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飨桑 > 第126章

第126章

匪君子,不知不愠”全句的意思就是:有位文雅的君子,别人一时不了解自己,也不会对人产生怨恨。 而如果取《礼记》里的“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就会变成:有位文雅的君子,别人一时不了解自己,也不会对人产生怨恨,所以百姓都感仰爱戴他,终身不能忘也。 这样强调的就是被百姓铭记,而非君子自身。 偏题了。不能用。 陆安睁开一双眼睛,在草稿上定下了此次经义的表面意思: 只要你胸怀坦荡,就能成为文雅的君子。 但还不够完全。它的“只要……就……”条件过于单一,仅胸怀坦荡不足以涵盖君子的全部要求。 也就是:结论过于绝对,忽略了其他必要条件。 那其他条件是什么呢? 陆安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略作思索,就把目光放在那句“有匪君子”上。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位文雅的君子,如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切磋……琢磨…… 刹那间,灵光闪过,陆安露出了笑容。 她知道这个题目的含义是什么了:只要你胸怀坦荡,且不断自我雕琢和磨砺,就能成为文雅的君子。 嵌合正确! 胸怀坦荡——可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雕琢磨砺——可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错! 就是这么破题! 陆安定好此次经义题眼,静心沉入书写,绕着题眼写论据。 …… 一场经义模拟考,规定的时间是两个时辰。按照教授的说法,你若两个时辰摸不出来一篇“义”,那大抵也不需要考了。因为真实的解试里,要做的题目更多,而你只有三天时间。 “好了。收卷。” 苏教授摇铃。 就像是现代的模拟考一样,场上多的是学生一副苦瓜脸。 苏教授也不放人,直接现场批卷。 一张两张三张四张…… “刘游,你过来一下。” 被叫到姓名的学子愣住了,两三息过后,慌慌张张起身,走到苏教授面前:“教授,是我的经义写得有问题吗?” “倒也没有。你写得四平八稳。” 苏教授说了个比较给面子的用词。 说是四平八稳,其实就是不好不坏。 刘游羞愧地低下了头:“学生惭愧。” 苏教授又说:“你此次行文脉络工整,结构严谨,思路也比过往清晰了一些。不错,大有进步。” 刘游惊喜地抬头。 苏教授从旁边拿起一张卷子,递给他:“这是陆九郎的卷子,你看看。” 刘游诚挚地接过来,认真拜读。 苏教授:“九郎所作,语句之精妙你可不必看,那两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此破题,寻常人学不来。你只看他架构精巧,行文如丝顺滑,阅之无阻,其论述更是精彩绝伦,从开篇到结尾,句句精炼,立论与引证更是紧密契合,毫无冗余,读来只觉条理清晰,如行云流水,层次分明。” 刘游一边看一边点头,视线贪婪地黏在这份经义上,舍不得离开。 他敢断定!这份经义拿到正经的科场上,也必然是能拔得头筹。 等他看完了,苏教授就让他回到座位上,又继续往下批改卷子,偶尔会叫一些人上来,有的是给他看陆安的经义,有的就给他看其他人的,有时是让对方品读,有时是让对方评阅,但不论是哪种,这些被叫上来的人在经义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进步。 花费两个时辰,卷子改完了。 苏教授一一发放下去,然后拿起了自己的伞:“你们自己看看,我先回去了。一刻钟后见。” 教授一走,整个讲堂的空气都清新了,自由了,学生们迅速开始谈天说地。 “好大的雨。”梁章和陆安聊着天,顺嘴提了自己的担忧,:“我真怕我爹趁着这个天气去汉江上捕鱼,他总是说风浪越大,越能捕到好鱼。” 梁章叹气:“捕上来的鱼他自己又舍不得吃,瘦得身上都没几两肉了,我娘三年里给他改了两次衣服,越改越小。” 陆安安慰他:“你也快解试了,能过了解试,再过了省试,然后是殿试,就是官老爷了,你爹你娘到时候想吃多少鱼就吃多少鱼,也不用这个天气冒险了。” 梁章用力点头,目露期盼之色:“我也不求太好的名次,太好的官位,我就考个五经,再分去一个不至于太贫瘠的州县,站稳脚跟我就把我爹我娘接过去。” 雨天显得讲堂内有些暗,便有学生把烛火点燃。 风吹得门帘子晃来摆去,温暖的烛光映照着学生们的脸,风一吹,那烛影儿也摇来摇去。 赵公麟靠坐过来,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我也想去地方上做官!最好是多去几个地方,每个地方呆个二三年就够了。” 梁章很诧异:“为什么?这样很难积累政绩。” 大雨磅礴地下,水流泻过房瓦,在屋檐下成了水柱,不知是谁往哪里放了个木桶忘记挪走,水打在上面咣咣地

相关推荐: 皇嫂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他来过我的世界   邻家少妇   炼爱(np 骨科)   有只按摩师   九品道士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试婚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