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 “朕知道你怀疑这纸钞的用途,你放心,纸钞决不会滥发,由一个部门来掌管,就名大唐财政部!以前管商业财业的全部归拢!” 房玄龄道:“如此,臣愿意一试!陛下的创举,臣不敢怀疑!” “只是陛下如此做,是不是有战事!” 李承道说道:“成立公国,各国可有什么反应!” “陛下雄威,多是愿意承认公国的,稍远的西方国可能还没消息传来!但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陛下不得不防!” 李承道点点头,道:“倭人呢?” “天皇一直没有音讯,可能不大可靠!” “朕的船业怎么样了?” “臣一直在监督摧促,按陛下的意思,已经造出数支船队可供陛下使用!” 李承道很满意,房玄龄的能干不是吹的。 李承道跟房玄龄说了自己的意向,转而让许墨进殿。 “朕空着没事,想了一个东西你看看,可有什么想法?” 递给许墨一张图纸,图纸上经李承道改进的三弓床弩,而使用的不是纯粹的箭,箭头是一圆形物,另有图纸详尽解说。 而三弓床弩也做了大的改进,这是李承道依旧现代的物理知识改进,而且改动很大,可以说是一新器了。 床弩下面不是再是轮子,而是支架,弓和弦也做了改进,更坚实轻巧,使用了滑轮。 许墨越看越是心惊。 李承道说道:“火药现在怎么样了?” 许墨放下图纸,禀道:“回陛下,火药已经提纯已经达到陛下想要的效果,但使用火药的精铁结构,仍然无法满足。 火药易,使用火药的材质才是难点,这个李承道也明白,以现在朝廷的工业不可能生产出那种武器级的钢铁。 没有几十年是无法达到的。 这些都是基础,朝廷工业基础和现代工业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朝廷军队仍然无法更换冷兵器。 “朕知道这个有点难,所以改进了三弓床弩,你觉得这可行吗?” 可不可行,就是能不能做得出来。 “陛下,这改动得太大,那么重新制造,需要时间!” 李承道又拿过一张大图,道:“这个你也看一下!” 许墨惊喜,陛下的创造是滔滔不绝啊。 激动接过图纸,这是去了床的轻版三弓床弩,是单人使用。 更奇特的是,箭支有两种,一种是正常使用的箭,另一种是和三弓床弩一样的箭支,前面是圆形特制,结构复杂的火药包,是上一张三床弓弩宿少版的火药箭。 “这两器先再造个样本出来,如果实用,再大量制造!” “是!陛下!” “军队的根本还是马!朕知道天下良马不是蒙古马!这种马我大唐却没有!” 许墨奇怪,这天下马最好的自然是汗血宝马,但这种马很少,大唐也不过数十匹,自然不能大用。 而且能大用的,最好的马天下公认是蒙古马,难道这天下还有更堪大用的更好的良马。 “这种马我们的敌人手里,那就是阿拉伯马!” 许墨奇道:“既然在我们敌人手里,那如何大量买进!” “这正是朕今天找你来的另一个原因,办法你自己去想,朕只要结果!先搞五千匹,不多吧!” 已经是太多了,许墨道:“既然陛下有旨,那就无论多难冶造局也会做成这个事!” “嗯,你可以找任何部门帮忙,也可以请房玄龄帮你,这人办法多又可靠!” 两人又商议一阵,许墨出宫,那边蓬莱苑冯立匆匆赶来。 “陛下……陛下……” 冯立哭丧着脸,很难看很为难的样子。 “怎么了?就让你看着蓬莱苑有这么为难?” “陛下……臣实在难当此大任!” “到底怎么回事?” “蝶妃她……她要出宫,说要见她父王,还说什么她要尽孝,陛下也不能拦,否则就……” “说!就什么!?” “就不吃东西!” 这是要以死相逼啊,才下过旨不让出宫,这丫头就不给自己轻松,自己都还不知道李元景怎么样了,她去哪里见人。 “蝶说,她知道人在锦衣卫,说陛下答应过她!” “滚!” 冯立狼狈退下,一路上心中琢磨,这蝶妃是陛下最喜欢的,如果出了事自己担不起责,可陛下又不说怎么办,这不是拿老奴开涮吗。 她要找死,谁真正拦得住,拦得住白天也拦不住黑夜,防得住这时也防不住那时。 李承道也明白,皱着眉很不开心,这丫头是不是又欠搞了。 这时锦衣卫副督察连云雷进宫见驾。 他是狄仁杰的副手,也是李承道给狄仁杰自选副手的权利后上来的。狄仁杰去护龙山庄后,他就是名义上的锦衣卫第三人。 他是来通报李元景的事。 李元景被武安维带回后,就被关在锦衣卫大牢,这事自然要复命,武安维一个捕快,自然没进宫的资格。 “禀陛下,兹事体大,如何处理,还请陛下定夺!” 连云雷口中的兹事体大,自然是指李元景身份不同一般,如果想审,还得陛下先夺他王位,他的王位可是先帝封的。 再个,他还是蝶妃父亲,虽然不是亲的,那也是父亲啊。 可有点烫手,搞不好锦衣卫可能就会在这事上埋下祸根。 李承道正为这事为难,粗声粗气道:“朕知道了!” “陛下,请陛下给个旨意!” 李承道无奈,道:“你们的意思呢?” 连云雷也知道李承道为难,道:“臣有个法子,不如让王爷去带罪立功,或能让王爷有个去处!” “什么个立功法?” “臣以为王爷是联盟极为重要人物,他们不可能不管,陛下下旨将王爷明斩,必会有人来救,这样可以将联盟一网打尽,而且王爷可以为这事立功!” 这什么立功,说法太勉强,李承道明白,他这是故意,为了照顾李小蝶的想法。 但能够引来联盟的人,却是可以一试! “朕准了,就按你的法子办吧!但一条,联盟实力不可小看,如果人真让劫走了朕第一个拿你是问!” “微臣明白!” .. 第四百七十六章 戒日王跳舞 这日王玄策、蒋师仁带戒日王进入长安。 长安日报大量宣传,说这是朝廷设立大公国以来,第一位国君晋见陛下,一时轰动天下。 整个长安百姓喜大奔普,争相围观,长安主道丹凤门街站满百姓。 戒日斜披王衫,骑白马,前面是王玄策,一路浩荡直往皇宫见驾。 百姓群中呼声四起,指点着戒日王,戒日王第一次见中土风情,见长安的豪华心中惊叹不已。 这里果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商业和商业街在天竺国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天下一地下。 戒日王四处打量,不是对王玄策询问,王玄策也是第一次进京,几乎是答不上来,他也万没想到京城长安远非自己想象,简直是天上人间。 这里的百姓服饰各异,多是李承道新开创的样式,及中后妃所着样式被百姓争相效仿。 “久闻中土文明天下首领,今日一见果然不是我天竺所能比!本王败得心悦诚服!” 戒日王发着感叹,这种繁荣天竺国几十年内也别想到达,这里街上无乞丐,百姓举止无不透露一悠闲、自信和骄傲。 看百姓身上穿着,无不是绸缎,这种绸缎在天竺也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 路边商品,天竺更是见都没见过。 “王将军,大唐天下都是这般繁荣吗?” 王玄策道:“陛下重视发展,长安虽然首当其冲,当其余各地也与长安无异。听说长安百姓一年的收入,就是你们天竺一国三年的收入。” 戒日王一听,大是惊讶,如果这样,这中土百姓得有多富啊,那这个皇帝就更富得不得了了。 王玄策这话虽然有吹嘘的成份,但也确实差不多,如今的长安是大唐最富裕的地方,长安百姓的一年收入确实比天竺一国差不多。 而天竺如今相比大唐,几乎是奴隶社会时期,生产落后不用说,社会管理、经济发展方式都不是一个层次。 难怪戒日王一进大唐,就被这种社会风格所震动。 就说长安百姓所居,无不是砖瓦院式结构,外表粉装漂亮,而在天竺,就是曲女城中心,仍然有破陋低矮的小土屋,简直就是贫民屈。 更别说没有形成长安这种商业集中区。 戒日王带着一路惊讶进入皇宫。 一到丹凤门前,戒日王见丹凤门高大异常,远大处自己想象,几乎有自己的王宫高大,一时都有点傻了。 更见整个皇宫宫殿群落,雄壮大气,而自己王宫往这一放,简直就是破落户了。 这才是宫殿,戒日王切底服气,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宫殿群,这得花费多少人力财力啊,整个典女城全部财力可能都无法实现。 “本王现在只想早点见到天皇帝陛下了!他将是一个何等的英雄人物!” 一纵人在丹观门前下马,步行入宫,在含元殿偏殿等候朝圣。 李承道此时正在紫宸殿,正张开双臂,由宫女帮被上龙袍,扶上御冠后,前往含元殿偏殿。 “陛下驾到!” 高怀扯高嗓子,高喝一声转身入内陪着李承道进入殿内。 高怀一喊,王玄策伏地跪倒,戒日王也跟着跪了下去。 李承道在龙御椅上坐定,瞥了一眼戒日王:“你就是天竺国王?” 戒日王在进京前,都受过王玄策培训,知道如何见礼,怎么说话。 戒日王回道:“臣乃败国之人,不敢称王,见过天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得还行,李承道点点头,道:“你即称臣,那就都是朕的爱卿,大唐和天竺朕会等同视之,宣旨!” 高怀拿出圣旨大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日:曷利沙顺承天意,归土来降,甚合朕意,天竺人本是大唐子民,从今以后共为天下子民。曷利沙有功于朝廷,封归主王,辅治天竺以昭功障,钦此!” 曷利沙是戒日王本名,这道圣旨一下,从此世上再无戒日王,只有归主王。 曷利沙虽然对这道圣旨所说归土来降,天竺本是大唐子民心有不服气,也只得服了气。 圣旨读完,曷利沙山呼万岁,接过圣旨。 还好陛下并没有留下他的打算,还会放他回去辅助治理天竺。 战败一国容易,真正收服一国民心却很难,李承道很明白这一点,才让曷利沙继续回曲女城,这样多少让天竺百姓想得通一点,也是不让天竺人直接在汉人的统治下。 只有时间久了,天竺人习惯了外人统治才撤去天竺王的任命,这是长久之计,也是利用曷利沙在天竺的声望来统治天竺。 等曷利沙接过圣旨,站到一边,李承道看向王玄策,王玄策五官面地伏在地上,大气不出,头不敢抬,到现在也没见过李承道到底长的什么模样。 此人是个人才,自己也正是用人之际,暂且就留在长安吧! 李承道对王玄策不发一言,道:“朕今天兴致正浓,大唐雅乐想来归主王还没听说过吧!” 曷利沙道:“久闻大唐乐士,有绝艺,臣正想一听风采!” 李承道哈哈一笑,高怀喝道:“上乐!” 从则边涌进一队宫乐手,吹起宫中乐曲,乐声表现得铿锵有力,如大军涌动,挥刀杀敌般的雄壮。 李承道对曷利沙笑道:“听说天竺人尚舞,人人会跳,舞姿优雅动人,不知归主王跳得如何?” 曷利沙怔怔不动,他才明白陛下这是要看自己跳舞啊。 高怀大声唱道:“归主王献舞,请陛下观看!” 曷利法无法,只得迈步到殿中,殿中还跪着王玄策,李承道道:“平西将军起来吧!” “谢陛下隆恩,缓缓站起,站到一则。 曷利沙走到殿中,缓缓起舞,跳的果然有特色,不是大唐人的跳舞那种优雅如风摆柳枝,他的舞姿更显得男人气一点,动作干脆利落。 李承道边看边点头,高怀站在他身边一脸笑意。 而曷利沙虽然跳着,却是一肚子的弊曲,只是不敢露出来而已,还得装着一脸笑意和对陛下的恭敬。 舞罢,李承道命曷利沙暂居大唐驿馆,三个月后回国。 ..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竺都督 二日,大唐日报大量宣传天竺国归主王为天朝陛下献舞,引起轰动,长安百姓瞬间把报抢光。 各国使臣更是惊动,心中惊骇不已。 曷利沙回了驿馆,大门不出,谁都不见,就是天竺在长安的使臣等人也一律不见。 各国使臣来拜访,就更不用说了。 天竺在长安的大使见自己的王受辱,一心悲愤提出要见鸿胪寺官员,要提抗议。 没想到等来的鸿胪寺的一纸通贴,取消天竺使臣使者身份,立即回到天竺。 天竺国同时也在大公国名单上删除,被沦为大唐一个州府之地。 同时房玄龄却在为让谁去天竺而伤脑筋。 这个人一定要有管治一方的能力,能文能武。 加之陛下要精简朝廷,这几天房玄龄是累得连连头痛。 经过数日权衡,终于拿出一个名单,递到御案前。 李承道一看名单,房玄龄所推荐的人中,很多以前是秦王天策将军李世民的人,但房玄龄都有说明,这些人确实是大才,而且都是追悔改过,朝廷一直没用他们,也是损失,而且他们也都愿意归在陛下身边。 李承道当然也只看中他们的才,并不反对,还怕他们反不成。 这份名单中,有些人是平职调动,有些人是升迁,有些人是调到地方。 朝廷大员中,也有一部分被调往天竺管理,毕竟现在的天竺需要大唐精英去管理,才不会出事,这是重中之重。 仆射房玄龄、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魏征。礼部尚书李纲、吏部尚书萧瑀兼尚书省仆射(为房玄龄副手)工部许墨(原尚书调往天竺)兼领冶造局,户部尚书刘弘基、兵部尚书段志玄、刑部唐俭、京兆尹高顺德。 派往天竺的官员有长孙顺德、高士廉、张亮等人、拟以长孙顺德为天竺府都督。 李承道看了名单,大笔一挥,改了长孙顺德,为长安禁军统领,亲王李睿就任天竺都督。 魏征是个辣子,本想调动他的御史大夫一职,想了想最终还是算了。 此时杜如晦早已病死,这些都是朝廷精英中的精英。 李睿被陛下亲点去天竺,朝廷震惊,纷纷猜测陛下将亲王派出天竺那种边远,且蛮流之地,这不是流放吗? 李睿听到消息后,不等圣旨下来,立即进宫见驾。 原来他早有去治一地,来表现自己的主意,他是来辞别李承道的,李承道也没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句,走时看看母亲。 李承道什么都不嘱咐,李睿心里更有数,父王给自己一国治理,比以前自己想学哥哥李玉治一县大了很多,正是表现自己的机会,并没有什么想法。 只是决心将天竺治理好。 李睿在去天竺时,和善德女王诉别,善德女王亲自将他送到十里亭。 从此,李睿就任天竺都督,曷利沙为辅,带着高士廉、张亮等人治理天竺。 李睿一到天竺,就以曷利沙之名,下令将天竺改名为天竺道,州府为曲女。张亮统率天竺道军,为三万人马。 这三万人马自然就是从李靖的安北都护府下拨划。 李承道曾经有建立军机处的想法,最终觉得还是算了,后世只所以建立这个部门,是因为国力不顺,要集中领导部署排斥不忠之臣,而大唐在自己手里跟本没不需要这个考虑。 处理完朝事,李承道心里总惦记着李小蝶会出事,又去了蓬莱苑,到苑前,见冯立双眼发呆,看到自己立马伏地口称死罪。 苑内宫女太监,齐吓是脸色惨白,齐伏地不敢出声。 李承道明白了,冷声道:“蝶妃出宫了?” 冯立颤声道:“奴才没用,拦不住蝶妃,蝶妃总有治奴才的法子,奴才就只有答应让她出去三个时辰,蝶妃答应三个时辰后就回来!老奴正在等着,没想到陛下就来了!” “废物!”李承道怒道:“你们怕蝶妃难道就不怕朕煮了你们!” 众宫女太监中有人立马吓得晕了过去,几个吓得尿了裤子。 冯立啪啪啪直拍自己耳括子:“奴才知错,奴才万死,奴才万死啊……再也不敢再也不敢了!” 李承道皱皱眉,李小蝶刁钻古怪,这些原也拦不住她,只是她却不知会去哪里。 …… 锦衣卫。 李小蝶带着一个贴身宫女,朝大门就闯,守卫拨刀喝道:“站住,什么人?敢闯锦衣卫,不要命了!” 里面一禁卫长喝道:“朝廷禁地,无旨不得入,再入一步,立马射死!” 宫女喝道:“大胆奴才,还不来见过蝶妃!” 守卫一听,顿时愣住,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应该怎么办,里面禁卫长立即跑了,去见岳飞。 李小蝶也不管禁卫,直接闯入,禁卫都不敢拦,虽然娘娘出宫不是这架势,但也没人敢冒充宫中娘娘。 而且他们也明白,蝶妃的父亲就关在这里,她来是在料想之中,而且蝶妃的名声在后宫名气是最大的,谁都知道她的能力和陛下对她的喜欢。 她可以最不守皇宫规矩的人,今天这个样子也是正常。 李小蝶视如无人,直接进入锦衣卫大堂,正好岳飞出去见影密卫不在锦衣卫,里面锦衣卫副督察连云雷得到下面禀报,急慌张出来见李小蝶。 他一直担心李小蝶会插手这
相关推荐: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数风流人物
屌丝的四次艳遇
取向狙击
云翻雨覆
小白杨
天下男修皆炉鼎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