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的漏,宋染一点负罪感都没有,因为对方是陈婷婷和涂老爷子。 就算涂老爷子不是老裁缝的仇家,她也是宁肯“错杀”也不放过的。 再说了,有赚钱的机会,不赚钱不是傻子吗? 她可没有精神高尚到这个地步。 说回古董,宋染对郭高说道:“郭哥,这三样宋代的古董我暂时不打算卖,它们品相太好了,拿在手里就等于是一项翻百倍的投资项目,现在卖掉很不划算。” 她说的三样,是指南宋青白釉观音菩萨坐像、北宋汝窑天青笔洗和一个北宋定窑的黑釉鹧鸪斑葵式盘。 就算今天没有其他的收获,这三样古董,也已经够吃一辈子的了,不,三辈子都够吃。 她怀疑这些宋代的宝贝应该是从地里出来的,不过这个地里不是说墓里,应该是特殊时期之前的有钱人,例如地主或者当时的富豪将这些带不走的东西深藏起来。 就像上次在南城遇到的胡摊主一样,家里阔过,怕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被打砸,只能深藏地底。 只是胡摊主祖上留下来的东西自家还保存着,而今天买的,可能是某地的村民挖出来,卖给了二道贩子。 二道贩子不全是懂货的,要真懂的,也不会拿出来摆地摊上。 这就便宜了宋染。 不过她估计,再过两年,可能地摊上就看不到什么真货了。 “这本来就是你花钱买的,我只是帮你打个配合,当然由你来决定!” 郭高没什么意见,他今天最大的收获是眼力得到了锻炼,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 宋染轻笑道:“郭哥,可别这样说,要没有你和我打配合,我哪能用这么便宜的价格买下来?先前就说好了,咱们合伙,我八你二,除了这三样古董和青铜器不卖,其他的都是要卖的,你的老顾客多,能卖出高价,我还得指望你帮我赚多点本钱呢。” 这个八二分,是两人商量之后定下来的。 第224章 本来郭高说他只分一成,虽然他帮别人卖货也会抽成,但和宋染不一样,宋染算得上他的师妹,而且最重要的是,跟着宋染,他见识都能宽广很多。 但宋染不会亏待自己的合伙人,主要是她并不想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怎么卖货上面,只想偶尔和郭高一起出去捡捡漏,也就够了。 既然郭高花费的时间更多,多分一成也无妨。 其实郭高自己觉得两成真不少了,宋染一出手,基本上都是精品,就说剩下的五样,分别是——元青花灵芝纹高足杯,品相极好,胎质细腻,以现在的行价,卖出十万的价格绰绰有余。 清代御制珐琅香炉,虽然如今古代市场上推崇明朝的香炉,但这个香炉保存完好,上面雕刻的图案清晰,还是宫廷御制,物以稀为贵,低于十万,他肯定不出手的。 剩下的三样,则是三枚清代钱币。 这三枚钱币是在同一个地摊上收的,当时有人拿在手里看,说造得太假了,清代哪来的银币,后面还有英文,怕是哪个洋鬼子仿造的吧?骂骂咧咧的放下了。 但宋染却花六十块钱全部买了下来。 一开始郭高以为是障眼法,以为宋染是要在这个摊子上买其他的,没想到宋染只买了这三个光绪银币。 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大悟,郑老师早年就说过,光绪年间,制作了几批以龙为图案的银元,统称为“龙洋”,只是他这些年,还没见过一枚“龙洋”,很多都已经流到了国外。 而宋染买的这三枚龙洋,是江南省制造的光绪元宝,又叫“珍珠龙”,背面有一条龙,围着龙有一圈英文。 他没想到,今天竟然见到了传说中的“珍珠龙”了。 其中有一个包浆得非常漂亮,形成了五彩包浆,像彩虹一样的颜色,这枚一定是最值钱最值得收藏的。 只是“珍珠龙”的定价他有点摸不准,还得去问问郑老师闫老师他们才行。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五样古董,他就算只拿两成,也能收入五六万以上。 想到这里,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乖乖!我跟着你一天,抵得上我自个儿大半年啊!” 宋染把相机拿了出来,正在翻看厚厚的说明书,闻言,笑道:“再过几年,可能九零年以后吧,这些肯定是要翻倍的,不过咱们既然是做这个生意,就不怕卖飞,以后一定还能收到更好的。” 因为往后的经济是一年好过一年,经济好了,古董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而且现在捡漏容易,过几年可就不容易了。 “你说得对,我明显感觉到今年的行情要比去年好了。没事,我找找买家,价格不合适我就留着,反正现在也不缺钱,到时候你要是本钱不够,就从我这里拿,你也说了嘛,咱俩是合伙人!” 不让他出钱,他还觉得不得劲呢。 宋染倒不是不让他出钱,而是她现在手头上的现金挺多的,干妈之前给了十万零花钱,她只买房子古董那次花了大头,但也还剩好几万,前几天干爸干妈回香江,担心她没钱花,又给了她五万块的现金当零花钱。 全是现金,实在是豪横。 她现在赚钱,也是想以后报答干爸干妈。 还有一点就是,她想入股霍云烨的房地产公司和煤矿产业。 抓住时代的风口。 第225章 宋染看了半个小时的照相机说明书。 郭高正在小心翼翼地保养古董,看到她一直在看,还以为太难了,便说:“我记得玉满斋家老头子的儿子会这玩意儿,要不我帮你看看他儿子在不在店里,让他教教你?” “不用了,我大致已经会了。” 宋染将说明书放下,拿起相机先放好胶卷,然后设置好之后就开始对着她今天买下的古董拍照。 她接连拍了好几张,感觉应该拍得还不错,又对着古董拍了拍细节。 “过两条街对面就有一家可以洗照片的小馆子,待会儿可以把胶卷送过去,一两个小时就洗出来了。不过拍得不好也没关系,到时候找人教教你,你这么聪明,肯定一学就会了。” 郭高还没忘了安慰她几句,怕她第一次拍照被打击自信心。 宋染笑了笑,对他道:“我再在你这里多拍点照片,待会儿一起送过去洗,等你有空了去帮我取照片,到时候你可以先拿着照片介绍给你的买主看,或者给郑老师他们看,更方便。” 这话给了郭高极大的启发,是啊,他怎么没想到拿照片先给人看呢? 他好多老主顾都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电话里又描述不清楚,他可以拿着照片先去给人看一遍,人感兴趣,再把物件拿去交易也更安全。 “要不怎么说年轻人脑袋灵活呢,我就是看到了相机,也想不到这一点。” “这是因为以前相机少而且昂贵,现在相机便宜了,洗照片也方便。” 拍完照片,宋染用郭高店里的电话给郑老师打了电话。 接电话的是郑老师的老伴,说郑老师去了闫老师家里。 她又转而给闫老师打电话。 这次接听的正是闫老师。 “小染啊,你是说,你又要捐古董?” 等她说明来意,闫老师整个人的声音都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一旁传来郑老师吃惊的询问声。 宋染轻笑道:“是的,闫老师郑老师,我今天和郭高哥去收了点物件儿回来,有两个青铜器想借您二老的名义,捐送给国家博物馆。” “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将博物馆馆长老包叫到我家里来,上次你捐咸丰镇库钱,可让他长了不少脸啊,他早就喊着想见见你了,你什么时候过来啊?” 宋染挑眉看向郭高。 郭高不明所以。 “那我和郭高哥现在过去吧,今天在老师家里蹭个中午饭。” 挂了电话,宋染告诉他,带他一起去见国家博物馆的包馆长,把郭高给高兴坏了。 明明宋染可以自己一个人去,却带上自己,让自己也可以在包馆长面前露露脸,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那可是国家博物馆的馆长,人家可不单单只是馆长,还负责国家文物杂志呢。 以前他哪有机会接触这么上层的人物。 第226章 宋染已经换回自己的打扮,脸上也擦洗干净,她把她要收藏的三样宋代古董包好,准备带回家收藏,家里有保险柜。 郭高也已经将青铜器包好了。 想了想,宋染说:“郭哥,你把三个‘珍珠龙’和那副李可染先生的画作也带上,让老师们看看。” 拿珍珠龙郭高能理解,但是为什么要拿一个近代画家的画呢? 郭高之前算值钱的古董,根本没把这个算进去,近代画家,也就齐白石的画作最值钱,因为在八零年的时候,齐白石一副《红衣罗汉》拍卖出了12万港元的价格,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等消息传回内地,齐白石的书画就通通涨价了。 要知道,那时候才八零年,投机倒把罪也才刚取消三年而已,在京市的工人工资也才二三十,其他地区多的是人吃不饱饭,摆地摊也是这几年才开始。 也就是这两年,京市的经济才慢慢好起来。 他对宋染说:“郑老师和闫老师都喜欢收藏,但是他们家里已经有近代齐白石的画作了,怕是对这个不感兴趣。” 连他也在前两年特意收藏了两幅,等着以后价格更高点再出手的。 宋染摇头道:“不一样,这幅画用的是故宫内库的朱砂所画,它贵则是贵在意境,贵在它的红色主题,而且这画是系列画,李可染先生一共画了七幅,其中有一副就在国家美术馆挂着呢。” 郭高没想到还有这层渊源,那郑老师和闫老师一定会很喜欢。 郭高开车,先把胶卷送去洗照片,然后开往闫老师的家。 而另一边,陈婷婷接到她母亲白卫红的电话,说她老师让人打电话过来,准备提前去福寿岭村,问她今天要不要去? “当然要去!可是妈,我没带钱啊,到时候看到了东西也没钱买怎么办?” “你先找你大姑拿五百块钱,回头我还给她,不过你买东西得让你老师帮忙看,不能自己乱买!” “我知道啦,你回电话过去,我让小姑家的司机送我和明珠表妹一块去,到时候在福寿岭村见面。” 挂掉电话,陈婷婷就去找陈婉借了五百块钱,陈婉虽然没什么现钱在身上了,但给钱给得挺痛快的,她对她娘家那边一向大方,况且白卫红也会还钱给她。 得知明珠也一块儿去,她咬咬牙,又拿出一百元出来给宋明珠。 坐上车子出门,陈婷婷和宋明珠兴奋极了。 “明珠,我跟你讲,只要那里有好东西,这一趟咱们这六百块钱一定能翻好几倍!我可是亲眼看到我老师在别人那里花六十五买了一串土黄色的珠子,那竟然是清代的玛瑙手串,转手就卖了三千块呢!” “什么!六十五变三千块!” 宋明珠疯狂心动。 她想起了宋染昨天脖子上戴的那个海螺珠项链,宋染说是从地摊上买的,而且做工看起来很古朴,极有可能是古代宫廷里流出来的。 可惜今天家里人多,她没办法拿钥匙打开宋染的门看个究竟。 但一会儿要是能以小博大,那她也不用紧巴巴的过日子了,更不用找陈婉要零花钱时还要看对方的脸色了。 而陈婷婷也在想,上回在南城那边看上的手镯没有买成,被一个村姑抢走了,她本想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结果第二天去连摊主都不在了,这让她有种损失惨重的感觉。 这次肯定不会了,有师父在,她一定能收获满满,也好让宋染那土包子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第227章 宋染和郭高一起来到了闫老师家。 闫老师和郑老师早就在门口等着了,一看到小车子开过来,就急忙迎了上去。 “两位老师,天气这么冷,你们怎么不在屋子里歇着,可别吹着凉风着凉了!” 宋染见两个老人甚至穿得不算太厚,急忙想把两人“赶”进屋子里去。 “我俩现在是满腔热血,一点冷都感觉不到,来来来,我们来帮着提,哎哟,怎么又买水果?下次来,可不许再买东西了,太见外!” 闫老师嘴上说着责怪的话,但嘴巴都笑咧开了,一手提着水果,一手提着一个装了文物的木箱子。 郑老师也不甘落后,从郭高手里把木箱子接了过来,也要帮忙拿。 郭高失笑,两位老师见到宋染,可比以前见到自己热情了百倍不止啊,不过他不嫉妒,因为他可没有宋染这种上交国家的觉悟。 “郭哥,我那三样宋代的古董也拿进去吧,让老师们帮我掌掌眼。” “好嘞!” 郭高重新打开后备箱,将另一个大木箱子拿了出来。 进了屋,两位老师迫不及待地就要看宝贝。 师母刘芬摇头,拉着宋染的手,无奈道:“你这两个老师就是这样心急,也不知道先招待你坐下来喝杯茶,你可千万别跟他们见怪。” “怎么会呢师母,老师们这是对我能力的重视呢。” 刘芬满脸笑容,她就喜欢宋染这种大大方方的女孩子,不仅说话好听,小脸蛋也漂亮,这可比古董赏心悦目多了。 她倒上茶,宋染连忙双手接了过来。 抱着茶杯,手上很快暖和起来。 而郑老师和闫老师,此刻已经一人在捧着一尊青铜器在看了。 “不错,真不错啊,青铜器是咱们国家的国宝国粹,那些外国人最喜欢买这些了,要不是今天你们遇上了,说不定,过阵子就流到国外去了。” 谁也不喜欢自己国家的文物,摆在别的国家的博物馆,或者摆在国外富豪的家里。 其实现在管得不严,大部分都是懂行的古董贩子将文物高价卖给外国人的。 闫老师说:“前不久,长安那边有盗墓贼发现了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个兽首,公安很快抓到了盗墓贼,但发现四个兽首已经被销赃了,现在我们高度怀疑这些盗墓贼背后有人掩护,将这批国宝送出国外。唉,要是人人都有小染这个的觉悟,我们的国宝哪能落到外国人的手里啊。” 说起这个,郑老师也感慨不已,连他这么好脾气的人,都骂那些人是败类渣滓。 宋染却眉头一动。 生肖兽首? 郭高惊讶道:“长安也有兽首吗?我记得只有圆明园有,当年早就被抢到国外去了!” “就是圆明园的十二大兽首,我们都以为全部被抢出国了,但没想到,有四个还在国内,并且被人放进了大墓里,对方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把四个兽首保留在国内,没想到时隔一百多年还是被盗墓贼发现了。” “可惜啊可惜,我们只能从盗墓贼口中知道这四大兽首的模样,可能这辈子也无法亲眼见到了。” 郑老师和闫老师唉声叹气,为国家的损失感到惋惜。 一百多年前的掠夺,是所有人民心中的一段耻辱。 第228章 结果被人藏起来的最后四个兽首,也可能已经流到了国外。 宋染忽然开口问道:“这四个兽首分别是什么生肖?” “分别是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 果然是蛇羊鸡狗! 宋染呼吸有些急促,她上辈子在回宋家充满周折的路上,见到过这四大兽首! 她一共花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到京市,其中她在离京市很近的津市就待了有一个月的时间。 因为她卖人参的钱被人贩子拿走了,还有几根人参藏得隐蔽没有被发现,等逃到津市的时候她已经身无分文,但又不想卖掉剩余的人参,于是在一个好心大姐那里干了半个月的活,也就是那个时候,她在一个废弃的破旧仓库里,见到了有人搬运兽首铜像。 她当时是去找猫的,有个小猫很黏她,颇有点相依为命的味道,小猫被狗撵到了废弃仓库那里,她才有了意外发现,但那些人太警觉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人听到动静手里拿着枪出来。 是她的小猫突然钻出来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在枪声掩护下,她成功跑掉了,但小猫的性命却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她报警带人过去的时候,仓库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小猫的尸体。 那个时候,是她才去津市没几天。 而那天,正是除夕之夜。 宋染的视线,看向挂在墙上的老黄历。 刘芬注意到她的视线,也看了过去,然后哎哟叫着自己记性差,昨天的日历忘记撕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上去撕掉了昨天的日期。 “今天已经腊月十七了,时间过得真快,还有十三天就过年了。” 还有十三天。 她隐约记得,顾远霆好像负责过协查这个案件。 闫老师和郑老师也打住了兽首的话题,又回到了宋染带来的古董上,两人看了很久的青铜器,对她夸赞连连,等看那三样宋代古董的时候,两人眼睛发亮,很快就把不愉快的消息抛到脑后了。 “留着收藏是绝对没错的,品相这么好的瓷器很难见啊,定窑汝窑,让你凑齐了,好啊,非常好!” 虽然现在也能卖出高价,但两位老师和宋染一样都很看好以后的市场。 这三样宝贝,带来的是极致的视觉盛宴。 两人看了又看,最后打开的是红遍江山图,以及三枚“珍珠龙”。 包馆长和他长女包静兰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古董文物在桌上铺满的画面! “这简直要赶得上一场小型文物展了!” 包静兰满脸激动,甚至忘了给长辈打招呼,就从脖子上取下相机,对着古董一阵拍。 一边拍还一边说:“太好了,我已经想好这期杂志该怎么定稿了!” 包馆长摇摇头,笑着说:“她就是这幅狂热样,你们别见笑。” “这有什么好见笑的,文物界有像她这样热爱的年轻人,是大好事!”郑老师说着,向包馆长介绍宋染:“这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起过的乖徒弟,她叫宋染,刚满十八岁不久,上次给你们博物馆的镇库钱就是她捐献的,这次她又要捐献两件青铜器,喏,就是这个小鸟尊和编钟,个头都不小,品相很完美,我和老闫看着是战国时期的,绝对能成为你们博物馆的瑰宝之一。” 包馆长激动的上来和宋染握手:“小同志,我们这次说什么也一定要给你颁发荣誉奖章!” 第229章 宋染感受到了包馆长父女的热情。 一个要给她发奖章,一个要给她做专访。 包静兰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她身上的热情,恐怕连校园里的大学生都赶不上,她不仅是报社的主编,还是文物杂志的负责人。 包馆长其实就是在文物杂志上挂个名,撰稿和定专题之类的,全是由包静兰来负责。 而用包馆长的话来讲,包静兰热爱文物热爱到连他都自愧弗如的程度,博物馆里的每一样文物,包静兰都能如数家珍。 虽然是新闻学毕业,但对文物的了解可不比专业的少。 只是如今主流媒体上对文物的描述并不多,不是不重视,而是现在更关注的是民生经济和农业发展这些,所以留给报纸的版块就不多了。 “我想借着你捐献文物的事迹,围绕着国家宝藏做一个专题,就在京市日报上,你觉得怎么样?” 包静兰拉着宋染的手问道。 原来她是京市日报的主编啊。 宋染点头:“当然可以,不过就不用露我的真名了吧?” “那怎么行,做了好事要留名啊,这样对你也有好处,以后不管是找对象还是找工作,都是加分项!” 闫老师半开玩笑的说道。 其实上次他们就问宋染有没有兴趣去考古队之类的,但宋染拒绝了,她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暂时不想找工作。 至于对象,大家都觉得她还年轻,而且她长得漂亮,人品又好,以后的对象指不定多优秀呢。 郑老师说:“该留名的,你家里不是不知道吗?让他们看看你有多优秀。” 上次宋染在昆仑饭店打电话过来说了陈婷婷的事情之后,他和老闫老戴三个就去找人打听了一下,后来才知道陈婷婷是宋染的表姐,同时也知道了宋染的身世。 他们几个一开始并不知道宋染的身世这么可怜,虽说她自己说她是从乡下来的,但气质上真看不出来,没想到居然是事实。 而宋染在宋家的情况,虽然在她大院里打听就知道了。 包括前几天闹得沸沸扬扬,全京市都知道的“宋子辉事件”,其中提到了亲生堂妹就是宋染,报纸上并没有指名道姓,可认识的人是知道情况的。 连闫老师的老伴刘芬听了,都暗自抹泪,说宋染这小姑娘命真苦,好不容易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竟差点被假女儿和亲堂哥联手毁了清白。 报纸上有说宋子辉手段残暴,打破了宋染的脑袋,还送去医院缝针了。 两老师出来迎接,帮着提东西,就是不想宋染提重物劳累了。 师母刘芬也早就看到了她帽子下面缠着的白色纱布,却不敢提她的伤心事,只一个劲的给她投喂糕点和水果。 宋染都看在眼里的。 她沉默了一下,点头道:“好,那就用真名吧。” 老师们都是好意,想让她在宋家得到重视。 她当然不可能在意宋家的关注,但藏着掖着不是她重生后的风格,有些时候没必要太低调。 而且,她还有另外的打算。 征得她的同意之后,包静兰高兴地拿出纸笔出来采访,做新闻的,采访本都是随身带。 等吃完了中饭,宋染才回家。 而“红遍江山”被包馆长大手一挥以三十万的价格买下了,他在闫老师家里给一个华侨朋友打了电话,对方很喜欢这幅画的寓意和主题。 宋染知道这幅画很有升值空间,但她也不可能把全部古董都收藏起来,该卖得卖。 至于那三枚“珍珠龙”,郑老师和闫老师一人拿了一枚,他们有想买古币的买家,回头给她卖出高价。 而剩下那枚七彩包浆的“珍珠龙”,宋染一起拿回家了,她觉得这个包浆很少见,未来的价值比普通的“珍珠龙”高很多,就自留着收藏吧。 第230章 她提着木箱进门,还带着几分小心,不想多生事端,免得不小心摔坏了这三样宋代的稀世古董,结果家里只有秦妈,原来宋国伟和陈婉都去了大伯宋国康家里,不知道商议什么去了。 “陈婷婷带着明珠去什么村子里买古董去了,楚萧还在他外公家里没回来呢。” 宋染脚步一顿:“秦妈,她们什么时候去的福寿岭村?” “对对对,就叫福寿岭村,大概十点半左右吧。” 就也算是,她去闫老师家里的路上,陈婷婷他们就出发了。 幸好! 她在心里暗松了一口气,幸好她一大早就和郭高一起去了,要是再等到明天,怕是连个真铜板都不会剩。 只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突然将明天的行程提前到今天,看样子还提前得很突然。 不会是有人看到她和郭高买东西,告诉那位涂老爷子了吧? 不过她乔装打扮过了,即便是那些摊主和自己面对面,也不一定能认出自己来。 “他们去了之后发现什么宝贝都没有了,会是什么心情呢?” 宋染忽然非常期待。 不过,她又突然想到,陈婷婷去了福寿岭村,下午还能赶到电影院“拆散”顾芸和穆泽吗? “对了,小染,今天八点左右的时候,你那边的表哥霍云烨提着礼物来拜访了,因为你不在家,他呆了半个小时就走了。” 这话让宋染懊恼起来,是了,她忘了昨天出院的时候,霍云烨说第二天要上门拜访的事。 怪她满心想着提前捡漏,倒是忘了给霍云烨打个电话过去了。 “我现在就去给云烨哥打个电话吧。” 她放下东西,在客厅里给霍云烨打了电话,只简短的解释了她做什么去了,并没有在电话里细说。 “没事,我去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的目的是为了给宋染撑腰,今天和陈婉宋国伟聊了半个小时,已经让两人知道了尹霍两家对宋染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因为尹杰峰夫妻回香江而减退,所以宋国伟也再三保证会对宋染好。 虽然宋国伟的话不可信,但能起到一点作用也行。 宋染心中一暖,便问他:“云烨哥,你今天下午忙不忙?” “当然不忙!” 电话那头,霍云烨立刻将手上的文件放下了。 “那我请逛百货大楼,再请你看电影吧,你肯定没有看过我们内地的电影。” 其实她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如果到时候陈婷婷赶不到,她就出手干扰顾芸和穆泽。 逛百货大楼是为了买点礼物送给他。 宋染并不知道霍云烨喜欢什么。 而这些天霍云烨对她的照顾和帮助,她心里很感激,今天正好是个不错的机会。 霍云烨:“行,那我半个小时之后过来接你,怎么样?” “好。” 宋染挂断电话,提着木箱子上楼,珍而重之地将瓷器放进保险柜里。 干妈送了三个保险柜,一个里面全是现金,另一个则是珠宝首饰,而这个保险柜最大,但也放不了太多,再多来几个像观音菩萨坐像这样大小的,就满满当当了,小点的倒是能放。 她在考虑要不要再买一个保险柜。 她将保险柜门关上的下一秒,门突然被人推开了。 第231章 “宋染,你偷偷摸摸在房间里干什么?” 随着门被大力撞开,一道挑剔的男声响起。 对方直接大喇喇地走了进来,人已经来到了宋染的床边。 宋染面色冷沉,将衣柜的门合上,转身抬眼看向来人。 “宋思青,你妈没教你没敲门不能随便进入别人的房间吗?这就是你的家教?还偷偷摸摸,你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我在自己房间里用得着偷偷摸摸?你撞门闯进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想吃枪子儿的抢匪!” 她不客气的冷漠语气,让宋思青愣了一下,随即冷笑:“呵,我没家教,你不装了?我就知道你包藏祸心,想让宋家乱成一团糟,现在宋子辉被抓了,特派员都来家里了,你满意了?” “装?你要弄清楚,我刚回宋家时,平等友好的对待每一个人,可是你们显然把我当外人,我为什么还要热脸贴冷屁股?还有,宋子辉那叫作茧自缚,没有我,他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你好歹也是大学生,请你捋清楚自己的逻辑,再跟我说话。” 宋思青没想到她嘴巴这么伶俐,说话这么刻薄。 他和宋染打交道并不多,因为他和宋思明宋子辉一样,心里只承认宋明珠这个妹妹。 他们和宋明珠是一起长大的,宋明珠从小就讨喜,可宋染的到来,让宋明珠经常以泪洗面。 他们这三个堂哥,都同等的厌恶宋染。 但他和宋思明以及宋子辉不一样,他没有刻意刁难过宋染什么,当然,宋染就算和他打招呼,他也不会搭理,因为他不希望明珠看到了会伤心委屈。 他刚才过来,是因为上面来人调查宋子辉的事件,让他喊宋染过去。 因为上报了,影响很大,大院里也有人匿名举报,上面特意安排了特派组来重新调查,非常重视。 家里人情绪都很压抑,而他刚才过来的路上,看到邻居对他指指点点,不知道说着什么难听的话,以至于他对宋染有了火气,想撒火,这才上来直接用力推开了宋染的房门。 他以为宋染不敢有意见,哪想到,对方竟然还阴阳怪气他没家教,说他没逻辑。 他怒极反笑:“宋染,没有宋家你算个什么东西!一个乡下
相关推荐:
万古神尊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乡村透视仙医
乡村桃运小神医
淫魔神(陨落神)
顾氏女前传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旺夫
镇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