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肯定要受影响。 总不能成了拿工资的工人,还占着村里的一份口粮。 到时候口粮的差额,要用钱来买。 而且,就算是做了工人,也不是完全就不用上工了。 农忙的时候,只要工厂的生产任务不重,全都要下地劳动。 农业生产是绝对不能耽搁的,李天明可不想给任何人抓他小辫子的机会。 听到李天明说,优先考虑本村的社员。 谢建设的心顿时猛地向下一沉。 但还是艰难的开了口。 “天明,真要是招工的话,能不能……把我们知青也考虑进去。” 真费劲。 总算是说出来了。 宋长英也跟着说道:“我们知青确实干农活不在行,一年干到头,还要欠队里的粮食,帮不上啥忙,反倒是成了村里的拖累,所以就想着……” “想进厂当工人?” 李天明笑道。 “谁都想,可是用工的名额有限,乡亲们都不一定够分。” 谢建设耷拉着脑袋,已经不抱太大期望了。 这件事他们在知青点也讨论了很久。 知道他们在村里不受待见,一直没好意思开口。 可巨大的诱惑就在眼前,谁也没办法不去想。 今天鼓足勇气过来,还请出了宋长英做说客,可以说是准备孤注一掷了。 一年到头的干农活,实在是让他们看不到一点儿希望。 “天明,知青虽然落的是集体户口,可也是村里的人,要不你……” 宋晓雨想帮着求情,虽然在知青点儿的时候,只有宋长英和她的关系好,但毕竟在一起生活了大半年。 可是,她又不想影响李天明的决定,此刻也非常为难。 “进电风扇厂,可一点儿不比地里的活轻松。”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谢建设原本快要沉入谷底的心,顿时又感觉到了希望。 “我们不怕苦。” 扯淡! 瞧地里的活干得,都啥德行。 “进了厂,也不代表不用上工,农忙的时候,该干还是得干。” “知道,知道,我们都知道。” 宋长英在村里的小学校教书,农忙的时候,还不是一样要下地 接着李天明又把做工人挣工资,还有口粮的事说了一遍。 其实他早就和李学庆商量过了。 电风扇厂能够做到批量生产以后,肯定需要大量的工人。 村里每家出一个进厂。 壮劳力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而且还要18岁以上,40岁以下。 323户人家,符合标准的人家,最多也就能选出100多人。 根本不够用。 那些知青早就在计划之内了。 反正让他们去种地,也顶不上啥用。 还不如扔到工厂呢。 知青都有文化,学起来也快,反倒是比村里人更适合。 李天明说了这么多,就算是反应再迟钝的人也明白,知青进厂的事,已经没问题了。 谢建设难掩激动,连忙起身,对着李天明连连鞠躬。 “天明,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谢就不用了,到时候好好干,别再像以前那样,说实话,不怪乡亲们不待见你们,干活不行,偷鸡摸狗在行。” 谢建设被说得满脸通红,整个知青点儿所有的男知青,也就只有他没干过那种事。 可一旦出了,村里人才不管是谁呢,所有的男知青脑袋上都顶着一个“偷儿”的牌子。 “还有就是,城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谁也不许带进厂里,发现一个,所有知青一律辞退!” 李家台子是平静惯了的,城里那些派系斗争,在这里可没有生存的土壤。 “你放心,保证不会!” “行了,明天去工地,建厂这段时间给你们记工分!” 谢建设知道,这是对他们知青的考验,忙不迭的应下。 两人顶着雪回知青点儿了。 李天明也吃完了饭,盯着小五写了会儿作业,这小丫头虽然厌学情绪一直很重,但字是写得越来越好了。 睡觉前,往灶膛里添了一把柴火,往被窝里一钻,身体舒展开,一天的疲惫仿佛瞬间就消失了。 “天明,我……是不是给你添乱了!” 宋晓雨裹紧了被子,只露出一个脑袋。 “这是又咋了?” 李天明笑着问道。 “长英姐过来我和说那件事,我……实在不知道该咋拒绝!” “就这事?” 李天明翻了个身,趴在炕上,正要抽根烟,想到孩子,又忍住了。 “其实让村里的知青进厂,我和学庆叔早就定下了。” “那你刚才还……” 宋晓雨还以为李天明多为难呢。 “我不装得像点儿,他们能珍惜这个机会,让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学生干农活,说实在话,还真是难为你们了,出力不多,捣乱不少,还是扔到工厂,好歹能发挥点儿作用!” 宋晓雨一开始还挺认同,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她也是来村里插队的知青。 “哪有……哪有你说的那么……差!” 呵! 还不承认,要不是亲媳妇儿,李天明还有好多难听话呢! “让他们记你一个人情,也挺好!” 李天明说着,伸手帮着宋晓雨捋了捋头发。 “我记得,你以前在知青点儿的时候,除了宋长英,别人和你的关系都不怎么样啊,你咋还愿意帮他们?” 宋晓雨侧头看着李天明,怔怔出神。 “我们这些人从城市被扔到农村,命运对我们已经很不公了,要是再因为一点小事,我就在心里记恨着,实在不值得,能帮……就帮一下吧!” 李天明听着笑了,没想到小媳妇儿还是个老好人。 “行,听你的,那咱们就帮!” 说完,李天明伸手将宋晓雨从她的被窝里掏了过来。 娶媳妇儿就是为了暖被窝的,各睡各的算咋回事。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有多少咱们要多少 转天,知青们便加入到了厂房的建设当中,就像李天明说的那样,只有知道了来之不易,才会格外的珍惜。 平时下地干农活就好像一帮溃兵,现在让知青们看到了希望,顿时变得干劲儿十足。 不光能干,肯干,还专挑重活干,就连女知青都不甘落人后。 要是能把这股子劲头放在农业生产上,说不定一亩地还能多打出几十斤粮食。 这也让原本还颇有微词的乡亲们,渐渐地也接收了这些落户在村里的外乡人。 正忙活着,在村支部留守的马长山过来喊李学庆接电话,说是县里打来的。 “又有啥屁事!” 李学庆嘟囔着走了。 等回来的时候,那张脸黑的好像锅底一样。 “叔,这又咋了?” “他娘的,姓白的那个不是人揍的王八犊子,跟老子玩阴的!” 白江涛? 这人上次被骂走以后,也没再来招惹啊! 乡亲们也纷纷放下了手里的活。 听到李学庆在骂姓白的,还以为那个白副主任又憋着坏,要把村里的电风扇厂给搅黄了。 “学庆,咋回事啊?姓白的又冒坏水儿了?” “叔!你倒是说啊!” 李学庆咬着牙:“又来知青了,去年明明说好了,不派给咱们村,刚才知青办来电话,让咱们尽快去接!” 呃…… 正打算围过来听听消息的知青们,立刻纷纷转身。 生怕李学庆迁怒他们。 “就这事?” 李学庆一愣,看着李天明。 “这还不够?” 李天明笑了:“行了,叔,不值当的生气,现在就去,还是……” “我也去,非得和知青办那帮人好好理论理论,真以为咱李家台子好欺负呢!” 李学庆看出了李天明有别的打算,拉着他就走。 等走远了,这才问道。 “天明,你到底咋想的?” “不就是派给咱们知青嘛,尽管派,越多越好,有多少咱们要多少!” 大侄子不会是天冷冻着了吧! 不然咋还说上胡话了! “叔,我上回和您说了,知青干农活不行,可人家有文化,学什么都快,咱们建厂还需要好些人呢,县里给咱派知青,正好合适!” 李学庆皱着眉:“可厂里能用多少人?乡亲们不能落下,还有村里这些知青,已经一百多口子了,一个月光工钱就不少呢!” “叔,干大事不能算小账!昨天马局长来,带的话
相关推荐: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爸与(H)
岁岁忘忧(完结)
满堂春
实习小护士
游戏王之冉冉
召唤之绝世帝王
南城(H)
挚爱
交易情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