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飨桑 > 第61章

第61章

会儿, 你在说什么,什么叫陆家被人欺上门来?” “七哥还不知道吗?”陆安一副诧异模样:“事关第五旉那个阉人。他先是特意掠走我的特赦名额, 又恶意将陆家人调来清理河道,摆明了就是故意折腾人,不给我们复起的机会。既然如此,此次雅集,他定然也有安排,说不得会恶意派人来羞辱我等。若是七哥你信我,这次雅集,我替七哥你去。” “这……这……”陆七郎手足无措,久久不能言语。 陆安诚恳地看着他:“倘若我赢不过,真受羞辱了,也无妨,便当我报答祖父这些日子的栽培。而且,七哥你就当可怜可怜我,我也想尝一尝扬名万里,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滋味,你知道的,我……”说着,一向胸有成竹的女郎露出苦笑。 陆寓心中顿起怜惜。 他当然知道,待到日后对方恢复女身再嫁了人,便很难在此等场合出现了。 这话出来,陆七郎一咬牙,看着陆安用力一点头:“好,你替我去。” 又道:“而且,本就该是你去,祖父钦定了你,你又比我强,我十分服气你,佩服你……” 陆安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微笑听着,再适时道出妥当回复。 什么服气你、佩服你,这种话信不信对于陆安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原主魏观音终究不是陆家人。 这一刻,陆七郎打心眼里佩服她,但万一下一刻,他佩服归佩服,心里又实在很想去呢? 谁能保证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 哪怕陆山岳今日说了由她去雅集,可万一亲孙子去哭一哭、求一求,他又反悔了呢。 还是从源头,将本人想去的念头打消比较保险。 陆寓可不知道陆安心里想法,在他看来,陆安今日是来与他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大家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心里便觉与她亲近了不少,便连对劳役的抱怨都能顺口说出了:“还好你不在这儿,这保康军人少,修河堤基本是配所的人顶上来的,累死我了。” ——本朝房州为保康军节度。 陆安对此,只是顺着他应和了两句,而后便说自己要回衙门了。不然太晚了走在街上不方便。 陆寓完全没多想:“那你赶快回去!” 陆安出了门,没走几步,身后传来少女的呼声:“阿兄留步!” 陆安转头,看到是五娘陆沂舟时,象征关切的话脱口而出:“瘦了,脸上都没肉了。” 陆沂舟一听这话,那种无法描述的感动,仿佛细雨落进心里。 她捧上一叠纸:“阿兄,这是祖父闲来抄书留下的废纸,我要了一些来,在背面书写了各处避讳,我知阿兄心有大志,千万不可在这上面跌跟头。” 又道:“我不知阿兄为何过于随性,然而咱们这样的诗书之家,是必须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的。” 而陆安吃饭的时候,习惯把菜肴放在正前方夹用。 ——这是现代留下来的痕迹。如果没人提醒,她很难意识到错处。 陆安眼皮一跳,连忙对陆沂舟道了谢意,回去就好好看了对方整理出来的忌讳,以及士大夫家族习以为常的“礼”。 一晃眼,五月二十二日便到了。陆安得了房州知州特批的准许,便自行穿好朴素的衣服,拿着请柬去汉江边上的雅集。 房州处于汉江谷地东部,四面皆山,土地逼仄,人口也不多,户数才两万多户。 而在这个基础上,便是本朝风气向文,这次雅集也不该太多人才对。然而陆安远远一望,便见文人如织,再一打听,原来是此次知名大儒赵松年会出席此次雅集,除却房州学子外,周边均、利、达等州也有不少文人慕名而来,不过没有请柬,根本去不了中心。 人声如潮水,车马更喧阗。 陆安还看到不少囊丰箧盈的商人,多穿紫衫,销金为饰,坐暖轿而来,从头到脚,从服饰到行止都标着大写的“逾僭”二字。 ——庶人、商贾不允许穿紫色,不允许配戴金子做的饰物,不允许坐轿子。 不过大多数人都不当回事,民间逾僭者比比皆是,有不少大臣多次上书此事,换来的也还是民间我行我素,“遂以为常”。 这些商人之所以会出现在雅集上,除了跟随社会风气喜好文学外,还有看看能不能找到顺眼并且愿意接受商贾投资的学子,好来一场豪赌,赌对方金榜挂名,又非是过河拆桥之辈。 而陆安翩皎的风姿和朴素的衣着入了不少商人的眼,一路走来,已有一二十商贾上前攀谈了。 陆安一一拒绝,向着雅集中心——“观澜亭”行去。 越往里走,商人越少,士人越多。 多是三三两两而伴,或在擘阮弹筝,或是比势覆局,还有人直接搬了家中桌案过来,在等待雅集正式开始前,呼朋唤友来一出射覆藏钩,也有的在烺烺诵书…… 有喜色,有愁色,有笑声,有叹声。 反正都是名声。 然而,当这些文章之士见到陆安时,声乐停了,棋不下了,酒令不玩了,

相关推荐: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九品道士   他来过我的世界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进击的后浪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罪大恶极_御书屋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医武兵王混乡村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