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给落雁一张新床,那就要给她最好的。 日后在这张床上生儿育女的,想想也带劲不是? 打定主意,说办就办。 吴远一琢磨,就把席梦思所需的材料估摸的差不多了。 除了足够数量的精钢弹簧,还需要足够面积的高密海绵和无纺布。 最后就是套在最外层的床垫罩子。 必须是大红大紫的喜庆色。 一通细挑慢拣的,采购额直接飙到了200块。 眼瞅着吴远一口气挑这么多东西,杨落雁不明就里地问:“买这么多弹簧做什么?” 吴远神秘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对了,你会踩缝纫机不?” “会呀。” “那么组织上决定,交给你一项光荣的任务。” “感谢组织信任,保证完成任务!” 小两口轻车简从地回了家。 定了那么多东西,提个‘送货上门’的小小要求,不过分吧? 杨落雁不知道吴远怎么拿捏人家的,但就是莫名觉得自己的意中人很能干。 小两口回到家,姐姐们都乘风破浪地离开了。 家里只剩下熊刚跟师傅们,继续翻新着老房子的边边角角。 吴远打了声招呼,便一头扎进东屋,开始手绘席梦思的制作草图。 这玩意他前世九二年的时候做过。 当时也是心血来潮,不仅做了席梦思,而且做了套组合沙发,成为全村最洋气的家具仔。 而且经他手工打造的席梦思和沙发,一直用了很多年。 直到蒙面的布料磨坏、脏污之后,才彻底丢掉。 所以手搓席梦思对他来说,根本没挑战。 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有点紧,必须加班加点才能赶得上。 下傍晚的时候。 熊刚给师傅们一人塞了包烟,打发他们先走。 而后进到东屋,丢了根烟给吴远道:“这回你几个姐姐都给了钱,包括大姐。” 吴远很意外:“三姐指定是没少发飙。” “也还好。你也知道,你三姐只是不想这一大家人就这么散了。” “我明白,三姐夫。”吴远猛抽了一口道:“你放心,只要我跟落雁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个家就散不了!” “哎!这就对了,也算你三姐没白操心这么多年。” 第11章 领证,买表,上海牌 腊月十五,冬日暖阳。 小河中心化了冻,水流哗哗。可河边依旧是厚厚的冻层,坚固到能站人。 老屋翻新忙完了,今儿熊刚和师傅们不用再来了。 一大早,吴远抄起扫把,把院子一扫,确实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紧接着,轻工市场的人就把货送上门了。 吴远仔细点了货后,这才把尾款付清。 轻工市场的人刚走,杨落雁便骑着坤车进了院。 而后春风得意在院子里多骑一圈,生怕吴远看不出她今儿从头到脚都换了新衣服。 “这身衣服真漂亮!” 杨落雁轻盈如燕子落地:“我妈给我置办的喜服,特地穿过来给你瞧瞧。” “咱妈的手艺没的说。何况你人漂亮,穿什么都好看。” “油嘴滑舌!”杨落雁满脸欣喜,随即从里兜里掏出一沓子大团结。 “这是?” “你下的彩礼钱,我爹早就给我了。我看你办婚事紧用钱,就拿来给你。” “那不用,这钱暂时还用不着,你好好收着。” “真的?” “假不了。” 吴远将送上门的货理出来,其中大红色的布料交给杨落雁。 而后从东屋拿出席梦思的草图,把床垫罩子的尺寸报给了杨落雁。 杨落雁一把抢过草图:“这究竟是什么?” “席梦思,听说过没?垫在床上,特别软和。” “你一个木匠,居然连席梦思都会做?天哪,还有什么你不会的?” “我说过,要给你一张最好的婚床。当然要说到做到。” “你做的已经够好的啦。” 弄清楚床垫罩子的样式和尺寸后,杨落雁放下饭盒,迫不及待地回家踩缝纫机了。 吴远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为婚床忙活,她指定也不能拖后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吴秀华承担了幺弟婚事的所有筹备工作,从各种采买,到四处发请柬,忙得不亦乐乎。 这期间,外头说啥的都有。 传的最多的,说吴远娶了村支书的掌上明珠,那是高攀了。 这话没什么错,吴远并不介意。 可还有人到处传他入赘杨家,这特么就纯扯淡了。 杨支书有俩亲儿子,轮得着他入赘么? 好在吴远手上活儿一直不断,没工夫去计较这些事儿。 婚床做好了,席梦思也接近完工。 这期间,还有人找上门来定做组合柜的。 说是看了刘主任家的样品,专程找过来的。 刘主任就是买他第一套组合柜的机关干部,当时上门安装之后,特地留了地址。 这下好了,三套组合柜,定出去两套。 生活有盼头。 小年过后,腊月二十五。 头夜又下了一场雪。 气温骤降,水缸里的冰又厚了一层。 杨落雁终于把她鼓捣了十来天的床垫罩子带来了。 小两口把床架子、床垫子以及床垫罩子,一股脑搬进早已腾出来的堂屋东厢。 开始现场安装。 两米二宽的大床,这尺寸在村里也是绝无仅有。 加上真皮靠背,以及床头床尾的锃亮五金件,一看就很洋气高端上档次。 等到两人一起把床垫子套上罩子,往床上一摆。 不止长宽严丝合缝,而且厚度分毫不差。 “喜欢吗?” “喜欢!” 伴随着一声欢快的叫喊,杨落雁呈大字型扑上床。 才发现里头装了那么多弹簧的席梦思床垫,竟然一点都不膈人。 翻身滚动,动静也不大。 吴远这才注意到,大红的床垫罩子上,绣了好多花儿,争奇斗艳的。 愈发喜庆了。 怪不得鼓捣了这么多天。 “你也躺上来试试!” 杨落雁兴奋地相邀,等到吴远睡到她身边,一侧脸,呼出的气息都喷薄到她耳边时,她才意识到不对,俏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儿。 吴远看得痴了。 正自心猿意马之时,大门口传来吴秀华的声音:“幺弟,幺弟你人呢?” 等到俩人心虚地跑出屋去,吴秀华才后知后觉地问:“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俩了?” “没有没有,三姐。” 杨落雁脸皮薄,极力否认。 “就算打扰也没关系,反正后天你俩结完婚,有的是没人打扰的时间。” 吴远只是憨憨地笑。 “行了,你也别笑了。今天你俩去领证,顺便到县里百货公司给落雁买块上海表。落雁嫁到咱家,总不能什么都不添,让外人看笑话。” 吴秀华说着,塞给吴远200块钱。 杨落雁连说不用不用。 可也拦不住吴远接下来。 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也不差这一百二百的了。 平日里无人问津的百货公司,充斥着来采买年货的人。 这两年不少人外出倒货挣了钱,冰箱、电视机和洗衣机柜台前,围了不少人。 吴远替杨落雁选了块上海牌坤表,又添了双皮鞋后,兜里只剩下20块。 路过家具柜台,看到进口的席梦思,竟然标价2000块,杨落雁着实惊到了。 惊讶之余,杨落雁不由自主地昂首挺胸起来。 再看向那些买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的人,就没多少羡慕了。 只要咱男人能干,添这些东西,还不是早晚的事? 回程路上。 杨落雁斜坐在后座上,抱紧了吴远。 村里有人说吴远的闲话,说他高攀自己,殊不知身为当事人,她有多幸运。 不过妈说得对。 这事自己偷着乐就行,没必要嚷嚷着让别人都知道。 二八大杠一路到了运河闸,开始下坡。 雪后的路面有些结冰,吴远载着人,控制着速度,一路溜得很慢。 直到拐过船闸,到下一个转弯口,突然停下车来。 吴远双脚撑着地,冲路边努了努嘴道:“看看这边的家具。” 杨落雁不明就里地下了车,看看路边唯一的家具摊,都是旧家具,而且不少破损的。 一看就不是正经的家具摊。 真买到不结实的,回头再想找人,连门都没有。 转念一想,吴远就是木匠。 家具的好坏,他一眼便知,自己还担心个什么劲儿。 吴远支好车子,蹲下来,仔细打量这些可以称得上文物的家具。 从那工艺和雕刻手法上来看,可以确定这些都是出自香山帮匠人之手。 香山帮匠人,前世他如雷贯耳,甚至还专门搜集过他们的作品。 谁曾想,在这里直接遇到这么一大堆。 可惜他身上没钱了,否则直接全包了。 稍加修缮,日后卖给识货之人,绝对亏不了。 第12章 捡漏黄花梨,两用席梦思 吴远心下惋惜,正准备起身离开,目光忽然落到那把断腿的太师椅上。 岁月斑痕掩盖下的木头纹路,有些眼熟,似乎是花梨木? 吴远不动声色地多看了几眼。 没错,花梨木没错了,而且是正宗黄花梨! “大哥,你这家具怎么卖?” 双手拢在袖笼里的中年人,老神在在地,不答反问:“你瞧上哪件了?” 吴远从太师椅上收回目光,随手拍拍面前的八角桌问:“就这桌。” “100块!” “大哥,我是真心想买,20行不行?” “20买这八角桌?这可是香山帮的手艺,你当买白菜哪?20块只能买那些坏掉的!” “这些破烂能修好么?”吴远在坏家具堆里边拨拉边嘟哝道:“大哥,20块5件,破烂我也认了,行不行?不行我就走了。” “顶多2件!觉得行,你就挑。不过钱货两清后,不带后悔找补的。” “好……吧。” 吴远装作勉强接受,而后煞有介事地在破烂堆里挑了半天,顺便看看还有没有被遗漏的黄花梨。 哪怕是一条腿也成。 结果并没有。 似乎今天这运气,全都用光了。 不过,人得懂得知足。 最后假意磨蹭一会,吴远果断挑了太师椅和脚蹬子,付了钱。 太师椅是他的目标。 至于脚蹬子,那就是个搭头。 看在它残缺最小的份上。 得亏三姐这车上绑着绳子,吴远和落雁俩人废了半天劲,才把太师椅和脚蹬子绑好在后座侧面,匆匆离开了。 倒不是怕家具哥反悔,而是这家伙总盯着杨落雁看,令人不喜。 等到车子离开好一段路。 杨落雁这才追问:“你是想买这把太师椅吧?它有什么猫腻?” 吴远心情不错,也不瞒她:“黄花梨的太师椅,稍加修缮,卖给识货的人,起码能赚这个数” “六百?哇,你真是太厉害了!” “六千!” 杨落雁倒抽一口冷气,忙道:“那你慢点骑,千万别把这宝贝磕着碰着哩。” 回到家。 四姐吴芳华把新做好的床上用品都送来了,堆满了整张婚床。 两床厚被子,两套薄被子,以及两套褥子。 全都是新棉花打的,松软又暖和。 外罩大红大绿的被面,摸起来光滑,看起来喜庆。 外加一对鸳鸯枕,顿时让这张婚床有了灵魂。 “谢谢四姐。”杨落雁欢喜地拉着四姐道了谢。 吴芳华摸了摸杨落雁的鬓角:“不用谢,弟妹,四姐应该的。只要你跟幺弟把日子过好,四姐做得再多,也高兴。” 腊月二十七,宜合婚订婚。 按照阳历算,刚好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 杨支书选了这天做结婚的正日子,看得出来是下了真功夫。 天还没亮,公鸡刚叫了头遍。 杨落雁便麻溜地爬起来,换上喜服,开始对镜梳妆打扮。 今天是她人生中的大日子。 没有人比她更重视。 等到刘慧推门进来,杨落雁喜服都穿好了,妆也化了一多半了。 “雁儿,你不先吃点垫垫?这一天折腾,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饭呢。” “是哦,妈,我怎么连早饭都忘了吃?” 刘慧轻叹一声,这丫头激动的,连吃饭都忘了。 终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 杨落雁匆匆地赶到堂屋,一屁股坐下来,摸起馒头,就秃噜一口稀粥。 主座上杨支书老脸一沉,拿筷子敲了敲桌面:“马上也是要成家的人了,为人处世要稳重,别再像个姑娘家冒冒失失的。” 杨落雁不由放慢了节奏:“知道啦,爹。” “这200块钱,是爹跟你娘给你的压箱钱。你自己攒着,别让那小子知道。” “爹,不用啦。我们年轻,能挣。” “叫你拿着你就拿着。” 杨落雁犹犹豫豫。 其实她不是不想拿,而是不想为了这点钱特地瞒着吴远。 最后还是刘慧不由分说地把钱揣进了小闺女喜服的口袋。 吃完早饭,大姐杨沉鱼终于姗姗来迟,带着俩个睡眼惺忪的孩子。 与此同时,吴家老宅。 吴远把大黄牵到邻居代婶家里,寄养一天。 免得今天宾客众多,和狗子互相惊扰。 回过头来,三姐夫熊刚已经带着帮忙的人赶到了。 于是院子里垒灶的垒灶,搭棚的搭棚。 院子外头大红喜字、对联刷刷地贴起来,红纸路引一直贴到村口的树上。 吴秀华在灶房里做早饭。 吴远进来时,看她正在抹眼泪。 “三姐,怎么了嘛?” “没事,烟熏的。” 这时候,吴远本该上前默默给三姐一个拥抱。 可惜两世为人,他还是做不来。 不过他都记在心里。 三姐在灶房里忙活,三姐夫在外头统筹一切。 今天这婚事的支客师一职,也毫无疑问落到了仗义热情的三姐夫头上。 所谓支客师,有地方又叫支客司。 不仅要统筹婚事大小事务,而且要负责迎来送往,照顾好宾客。 甚至某桌席面上座次僵持不下时,他还得负责理清来客和主家的关系亲疏尊卑,协调好座次。 可谓是事无巨细。 天色渐亮,来的人渐渐增多。 但在熊刚的安排下,全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反倒让吴远这个新郎官闲下来,看着婚床四周满墙的笑脸娃娃,略感惊悚。 但愿今天落雁陪嫁的家具,能多挡掉一些,省得晚上睡觉渗得慌。 很快,锣鼓队,接亲队,相继到位。 吴远这个新郎官,也就正式入位,接受各种摆布安排。 到了八九点钟。 姐姐们带着孩子陆续抵达。 老大吴淑华不舍得出钱,但便宜话、好听话她从不吝惜。 先是夸了今天的幺弟多么精神,多么帅气,随后摸着席梦思床垫赞不绝口。 她这一夸,倒还真让老二和老四上心了。 “幺弟,这真是你手工做的?” 吴远点头。 “这么厚的垫子冬天好办,夏天可怎么睡?” “这是单面席梦思,翻过来就是凉席。” 姐姐们啧啧称奇之余,还真对幺弟有些刮目相看了。 接着老大立刻借机要求:“幺弟,年后你给大姐做个席梦思呗?” “行啊,等我年后开了厂,你们想买几床买几床,但别忘了照价付钱。” 老大恍然大悟,怪不得老三上杆子对幺弟好。 敢情幺弟是真长本事。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多掏点钱给幺弟办婚事了! 老二轻叹一声,我是真的尽力了。 唯有老四暗自欣慰,得亏当初跟三姐争取了给幺弟置办床上用品的机会,想来幺弟多多少少会念点好吧? 第13章 你给我撑面子,我给你填里子 其实吴远并没有那么多心机。 在对待其他几位姐姐的事情上,只要三姐吴秀华高兴,让他怎么做都成。 吉时已到。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吴远被簇拥着出了门,领着一行9辆清一色的凤凰自行车车队正式出发。 一路上,车队浩浩荡荡,过桥放鞭炮,遇到拦路的就撒糖撒烟,引来不少路人看热闹。 直到抵达杨支书家门口。 作为十里八村颇有威望的老支书,今天嫁最宝贝的闺女,绝对是远近皆知的一大盛事。 甚至半个月前,其他打算办喜事的家庭,一听说跟老支书家里撞了日子,都默默地改了时间。 所以今天,老支书家门口是人山人海。 别说小汽车了,就连自行车推进去,都难如登天。 好在有烟有糖有散碎零钱硬币开路,折腾了半个多钟头,吴远总算是挪到了杨家大门前。 簇拥在杨家门前的,大多是杨落雁这头的亲戚。 在甚嚣尘上的高攀论和入赘论之下,这些亲戚看向来接亲的队伍,天生就带有一股子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结果人到跟前才发现,旁的不说,新郎官是真的高大帅气。 和落雁简直就是郎才女貌的绝配。 所以在吴远面带微笑地散了一圈喜烟之后,堵门的人群立马散了一大半。 只留下几个顽固派,迟迟不肯离去。 这就不是吴远的事了。 留给接亲车队里专门应付闹婚的高手来处理。 无非是多一包烟、少一包烟的事儿。 十多分钟后。 在付出了六包喜烟的代价之后,大门打开。 吴远先叫了院子里的杨支书和支书媳妇,只是尚未改口。 紧接着,见过大姐杨沉鱼和大姐夫马长山,大舅哥杨贲和大嫂李云,二舅哥杨猛和二嫂蒋凡,顺便塞了点零钱红包给几个孩子。 “时候不早了,快去接落雁吧。”杨支书催促道。 吴远深吸一口气。 还剩下两道门,他却已经没多少耐性了。 干脆直接交给队里的高手去交涉,哪怕多散点烟和糖,他也认了。 因为他已经等不及要见自己漂亮的新娘了。 好在高手就是高手。 剩下两道门,拢共只用了十分钟就开了。 吴远终于出现在明艳照人的杨落雁面前。 “认识你十五年以来,你今天最漂亮!” 此话一出,气氛挠的一下,就浪漫起来。 十五年的相遇相知,只为了从今往后的长相厮守。 试问还有谁比他更配新娘子? 闺房里,尖叫和喝彩,响成一片。 就连把新娘子的红皮鞋藏到怀里的伴娘,都不好意思再藏,主动交了出来。 吴远亲手给杨落雁换上红皮鞋。 杨落雁伸手给他擦了擦汗。 又引起一阵惨绝人寰的哀嚎。 这小两口,太残暴了,联合起来撒狗粮。 齁死人不偿命。 退!退!退! 在众人的后退中,吴远牵着杨落雁的衣袖,来到堂屋给杨支书和支书媳妇敬茶改口。 杨支书很满意。 新女婿至少在面子上,让他狠狠地长了一把脸。 外人议论吴远高攀的同时,肯定不会说杨支书低就,只会夸他相人有术,提携后辈。 于是欢欢喜喜地应了声,喝了茶,给了红包,送小闺女出门。 按照习俗,新娘子出娘家门脚不能沾地。 这意味着,必须有人背着新娘子出门,直到送上车。 大舅哥二舅哥自然不可能出面背人,杨家这边只能从叔伯家里出个年纪小的堂弟出面。 吴远一瞧堂弟那身板,当即挺身而出。 塞了包喜烟过去,接着一个公主抱,就把杨落雁抱出了门。 杨落雁连忙撑开喜伞。 红红的喜伞映照之下,人面喜伞相映红。 出了杨家大门,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把杨落雁在后座安置妥当,随后也不掉头,直接跟着车队一往无前,不走回头路。 接亲车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后面杨家安排的送亲车队,立马浩浩荡荡地跟上。 和接亲车队,只有9辆清一色的自行车不同。 送亲车队,足足有18挂干净的平板车。 每一辆平板车上都绑了一个大件的家具或者嫁妆。 杨支书原本可以安排一辆卡车把嫁妆一趟送完,但那样就差了点意思。 毕竟两家相距不远,也就二里来地。 卡车五分钟送到,外人还没瞧清楚杨支书的手笔,哪还有什么面子可言? 倒不如这平板车队,场面壮观,而且陪嫁了什么,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等到接亲车队回到吴家,最后一辆送亲的平板车才刚出杨家没多久。 新娘子到家。 上万响的鞭炮,立刻响起。 跨火盆,去晦气。 四邻八乡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那么多孩子,前呼后拥地都要看漂亮的新娘子。 吴远顿觉压力山大。 兜里的喜糖早就散完了,接亲的高手也两手空空。 最后得亏是熊刚早有准备,把预备给小两口回门的喜糖拿了出来,才勉强应付过去。 吴家的高堂已然不在。 熊刚特地把吴远的师父乔四爷请过来,接新人的敬茶。 这是倍有面的大好事。 乔四爷自然万分乐意,即便掏了红包破了费也愿意。 最后伴随着外头又一阵隆隆的鞭炮声,吴远把杨落雁送到婚房的婚床上歇着,外头正式开席。 累,并快乐着。 吴远塞了一把花生糖到杨落雁手里,这是他好不容易私藏的。 就为了偷偷塞给媳妇,让她垫补垫补。 接着吴远出去应酬了。 吴家这头的亲戚,陆续挤进婚房来认新媳妇。 面对这么多笑容可掬的生面孔,杨落雁多少有些无所适从。 好在老大吴淑华终于在这一刻发挥了些作用。 陪在弟妹旁边,给她介绍吴家这头各路亲戚人马,让她尽快适应吴家女主人的角色。 吴远出门不为别的,是为了安排杨家的送亲队吃饭的。 送亲队以杨家二叔杨国柱为首。 一看就是个见多识广的精明人。 吴远招呼着他到新房随便看看,结果杨国柱一眼就注意到婚床的特别。 “这床垫了席梦思?” 吴远点点头。 “席梦思可不便宜。” “还行,我做的,冬夏两用,不比进口的差。” “小伙子很能干呀!就算我哥亲自安排,也未必能比这做得好。” “二叔说笑了。” 第14章 洞房花烛夜,事业进行时 说话间,外头平板车队抵达。 19吋的熊猫彩电,蝴蝶牌缝纫机,一面大衣柜,一套梳妆台,两口大箱子…… 在熊刚的安排下,一件件地搬进屋。 很快,新房里摆的满满当当。 余下的,只能先放到堂屋西厢里放着。 完事,平板车车队的师父们领了喜烟和喜糖,就走了。 杨国柱带来的送亲队则是留下来吃席。 当然他们也只是浅尝辄止,稍微吃点就离开。 毕竟他们的主场不在这边。 十几桌席面一开,院子里香气冲天,仿佛提前过年了。 新房里玩闹的孩子们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吴远趁机端了碗四喜丸子进屋,给守在婚床上眼巴巴的新媳妇尝尝鲜。 起初杨落雁还顾忌颜面,不敢偷吃。 吴远干脆把房门一关。 杨落雁再看向香喷喷的四喜丸子,再也忍不住了。 一个拳头大的四喜丸子下了肚,杨落雁直接吃了个半饱,坐在婚床上的腰板也挺
相关推荐:
淫魔神(陨落神)
恶蛟的新娘(1v2)
山有木兮【NP】
桃源俏美妇
新年快乐(1v1h)
交流_御书屋
猛兽博物馆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万古神尊
篮坛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