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有罪+原罪+赎罪+堕罪(作家攻X编辑受) > 第61章

第61章

要解释什么,比如他的话并非是针对皇帝的出身,而是想要表达皇帝是天命所归,受上天眷顾,乃名副其实的天子。 他那些话,都是为了陛下的统治啊! “我……我……”每一个发音都透露着惊恐。因为顾铣发现,不知道是谁让皇帝先入为主,此刻不管他说什么,对于皇帝而言都是狡辩。 老皇帝确实声音更冷了:“罪人顾铣!从今日起,若想穿衣,需自买,若想用饭,需自耕地,若想用陶碗瓷盘,需自制!其余者,皆如此!” 哪怕是对顾铣不悦的孔家人,都不由惊得呆立当地。 这……这也过于惨了! 老皇帝生气之余,免不了分出一丝心神,好奇:山顶洞人又是什么玩意儿? 而周边百姓大受冲击,冲击之后,拍手叫好。 三五个声音喊出来:“就该如此!” 说他们只能一辈子当下等人,说他们下贱,他们又不是泥捏的,没个脾气! 顾铣被当众扒个精光,老皇帝是真的半分脸面都不给他,顾铣抱着脑袋:“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失魂落魄地被锦衣卫拖了下去。 孔家人对视一眼,齐齐作揖:“多谢陛下。”但是,那距离,能在礼节内拉多远,就拉多远。 老皇帝足足反应了十个呼吸,才反应过来,这些人是在警戒他。 老皇帝:“……” 算了。有敬畏总比没敬畏好,是吧,姓许的? * 闪电划破天际,雷霆轰鸣过乌黑天际,大雨倾盆而下。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 此时,永昌侯站在大船上,带着水师前往倭国。 攻打倭国这事,让很多水师都百思不得其解。 那样一个贫瘠的地方,听说还时不时刮邪风,地龙翻身,又远又穷,对大夏也没什么威胁,攻打下来又有什么用? 难道大夏已经穷到这个地步了?连乞丐手里那一文钱都要抢过来? 永昌侯没有和这些水师说什么岛上有金矿银矿。第一,人多眼杂,第二,让他们知道了,万一急功冒进,损失的可是大夏的实力。 五万大夏水军并二百艘军舰齐至倭国海岸,直接吓懵了倭人。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碰到过战争了,平时他们就是坐坐小船,去大夏打打秋风,上岸抢点小渔民,抢完就跑,哪里见过这种阵仗。 倭岛边沿的城市里乱成一团,倭语四处响起—— “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是大夏的兵吗?” “大夏怎么突然对我们用兵了!我们什么也没干啊!” 至于倭寇什么的!不就是杀了一些渔民!至于吗?! “轰——” 有倭人茫然:“什么声……” 有若平地一声惊雷,他惊疑不定地抬头,乌蒙蒙的天空中,一个又一个炮弹向着城内打进来,在他瞳孔里由小变大。 面上惊惧越来越明显。 “轰隆隆隆——” 雷声滚滚。 炮弹惊砸,炸响烟尘,人畜短暂的嘶鸣后,皆化作城中累累尸首,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气。 战争,打响了。 另一边,老皇帝下令调转行在前进方向。 出来巡视一年,该回京了。 那些有幸没有被巡视到的县令、府官眼睛铮一下亮起来,私底下都是抱头痛哭。 结束了! 终于结束了! 再也不用担心会因为哪里做得不好,被陛下盯上了! 作者有话说: 关于孔家,有好有坏吧,不能以偏概全。 比如有率先剃头的孔家人: * 也有拼死求废除剃发令的孔家人: 令下,陕西道孔文骠奏曰:“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世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缝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迄明,制度虽各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未改。今一旦变更,恐于崇儒重道之典未有尽也。应否蓄,以复先世衣冠?” 得旨:“严旨,违者无赦。孔文骠奏求蓄,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圣之时,似此违旨,有玷伊祖时中之道,著革职永不叙用。” ——《发史》 * 第54章 求求你!欺君吧! 行在刚停在京师,在老皇帝宣布大家别回家了,先来开个朝会做个工作总结,整个朝堂都寂静的时候,唯有一道心声,十分之……突兀。 本来还在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这次突击检查非常完美的老皇帝,脸一下子就黑了。 他盯着下面的大臣看,语气阴森:“思来想去,舟车劳顿的,朕没让你们好好休息一下,实在是很不应该,晚朝的事,不如还是算了吧?” 京官们脸上冷汗一瞬间就掉了下来。 老皇帝皮笑肉不笑:“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窦丞相并未跟着出行,没有发言权,太子又很懒散,作为六部中领头的吏部,吏部尚书硬着头皮跨出列:“臣觉得,陛下所言甚是。前不久天下已定三十余年,扫清的寰宇其中又生魑魅魍魉,天子巡视镇压,如今正是需要趁热打铁的时候,怎能为一己之私,罔顾万民。” 瞧瞧!这话说得多好听啊! 许烟杪大为震惊。 吏部尚书微微低头,举起手中笏板,嘴角微抽。 谁不想好好在家里休息,但……皇帝最大。 老皇帝装模作样:“这……不太好吧,你们也很累的。” 兵部司务一脚踩在许烟杪脚上。 许烟杪震惊看着好基友。 兵部司务低声:“别走神,我好像看到御史看过来了。” 许烟杪恍然大悟,连忙敛神凝目,假装在认真听见。他刚把头转开,兵部司务就松了一口气,同时,兵部司务还看到不少人偷偷向他伸大拇指。 趁着许烟杪没看到自己,兵部司务拱手作揖回礼。 诸位同僚,不用谢,我应该做的。 好几位尚书站出来,作为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感言,中心思想就是:不累!陛下我们真的不累!我们特别愿意加班!真心实意为大夏、为陛下做贡献! 许烟杪恨恨: 老皇帝置若罔闻,满面春风:“既然诸位爱卿盛情,那我们就开……” “???” ——听了这么久心声,他们也知道打脸是什么意思了。 大夏君臣都不愤怒,他们简直惊异了。 还有国家敢挑衅大夏?是因为他们对倭国开战,觉得自己有机可乘了? 谁啊!那么蠢! 武将们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眼巴巴看着老皇帝。尤其是那些侯爷——这可是他们荣升国公的功劳啊! 本来以为开国之后就没地方去赚军功了,永昌侯领的攻打倭国的军令,还有大将军出海的军令,可把他们馋坏了,可惜就是抢不过。 但现在…… 陛下!打吧打吧! 这简直是掉到嘴边的馅饼啊! 老皇帝冷着脸。 打什么打,知道是什么情况吗就打,还不如先上一份九州出行总结。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此次出行九州,对于各地情形,诸位爱卿有何想法?今各赐张芝笔一枝,左伯纸一叠,松烟墨数丸,洮石砚一方,诸卿且临座作卷。” 这就是要临时考校了。 答得好的,有赏赐,有官升,答得一般的也不会受罚,但如果答得特别离谱的,就完蛋了。 兵部司务拿到笔墨纸砚时,手颤得厉害。 许烟杪神神鬼鬼地探头过来:“怎么,怕考试?” 兵部司务几近愉快地开口,虽然声音还是压得很低:“你来得晚,不知道,一般这种阵容,考校结束后,笔墨纸砚是能带回去的!这些都是好纸好墨啊!” 反正他又提不出什么特别优秀的意见,差不多写点中规中矩的就行,省下来的墨和纸越多越好! 锦衣卫咳嗽一声:“莫要交头接耳。” 许烟杪连忙弹回座位上,然后开始头疼。 大夏君臣:“!!!” 能让许烟杪这么惫懒的人都记得的政策!绝对是经得过历史长河考验的政策! 抄啊!!! 大夏君臣:别—— 老皇帝额角青筋迸起,憋的特别难受。 心里几乎是嘶吼:欺君吧!朕求你欺君啊!朕不介意,真的不介意! 大臣们用舌头数着牙齿,十分费力才没有让自己的话语脱口而出,只是在心里干着急:没有细节有什么关系!朝堂上基本已经囊括了全国绝大多数聪明人,有什么你说出来啊,不说出来我们怎么知道细节做不到呢! 许烟杪的思路又拐到那个打脸上了—— 许烟杪的声音充满了遗憾。 武将们也很遗憾。 就这啊,不能借机灭国了。 一个两个五大三粗,挤在小案前,一手抓着毛笔,一手挠头。 这总结……要怎么写呢? 老皇帝默默在心里评判了一句:放屁! 老皇帝吸了口气,目光灼灼盯着许烟杪。 不愧是小白泽! 能被称为噩梦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坦克又是什么? 大夏君臣一头雾水。 然而许烟杪并不打算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了。他在埋头答卷。 …… 小白泽终于交卷了。 许烟杪感觉自己交卷的时候很多人好像都吸了一口气。 许烟杪觉得自己交卷已经够迟了,但那些吸了一口气的人明显是因为自己还没交卷,看到又有人提交上去,心里紧张啊! 老皇帝显然觉得自己留的时间够多了,不想等下去了。下一息,许烟杪就听到老皇帝说:“停考。” 考场上顿时哀鸿遍野。不少人都还没写完,面色煞白。 老皇帝平静地道:“丞相及六部尚书先审卷,余下未完成者,由锦衣卫依次检查,若是因内容过多,可额外延长时限;若是刚起个头,或是仅写了十数列,便……” 老皇帝想到了蒙蛮的挑衅,突然蹦出一个想法:“去外头扎马步,三品以上,半个时辰;四品以下,三刻钟;九品以下,一刻钟。” 不少官员蔫头蔫脑地走出去,其中还真有正二品官员。 “看什么看!”左军都督佥事捏紧拳头,挥舞着手臂。 没见过文化课不过关的武将啊! 官员们也不敢得罪这个混不吝的大老粗,连忙避开视线,左军都督佥事用力哼一声,大摇大摆出去……蹲马步。 六部尚书迅速开始批改巡游总结,关于许烟杪那份却是直接呈上皇帝案头。未免其怀疑,同样放上去的还有几十份,好像它只是夹在其中平平无奇的一份。 老皇帝忍耐了几份平庸的总结,粗略扫过里面平庸的意见,手下飞动,终于让他等来了许烟杪的那一份。 同一时刻,盯着这边的许烟杪心声响起: 吏部尚书纳闷不已。 他好说话这件事,已经传到小官耳朵里了吗?还是只有许烟杪知晓? 一边纳闷,一边扫了一眼手底下的一份总结。然后迅速批了个丙,放到通过的那边。 如果是在现代,只怕要在旁边标上一行字:字体写得还行,加十分;字数写了不少,虽然内容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也能给个三十分吧;书写格式正确,给个十分;看了看,卷面没有涂改痕迹,也给它算五分,还有五分,差不多就行了——55分的卷子,大笔一挥,大方给了个50。 吏部尚书一边批改,一边竖起耳朵听,看看能不能听出来许烟杪透露自己的卷子内容。 百官……尤其是武将们浑身燥热,激动不已。 所以到底是什么!对付骑兵的利器到底是什么。 “许烟杪。”上首皇帝叫人了。 经过锦衣卫告知,许烟杪连忙站起身,小跑到前面:“陛下,臣在此。” 老皇帝抖了抖手里的卷子:“卷子上还是不够详细,你来说一说,这围栅式铁丝网和蛇腹式铁丝网具体是什么?” 作者有话说: 伸大拇指是有的,就是朝代比较近: 邓九公听到这里,不由得端起杯来,一饮而尽,又伸了一个大拇指头,说道:“高!” ——《儿女英雄传》创作于清朝道光年间 * 比试这个,参考自: 帝在位,有虏使至,称善饮,有司推能伴饮者,得一武弁,犹恐不胜。上令廷臣自荐,状元曾棨请往。上问卿量几何?对曰:无论量,但当陪过此虏。及往,三人默饮终日,虏使已酣,武人亦潦倒,惟曾棨爽然,复命。上笑曰:无论文字,此酒量岂非大明状元耶?赐以内酝甚厚。 ——《明朝小史》 * 扎马步的惩罚参考自明朝大臣不上朝,被罚运石灰: 乙卯,太宗文皇帝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NTR场合_御宅屋   淫魔神(陨落神)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乡村桃运小神医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蝴蝶解碼-校園H   过激行为(H)   弟弟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