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商路。” “本地出产的许多石料都可以利用起来,勃利城的土质特殊,烧出来的粘土也有特别的功用,赚钱但对海运的要求会高一些。” “如果不想烧瓷器,你还有大片可以耕种土地。你不会种地不要紧,大唐有很多会种地的老把式,你可以请求皇帝陛下派一些会种地的农户过来指导,好吃好喝招待人家,说不定明年就不用再去跟渤海郡卖粮食了呢。” 748是真心觉得,守着这么大一片平原沃土还能饿肚子,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别说它在本地还找到了适合本地播种的种子,就算没找到,现在上哪儿还买不到一些粮种?实在不行拉一批大唐的流民过来嘛! 大唐的土地兼并越发严重,许多城镇都出现了失去土地的流民。这些流民无地可种就只能成为豪强富户的奴婢,但能做自由民谁愿意进奴籍,只要待遇给的高,说不定就有人响应呢。 748的这番话,大壮在代码箱里听得直嘬牙花,心说统爹你还是太不了解本时代的胡人,你这么说不是明摆着让倪属利稽南下打谷草嘛! 还什么跟李老三要农户……抓点过来不就有了?!以前胡人把边境百姓当奴隶啥时候给过钱!? 他这样说,748也有点慌。 什么!?还能这么理解吗!?它没想出着馊主意啊! 它就是个没啥常识的技术统,遇到问题想的都是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解决,哪知道人类的思维方式如此曲折?!。 748信奉力大砖飞,做了剧情统它依旧一路横冲直撞,也都按时按点完成了系统任务。 它以为没什么,殊不知由此引发的变动差点把系统搞崩,这一点连老好人95-368都跟它抱怨过很多次。 748以前都是当成耳边风的,但现在被大壮这样一说,统忽然发现人类的解决方式不能这样简单粗暴,所有的方案都要适合历史惯性,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就比如现在。 748汗都下来了,嘴巴张了又张,后面的话无论如何说不下去,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又出了馊主意。 好在倪属利稽没想这么多。 他现在认定薛大人是黑水靺鞨人的好朋友,对朋友当然就没什么掖着藏着的,诚实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我们部族啊,还是更习惯林子里的生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家对过日子的要求也没那么高。” “要不是大祚荣和大武艺这父子俩野心太盛,总想着抢夺黑水部的土地,其实我们也没想去投靠谁或者归附谁,我们十六部的人口就这么多,不管是靺鞨还是大唐,都不会把我们当成自己人。” “我们也只是想要活下去罢了,所以只要大唐保证我们不被大武艺吞并,我们也愿意做大唐的臣民。” 哦,原来是这样。 748点了点头,忽然有点理解倪属利稽的想法了。 黑水靺鞨并不太向往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就像不是每个统都想成为精英统一样,这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存在对错。 所以即便归附大唐,黑水靺鞨大概率还会保持之前的生活方式,所以它得另外给张嘉贞张相爷写一封信,请他好好挑选驻守黑水部的军将,尽量不要打扰黑水部的生活。 这一个冬天,748带着高仙芝和海里古走遍了黑水部的土地,天天与这些部族人混在一起,它学到了许多数据库里根本没有的东西,为以后跟其他部落交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晃到了春天,河海开化,倪属利稽也准备乘船前往大唐。 船是748帮忙造的,与海昆归附大唐坐的船差不多,主打一个快速安全但不耐用。不过倪属利稽的路比海坤好走,黑水靺鞨只要绕过波海郡,从新罗是可以登陆的。之后从再换船去长安,这一路都是传统的海商路线,基本没什么危险。 为了表示诚意,倪属利稽亲自带队,带着薛招抚使亲笔书写的奏折和半船青蒿药粉,从虾夷岛出发前往营州。 进入营州之后,倪属利稽便按照大壮的叮嘱,提前将准备好的归附表和奏本交给了当地官府。 营州都督、平卢节度使许钦澹哪敢耽搁,命人连夜飞马进京报信,说礼部派出去的招抚使薛大壮已经成功劝得靺鞨黑水部归附朝廷,如今黑水部头领倪属利稽正带着送给陛下的贡品和奏折前往长安。 礼部:……谁?啥?这怎么又来了?! 也不怪礼部惊讶,毕竟薛大人前阵子刚刚劝服了州胡岛归顺大唐,那岛上的酋长海昆才走了没多久,这怎么就又来了一个靺鞨黑水部,薛大人是绕着大唐周边祸害呢嘛?! 早朝的朝堂上,礼部侍郎张廷圭向皇帝奏报了这个消息。 李隆基很满意,点了点头。 “由此可见,薛三出海寻药,是真的用了心的。” “朕看他这船走的路线都清清楚楚,东出海州之后绕路新罗,转而北上去了……” 倭岛这段李隆基没好意思说,但在场的群臣人人心里有数。 前阵子有小道消息说倭岛平城京遭了雷劈,李隆基第一个就想到了他的薛大招抚使,算算时间说不定也该到倭岛了。 你看李老三虽然嘴上不说,但他其实还是挺八卦的。尤其是这种隔壁邻居的内部局势,李老三一直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就喜欢各种阴谋论。 立秋以后,陆续有消息传来,说倭国的平城京遭了天谴。据说天谴让平城京四分之一的坡地都被夷平,巨大的响动引发地龙翻身,熊熊大火烧掉了整座都城。 哎呦,这么厉害呀! 李老三听得津津有味。 他早听说过倭国的平城京是仿照长安城建的,对这事儿他心里其实不怎么舒服——你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岛还敢宣称是小长安,你也配?! 嗯,烧了挺好。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后来又有小道消息,说这次天谴跟某位云游四方的法师有关。 法师?! 李隆基马上就来精神了。 他还特地派人去打探了一番,说这事儿是平城京中的公卿贵族妄想获得仙丹续命,使出下三滥的手段囚禁了法师,想要逼迫法师炼制丸药。结果被法师识破,以法术招来九天玄雷,几下就把平城京劈得七零八落。 嗯,法师。 九天玄雷。 仙丹。 李隆基嘬了一下牙花子。 他翻了翻之前关于安西都护府的秘报,发现这事儿真一点都不稀奇。 之前在西域的渴塞城,什么天火大师玄雷破城之类的,某位薛姓官员都不是第一次作案。 现在黑水靺鞨的头领带着薛三的奏本来归附,李隆基特地让人拿了张舆图出来,发现黑水部在倭岛以北,从州胡到黑水部必然经过倭国。 嘿嘿,算算时间,那不正好是平城京大火的前后嘛。 朝堂上都是一群人精子,听皇帝这话头马上也都想通了关窍。 嘿,果然是薛三,但没人会傻到把这事儿挑明。 毕竟堂堂招抚使是真炸了人家的山、烧了人家的城,听说倭国的女王还因此受了惊吓,一病不起,也是这一两个月的事儿了。 还有召祸的那个公卿大臣,据说就是倭国的权臣藤原不比等。这个藤原在天谴之后不久便一命归西,现在他儿子和他女婿正在打擂台,眼看就要内乱。 这薛三,可是真能折腾啊! 第206章 薛大人去哪儿了 自家的招抚使放出去祸害周边, 李隆基对此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反而还隐约有点得意。 都说他英明,你看他这是不是英明?薛大壮这招抚使可他破格提拔的,一出门就把周遭的风向给搅动起来了, 也就半年的功夫已经有两个番邦来大唐朝贡。 嗯, 州胡岛那个已经不能算是番邦了,是正经的开疆拓土。皇后的娘家自告奋勇要去岛上养马, 李隆基对小舅子这种捧场的行为十分满意, 还破例给他批了一个码头。 ——他倒是不担心王家做大, 王守一与他相识多年,那小子根本就没什么城府,心思都写在脸上呢。 “所以薛卿如今到了黑水部?” 李隆基笑着看向张廷圭。 张廷圭一怔, 心说薛三的奏折不是早就递到中书省了吗,难不成陛下还没看过? 心下狐疑, 天子的话却是不敢不答的,于是便老老实实将薛大壮的折子复述了一遍。 “那青蒿素竟然能治疟疾?” 李隆基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一拍巴掌。 “好, 甚好!薛卿家这一趟没白走,竟然在苦寒冻土找到了克制南地瘴毒的良药, 我大唐征南诏胜矣!” “天地自然,果然奥秘无穷!” 此话一出,殿中的一众公卿重臣尽皆称是。 有人高呼天佑大唐, 有人念叨陛下圣明,还有更谄媚的,竟然伏地痛哭, 直说天子明德则天地现灵药,乃是祥瑞。 张嘉贞冷眼看着, 觉得这朝中真是一日赛一日的乌烟瘴气。 无奈陛下喜欢。 陛下这两年提拔了不少善于阿谀奉承之辈,虽然都不是无能之辈,但浮夸谄媚的风气却是压不住了,像今天这种满场欢呼雷动的场面他已经见过好几回了。 相比之下,薛三这种简直能称之为“清流”。 当初他说为天子出海寻药,结果人家说到做到,不但收复番邦,还解了南征大军的燃眉之急,这不是能臣是什么!? 可惜啊。 张相爷摇头叹
相关推荐:
先婚后爱
病娇黑匣子
他来过我的世界
九品道士
有只按摩师
永乐町69号(H)
妇产科男朋友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朝朝暮暮
将军男后(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