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而吴远能如此备受关注,也正是因为吴远这边,有这些商人老板所需要的,第一手,实实在在的信息。 于是连续两天的招商引资会开下来。 最终签订下来的意向投资项目破天荒地突破一位数,达到两位数的规模,共十一项。 从三个项目,到十一个项目,足足翻了好几倍。 而总投资额,也从首次的五百五十万,涨到这次的近两千万的规模。 形势喜煞人,形势逼死人。 10月2日晚上。 吴远来到陵园东路上时,夜市上已经人头攒动了,三姐夫熊刚却还没下班回来。 直到三姐吴秀华抽出空来,陪着他聊了近半个钟头,熊刚方才出现。 熊刚刚从二八大杠上翻下身来,就被幺弟的烟怼到了跟前道:“怎么这么晚?建管局这么忙么?” 熊刚接过华子,就四处掏兜摸火道:“不是局里的事,是被上头临时叫去开会了。” 俩人边说,边回到先前吴远和三姐聊天的地方。 熊刚坐上媳妇吴秀华的凳子道:“这不是因为,这次招商引资会的效果显著,市里督促动员,各单位各部门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 “尤其是咱们建管局这边,道路桥梁建设配套要积极规划,尽快到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 “据说徐长盛打算明天去北阴那边,找上头磨那条直通彭城的省道工程预算。” 一席话,听得吴远也是颇为意外道:“动静真够大的。” 熊刚却是听出幺弟这话的言外之意道:“你别看这两千万的投资规模,还不如你亚运村卖几十套公寓的。但这些项目若是真能落地生根,对于北岗的带动,将是巨大的。” 这话是一点不假。 只要是围绕着家居港,把家居家装的上下游产业,有一半落地到北岗来,就足够北岗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了。 所以吴远点头之余,趁机问道:“压力给到了你的建管局,那么多道桥建设工程,需要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你这边缺口大吗?” 熊刚却是理所应当地道:“徐长盛给我施压,我缺钱,自然是要找他伸手去要。实在不行的话,到时再说。” 这思路清晰,无可挑剔。 就在这时,吴秀华把俩人喝酒的菜端过来了。 俩人就坐在小院里,对酒当空,推杯换盏。 离开三姐家,回到吴家小楼,已经近九点钟了。 意外的是,老丈人杨支书竟然还在,蹲在大门口,闷头地抽着烟。 吴远推门下车,直接陪着蹲下来,续了一根华子问道:“爹,啥事把你愁成这样?” 杨支书接过华子,别在耳后,只专注与手中这半根道:“今天有人找到村上来,说是要7000块一吨,收购咱们的铝锭。我没松口,可老许和老李都有些动摇。” 第1338章 别考验人性,办法要周全 目前村部库房里,拢共四百吨的铝锭。 前一百吨进价5800块,后三百吨进价5750块。 就算全部按照5800块成本价来算,7000块的收购价,利润也足足有1200块每吨之多。 算下来,总利润就是48万块之多。 这对于梨园村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难怪老许头和李会计,都会因此而动摇。 可吴远的目标利润是眼前48万的十倍之多,自然不会同意。 于是当即摸出大哥大,当着老丈人的面道:“我帮你问问,现在是什么行情。” 第一个电话打到了金老板那里,又由金老板打到了抚顺铝厂的丁主任家里,一问这行情,竟然达到每吨7500块。 好家伙。 杨支书当时就骂骂咧咧起来了。 一倒手,每吨铝锭就净赚500块,四百吨算下来,直接就是20万块之多。 这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生意。 紧接着吴远又打到了米老板的连襟冯主任那里。 结果冯主任这边的报价竟然更高一些,每吨7600块。 行情果然是见涨了。 杨支书放下心来,当即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道:“行了,放心了,回了。” 吴远却叮嘱道:“爹,叫赵富仁派人加强看管,别让人有可乘之机。” 杨支书头也不回地道:“你放心,我指定是当成金子来看。” 尽管老丈人都这么说了,吴远还是不太放心。 进了家门,用完媳妇准备的解酒套餐,就特地出门,去村部看看。 秋夜凉如水。 吴远信步闲庭在村道上,就见隔壁陈杏还在自家虾塘边上溜达。 虽说小龙虾季节已经濒临结束,可陈杏搞得虾塘面积,却扩大了好几倍。 她这是几乎把家前屋后的空地,全都利用起来了。 好在村部小学,处于一片静谧的夜色之中。 标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铁门,紧锁着。 吴远不用担心,斜刺里冲出什么自行车来,直奔自己而来。 一路溜达到村部。 果不其然,这么晚了,老三位全都一下子还在村部办公室。 抽着烟的同时,忍不住手不断地抖活。 看得吴远进门就一脸莫名地问道:“都怎么了,爹,许叔,李叔?怎么抖成这样?” 最终还是老许头先开口问道:“小远,你问的那些铝锭的价钱行情,都是真的?” 吴远当即伸手去摸电话机道:“许叔你不信的话,我再当场给你打一个。” 老许头摁住电话机道:“不是这个意思!我自然是信你和老杨头的。只是一下子涨那么多钱上去,我跟老李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李会计喃喃道:“可不?这铝锭咱就买来,放在库房里也没动,几个月时间。利润就比咱们村辛辛苦苦地养了那么多的麻鸭和小龙虾,还要挣钱!” 老支书敲敲桌面,强调道:“根本就没法比!” 吴远却反问道:“现在你们知道铝锭值这么多钱,就不担心货物本身出什么纰漏了?” 老支书脱口而出道:“刚才我回来,已经带人把院墙下面那几个狗洞堵上了。” “不仅如此,爹,”吴远补充道:“看守的人员上,排班上,最好也再合理地调配一下。” 再坚固的堡垒,也容易从内部攻破。 如今这铝锭对于村里人来说,跟金子没什么区别。 只要稍微弄点出去卖,就能抵得上一年的收成。 老支书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我倒是忽略了这一点,老许,你看?” 老许头点点头道:“小远说得对,利益面前,人性是经不住任何考验的。我们得拿个办法出来,确保万全。” 转眼到了10月9日。 吃过早饭,吴远坐上宾利慕尚,直奔辛庄中学。 自打手术过后,钟文勇这孩子,性子是真转了不少。 以往不用拄拐,走路有些微地走形,他就觉着在学校里自卑。 可如今哪怕是天天拄拐上学,他却依旧坚持到学校就读。 即便以他的底子,缺上一两个月的功夫,也不会落下多少功课。 宾利慕尚抵达辛庄中学门口。 吴远推门下车,提上媳妇准备的小小礼物,先去拜访了一下钟文勇的班主任罗玉环。 罗老师一如既往地素面朝天。 对于吴远的到来,有种由内而外地开心。 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夸赞文勇道:“吴老板,经过手术之后,文勇这孩子真的,变得更加优秀了。简直就是一个阳光开朗大男孩!” 吴远客气道:“跟罗老师您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感受着对方发自内心的开心,吴远不得不感慨,这年头的教师,不少人是称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的。 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教师,终究是越来越少了。 感慨之余,吴远把小礼物放在桌上道:“罗老师,那我这就去把人带走?” 罗玉环先推脱了一下礼物,死活是不肯收。 最后推脱不过,才勉强收下。 然后主动道:“吴老板,你先且坐,我去把人给你叫来。” 不多时,钟文勇拄着拐杖出现:“老舅。” 吴远闻声起身,迎出去道:“该去复查了,你准备好了?” 钟文勇一脸兴奋地道:“早就准备好了,老舅。其实我觉着,我这腿好多了。” 罗玉环站在旁边道:“你们放心去复查,落下的功课,后续我会给文勇安排补回来的。” 于是,舅甥俩挥别罗老师,下楼上车。 吴远带着钟文勇,先回了四姐家一趟,给文勇带上一两身换洗衣服,然后直奔上海而去。 经过这一圈折腾,抵达上海的时间,比之前都晚了一些。 抵达JA区的华山医院时,已经临近下午五点了。 但碰巧特需病房的值班护士是曹丹丹,加之有俞主任打过招呼,舅甥俩顺顺当当地办理了住院。 办理完这一切,马明朝也把盒饭买过来了。 舅甥俩就在病房里,简单对付了一顿。 然后挨个地给家里去电话,报平安。 忙完这一切,换上病号服的钟文勇,彻底安静下来。 良久之后,看着沙发上被报纸遮住脸庞的吴远道:“老舅,不管明天复查的结果是好是坏,我都能接受。” 吴远放下报纸,看着钟文勇。 这小子,心理上还真强大了不少。 不过强大归强大,但他依旧不假思索地道:“肯定是好的,不用想!” 第1339章 上回没赶上,这回得补上 这次来得匆忙。 吴远也没回四平路的家,以至于舅甥俩在病房里,什么书也没有,只能干瞪眼地看电视。 只是文勇这孩子历来不爱看电视。 而吴远这个短视频都刷烦了的人,更是看不上如今这年头的电视节目。 所以这特需病房里的闭路电视,瞧着高级。 可对舅甥二人都没什么吸引力。 吴远强装看了一会,一回头发现,文勇也是看得心不在焉。 于是一扶膝盖,起身道:“我出去转转,你待在病房里,哪儿也别去。” 钟文勇应了一声。 起码老舅不在,他不用装着很认真地看电视了。 吴远出了病房,就找值班的章梅问了最近的书店位置,然后下楼而去。 不多时,去而复返。 吴远带回几本书来,有小说,有散文集,直接丢到了钟文勇的床上。 这小子一见有书,干脆不装了。 摸过来喜滋滋地,就跟抱了个姑娘似的,贴在胸口。 “谢谢老舅。” 吴远扬扬手,没说话。 但意思不言自明,不用谢,你谢个屁。 接着大哥大便跟着响起,接起来一听,赫然是省城的小姨子黄茉莉打来的。 “姐夫,你们到医院了吧?我爸在旁边呢。” 可见,这次复查,大姨刘玲和大姨父黄立群虽然人没到,可这心里都跟着记挂着呢。 “我带着文勇已经到了,连晚饭都吃过了。一切顺利,大姨父,茉莉,别担心。” 接着黄立群声音打电话那头传来道:“我刚跟老俞通过电话了,他会给孩子认真复查的,你放心,明天我会盯着的。” “让大姨父费心了。” 黄立群这个电话一打,看起来是没帮到什么忙,却让吴远心安了不少。 一宿无话。 病房里的条件再好,终究是没法让人睡得太过踏实。 即便吴远舅甥俩只是来复查的。 文勇更是如此。 捧着书本,就跟抱着姑娘一样,过了十二点还不撒手。 直到被吴远再三催促,这才闭灯睡去。 转天一早,在保洁人员的悉悉索索声中,以及弥漫的消毒水味中,舅甥俩早早地就醒了。 结果直到洗漱完毕之后,保洁人员这才推进到病房。 吴远抬腕一看时间,竟然才六点钟不到。 怪不得始终不见马明朝送早饭过来。 文勇已经抱着书本这种精神食粮啃起来了,吴远瞅瞅旁边被翻烂了的报纸。 起身道:“你留在屋里别动,我下楼去去就来。” 文勇哦了一声,很想问老舅,是不是去买橘子的。 转念一想,即便是的,也合情合理。 遂就不再多问。 吴远信步下楼,果然见到马明朝还在车里睡得正向。 出了医院大门,找了家卖相还不错的生煎包店,买了近一斤的量,外加俩塑料袋的豆浆。 吴远知道豆浆装在这塑料袋里不卫生。 可如今就这条件,他这手里没盆没碗的,只能暂时将就一下了。 回去路上,又从报亭买了几份早报。 回到住院部楼下,吴远敲了敲车窗,叫醒马明朝,把生煎包和豆浆分了一半给他。 这才重回病房,跟文勇一道把肚子填饱。 填报之后,钟文勇继续看书,吴远这边也有了新报纸打发时间。 等到报纸差不多看完,终于楼道里有了些许动静。 查房队伍的声音,由远而近。 不多时,俞主任那张面孔出现在病房门口。 吴远自是热情起身相迎:“俞主任,又来麻烦您了。” 俞主任看了钟文勇一眼,也不知道看出什么玄机,反正就说:“看样子恢复的不错。马上我安排人带他去做复查拍片,一会带着材料到我的门诊去。” 吴远握着俞主任的手:“一定,一定。” 原以为,俞主任说了这话,一会双方就要在门诊见了。 不料等到俞主任查完本楼层的病房,却又带着一个梳着大背头的男人过来了。 这男人一瞧就不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反倒像是医院里的行政管理人员。 “吴老板,这位是咱们医院主管后勤保障的樊院长。” “樊院长,这位就是上海滩鼎鼎大名的吴老板。” 一听对方这名头,吴远就知道,这是来活了。 谁能想到,带着外甥来复查的功夫,都能接到活。 果不其然,华山医院这是准备翻修门诊部大楼,提升门诊条件。 这种偏向于装修的细活,自然要找业界第一的腾达公司。 一番寒暄交流,吴远果断跟对方交换了名片之后,另行再约。 随后樊副院长就先走了。 吴远趁机,握着俞主任的手,连番地表达感谢。 当然,俞主任促成此事,已经超过了普通医患的关系范畴。 吴远心里清楚,不是口头感谢两句,就能带过的。 俞主任走后没多久,就来了位护士,连同新换班的曹丹丹一道,把钟文勇带去进行一系列检查。 吴远本打算跟着,可曹丹丹拦住了他,说没必要。 这是特需病房的服务内容之一。 这下,吴远硬要跟着,反而不美了。 吴远只能坐回沙发,拿起大哥大,一个电话打到启华大厦的腾达公司,把樊副院长的联系方式交给范冰冰,并且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叫双方先行对接一下。 挂了范冰冰电话,吴远这刚松了口气。 就听见一道熟悉的高跟鞋声,打门外传来。 抬头一看,好家伙,她怎么来了? 吴远赶紧起身相迎:“姐,你怎么来了?”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刚回上海不久的黄琦雅。 身后还跟着被鲜花和果篮遮挡住的严月。 终究是掌控阿尔法这种资产过亿的投资公司的女Boss,如今黄琦雅身上的范儿拿捏起来,不再是往日的小布尔乔亚范了,而是妥妥的女总裁范。 只是走进病房,见到吴远。 黄琦雅整个人顿时气势一松,连带着语气也变得温软道:“上回你带孩子来住院,我就没赶上。这回说什么,也得来看一看。” 吴远抬眼一看,外面护士台的小护士们,纷纷往这边张望。 实在是被黄琦雅这气质和气场所震慑。 “就是一次普通的复查,顺便拆掉封闭,看看恢复情况而已。” 第1340章 不缺少机会,而是缺发现 特需病房里。 黄琦雅面上漫不经心地应和着吴远的寒暄,实际上却在偷偷地呼吸着这熟悉的气息。 一晃这么久没见了,还真有些记挂。 很多次午夜梦回,黄琦雅想着梦里的场景,都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真有这么个失散多年的弟弟。 也正是由于这种情绪的积累。 以至于如今一来到吴远身边,整个人都轻松,连带着骨头都跟着松快起来。 这甚至是回到黄家巷小区,甚至是亲哥黄琦凡身边,都不曾有的感觉。 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在吴远身边多待一会。 只是,才坐下没多久。 吴远便出言撵人了:“姐,你看你瞧也瞧过了,又是刚回上海,早点回去休息,别在这里陪我耗了。” 黄琦雅翘着的二郎腿动也不动地道:“孩子都还没回来呢,我这个姨都没见着人呢,怎么就瞧过了?” 吴远急道:“他这去检查,不知道得到什么时候呢。” 黄琦雅把俩手一摊,优雅又窃喜地道:“我不急呀,慢慢等呗。说什么今天我也要瞧瞧这大外甥长什么样。” 吴远没辙,只能就手把果篮拆过来,掰了根香蕉吃起来。 黄琦雅进一步道:“你就不想问问,年初到现在,阿尔法投资公司的收益率有多少?” 不等吴远回应,黄琦雅自顾自地猜忖道:“莫非是江静那个小妮子,偷偷跟你汇报了?” 这口气,说得跟偷情似的。 “哪里有?”吴远矢口否认道:“不过有姐你坐镇,我比较放心而已。” 黄琦雅可不是小姑娘,她对这话是一点也不信。 径自悠悠地道:“目前收益率,勉强跑赢内地的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2%。算年化的话,15%,还是有的。这其中,还不算咱们在海南拿下的那一批房源。” 年化15%,已经足以覆盖腾达分公司那几笔贷款的利息了。 不过吴远惊讶的不是这个,而是黄琦雅竟然撵在92年海南炒房大潮之前上车了。 这事他之前,虽然提过,可从未像样式地交待过。 只能说,有机会的事情,总是会被发现的。 所以面对有一丝丝骄傲,昂首挺胸的黄琦雅,吴远依旧当场竖了个大拇哥道:“我姐就是牛!” 结果被吴远这么一夸,黄琦雅反倒不好意思了。 一把打掉吴远的大拇哥道:“少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一个亚运村项目赚了多少钱!” 随即脱口而出道:“起码翻番了吧?” 两千套装修好的公寓卖出去,总的回款数量,确实突破了十个小目标,接近翻番的程度。 但这里头除却最初六个亿的接盘价,以及腾达装修的成本,贷款的利息,以及在配套商贸购物中心上的投入,剩下的利润,实在是谈不上翻番。 更何况,单单交房回款的周期,起码还得十个月左右。 现在说这些,实在是为时过早。 不过吴远看中的是长远收益。 不仅仅是剩余七百套公寓的租金收益,更有商贸购物中心的运营收益。 算上这些,在亚运村可以想见的收益期之内,翻番,自然是远远不止的。 不过姐弟俩这互相一捧,瞬间就让许久未见的生疏感和隔离感,荡然无存了。 俩人似乎又回到最初的状态了。 在这种状态之中,时间过得飞快。 直到曹丹丹用轮椅把钟文勇推回来,黄琦雅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俩钟头了。 看着轮椅上的钟文勇,黄琦雅塞过去一个大红包的同时,摸摸孩子的脑袋道:“这孩子真是你外甥不假,这脑门,这耳朵,都像你这个舅舅。” 钟文勇拿着红包,看着这个高高在上的阿姨,有些茫然地看向舅舅。 吴远提醒道:“谢谢你姨。” 钟文勇不敢多问,只是低着头道:“谢谢姨。” 黄琦雅不再多坐,拍着文勇的肩膀道:“等你出院,跟你舅舅,到姨家来喝咖啡。” 说完,黄琦雅就走了。 吴远这才有机会,看向钟文勇那条拆了封闭的腿。 看起来比另一条腿细了一些,但胜在形状和长短,都差不太多。 至少不像以前那样,叫人一眼就瞧出来了。 吴远迫不及待地问:“有没有自己下来走走看?” 钟文勇脸上急得通红道:“我一直想下来走的,可曹姐姐不让,说是等俞主任看了之后再说。” 吴远虽然满怀期待,却也不急在这一时了。 只是不断地伸手摸着文勇的腿,尤其是术区的那一片。 越是摸不出端倪来,越是要多摸几遍。 舅甥俩这一等,就等到了下午三点。 各项检查的结果和报告才相继出来,并送到病房里来。 随即吴远把检查报告和片子,一并塞到钟文勇的怀里,亲自推着轮椅,去门诊那边找俞主任。 在俞主任门口等了三五分钟,这才见到人。 结果俞主任一见面的当口,就问道:“有没有下来走走试试?” “我……” 直接给孩子整不会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吴远笑着打断道:“那就下来走走,让俞主任看看瞧瞧。” 钟文勇不说话了,蹭地一下,从轮椅上站起来。 终究由于这仨月拄拐习惯了,重心一下子没调整过来,整个人直直地就要摔倒。 吴远眼疾手快地就要伸手去扶。 关键时刻,文勇自己个调整过来了,虽然看起来有点摇摇欲坠的意思。 这时候,吴远看向俞主任,才发现,人家就一点都不急。 显然是早就见惯了这个场面。 不仅如此,俞主任还提点道:“你现在要渐渐适应分一部分力量给这条腿,让它像正常腿一样,去走,去跳。现在走两步看看,走出去,到走廊里走一圈,再回来。” 说完,眼见着吴远要跟上去,俞主任一边翻阅着报告,一边叫住他道:“不用跟着,我看问题不大。回去适应调整一段时间,跟常人无异。” 吴远眼看着钟文勇出去了,这才压低声音追问道:“不用再做二次手术了?” 俞主任俩眼一翻道:“一次手术效果达到预期,自然不用二次手术。况且孩子还在可塑期之内,他人体的自我修复,说不定比手术修复的效果更好。” 第1341章 礼多人不怪,一码归一码 听了俞主任这话,吴远心下稍定。 文勇个头不小,可年纪不大,确实还有可塑的空间。 就在这时,俞主任案头的电话响起。 俞主任接起来一听,便自然地笑起来,简单嗯了几声,便开始用专业术语跟电话那头交谈起来。 专业术语,吴远听不太懂。 但所谈的内容,他能分辨出来,正是关于文勇这个案例。 看样子,是大姨父黄立群打来的。 就在钟文勇出去走了一圈,回到诊室门口,一脸兴奋若狂之时。 吴远正准备关怀两句,就听身后的俞主任叫道:“吴老板,老黄叫你接电话。” 吴远连忙转身凑过去。 黄立群在电话里所述内容,跟俞主任先前交待的,主旨一致。 只是内容更为耐心,且细致了一些。 吴远听后,最后一丝疑虑也尽数消去,回应的话语,却只剩下
相关推荐:
婚里婚外
树深时见鹿
山有木兮【NP】
弟弟宠物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篮坛大亨
蝴蝶解碼-校園H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