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可问到点上了,几人蛤蟆吵坑一样争先恐后,直到被呵斥了才有一个年纪最大的老头回禀。 最开始刚出现灾情的时候还能每天有两顿稠粥一个饼子,后来可能是城里的粮食也不富裕了,粥越来越稀饼子也没有了。 老头年纪大也是经过几次大灾的,抹了抹眼泪很客观的道, “大人也别怪知州大人给的少,城里向来是不大存粮的,现在还能保证每天两碗稀粥已经算不错的了。 记的十年前那场大洪灾的时候灾后才半月就已经异子而食了,如今遭灾近一月还能有两碗粥喝我等都是感激涕零。 只是…… 长期喝粥虽饿不死但身上没力气,身子弱的渐渐生了病,竟是……竟是” 老头说到这里哽咽的不敢再说,可他不说肖渊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身子弱就会生病,生病会死人,而死人多了便会流行起瘟疫。 可瘟疫这两个字绝对是禁忌,一旦嚷嚷开了场面就会失控。 哪怕现在人群里很多人都明白是有瘟疫了,可一个个的还是自欺欺人宁愿相信那些人是饿死的。 人在比较绝望的逆境中活的就是一股精气神和精神寄托,一旦希望没了那口气散了便会迅速走向灭亡。 肖渊仔细了解了这边的情况后也很快制定了策略,其实也就是把夫人给准备的几百条策略挑能用的用。 这些日子翻看手册的时候肖督主每每拍案叫绝。 虽说不知道为啥夫人一个闺阁女子对救灾这么了解,但确实有很多精彩绝艳的计谋是他都未曾想到的。 救灾第一步先是化整为零,以村镇为单位把灾民区分开来找个负责人好方便管理。 聚众才能闹事,打的就是一个法不责众责任分摊到自己身上没多少的主意。 但若是化整为零责任清晰,那些同村同组的人就先把闹事的刺头扼杀在摇篮了。 不过在此之前首先要立威和施恩。 肖渊一声令下挑选了200名弓箭手,一字阵排开向树林推进,很快所有红眼食人犬皆被猎杀干净。 灾民们看着堆成小山一样一百多条大大小小的红眼狗好多人喜极而泣。 天知道他们看着亲人的尸体被这些狗叼在嘴里撕来抢去有多难受,甚至有为了抢回孩子尸体被野狗生生撕咬致死的。 如今这些害人的畜生除了灾民们跪倒一片连声感激,先是认可了这些来赈灾的大人不是以往那些穷凶极恶只会杀人的恶徒。 肖渊借着这个威望宣布了三大政策: 一是以村子为单位将灾民分开管理,每日由村长按人头领取粮食单独开锅煮饭。 先不说这样能减少排队时间让大伙尽快吃上饭,光是男人二两妇女孩童一两的粮食配额就让灾民们欢呼雀跃。 二两的干米都能煮出半斤的米饭了,足够一个成年壮劳力吃得饱饱的。 妇女老人和孩子本身吃的就少,真按这个配额领粮食他们简直比丰收年过的还要好。 只是大老爷也说了,这个决定是附加了条件的。 让你们吃饱不是吃闲饭,除了体弱的老人和孩童其他人要干活。 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灾民的热情。 干活怕什么的? 他们这些土里刨食的老百姓从五六岁就跟在大人身边帮着捡稻穗喂鸡喂猪。 一直到老了拄着拐棍也还在干活什么时候又曾歇过了? 能活命就行啊,有粮食吃谁还怕干活? 众人的反应早在肖渊的意料之内。 他就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粮食到位能让大伙吃饱很多事情就变得好说话了。 果不其然,有这二两粮食打底其他两条政策说出来虽没得到响应也没引起太大的反抗。 当然,灾民们还是满满的反抗情绪,也多亏了一些族老安抚才没闹起来。 这些老头子人老成精,一边安抚族内青壮跟他们说先把粮食糊弄过来吃几顿饱饭有了力气再提条件。 一边又找到肖渊试图劝大人收回成命。 毕竟入土为安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又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哪可能挫骨扬灰。 倒是集中护理病人那个要好接受一些,毕竟用的是自己村里的相对更安全些。 第165章 救灾二 不过几个乡绅老农的算计哪可能瞒得过肖渊这个人精,他还不至于连缓兵之计都看不出来。 可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本身就是他的计策之一,如今人家按照他的想法走了肖督主自然是勉为其难的给这些族老一些面子。 手下人却有些不解,等人走后问督主是不是太冒险了。 毕竟瘟疫传播迅速早一天埋尸就少一分危险,若是那些人吃饱了有了力气反抗岂不是更会不听话? 肖渊冷冷一笑,“没吃过糖的小孩是能忍住的,让他舔了两口再拿走他们才更舍不得。 咱们初来乍到在民众间没有威信,先给他们点甜头树立说话算话的形象后续才更好开展。 你们帮着各村分开人口划归地盘,先把健康人和病号区分开来。 每个小队带一名大夫,注意让咱们的人戴好口罩每天熏艾草防止传染。 若是有灾民问起就说这是太医院给出的法子,谁愿意帮忙去照顾病人不光能领取口罩每天还能领五文钱。 就按照五个病人一个护理者的标准配,男女都要。 选人的事情你们不用操心,让每个村的领头人选,他们最知道谁是勤劳肯干的谁是偷奸耍滑的。” 肖督主一系列的命令发布下去不光在灾民中议论纷纷,就连参与救灾的官兵也都啧啧称奇。 以往这些人也参与过救灾,还从没听说过灾民干活还有工钱的。 不过这么多人却没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甚至都不会出现发工钱的官兵中饱私囊的。 怎么说呢,就是他们从没救过这么富裕的灾。 以往救灾都是朝廷拨款层层盘剥,落到实处的有三成就已经是不错的了。 官兵们说家撇业冲在抗灾第一线自然想捞点好处,大头捞不着便只能倒卖救灾粮赚点小钱。 可这次跟着肖督主救灾实在太富裕了,毫不夸张的说,这次他们的赈灾款再救五次灾都有富余。 肖督主也不是个吝啬的,从上到下两千多兵卒个个都得了实惠,他们哪里还看得上灾民手里这几个大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果然是千里名言,人只有温饱解决了才有闲心遵从什么仁义道德。 灾民们热乎乎的稠粥下了肚眼睛也不蓝了脾气也和缓了,不过两三天就恢复了对生活的期盼。 恰在此时一则流言在灾民中悄悄蔓延,说是皇上对这次水灾如此重视是因为皇觉寺的大师得了佛祖启示。 天界要在这次徐州死亡的人里挑选有仙缘的灵魂上九重天,无论男女老幼都有机会。 只是若想上天土葬是不行的,土葬的人灵魂归于地府根本没这个机缘。 皇上很重视这次的事情也想跟仙人结个善缘,所以钦差赈灾才这般大方。 不然你什么时候见过遭了灾还能吃饱饭的,没遭灾的时候你家能吃得起大白米饭? 而且据小道消息说钦差大人带来了皇帝御笔亲书的牌匾要在这边建一座贞女祠一座英灵祠,就是为了供奉所有火葬人的骨灰。 这样一来别管哪个被仙家挑上都得感念皇家供奉之情。 至于那些没选上的也不吃亏,否则你个泥腿子哪可能轮得到知州祭拜每年香火不断? 富裕点的人家还好,有些穷的连纸钱都买不起几张更别提享受大老爷才能用到的上等香火了。 肖渊让人放出流言后只组织青壮在城外开始修祠却并未催促众人烧尸,反倒是那些族老开始话里话外的打听。 对此所有官兵统一口径,不知道,不清楚,没听说。 皇上只说修祠供奉火葬的灾民,但也说了完全自愿绝不强迫。 都说上赶着不是买卖,肖渊一招以退为进反倒让这些人心里没底。 最先找来的是几名妇人,她们要火葬的都是已经去世的孩子。 幼小夭折的孩子累的父母伤心被称为讨债鬼宗族是不收的。 无法葬入族地妇人穷困又没钱买香烛供奉,心疼孩子的母亲便想着拼一把试试。 别管能上天是真是假好歹让孩子的魂魄有个栖身之地,烧就烧吧,反正他们也没能力买口薄棺好好安葬。 虽说祠堂还没建好但因为有水泥倒是先建了英灵碑,几个孩子的尸体很快被焚烧,英灵碑上也让石匠
相关推荐: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总统(H)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天下男修皆炉鼎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云翻雨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