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热闹的!” 可不是热闹么,哪天去三瓦两舍撞到一起,就更好看了。 高铭面露疲惫之色,“唉,夹在你们两国之间真的太难了。我早就想跟你们说了,咱们两国签订了幽州协定,完颜家的人见到我,指着我的鼻子就是一顿质问,就跟现在一样,问我们为什么要跟辽国签订协约?!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攻辽?是不是内心更偏向辽国?我们大宋啊,难,太难了!” 萧文殊咬齿,心里骂道,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辽金相争宋国得力,你们得了便宜还卖乖! 他哼道:“金国人打瞎了你们太子的眼睛,你们竟然就这么忍了?!真是不可思议!” 当初听说宋国对金国兴师问罪,他还暗暗高兴,搓着手掌等着看热闹,谁知道事情被兀术用当庭抠眼这招给应对过去了。 激将法不管用的,省省口水吧,高铭道:“不,女真人原本要用自己的眼球赔偿,被我国仁慈的皇帝拒绝了,改用实物赔偿,这也符合我们大宋的法度。” 萧文殊还是心里发堵,其实要不是高铭掌管着皇城司,他们辽国倒是想叫兀术他们“偿命”。 设想一下,激愤的“宋国人”冲进完颜府邸将兀术等金国皇子全部杀死,为本国太子的眼睛报仇,那么宋金协约肯定泡汤不说,还能铲除几员金国大将。 当然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一来,他们在宋国的地盘上不好行事,处处受到皇城司监视。 二来,完颜府邸不是那么好破的,就怕杀进去了,没取他们性命,再被完颜家反杀了。 那样一来,宋国识破了他们辽国杀害女真人栽赃陷害宋国的举动,肯定勃然大怒,进而真的转向女真人,导致割让幽州换来的喘息机会付之东流。 所以,这个想法仅仅停留在构思上,没有真的实行。 如今三国鼎立,谁都不敢轻举妄动,真的是相互制衡。 但他们辽国该抗议的还是要抗议的。 萧文殊再次重申,“辽国才应该是宋国的第一盟国!在辽金之间,你们要慎重行事!” 高铭抛出万金油的辞令,“我们大宋一定恪守幽州协定,绝不与女真结盟!这个请贵国放心。” 你们不满我们跟金国走得近,但你们又能如何呢? 火器你们见识过了,幽州也拿回来了,宋国肯维持中立,已经对你们很不错了。 只是出于外交礼节和看在耶律大石的面子上,听听你们的抗议。 别得寸进尺。 萧文殊也知道依辽国目前的情况,也没法对宋国颐指气使,能得到这样的答复就算不错了,也见好就收,“我们大辽国相信宋国的诚信,就算女真派人在东京留守,依然不能撼动两国的协定。” “这是一定的。”高铭正色道。 萧文殊又与高铭重申了辽宋友谊,结束了对话。 高铭会见完萧文殊,向赵佶传达了辽国对金国驻扎使节的不满。 对此赵佶表现得很不在乎,“知道了。” 今时不同往日,辽宋早就平起平坐了,对方可不是之前随便给宋国看脸色的大辽了。 赵佶把萧文殊的“抗议”做耳旁风,该怎么逍遥就怎么逍遥去了。 他一连经历了收复幽州,太子重伤等两件大事,早就想“怠政”一下了。 像册立太子,和宁帝姬成婚,驻派驸马史进去金国,都是明年开春的事,在这之前,必须得放松自己,养精蓄锐一下。 跟赵佶相反,高铭作为臣子可没闲着,他先是跑了一趟皇城司负责的城郊转化班,视察了一些顽固派明教分子的转化情况。 发现……呃……不能转化的,果然中毒很深,哪怕听到南方明教教主方腊和他的骨干们因为谋反被朝廷杀掉了,依然执迷不悟。 像这样的顽固分子…… 只能继续加大转化的力量了,总不能投放回民间。 不过,同时给了高铭信心,至少明教的“力量”确实很强。 为了一个新的光明世界,一旦坚信这点,是愿意舍身取义的。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花荣每次回来,都能看到高铭在看一些明教的典籍。 “你看这些东西,是打算……当教主?” 在花荣看来,高铭肯定不会“皈依”明教,按照他的性子,主动看经书,一定是另有想法。 高铭吃惊地用目光锁住花荣,“虽然没全对,但也差不多。” “差不多?差多少?”花荣坐到高铭后侧,用臂弯环住他,跟他共看一本书。 高铭抬眸朝他笑,“你这样的话,我哪还有心思看书。” 花荣干脆把经书合上,“那就别看了。”下巴垫在高铭肩膀上,“方便跟我说说你又有什么计划了吗?不过,剿灭了方腊后,明教整体沉寂了下去,你怎么又寻思捡起他们来了?” “我以前说过明教这种宗教,对世界的看法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一旦壮大,必然要在人间建立光明的天国,进而聚众闹事。”高铭道:“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单一教众的力量有限,所以教众们要团结在教主周围,形成一个从下至下的严密的组织,才能集合调动更多的力量。所以……” 花荣隐约感到高铭要做什么了,“所以这的确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高铭眯起眼睛,暗示道:“你不觉得辽东那地方,饱受辽金战争所苦,很有一片末世的感觉么?” 花荣明白高铭要做什么了,“你是要……” 高铭道:“其实辽国也意识到了百姓想要过安定太平日子的想法,我最近听说辽国在辽东组织了一些饥民,建立了一支怨军抗金。取意怨恨金国之意,可惜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出意外,怨军肯定会频繁叛乱,反倒成了辽国隐患。你觉得是因为什么?” 花荣的新式练兵法,主抓的就是“思想建设”,而随着狠抓的进行,他越发意识到个人想法的重要性,因为高铭的这个问题,他几乎一瞬间就有了答案,“没有统一的思想?” “没错,其实辽国这么容易崩溃,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思想引领。咱们中原就是儒家了,儒家的思想里本身就包含大一统。就算各地起兵,形成割据,最后还是会统一在起。辽国就不行,流行佛教,但佛教思想里没有追求统一这点。而且皇帝也不是教主,对下号召力不足。一旦国力衰退,君主没有权威,手下的人便很容易溃散。正规军都尚且如此,那个怨军能组建起来才怪了。” 至于金国女真人,他们依靠的,一是对辽国的怨恨,二是抢占资源带来的利益。所有猛安谋克都相当于入了大金国这个公司的股,胜仗打得越多,赚得分红就越多。 花荣大概能猜到高铭想做什么了,看着他笑道:“我有的时候都怀疑,这些想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到的?!” 高铭笑道:“不管我是怎么想到的,但你都能在一瞬间就理解我的想法,哎呀呀,咱们这就叫做心有灵犀。” 与心爱的人,除了身体外,思想上也能交流。 花荣自然也感到了这点,温笑地看他。 高铭双臂攀上花荣的脖子,哼唧道:“我明天去找郓王说说我的想法,然后咱们找个时间,好好放松一下,去打猎吧,我想看你放海东青。” 花荣算了下能够腾出来的能够休一整天的日子,“十天后可以。” “啊?还要十天后啊。”高铭失望地往床上一躺,用明教的经书盖住脸,“唉――” 花荣笑着推了推他,“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 “别说话,本王薨了。” 花荣道:“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高铭就移开一点脸上的书本,露出一只眼睛,“好吧,本王又活了,本王现在要临幸爱妃了。”对上花荣恨不得将他剥了吞进腹中的表情,笑着改口:“行吧,爱妃宠幸本王也可以。” 花荣便笑着来吻高铭。 翌日,花荣走了之后,高铭趴在被窝里想,要不然十天后就不去打猎了?和花荣在家起腻不也很好么,何必出去骑马吹风受累? 但等往起爬,却没什么力气的时候,高铭改变了主意,自喃道:“起腻一整天还是算了,自己这身子骨消受不起,还是打猎去吧。” 这几天,他一有空就看明教的经书,顺便完善自己的计划,等考虑得差不多了,他去郓王府拜见赵楷。 赵桓伤了一只眼睛后,据说情绪很低落,而风口浪尖的赵楷自然保持低调,除了前几天去找邵王给郡主说和了亲外,一直在府中搞艺术研究。 高铭到的时候,他正在抄写千字文,干脆落了款,将这幅字送给了高铭。 赵楷的艺术造诣不在赵佶之下,单纯从欣赏角度,高铭也是很乐于收下这幅字的,况且还极具升值潜力。 高铭立即给赵楷拍了一通马屁,听得赵楷只笑,“行了,你我之间就不用说这些了。说吧,你来找本王,所为何事?” “金国人的彪悍,殿下也有所见识,不管抠出自己眼睛是不是苦肉计,他们对自己尚且如此,对待他人的残忍可想而知。辽国衰败,金国崛起,仍是大患……” 赵楷同意高铭的说法,但他知道高铭前来,肯定不是为了简单重申金国的隐患的,“你想说什么,只管直接说来。” “其实……趁着这次往金国派使节,我有个计划……具体措施还在酝酿中,只有一个大概的计划轮廓……本来打算等计划再完善一些告诉殿下的。”高铭故意说得磕磕绊绊。 赵楷被吊起了强烈的好奇心,“继续讲。” 高铭就把他心中的计划与赵楷说了,“辽金巨变,当地百姓民心浮动,如果能有一股力量将他们组织起来,必然能成为一股掣肘金国的武装。” 在北边生活的,就没有不彪悍的,几乎每个人那都骑马带弓,按照大宋的标准,每个人成年男子都是士兵。 赵楷重新坐下来,耐心地听,“可是将他们组织起来谈何容易?” “明教。”高铭说出了答案,“将明教送到北边去。言而言之,叫人去北地传播明教,当教主。” 向他国传教,输出宗教组织,属于后世国家间,颠覆别国常用的手段之一。 赵楷愣怔,身为此前亲征方腊的统帅,他当然知道明教是个什么玩意。 在它的教义里,世界是对立的,非黑即白,非善即恶。 在时间上,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和佛教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不谋而合。 而未来佛便是弥勒佛,所以明教能够伪装成佛教进行传播。 众所周知,辽国全国上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高铭见赵楷不说话,继续道:“金国原来从属辽国,如今占领的地盘又都是辽国的,对佛教必然不陌生,接受起明教来,应该没什么压力。同时,我相信,他们对明教一定毫无防备,派人传教,组织起的教众,就是一支军队。” 宗教的魔力,别说现在,就是八百年后的大清,也能组织起太平天国那种几乎掀翻统治的力量。 在金国境内,不求太平天国那种逆天级别的,就是来了方腊级别的,也能叫金国喝一壶,
相关推荐:
镇妖博物馆
新年快乐(1v1h)
交流_御书屋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篮坛大亨
旺夫
红豆
蝴蝶解碼-校園H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