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经建立了各自的食堂。 需要大量的粮食。 对于,姜舒兰来说这是个机会,但是因为家属的身份,她并没有直接参与,而是让姜学民和司务长他们进行谈判投标的。 东北大米有多好,当初去舒兰他们家吃过饭的人,都无法忘记那滋味。 所以,采购东北大米几乎是被全票通过的事情。 并不存在任何徇私舞弊。 就这样,在姜舒兰的远程嘱托下,姜学民带着新组建的运输队,时隔两年后,终于再次回到了老家。 这一次—— 他开着大卡车,带着运输队,可以说得上是衣锦还乡。 卡车轰隆隆的从村头开到了姜家,停在了姜家门口。 姜学民从驾驶座上跳下来,就见到姜家门口迎接他的人。 他顿了下,朝着蒋秀珍他们一跪,“爹,娘。” 这一喊,蒋秀珍两口子的眼泪就跟着下来了,他们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看,语气哽咽,“瘦了,也精神了不少。” 算起来,已经有两年未见到自家这个大儿子了。 “好了,不要在门口,让大家看笑话了。” “都进来吧。” 姜父一发话,姜学民顿时从地上起来,随着家人一起进了院子。 至于外面看热闹的人,则是自觉的离去。 这种时候,还是不要打扰人家一家团聚了。 一进门。 姜父不给大家寒暄的机会,就直接单刀直入正题,“舒兰跟我们打招呼了,你带着人是来收粮的?” 提起正事,姜学民迅速进入状态,“是。” “说了这次收多少了吗?” 姜学民,“我一共带来了四辆卡车,一个按照一吨来算,最多是四吨。” 这也意味着,除了姜家的粮食,在外面最少好能收两吨。 这—— 姜父抽着旱烟,“成,我知道了,在外面收谁家的粮食,我们来决定,没问题吧?” “当然。” 姜学民点头,“这个我不管,我只管把车子装满就够了。” “那成。” “厨房的饭菜也做上了,带着你兄弟们先去填饱肚子。” 这话一说,跟着姜学民一起过来的兄弟,也忍不住一喜,这一路风餐露宿,实在是太受罪了。 难得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姜家条件不错,又舍得吃,一盆子猪肉炖粉条,一个一盆子酸菜鱼,大米饭管够。 各个都用大海碗装的。 直把人吃的满嘴流油。 趁着带来的兄弟们都去休息的时候,姜学民则是和父母说了一些体己话,再次从屋内出来的时候,姜学民的眼眶已经有些红了。 大家也都看见了,都没吭气。 姜学民这一走就是两年,连过年都不回来,真是好狠的心肠。 哪怕是如今他混的不错回来,大家心里还是有着几分埋怨的。 “学民你别觉得你爹娘说话狠,你没回来的时候,你爹娘担心的一宿一宿睡不着。” 姜家二嫂说了一句话。 姜学民点了点了点头,“婶,我知道。” 他怎么会去怨父母呢。 他就是觉得自己不孝顺。 身为老大,却没尽到孝顺的责任。 姜学民没有低迷太久,因为要开始收粮食了,姜家的足足两吨,全部拿下。 剩下的两吨,姜父则是去找的生产队的大队长,让大家进行抽签处理,抽到哪家就是哪家。 这是公家收粮,根本不存在私人买卖。 一时之间,整个生产队都恨不得抽到自家,连带着抽签的时候,都是闹的红红火火的。 最后抽了四家人,合力凑齐了两吨的粮食。 装满了四辆大卡车。 不少人还在翘首以盼,“学民,你们以后还收吗?” 家家户户还有不少粮食呢,都还是新粮。 姜学民,“还不确定,要看下我们这次公家的反应情况,不过要是有收粮的,我还是会回来找叔叔婶婶帮忙的。” 这话说得好,大家都爱听。 明明是他们请求姜学民帮忙的,却被他说成了找大伙儿帮忙。 等社员们都散了以后。 姜家人这才朝着他嘱咐道,“路上宁愿慢点也要注意安全。” “我晓得。” 在姜家人不舍的目光下,姜学民到底是开着满载而归的大卡车,轰隆隆的往远方去。 只是,他刚出了生产队的大路上,就被人拦住了。 “姜学民,我想跟你谈谈。” 第264章 大马路牙子上,灰尘溅起来一地,李知青站在原地,张开双臂,拦着了大卡车的去路。 她出来的太突然了。 要不是姜学民反应得快,及时踩着了刹车,怕是直接都撞上去了。 姜学民下意识地拍了下方向盘,在看清楚来人的时候,他愣了好一会,这才打开车门,跳了下来。 “李知青。” 再次喊起来这三个字的时候,他的心已经不像是之前那般紧张到连话都不会说了。 李知青看到姜学民这幅态度,她在明白这是代表着什么了。 代表着,面前这个喜欢她多年的男人,把她彻底放下了。 李知青身子晃了下,她紧紧看着他,“这两年,你还好吗?” 姜学民远走他乡的这两年,李知青的日子并不好过,她企图用高考考回去,但是她下乡之前,也只是个初中毕业生,高中三年的课程,她啃下来实在是太难了。 她已经参加过好几次了,但是考试的结果都不理想。 好在,今年政策下来了,知青们可以陆续办理返城了。 她没有在当地结婚生子,所以返城的第一批名单里面有她。 只是,返城明明是她渴望了多年的事情,但是在姜学民从外面回来的时候,一切的欢喜仿佛都被打碎了一样。 这才有了,她来找他。 姜学民抿着唇,低声道,“还行。” “你呢?” “我——” 李知青苦笑了下,“我要回城了。” 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去。 姜学民愣了好一会,才真心实意道,“恭喜你。” 回城是李知青多年以来的愿望了。 李知青抬眼看着他,带着几分她自己都没有的期盼,“没有别的了吗?” 这—— 姜学民顿了下,他摇摇头。 他们之间,从两年前那一场告白开始,就再也没有别的了。 李知青看到他这副反应,还有什么不知道呢。 她脸色惨白一笑,“姜学民,如果我的当初答应你,我们之间会不会,不在是这个结果?” 她当初是有喜欢过对方的,但是那一丝春心萌动的喜欢,不足以让她放弃回城。 李知青一直都活得很清醒。 她也一直庆幸自己的清醒,可是如今,看到姜学民彻彻底底的,把她给抛到脑后,心里面到底是有一丝丝钝痛的。 姜学民看着她,脸色极为平静,“李知青,没有结果了。” 两年前,就没有结果了。 也没有如果。 话还未落,后面的车子,传来一阵急切的喇叭声。 姜学民朝着李知青点了点头,“祝你一路顺风。” 话落,随即,跟着上了车子,这车子是找运输队租的,每一天都要钱。 他们在这里耽误得越久,就越耗钱。 李知青眼睁睁地看着姜学民上了卡车的驾驶座上,她踉跄了下,往后退了一步,扭头就跑。 仿佛这样,就能保住最后一丝颜面一样。 只是,那从眼眶里面如同断线珠子掉下的泪,彰显着她的难过。 她不后悔坚持回城,她只是后悔,或许当初,不该利用对方。 她在利用对方的时候,同时,也产生了几分喜欢。 可能,这就是报应吧。 姜舒兰在上课,这几天她有些频繁走神,因为,不知道学民那边怎么样了。 好在,姜舒兰没有等太久。 在一周后,就等到了结果,所有的大米都顺利运往海岛,海岛是以两毛五一斤的价格收购的,这四吨货足足卖了一万块钱。 在抛去路费,油费,人工费,租车费两千后。 还剩下八千,光姜家他们一家就能分到四千。 这对于乡下的农民来说,这简直是他们从来不敢想的收入,但是在换个角度,这五十亩地,姜家足足出动了数十个人,全年无休的在地里面忙活。 这才有了这四千的结果,也就是说平分到每个人身上,是四百左右的收入。 但是,不要小看了这四百的收入。 一年一个人能挣四百块,这对于乡下人来说,是简直不敢想的,也只有城里吃用供应粮的人,一年才可能挣到那么多钱。 饶是,姜学民在外面见过世面了,在拿到这收入的时候,也不由得有些激动。 甚至,比他自己挣钱了好高兴。 一拿到钱,他就给姜舒兰去了电话,“姑,大米都卖了,刨去成本,咱们家是四千的收入。” 姜舒兰听到这电话的时候,一颗心也彻底放下去了。 “那爹娘,大哥二哥他们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她思忖片刻,“这样,你回去的时候,别空车跑不划算,趁着下一趟回去,从海岛再拉一批罐头和海货回去,到东北的时候,你看着出手。” 她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自从改革开放的消息放出去以后。 现在下海的人变多了,连带着首都这边的鸽子市,都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小摊小贩,连带着以前负责检查的人,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姜舒兰才有了这个提议。 那边的姜学民若有所思,“那,姑,我能从羊城带一批电子货回去吗?” 因为是跑运输的,他发现南北差异很大,在羊城那种很洋气的电子手表,才卖一块五两块一条,但是拿到他们东北老家去,一条能卖到二十块,三十块。 甚至更多。 姜舒兰没想到,外出的姜学民如今有这种眼光了。 她沉吟片刻,“可以,但是你要注意安全。” 到底不是公家生意,一切以安全为准。 “我晓得。” “钱够吗?” “够的,我打算把我这次的获利,全部都买上电子手表带回去。” 他们这种跑长途的人油水多,像他们这次,四个人分了一千二,就可想而知这里面的油水有多高了。 刨去吃喝拉撒,姜学民还能攒下来三百多
相关推荐:
凡人之紫霄洞天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医武兵王混乡村
逆战苍穹
病娇黑匣子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爸爸,我要嫁给你
有只按摩师
大风水地师
恶女嫁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