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这样的情况在大唐内并不少见。 大唐各地的百姓,对于这次改革教育制度、设立运动场都有大大小小的意见。 但是归根结底都还是支持的。 因为只要稍微有点眼光,就能看出朝廷这政策后的良苦用心。 所以百姓对于这两项政策的支持率很高。 而因为幼学和运动场,都准备建在新开发的那些房产附近,也导致这些小区楼房越发火爆。 几乎每一栋楼房一出来都被抢购一空。 要不是李长青亲自下令让户部干预调控的话,估计还会卖出天价。 看来学区房这东西,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很抢手。 ......... ......... 长安城,某商会售楼部。 此时售楼部早就人满为患,大堂内外全都挤满了人。 “给我来一套房子!” “给我来两套!” “你特么挤我干什么……我也要一套!” ......... 众多前来购房的百姓们,不断朝着售楼部里挤去,生怕落在别人后面。 商会售楼处的管事们一个个都满头大汗。 他们看见这场景后,忍不住扯嗓子喊道:“都别急啊!一个个慢慢来,都先排好队!不然就先不卖了!” 管事的话十分管用,众多购房的百姓们闻言这才收敛了许多。 没一会儿后,便排成了整齐的队伍。 这名管事见状方才松了口气,然后擦了擦头上的汗,开始登记卖房。 ......... 在售楼处的不远处,李承道与贾诩、房玄龄、太监高怀等人站在一起,正看着这一幕。 李承道和贾诩等人都是一身便服。 他们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富家公子出来游玩一样。 他今天是特地出宫的,目的是过来视察房地产销售情况。 虽然看起来身边一个侍卫都没带,但是暗影卫早就隐藏遍布在周围了。 不可能有人能在长安城伤到李承道。 “陛下,这里是就是钱氏商会的售楼处,他们也是包下土地来建造楼房最多的商会。” 魏征对李承道介绍道。 这附近的土地全部都是最新开发出来的,准备建造一整条商业街,。 其中包括幼学、医所、市场、运动场等等,所以周围的楼房都遭到了百姓疯抢。 听到魏征的话,李承道在周围看了一眼。 果不其然,他看见了周围有十几栋钢筋水泥建造的楼房。 这些楼房建造的都还算精致,可以看出工匠们的建造技术越发娴熟了。 古代不比后世一样,随便一块地皮就卖得那么昂贵。 大唐人口不过五千多万,因此闲置土地非常多,所以价钱也不贵。 原先在长安买下一套普通宅邸的话,差不多需要五百两银子左右。 而如今随着房价提高,已经是不可能了。 当然,即便是原来的房价,五百两银子也不是普通百姓负担得起的。 商人们卖下地皮后,就开始建造九层楼房出售,虽然不比独栋宅邸精致,但价格只需两百两银子左右。 加上如今又有种种配套的设施建立,小区制度的存在,因此很是受到追捧。 “不错。” 见到这一幕,李承道点了点头。 他并没有打算靠着售卖地皮来圈钱,他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在商业税收上。 这些商会卖出去的房子越多,朝廷能收到的税收也就越多。 总的来说,在朝廷调控房价的情况下,商人们都是一群打工仔。 李承道看了一会儿后,转身看向了魏征,正色说道:“这些楼房的质量把关必须要严格。 任何商业组织,只要发现有为了利益而在房子建造上偷工减料的情况出现,一旦发现就罚款售房价的二十倍,并且从此以后不允许再接触房地产行业。” “要是有质量问题导致楼房倒塌伤人的情况出现,那么相关负责人,杀无赦!” 李承道的语气凛然,不留丝毫余地。 他提出房地产的初衷,除了为了圈钱外,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想要百姓们的生活质量被改善。 让百姓们人人都住的上好房子,享受到大唐基建发展的福利。 可若是因此造成危害的话,那简直和他一开始的初衷背道而驰。 他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 听到李承道杀气凛然的话语后,魏征心中顿时一颤。 然后他连忙说道:“陛下请放心!臣定当让人对楼房的质量严格把关,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不用李承道说,他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 如今工部已经专门设立了监造司,对每一处楼房的建立售卖进行严格检查! 如此,方可万无一失!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建立万达广场? 听完魏征的话后,李承道点了点头,然后与众人在这条街上随处逛了逛。 这一条街日后要打造成商业街。 虽然现在还在建造当中,不过各大商会和各个店铺已经准备好要入驻了。 “若是把这条商业街打造成商贸广场的话会怎么样?” 在周围逛了逛之后,李承道的心中忽然冒出这个念头。 后世的商贸广场,可谓是火爆非常。 每一处广场,都是整个城市的经济重心之一,是不折不扣的吸金巨兽。 现在房地产的产业刚刚兴起,就算那些商人经济眼光非凡,恐怕也想不到这一层来。 要是让朝廷在每个城都都建造商贸广场,再让那些店铺商铺进来入驻,收取租金的话...... 李承道光是想想,心里便是十分意动。 那样的话,朝廷就可以有一个稳定、而且庞大的金钱来源了。 想到这里,李承道心中关于建造商贸广场的念头越来越多。 他越想,就越觉得这个方案可行。 “不逛了,回宫。” 李承道没了继续微服私寻的心思。 丢下一句话后,便转身离开了此处,返回皇宫。 贾诩等人不知道李承道为何突然没有了微服私巡的兴致,但不敢忤逆李承道的决定,连忙跟上。 ......... 回到皇宫之后,李承道将众多中枢大臣都给喊到了养心殿内。 紧接着,他将关于建造商贸广场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现在朝廷需要一个稳定且庞大的收入来源,以支持对外发展。 房地产一时可以支撑的住,但是终究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朕认为不如商贸广场,以此来给朝廷创造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 李承道说道,双眸炯炯有神。 商贸广场这个词语,就和房地产一样,对于魏征他们而言完全是陌生的。 但听完李承道的叙述后,他们心中也有些意动。 “陛下所言的这商贸广场,似乎与集市有相通之处。” 房玄龄想了想后,若有所思地说道。 “没错,这就是集市。” 李承道没有否认。” “只不过它的规模要更庞大,而且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商贸广场里,可以入驻任何商业店铺。 百姓想买的东西全部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可以各种购物,它的便捷是其他的商贸模式比不上的。” 商贸广场,这可不就是放大版的集市吗? 只不过它更加规模化,而且朝廷都支持,比前者高级太多了。 “不过打造商贸广场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如果在全国各大都城建造的话,耗费的财力人力.......这是个天文数字。” 长孙无忌皱眉说道。 一直未开口的贾诩,闻言轻笑道:“臣已经懂陛下的意思了。 这种商贸广场一旦开建,那么每日的人流量必定巨大。 在里面开店铺的话,每日的盈利肯定要比在街上开店高上许多。” 商贸广场里有各式各样的店铺,可以解决百姓们的各种购物需求,不用满街去找了。 杜如晦也明白了,捻着胡须道:“原来如此,那这样的话商贸广场里的店面定然是寸土寸金。 户部不妨先放出消息,令那些民间商贾们相互争夺名额,出价高者获得这个名额。 等筹集到资金后,朝廷再拿着这些钱继续建造商贸广场,接着收取租金.........” 杜如晦十分具有经济头脑,居然将商贸广场的模式摸得差不多了。 “正是如此!” 李承道点头说道,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妙极!” 经过杜如晦的解释后,其他大臣们也都迅速明白了过来,不禁出声赞叹。 他们可以猜到,这样的商贸广场一旦建成的话,那么朝廷就再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了。 国库在除却税收外,又有一项巨大而稳定的收入来源! “那么陛下,现在不妨先以长安作为试点,在城里建立商贸广场,看看效果如何。” 长孙无忌当即提议道。 “可以。” 李承道说着看向了杜如晦,笑道:“此事朕交给你,克明你可有信心办好?” 杜如晦躬身行礼,拱手正色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 ......... 得到了李承道的授意以后,杜如晦马上便开始着手进行商贸广场的建设计划。 第一座商贸广场,如今已经决定坐落在长安城。 杜如晦便通过户部,将这个消息下放到了城内的各大商会、以及那些酒楼、店铺的圈子里面。 此外,他还直接表明了出售入驻商贸广场的名额的消息。 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在商人圈子里引起多大的反响。 各大商人们的反应都十分平淡,完全没有出手竞标的意思。 不过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商贸广场的模式十分超前,没有多少商人可以一眼看穿这种模式的优越之处。 就连杜如晦他们也是被李承道点拨的。 要知道商贸广场中,随随便便的一个入驻名额都需要五万两银子! 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最最关键是,现在商贸广场连建成都没有建成。 就算商人再有钱,谁又会财大气粗到花上万两银子去买一个不知道有什么用的商铺入驻名额? 那不是土豪,那是傻子。 大多数商人都觉得朝廷是想钱想疯了,对这个消息根本不以为然。 但是这个消息依旧很快传开了,并且被更多人所得知。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四大商会聚首,进军商贸广场 长安城,钱家。 京城钱家,如今是长安城排得上的富商大族。 自李承道多年前联合四大商会修建轨道铁路后,这些商会便开始崛起了。 因为早期对轨道铁路的投资,所以他们获得了轨道铁路的经营权。 事实证明他们当初的投资有多么正确。 在这十几年内,轨道铁路为他们带来了无数的财富和好处,远超他们一开始的投资。 四大商会也因此越做越大。 而掌控商会的钱、梅、谢、吴四大家族,以崛起成为了大唐顶尖的商贾世家,富可敌国。 钱氏商会便是如此。 其手里掌握运作的钱氏商会,隐隐还要比其他几大商会的实力还要更强一些。 要知道钱氏商会如今的发展触角,遍布整个大唐上下、甚至延伸到那些外国的地方! 商会里光是龙级的商船就不止十艘,可见他们如今的底蕴有多么深厚。 钱家大宅里,钱家家主正在与几位同行碰头喝茶,相互讨论生意。 而与他喝茶的这几人身份也并不简单,是其他三大商会的会长! “钱兄,我们吴氏商会下一季度的漕运,就拜托给你们商会了。” 一个中年男人对坐在首位上的钱氏家主说道,脸上带着笑意。 这个中年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吴氏商行的会长! 吴氏商行虽然没有钱氏商会发展的那么快,但也是四大商会之一。 除此之外,谢氏、梅氏商行的会长家主也都在这里。 四大商会之间一直都是合作关系,联系比较紧密,时常相聚谈生意上的合作。 这四大商会,便是代表着如今大唐民间商业的半壁江山了。 听到吴氏商会会长的话后,钱氏家主和煦一笑,说道:“这自然是没问题的。 你我两大商会之间合作已久,按照老规矩来便是。 刚好我们商行最近新增添了两条重型商船,漕运量可以比以前更大。” 吴氏会长点点头,笑道:“那就好,最近商会里的事情实在太多,我整个人都快忙得飞起来了。 现在漕运的事解决,我也就能轻松些了。” 梅氏会长闻言不禁笑道:“吴兄,什么事能让你忙成这样?” 吴氏会长还没说话,谢氏会长就笑着开口道:“还能有什么事,吴兄的商会最近可是买下了好几片地皮,现在当然忙着整房地产了。 要知道朝廷如今对楼房的质量把关十分严苛,要真的出事了,那可是要杀头的。” 吴氏商会是现如今大唐国内,对房地产业涉足最深的商会。 他们也是大唐最大的房地产商。 其他几大商会,包括钱氏商会在内,对房地产的涉足都没有吴氏商会深。 吴氏会长并没有否认,而是苦笑着说道:“别提了,为了这件事,我特地给下面的人下了死命令,令他们不准有任何侥幸心理。 再者言之,在建房上偷工减料太丧天良,做不得。” 其他会长都点头表示理解。 作为商人,可以耍各种手段,但必须要恪守一个“诚”字,否则是做不长远的。 这是底线。 况且出事了后那严苛的惩罚,更是不敢让他们违背丝毫。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可谓是极好,吴兄当初出手果断,现在已经占据了近半个房地产业的市场了吧?” 钱氏会长笑呵呵地说道。 吴氏商会在朝廷刚刚打开房地产市场的时候,就果断斥巨资投入。 其他的几家商会会长都没有他的这种魄力。 所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吴氏商会能够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执牛耳者,也不难理解。 吴氏会长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钱氏会长见此只是笑了笑,也没有深问。 然后他接着说道:“不过说到房地产业,我倒是想起来了。 最近朝廷又推出的商贸广场经营模式,各位都是怎么看的?” 商贸广场的消息,如今现在长安城的商人圈子里算是人尽皆知。 不过暂时还没有人参与进去,大都在观望之中。 梅氏会长摇头说道:“太离谱了,随便一个商铺名额就卖出上万两银子,简直夸张。 而且卖出去的只是个名额而已,店面以后每年还要交租金,想来也不会便宜。” 他言语之间,显然很不看好商贸广场的经营模式。 “的确是太夸张了,连能不能盈利都是个未知数,投入这么多并不明智。” 谢氏会长也附和道。 商人重利,所谓无利不起早,看不到回报的事情谁会去干? 算是投资也不是这么个投资的方法,不能让钱白白打水飘吧? 越是有钱人,就越是精明。 听到他们的话后,吴氏会长微微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不过又有些犹豫。 见到他这幅欲言又止的样子,钱氏会长不禁笑道:“吴兄想说什么直说便是,这里又没什么外人。” 谢氏会长和梅氏会长,闻言都将目光投了过来,目光中有些好奇。 见到三人都看着自己,吴氏会长沉吟片刻,组织了下语言后才开口。 “我倒是认为朝廷推出的这个商贸广场大有可为,我们商会已经出资买下了五个商铺名额了。” 吴氏会长说道。 “五个名额?那可就是二十五万两银子!” 三位家主闻言都吓了一跳。 对于他们来说,二十五万两银子并不算是多庞大的数目,他们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几百万两现银。 但是那也得看用来做什么。 在他们看来,几十万两银子拿去买商铺,实在是太亏本了。 .. 第三百六十五章 比抢还暴利,净赚五百万两白银! 对吴氏会长买下五个商铺的举措,其余几大会长都很吃惊。 见到他们的神色,吴氏会长解释道:“说出来不怕笑话,我也是凭直觉。” “我研究了几天这个商贸广场,就是类似于普通集市那样的模式,但是要更加高级。 只是建成所需的资金庞大,所以我想这才是朝廷售卖名额的原因,为的是筹备资金。” 吴氏会长说完后又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 “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个商贸广场开启后,一整个都城里的商业重心就会转移到这里。 不过我也只是猜测而已,所以只买了五个名额,看看会怎么样。” “当然了,如果亏了的话也无所谓,就当是看走眼了,毕竟天下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 吴氏会长轻松笑道。 不过他的话,却引起其他家主们的沉思。 朝廷推出的这个商贸广场,真的没有半点可取之处吗? “听说商贸广场和房地产都是出自陛下的想法,以那位的目光和远见,会提出一个没用的经营模式吗?” 王氏会长想了许久后,忍不住说道。 此言一出,顿时让谢氏会长、梅氏会长都变了脸色。 对于李承道,他们是佩服且尊敬得五体投地的。 他们四大商会之所以能够崛起,就是因为当初投资了李承道开创的轨道铁路工程。 轨道铁路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整个大唐的经济脉络,前段时间的房地产项目也是大火。 现在又有商贸广场的项目,他们真的要错过去吗? 想到此处,答案已经在在他们心中浮现了。 “商贸广场的项目,看来不能让吴兄你们商会专美了
相关推荐:
烈驹[重生]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大胆色小子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绝对占有(H)
总统(H)
致重峦(高干)
差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