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丝听完这话,淡淡愁绪攀上柳眉。 她也想好好过日子,只是今日的事只怕不能善了。 薛赜礼爱她疼她,但他爱的是苏莞丝精心扮演出来的柔弱纯善女子,而非她的本性。 若他发现她的本性是比唐梦蝶更阴狠,比史清兰更不择手段,比苏妙嫣更不知廉耻的人,他会不会懊悔娶她为妻?会不会厌弃她? 她本就子嗣艰难,休弃她甚至不需要过了宗祠的明路。 苏莞丝自嘲地想,她才因做回自己而痛快高兴了一瞬间,换来的代价就是她无法承受的苦痛。 她费了这么多心力才走到今天,不想功亏一篑。 如此想着,苏莞丝便开始思索脱身的法子。 若唐氏出了事,她需要寻一堆理由来向薛赜礼证明她已经尽全力救助了唐氏。 唐氏的不测,与她无关。 若唐氏没出事,她需要解释和证明的地方就更多了。 才从鬼门关里活了下来,她见了自己的夫君却只欢喜了一瞬,随后便要绞尽脑汁地想着自己的出路。 这一刻,苏莞丝的心口漫出深深的无奈。 除了继续伪装下去的疲累,她更有一股身如浮萍无处可依的仓惶,攥在手心的富贵也是稍纵即逝,当真可笑。 罢了,车到山前必有路。 命运一向对她薄冷无情,她又何曾认输低头过? 此时气馁,尚且太早了些。 * 一个半时辰前,苏莞丝让唐氏乖乖躲在灌木丛里。 可唐氏胆小,一来是不敢与金嬷嬷的尸首同处一地。 二来是她才被苏莞丝狠狠吓了一回,也因为那两个黑衣人的话十分怀疑苏莞丝的用心。 换言之,那就是唐氏一点都不信任苏莞丝。 她怀疑苏莞丝会丢下她不管不顾,亦或者是她要去与康王的人通风报信,将她给彻底解决了。 天可怜见的,唐氏不过是担心儿子的安危来普济寺上香而已,谁知竟然碍了这对奸夫淫妇的眼。 唐氏是越想越害怕。 最后,她还是决定换个地方躲藏,省得成为瓮中之鳖,白白葬送了性命。 只是唐氏这样千尊万贵的贵妇,根本没有任何在野外求生的能力。 转身钻入密林,被那遮天蔽日的树林一吓,她顿时失去了方向,又兼她惊慌失措,不多时便往密林走了过去。 她越走越害怕,忍不住哭了起来,又怕哭声会引来康王的人马。 唐氏一想到自己说不准便会死在这无人的密林里,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眼泪立时落了下来。 她不敢痛哭出声,也让薛赜礼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在密林深处找到了她。 唐氏是又累又饿又害怕,周身上下狼狈无比,哪里还有往日里雍容华贵的模样? 遥遥一见薛赜礼,她还以为是自己在做梦。 可瞧着薛赜礼朝她奔来,一声声焦急地呼唤着她。 唐氏才知晓自己不是在做梦。 她的儿子,平平安安地从西北回来了。 第162章 他知晓了她的真面目,却还是爱她。 唐氏知晓自己安全了之后,扑在薛赜礼怀里放声痛哭了一场。 薛赜礼也是惊魂未定,瞧见唐氏安然无恙,才道:“母亲无恙,儿子就安心了。” 哭完之后,唐氏没有忘记最要紧的事,她攥住薛赜礼的衣袖,只道:“赜礼,我们都被苏氏给骗了。” 薛赜礼的心猛地一窒,刹那间他的心头涌起千头万绪,出口后变成一句:“母亲受了惊吓,咱们回府再说。” 唐氏却不肯,只摇着头道:“她……她根本就不似面上那般柔弱纯善,你可知她与康王勾结在一起。今日出行,心里起的是要把娘给杀了的念头,这对奸夫淫妇才能逍遥快活,她……她还用匕首杀了康王的派来的两个黑衣人……” 她絮絮叨叨地哭诉着,将普济寺内发生的事统统告诉了薛赜礼。 薛赜礼静静听着,等唐氏说完了所有的话语,才道:“母亲,儿子知晓。” 他已知晓了康王的人手死在苏莞丝匕首之下一事。 唐氏一惊,问:“你怎么知晓的此事?是苏氏告诉你的?她那张嘴里没有实话,你可不能信她。” 苏莞丝惯会扮柔弱、装可怜,不仅伶牙俐齿,还舍得豁出脸面去搏人怜惜。 唐氏是真怕了这个面如观音,心如蛇蝎的苏莞丝。 不曾想薛赜礼却道:“不是苏氏所言,是儿子抓住了康王的派来的黑衣人,几番威逼,他们就什么都说了。” 那几个黑衣人不仅交代了康王的计划,还将王大王二惨死在苏莞丝匕首之下的事一并说了。 唐氏听后愈发惊讶,只问:“你就不害怕?这苏氏心机叵测,还如此心狠手辣,这样的女子怎么能留下?等回去你就写一封放妻书将她给休了。” 薛赜礼怎么可能不惊讶。 天知晓他从那两个黑衣人嘴里问出苏莞丝杀了两个黑衣人时心里有多么震惊无措。 他柔弱无依的妻子,竟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以柔弱的外表做伪装,如此果决又狠辣地杀了两个武艺高强的黑衣人。 这份胆识,这份果敢,绝不会出自一个柔弱单纯的女子身上。 所以,薛赜礼在正殿时明明知晓苏莞丝躲在佛像后,在询问苏莞丝躲藏在何时,明明知晓她在撒谎,他却没有拆穿戳破她的谎言。 至于康王与苏莞丝暗通曲款一事,薛赜礼是半个字也不相信的。 唯一让他痛苦的是,苏莞丝今日撒谎骗了他。 或许不止今日,从前种种所谓的真情里可掺杂着无数的谎言。 他明白苏莞丝为何不肯说出她躲藏在佛像之后。 无非是她怕被戳破后,他会指责她只顾着自己,没有保护好唐氏
相关推荐: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壮汉夫郎太宠我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地狱边境(H)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深陷
切切(百合)
一梦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