自身的才华也是极高,不亚于乐徐,不然他也不会在没有舞弊的情况下就考中进士。 一向惫懒的他,此时心中的热血也被点燃了。 “我也不会相让的!” 乐徐深吸一口气,语气十分坚定,他又何尝不是对那状元一衔感到向往无比? 若真为状元,那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 两人相视一笑后,一起转身离开了人群。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世家猖狂:杨广就是他李承道的下场! 清河,崔氏族会堂。 今天所有崔氏的嫡系一脉族人和族老们尽皆到场,将整个族会堂做得满满当当。 而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一些来自于其他家族的族长或者代表。 而其中,便有卢、王等五姓七望之中的两家,此外各大一流门阀也尽皆派了人过来。 这么多顶级世家聚在一起,着实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但是若是贾诩在这里看见这些各个世家代表的话,定会冷笑一声。 因为这些世家们,全是与科考舞弊案相关的世家! 而他们今日聚在一起所讨论的,自然也是和这件事有关的话题。 清河崔氏作为五姓七望之首,唯有他们才有能力与足够的威望将这么多世家给聚集在一起。 在座的所有人尽皆衣衫华贵,气度不凡,然而此时众人的目光全部都聚集在了坐在堂中首位的那个老者的身上。 清河崔氏的家主——崔巍! “今天很感谢各位能给老朽一个面子,来我清河崔氏一聚,老朽先在这里谢过了。” 人都到齐之后,崔巍开口说道,朝众人微微低头致谢。 众人连道不敢,唯有卢氏家族的家主冷哼一声,不耐烦地说道:“崔老儿,别玩这么虚伪的一套了,现在我们所有家族族里的出色子弟都被下狱了,这件事你打算怎么给我们一个说法?” “当初你写信拉我们一起参与此事的时候,可没有说过会是这样的结果,你不是保证不会出事吗?” 范阳卢氏是不弱于崔氏的大门阀,再加上崔巍组织的科考舞弊败露一事,所以卢氏家主对崔巍根本没什么好脸色。 最最重要的是,此番被下狱的士子里有他的亲儿子。 卢氏家主如此不给颜面质问,但崔巍却没有什么生气的意思,坦
相关推荐:
绝对占有(H)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镇痛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小白杨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盛爱小萝莉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