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唐船——明末海内外的那些事 > 第275章

第275章

回,这些傻孩子!他们都没听明白重点,我们走错路的话是贻害无穷的!” 他在谈话时经常被气得想动手,正好有些孩子是他带大的,格里沙就啪啪拍背,恨不得用巴掌疏通这些臭孩子脑子里的死脑筋,打到一半又想起秦简打秦追、克莱尔打菲尼克斯、德姬打知惠也差不多是这个姿势和气势,他还被自己囧了一把。 知惠:果然是更死心塌地了。 她有些感动:“格里沙欧巴,你为了阻止乌鸦和燕子的事情,应该付出了很多吧?” 小熊掰着手指:“还好,就是和上司、同事争论和吵架,把这些年积攒的90%的人缘、人脉、资源都砸了出去,而且中止一些任务带来的损失也很大,幸好还在我的承受范围内,要是多放任两年,牵扯更大的话,我可能就拦不住这件事了。” 格里沙解释道:“这次也是因为和其他人斗得太狠了,我来欧洲避一避,退让一下,大家面子上好看点,不过上头没给我降职,也没有把我明升暗贬,局面应该还行。” 他说的轻描淡写,其中的波云诡谲却令人心惊,格里沙豁出去自己的政治前途也要拧掉乌鸦和燕子这条错误的路,其决心之大,好像把他的同事和上司都惊住了。 但对格里沙而言,升不升官也没那么要紧,他并非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坚守自己的理想才一直努力到现在的。 当初为了走这条路,格里沙忍痛离开苏黎世,离开寅寅,一走就是十多年,那才是最让格里沙心痛的代价,除了寅寅,其他代价对他而言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他就回高加索继续做猎人,或者去船厂做工人,正好还干回祖传老本行了,格里沙的爸爸也是船工呢! 然后格里沙就对上了秦追、知惠、秦简三个人敬佩、怜爱、温柔得能滴水的目光。 他们三个的神情该怎么形容呢?就像他们在森林里碰到了一只萌度破表的小熊崽正缩在雪堆里瑟瑟发抖,而他们想要用毛毯把熊崽包起来抱在怀里一样。 两米零五的格里沙:……为什么他们会这样看着我? 格里沙果断转移话题:“而且我还要确定一批人能安全的从苏联到苏黎世。” 秦追不解:“一批人?”谁啊?卖鱼子酱的员工吗? 格里沙:“一批交换生,他们是我的国家的顶级大学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一批学生,要到欧洲来游学。” 知惠立刻反应过来:“对,我们学校今天开会,是有一批来自各大洲的交换生要来!” 格里沙笑了笑:“这些年轻的孩子都是珍贵的宝藏,我会负责他们这一路的安保,让他们在游学结束后带着知识平平安安的回家。” 秦追一看他手里的名单,看到好几个熟悉的名字。 尼古拉依.谢苗诺夫(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 伯维尔.切连科夫、伊利亚.弗兰克、伊戈尔.塔姆(这三位在1958年一起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 列夫.朗道(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学界最后一位全能大师,著名学术大魔王,诺奖发给他是诺奖的荣幸)。 谢尔盖.科罗廖夫,苏联航天领域的扛把子,世界上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就是他送上了太空,他死以后,苏联航天界就再也干不过有冯.布劳恩带领的北美航天界了。 这几个人如今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学者,远远没走到学术的巅峰期,算起来还不是什么需要被暗杀的大人物,但他们的确是秦追在21世纪都听过名字的大神,如果这群宝在欧洲游学之旅中出了意外的话,那乐子就大了。 小熊暗中给他们安排安保果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他看起来还有些惭愧:“我本来也没有关注这件事,但科罗廖夫是我的朋友,他让我叫他谢罗卡。” 秦追询问道:“他们都会来苏黎世吗?” 格里沙回道:“都来,走完苏黎世再去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允许他们去参观交流,这还是彼得.卡皮查先生帮忙争取的机会。” 彼得·卡皮查(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流体的发现者,低温物理之父),如今正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做研究,是他写给故乡的一封信,才推动了此次的祖国学子欧洲游学。 格里沙说:“希望借此次游学,可以增加苏联和欧洲学术界的交流,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想多送几个通讯院士的名头给物理、化学、生物领域的科学家,展现我们对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视。” 秦追颔首:“明智之举。” 通讯院士是一个荣誉头衔,这类院士一般不会抵达某国,只通过电报、信件等方式与他们通讯交流,通讯院士一般不具备投票权,但会享有一些福利,并对该国的科学研究提出建议。 各国都有通讯院士,选举方式各不相同,但大致思路是通的——当一个外国科学家对某国的科学进展给与了帮助和影响,那么那个国家的科学院可以进行内部不记名投票,投票通过,就授予通讯院士的头衔。 所以科学家们也不用不担心接个苏联的通讯院士的头衔,会不会让自己遭遇政治方面的迫害,爱因斯坦以后就会成为苏联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也没耽误人家去美国养老。 秦追和知惠则是瑞士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且法国科学院已经确定要给知惠送个外籍院士的头衔,英国科学院则准备今年为要不要给秦追颁外籍院士头衔进行一次投票。 荣誉头衔而已,多几个也不碍事,只要不是日本送的头衔,秦追和知惠都不太排斥。 说起卡文迪许实验室,秦追又想起一个同胞,他问知惠:“杨晓一怎么样了?” 杨晓一,大师兄李升龙的妻子的远房堂弟,之前走追知奖学金到苏黎世念了几年书,凭借其在物理、化学、工程学方面的杰出天赋,今年下半年进了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是个身材爆好的兔系帅哥。 备注:杨晓一和知惠关系极好,以一周一封信的频率给知惠寄信,已成功从知惠这里获得了笔友的身份。 知惠咳了一声:“他啊,挺好的,他说在英国有拿到全额奖学金,让追知奖学金不要再给他发钱了,最近担心英国的水用多了容易脱发,为了防止青年秃头,求我给他寄一些洗发水,还有就是秋天快到了,他给我打了毛衣和围巾,手套和袜子还没打好,手艺很不错呢。” 小姑娘从衣柜里拿出一件打得很精致的水绿色羊毛衫,浅紫色的围巾,色调很是清新雅致,还用针勾出了一个心。 秦追和格里沙同时陷入了沉默:…… 他们两个都是有恋爱经验的,虽然一个暗恋十多年,一个已经分手,但敏锐度是在的。 所以在杨晓一频频对知惠献殷勤时,他们便察觉到一丝苗头——杨晓一那小子,应该是喜欢知惠吧。 理智上两个哥哥都知道知惠今年已经25岁了,这个年纪什么时候恋爱结婚生孩子都不算早,情感上他们却实在没法不去在意。 和露娜那个事业上野心勃勃感情上大搞燃冬的企鹅不同,知惠是科学界的福将感情界的粗神经,大家都有点怕她在这件事上吃亏。 现在看来,她好像对杨晓一也不是没意思。 秦追看着那条围巾:“是他自己织的?”手艺真的很好啊。 知惠笑嘻嘻道:“确定是他织的啦,拉马努金的妻子就要生五胎了,我答应去英国讲学的时候为她安胎调理身体,拉马努金就要隔一天发一次晓一的日常给我看。” 秦追发出疑惑的单音节:“啊?” 知惠歪头:“晓一平时做什么我都知道的,他是个很可爱的孩子。” 这丫头本来就有一双黑黝黝的大大圆圆的眼睛,当这样一双眼中没有笑意的时候,很容易显得鬼气森森。 秦追和妹妹对视着,想了想,拍拍她的肩膀:“别伤害人家,也别让自己受伤害。” 知惠高高兴兴地应道:“好哒~” 继露娜的燃冬情之后,秦追又一次发现,他好像还是不够了解自己的妹妹,他结束和知惠的交谈,到二楼的书房发了阵呆,与跟过来的格里沙对视一眼。 格里沙咳了一声:“正好最近比较闲,我帮你观察一下知惠的状态。” 秦追:“交给你了。” 果然观察一个人这种事,交给已经在情报部门混到领导位置的小熊更专业对口吧。 秦追单手托腮靠着阳台,心想,幸好有格里沙在,不然他又要上课又要实验,还要去医院做手术,哪里忙得过来? 经过格里沙的一周汇报,他得出总结,那就是知惠是个很有自己节奏的人。 她从不会着急忙慌的想着什么年龄就一定要做什么事,赶趟儿似的把自己送进某个大家都认为要进入的阶段,不急着结婚、不急着生孩子、不急着老去。 她做什么都不急,做实验也不急,稳稳当当,自己开心最重要,但当她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她会立刻行动起来,想要研究胰岛素就去实验,想要用导管插自己动脉就通知医院里的同事在一边看着,万一出事了立刻抢救她。 无论她做什么,最后的结果都必须符合“她想要”和“对她有利”的其中一项。 当知惠想要杨晓一的时候,她的试探方式是让杨晓一给自己织一件毛衣,而杨晓一出色完成任务,多送了一条围巾过来,知惠什么损失都没有,衣柜里还多了物件。 知惠出题,杨晓一答题,两人一拉一扯之间很有几分心照不宣。 但就在和19岁的小男生玩游戏的时候,知惠还不忘报了瑞士唯一一家教授飞机驾驶的学校,准备飞向蓝天。 格里沙把情报汇总呈送到秦追书桌上的那天,知惠跑过来,兴致勃勃地问秦追:“欧巴,我准备学跳伞,你要和我一起去报班吗?” 秦追听到她这个提问的时候惊呆了:“啊?” 作者有话说: 第289章 蓝天[VIP] 神奇妹妹, 带我上天。 狂野人生,拉上欧巴。 秦追稀里糊涂就和知惠一起去驾校报了名,驾的不是车, 是飞机, 不管了,反正都是代步工具, 等过个几十年全人类要开第二次阵营战的时候,这项技能说不定用得上呢。 但秦追还是不理解,为什么知惠能一边嫌弃他车开得不好,一边拉他去开飞机。 知惠拽着他:“诶呀, 说不定你的驾驶天赋到天上就觉醒了呢?之前你学开车的时候还和我们说你学骑马时一学就会,学开车也没问题,结果你车开得稀烂, 可见不同交通工具的学习难度不能混为一谈。” 秦追无言以对。 会骑马还算学飞机的优势呢,因为德国在一战时招募飞行员的条件之一就是——会骑马。 秦追问知惠:“你怎么突然会有上天的念头?” 知惠:“这就要说一个和巧遇有关的故事了,和我们还有点关系呢?总之说来话长。” 知惠决心去学飞行, 是因为在如今的欧美富人聚集的区域,飞行爱好者们会聚集起来搞飞行俱乐部。 秦追、知惠、秦简三人住的地方附近就有个飞行俱乐部的场子, 里面很多有钱有闲的少爷、小姐、绅士、贵妇之流,这帮人崇拜一战空战时打出名头的那些王牌飞行员, 热爱天空, 其中不少人都去考了飞行执照, 平时没事就聚一起耍飞机。 由于这年头的飞机安全性有限, 聚众耍飞机约等于聚众玩命。 知惠又说:“我不是和你从小到大一起吃遍长江以南吗?所以我最近很怀念长沙的米粉, 就买来大米在家里打米浆, 米浆蒸熟成米皮,放架子上晾干, 切成条状就是米粉。” 秦追:“嗯,有几天咱家的所有晾衣杆上都被你的米皮占了,这和飞行有什么关系嘛!” 知惠大手一挥:“关键就在这个米皮上!就在我晾米皮的时候,一个金发碧眼的日耳曼5岁小帅哥路过我们家门口的院子,说了一句中国话。” 准确的说,这个小孩说的是长沙话:“这么子?是粉!妹坨,你这是粉不咯?!” 知惠看着激动地趴在自家篱笆上,张口就喊“妹坨”的小孩,脚下一滑差点摔地上。 之后那个小孩自我介绍:“妹坨你好,我是诶呀!” 知惠收回抽人脑袋的巴掌:“哪个是你妹坨?” 小孩捂着脑袋,迅速改口:“家家(姐姐)好,我叫埃里希.哈特曼,今年5岁,德国银,我老牙(老爸)以前在长沙做过三年医生,最近到瑞士的斯奈德医院工作,我陪他过来,家家,你那是粉不咯?” 知惠心算,这孩子今年5岁,陪他爸在长沙蹲了3年,人生有大半都在说中文,难怪她长沙话说得溜溜的,德语却说得稀碎,她蹲着问小孩:“我晾得是米粉,你恰(吃)不咯?” 埃里希.哈特曼扭捏一下,小脸上满是期盼:“我可以恰你的米粉啊?” 知惠见小孩长得可爱,好心道:“嗯,请你恰。” 埃里希说:“家家你是个好银。” 埃里希就这么和知惠坐一起吃了粉,过了一阵子,埃里希的妈妈找过来,十分不好意思地为自家大馋小子向知惠道歉和道谢,知惠也是个客气人,在他们走的时候又送了两斤米粉。 既然大家都会说中文,埃里希的爸爸还和知惠一样都是斯奈德医院的同事,那大家培养一下交情也挺好的。 没过两天,埃里希的妈妈就过来约知惠一起出门玩,她对知惠说:“我是附近的飞行俱乐部的成员,洪教授,您要一起来玩吗?我带你飞啊!” 就这么着,知惠跟着埃里希妈妈上了一回天,也对飞天有了兴趣。 听完全过程的秦追掏了掏耳朵,心想,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埃里希.哈特曼是二战期间德国王牌飞行员的名字吧?因为他的击落数是空战史上排名第一的352架,所以也被誉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牌飞行员。 小伙子在后世的中文互联网上很有名,出名的理由与普朗克相似——成就高,长得帅。 秦追发现他到欧洲后真是到处撞历史名人,反倒是在国内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中国太大了,他没怎么碰到过认识的大佬。 被知惠说动以后,秦追到底是答应和她一起去学怎么飞。 硬着头皮跟着俱乐部的教练上天飞了一圈,高处的烈风把秦追他的头发吹得散乱,虽然飞不了太高,但比坐热气球又刺激了一点。 两人基本算零基础,因此要先从滑翔机开始学,这年头是没有喷气式飞机的,只有螺旋桨在前边转啊转,还有把跳伞练会。 格里沙回家时,就看到家里多了个架子,上面连着绳索、吊环,他上前好奇道:“这怎么看起来像是锻炼跳伞的装备?” 在小熊的记忆里,练习跳伞前就要先在陆地上做陆地训练,抓着吊环从高处滑到地面,膝盖要微曲直到踩在沙地上,是模拟跳伞滑

相关推荐: 带着儿子嫁豪门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妄想人妻   我在末世养男宠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满堂春   游戏王之冉冉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痛之花(H)   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