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猛兽博物馆 > 第75章

第75章

致地道,“说说看。” 第188章 喜迎亚运,未雨绸缪(3k) 席素素也是没想到。 她只不过是随口一说,竟然得到了老板的积极回应。 于是绞尽脑汁地把平日里那些零碎的念头和想法,猝不及防地往外挤。 杂乱无章,千头万绪的。 听得吴远眉头直皱。 这孩子有想法是有想法,但并不多。 靠着增配沙发巾、沙发抱枕,以及改变裙边设计这些边边角角,还算不上什么新花样。 顶多算个新姿势。 不过这也提醒吴远了。 兴旺家具厂的产品,到了必须升级换代,以适应市场上新变化的时候了。 至于席素素这个接班人,至少知道动脑子。 吴远觉着可以接蔺苗苗的班,但还需要着重培养一下。 假以时日,挑起兴旺家具厂这边的担子应当不是问题。 毕竟她连这么重的负担都能习以为常。 就在这时,财务室的电话铃响了。 赵果接起来一听,就把话机交过来道:“老板,找您的。” 吴远接过话机,一听是三姐夫熊刚的电话。 电话里,熊刚开门见山道:“卞乡长听说你回来了,意思想一起吃个饭。” 听这话音,三姐夫应该是单独打的电话。 吴远就直截了当地问:“三姐夫你知道是为什么事不?” 熊刚猜忖道:“我不确定,但估计是跟缫丝厂有关。” 吴远一瞬间就猜到了卞孝生的动机,但碍于三姐夫从中做这个中间人。 他无法拒绝这个饭局。 不过一想到缫丝厂好歹是办成了,也盈利了,也确实带动了全乡的发展,就平衡不少。 “如今范家饭店也没了,打算在哪儿吃?” “县招待所,我来做东。” “哪能让你做这东?”吴远果断道:“三姐夫你负责张罗就行,我保管准时到。” “那就今晚六点?” “行。” 挂了熊刚的电话,吴远挥挥手道:“你们都忙吧,我去木工车间看看。” 席素素先是往缝纫车间走,见到吴远走远了,又溜回来问赵果道:“果果姐,我刚才是不是表现得很差很差?” 赵果坦诚道:“至少算不上好,不过对于你来说,已经算不错了。” “什么意思嘛!” “因为你脑子都长别的地方去了。” “果果姐!”席素素懊恼地直跺脚,接着气哼哼地走了:“不理你了,总嘲笑人家!” 等到席素素走远,赵果这才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胸前。 我哪是嘲笑你哟?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 还没进木工车间,吴远已经事先把一包新华子拆好了。 进门叫了声‘师父’,接着散了一圈烟,随即师徒俩到门外院子里说话。 “师父,你咋总不去上海帮我呢?我一直等着你来帮我总揽大局的。” “年纪大了,不想动。”乔四爷任由吴远上了火道:“况且你家里这摊事,难道就扔掉不管了?” 吴远趁机道:“我也在愁这事呢。照这架势,恐怕到不了年底,订单就要再度下滑。” 乔四爷吐了口烟道:“花无百日红,更何况一个厂子?” 吴远摊摊手道:“订单没了,我少挣点钱倒是无所谓。关键是这么多师傅,怎么办?” 这话顿时点到了师父的命门上。 当初师傅们过来时,不少是求到乔四爷门上的。 万一厂子订单下滑,没那么多活了,到时候让谁走,不让谁走? 这事想想就头大。 乔四爷门头抽了几口烟之后,才道:“销路和订单这块,我也不懂。但说到干活分工,你想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绝无二话。” 等的就是师父这句话。 事实上,跟席素素谈过,吴远已经有点头绪了。 跟乔四爷又抽了两根烟的功夫,马明朝开车找到村部了。 “正好,送我去县里一趟。”吴远说着,跟乔四爷挥手告别,坐进车里。 桑塔纳离开梨园村,吴远忽然想起道:“先走乡里,去范家一趟。” 不多时,银色桑塔纳停在范家小楼门前。 昔日鲜亮透新的‘范家饭店’招牌已经破败不堪,在秋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曾经灯火通明的小楼,也变得黯淡无比。 吴远下了车,站在门口喊了好几声:“有人吗?” 老半天,老范媳妇这才慢慢腾腾地走出来,吓得吴远当场有些不敢认了。 目光浑浊,头发灰白。 仿佛半年间,老了十来岁。 老范媳妇走到吴远近跟前,才认出他道:“原来是吴老板,快请屋里坐。” 吴远五味杂陈地跟着进去了,就见老范媳妇忙前忙后地去倒茶找烟。 找了半天,家里也只有半包的大前门了,还是拆封已久的。 “嫂子,别忙活了。”吴远从兜里掏出范冰冰带来的600块钱道:“这是冰冰托我带回来的600块钱,你点点,看少不少?” 老范媳妇千恩万谢地接过,攥在手心,却没有点。 “范老板还好吗?” “唉,好什么呀。在那里能好么?” “年前能出来吧?” “出来也毁了,这社会还能做什么!” 吴远咂了咂嘴,实在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来。 在这样一个经历沧桑巨变的家庭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嫂子,冰冰在上海干得挺好的,你尽管放心。” 这时候,老范媳妇浑浊的双眼中,才透出一丝光亮来:“冰冰她是遇见吴老板你这样的好人啦,我和老范都感谢你。谢谢你,吴老板……” 从范家离开,吴远看着窗外凋零的街道,如鲠在喉。 这一年下来,私企膈屁了,外企停滞了,乡镇企业被三角债拖得半死不活。 似乎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北岗这样的小地方,更是仿佛失去了活力,一夜回到解放前。 到了县百货公司,人气更是惨淡。 即便百货公司刚花了大价钱换了自动扶梯,也挽救不了。 吴远忽然意识到,在北岗这样的小地方,家具的款式、质量倒还在其次。 关键是普通老百姓没有消费欲了。 这才是大问题。 乘坐自动扶梯到了五楼,人气几乎回到了刚进驻百货公司那会。 所不同的是,那时候杨沉鱼反而干劲十足。 不像现在,跟陈亚拉着家常,都没看到自己出现,一看就躺平了。 最终还是陈亚先发现了他,杨沉鱼这才走过来。 “大姐,根据你跟顾客的交流,咱们家具是不是款式过时了,样式太少了?” 杨沉鱼手捧着下把,一幅慵懒的样子趴在柜台上道:“这样说的人,有是有。但我觉着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客流量少了!” 说着,杨沉鱼甩过来一本记录表格。 看得出来,从刚站柜台时开始,大姨子的成单率一直在上涨的。 舌绽莲花的功夫,也是与日俱增。 可架不住这几个月来,客流量与日剧降的。 成单率再高,也无济于事。 这多少印证了吴远的猜测。 但还不够。 合上本子,扔回给杨沉鱼,吴远头也不回地走了。 杨沉鱼还在后面问:“妹夫,不留下来吃个饭?” 吴远头也不回地道:“不了,我到大哥那边吃。” 俩钟头后,赶到北阴的兴旺家具专卖门店。 正碰上杨贲两口子在吃午饭。 杨贲一见他来,立马起身道:“来之前也不说一声,这也没什么准备。” “要不让你嫂子去买俩菜,咱喝两盅?” 吴远摆摆手:“我随便吃点就行,晚上还得陪卞孝生吃饭。” 李云当即去拿碗盛饭道:“妹夫,没什么菜,你将就着点。” 仨人吃着饭,边吃边聊。 “大哥,现在县里客流大幅下滑,市区这边情况怎么样?” “我听说了。不过市区还好,客流量有所回落。但来的都是慕名而来,成单率高。” “对家具款式有没有什么新要求,比如说追求南方大城市的时髦和洋气?” 不等杨贲回应,李云便抢先道:“有是有,但不多。不过我觉得,咱们家具都是布艺为主,确实太单一了,选择面不大。” 这个问题好办。 吴远脑海里各种样式的都有,甚至曼迪菲还有现成的可以借鉴。 随便嫁接一些洋气和潮流元素过来,就足够用了。 简单吃完饭。 店里来人了,俩口子开始忙活。 吴远径自出了门,拒绝了马明朝开车跟随,信步在街上溜达。 家具好做。 消费信心一旦萎了,想要重振就难了。 这就跟人到中年的力不从心一样。 就在这时,一家门店墙上贴的熊猫招贴画,映入了他的眼帘。 熊猫盼盼? 吴远立刻想到了明年9月的亚运会。 那是一场博大的盛会,上头也正是靠这场盛会,来重振整个民族的精气神。 最终也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吴远灵机一动,这不就是重振雄风的猛药么! 想到这里,他掉头就往回走。 回到杨贲的店门口,直接挥别道:“大哥,大嫂,我先走了。” 李云若有无地挽留一句道:“不多坐一会?” “不了不了。” 目送着银色桑塔纳绝尘而去,李云好奇地道:“怎么一转眼的功夫,他小姨父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杨贲也奇怪,随口道:“兴许是想通了,想透了,想明白了!” 第189章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1/5) 银色桑塔纳回程的路上。 吴远坐在后排,脑海里的念头,像野草一般肆意生长。 亚运会这剂猛药,能让整个民族重振亚洲雄风。 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家具厂?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这药该怎么用? 是当狗屁膏药贴身上,借此做一波促销,拉一波销量,续一波名。 还是直接一针见血地打下去,彻底跟亚运会绑定。 让人一谈及亚运会,就想到北岗的家具。 记忆里,有多少家公司企业把亚运会当狗皮膏药贴的,吴远记不大清楚了。 但跟亚运会直接绑定的,吴远记得清清楚楚,至少三家。 令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健力宝。 拼着给亚运会砸下1000万的赞助,疯狂揽获了7.5亿的订单。 成为亚运会赞助商家中的最大赢家。 相比之下,另外两家,盼盼防盗门,盼盼食品,倒是有点没赶上趟。 在亚运会结束后几年,方才姗姗出现。 即便如此,依旧迅速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 由此可见,亚运会这支强心针的效果之强! 不过健力宝的神话,吴远自问没有信心去复制。 毕竟人家李总从84年奥运会就已经开始布局、沉淀了,实力不是他一个新生的家具厂可以比拟的。 更关键的是,饮料和运动赛事是深度相关的。 至于家具嘛,多少差点意思。 所以这头筹就不用跟健力宝争了。 吴远想的是,花小钱办大事。 一念至此,脑海里的思绪瞬间清晰起来。 走盼盼门窗的道路! 甚至连盼盼门窗的广告语‘盼盼到家,安居乐业’都可以直接借用。 这就叫,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至于这路怎么走? 吴远脑海里也规划好了,分三步。 第一步,先把兴旺家具改名为盼盼家具; 第二步,出一小部分资金赞助亚运会,顺便打出‘盼盼到家,安居乐业’的广告语。 第三步,开足马力,扩大生产,坐等收钱。 吴远要求不高,做健力宝一个零头就行。 5000万! 至于说采用盼盼为名,会不会造成商标侵权? 吴远一点都不担心。 几年后的盼盼门窗、盼盼食品都没问题,现在就更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等到脑海里计划落定,桑塔纳已经回到了北岗县城。 时间刚刚两点四十,距离晚上饭局尚早。 桑塔纳直接下了县城回家。 一路上,道旁的土地依旧是光秃秃一片,只有黄土混杂着稻梗子的颜色。 但吴远知道,这里很快就会长出绿油油一茬的小麦苗,经历秋日的寒霜,冬日的大雪,而后在春天里茁壮成长起来。 心中有希望,即便前路再难,又有何妨? 想到这里,吴远浑身轻松起来。 不多时,桑塔纳回到家。 还没停稳,熊文和熊武便从小楼里跑出来。 一派欢欣鼓舞的样子:“哦,老舅回来咯!” 吴远一把抱起日渐结实的熊文,又伸手摸了摸熊武的脑袋。 “今天怎么没上学?” 怀里的熊文奶声奶气地道:“舅舅,你忘啦,今天是星期天。” 吴远恍然大悟。 又听熊武补充道:“而且是重阳节,尊老敬老的节日!” 吴远笑道:“那你怎么不在家陪你爷爷奶奶,来我家做什么?” “老舅,我们要来陪你过重阳节。” 俩孩子话说到这里,吴远便不再多问了。 他生怕问到最后,自己二十啷当地,成了那个被尊被敬的老人了。 一进屋,三姐吴秀华正在客厅里剪着纸钱。 吴远放下熊文,疑惑道:“三姐,咱家以前重阳节也祭祖烧纸么?” 吴秀华边剪边道:“以前穷,是能省则省了。现在你不差钱了,可差时间了。七月十五你没赶上,我琢磨着你就在重阳补一下,让咱爹娘在下头手里也宽裕点,沾沾你的福气。” “行,那我今儿带俩孩子去给爹娘看看。” 熊文熊武也跟着凑热闹:“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于是,原本只是想简单地烧个纸。 结果一下子去了六个人,桑塔纳塞了个满满当当。 好在路不远。 熊文和熊武乖乖地坐在后排,吴秀华只需要抱好小江和玥玥就好了。 下了车,吴远接过小江,三姐抱着玥玥。 一文一武伴左右。 走到两座光秃秃的坟头前立定,吴远发现,自家老爷子吴大先生风光一生,临了连块碑都没有,着实有些寒碜。 这事得办了。 不然保不齐哪天,老爷子梦里来找自己。 烧完纸钱,回去的路上。 吴远问起吴秀华道:“三姐,你刚才跟爹娘叨咕什么呢?” “让爹娘保佑我,养个闺女。” “三姐你又有了?” “胡说什么,你三姐夫好歹也是干部,哪能违反国家政策。我是琢磨着,生不了,咱领养一个也行。” 吴远脸上不由浮现出怪异之色。 看来两世为人,有些事会变,有些事不会变。 三姐这个视若珍宝的闺女,还是要来了么? 不过这个领养的闺女,虽然小时候刁蛮任性,但长大了却没长歪。 三姐和三姐夫也享了她不少的福。 所以吴远啥都不说了,顺其自然。 一行人回到家。 刘慧已经把晚饭烧好了。 吴远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提上两瓶茅台,就上了县里。 县招待所。 吴远紧赶慢赶地,还是没能早过三姐夫熊刚。 他人到的时候,熊刚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瞧着吴远带来的茅台,直接取了一瓶道:“一瓶就够了,卞乡长酒量不大,况且今儿是谈事。” 说到谈事,熊刚就趁机先跟吴远通气道:“你打算怎么应对?” 吴远笑道:“当然是看卞乡长开多大口了。” “他开多大口,你都打算接着?” “当然不是,我指定不能吃这亏。” 定下这个基调,熊刚也不再多问,否则一会要叫卞孝生看出来了。 都是人精。 谁也不是傻子。 不多一会儿,卞孝生人未到,声音倒是先到了。 “吴老板,见你一面可不容易啊!” “哪里哪里!”吴远谦虚着,心吋着,看来卞乡长盯上自己不是一天两天了:“一直都想聆听卞乡长的指点,可惜没机会。” 第190章 你利国利民,我只看利益(2/5) 仨人落座。 先点上一根华子,抽一口,熟络熟络。 而后熊刚才叫来服务员,吩咐走菜。 冷菜很快上桌。 熊刚也趁机掏出了茅台。 卞孝生一瞅,茅台都上了,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卞孝生总算进入正题。 “吴老板,我很欣赏你,能在贫困落后的农村,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致富路来。” “可惜啊,对于大部分的农民,他们还处在温饱线上挣扎。因为他们收入实在太单一,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琢磨一条路。” “一条给广大农民增收增产的路。” 饶是早有心理免疫,卞孝生这一番高谈阔论,依旧博得了吴远的点头赞许。 至少听起来,确实是个想干事的主。 接着就听卞孝生续道:“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我打算在咱们全乡,拿出一部分土地,推广蚕桑养殖,让各家各户都能多一项可观的收入。” “但是养蚕容易,销路难。卖蚕茧子可不容易,但做出成丝就好销多了。所以我觉着,咱们得配套搞个缫丝厂,才能确保农民的收成落到实处。” “可缫丝厂的话,咱们要人有人,要地有地,唯独缺钱。所以,恳请吴老板倾力加盟,咱们一起把这个利国利民的好事做成!” 调子起得老高的,关键还得看能不能落到实处。 不过前世卞孝生确实干成了,虽然中间耽误了年把。 吴远不动声色地道:“卞乡长,具体怎么个加盟法?” 卞孝生一听有门,立刻侃侃而谈道:“初步计划,采用合资的形式。乡里出地,财政上做一部分贷款。初期投资50万,目前还欠30万缺口。如果没有吴老板慷慨解囊,那就只能全乡集资了。” 前世确实是集资的,甚至还挪用了一部分。 也因此卞孝生到了县里,仕途就停止了,再没能寸进半分。 这口倒是张的不大。 看得出来,是经过充分论证研究的。 于是吴远果断道:“卞乡长,我个人可以出资20万!” 一听这话,卞孝生差点激动地蹦起来。 熊刚却有些坐不住了。 毕竟卞孝生说出这30万缺口,肯定是照多了说的。 真正缺口,保不齐也就只有20万。 你这大包大揽的,下回他会当你好欺负的。 卞孝生当即拍拍胸脯道:“吴老板,你出20万,我可以给你保证,占股40%!” “卞乡长,股份我倒不担心。”吴远笑道:“唯一担心的是,万一哪天你高升了,万一接任的乡长不认账,怎么办?” 前世卞孝生确实干了一半,就高升了。 话音刚落,卞孝生就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吴老板,不管我走到哪儿,这个厂子都会负责到底的。否则我还有何面目回来面对一口井乡的老百姓?” “行,卞乡长,有您这句话,这项目我投了!” 吴远端起酒盅,和卞孝生碰了一杯。 喝完之后,趁着卞孝生意气风发的,吴远趁机道:“卞乡长,有个事想请你帮帮忙。” “你说,只要我能办到的。” “我想弄块地,作为家具厂的厂区。最好靠近县城,公路水路都方便点。面积不大,100亩就行。” 卞孝生当即倒吸一口冷气。 好家伙,100亩! 100亩放在农村,的确是不大,无非是长300米,宽200米多一点点的一块地。 可在县郊,还得靠近公路水路,这就很难得了。 卞孝生嗦着牙花子道:“吴老板,这事我能帮你跑跑。但县郊的100亩地,我真不敢打保票。总之,我尽量争取。” 吴远再次举杯:“那我先敬您两盅。” 熊刚也举杯道:“我陪你们。” 喝完这一轮,卞孝生有些唏嘘。 这钱哪有白投的? 不过话说回来,他也很清楚一个问题。 那就是,拿县郊的100亩地,绝对比从村民手中集资20万,容易多了。 县城里地多得是。 但老百姓手里,是真没钱。 一瓶茅台喝完。 酒席就散了。 卞孝生起身去签单,才知道已经被买过了。 嘴上对熊刚一通叱责,心里不定多高兴。 等到卞孝生离开,吴远问熊刚道:“三姐夫,今儿这顿饭多少钱?” 熊刚摆摆手道:“一顿饭而已,你看你较什么劲?” “那我给你200,少也不补了。” 吴远边往三姐夫兜里塞边道:“你那点工资不省着点花,怎么领养个闺女?” 一听这话,熊刚也不推了,“要个闺女,成你三姐的心病了。你没看出来么,抱着你家玥玥不撒手。” 吴远笑道:“我看出来了。” 话说回来,熊刚这才想起来问道:“你要那100亩地做什么?真打算把家具厂做大做强?” “那还能有假?”吴远卖了个关子道:“我打算趁机搞个大动作,争取明年全国人民都知道咱这家具。” 熊刚瞪大俩眼道:“这不可能吧?” “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 “行,做生意这事我也不懂。反正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 “那三姐夫要不要我送你?”吴远指着桑塔纳道。 熊刚拍拍二八大杠,“我还是骑这个稳当。” 吴远瞅了瞅,二八大杠车架有点大,确实不太好带,就听之任之了。 等到吴远坐车到了家,才发现媳妇杨落雁还没回来。 “这都几点了?”刘慧在客厅里带着俩孩子道:“孩子都困了,她还不着家。” 吴远连坐都没坐,叫上掉头正准备离开的马明朝道:“走,再回县里一趟,接我媳妇。” 都八点多钟了,天早黑了。 吴远还真不放心媳妇一个人走夜路回来,就算有二嫂蒋凡陪着也不行。 桑塔纳开到县里门店前,里头果然亮着灯。 杨落雁正跟蒋凡在那里议事,浑然忘我的。 吴远一推开门,反而把俩人吓了一跳。 “这都几点了,也不看看时间的么?” 蒋凡没说话,她显然是知道时间的。 杨落雁看了看时间,顿时抱歉道:“二嫂,耽误你回家了。” 蒋凡只能说,“没事,回家也是闲着。” 说着提起包就道:“那我先走了,你们俩慢点。” “等等,二嫂。这么晚了,你一个人也不安全。我们送你,反正也就一脚油的事。” 第191章 一举四得,放手去干(3/5,求订阅) 当天晚上。 杨落雁还想上楼陪俩孩子睡觉,培养培养感情来着。 结果直接被刘慧撵下来了。 她看俩孩子睡觉已经够累了,实在不想再看第三个。 吴远看着媳妇垮着个俏脸,抱着枕头毛毯,狼狈地回来,嘴上忍不住想笑。 结果下一秒。 杨落雁便跳上床,兴奋莫名地道:“正好关于服装厂扩建的细节,我跟二嫂还没讨论完,跟你讨论也是一样的……” 吴远顿时不笑了。 这一夜,连大黄、糯米、饭团仨狗都睡了。 吴远还在听媳妇滔滔不绝地描绘着服装厂后期的规划。 真正应了那句话,睡得比狗晚。 以至于隔天一早

相关推荐: 桃源俏美妇   深宵(1V1 H)   弟弟宠物   顾氏女前传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镇妖博物馆   树深时见鹿   万古神尊   乡村透视仙医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