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步兵学校学员,其中有一个就是约瑟夫・施密德。这使他同元首之间建立了个人联系,这个联系既可以保护他,又可以使他进行特殊接触。 条令规定,施密德那个处的任务是“分析外国情报,估量这些国家的军事政治形势,尤其是要分析有关空军作战部队方面的各种问题”,还要进行“目标研究”。这个处还要从事各式各样的辅助性工作,这是因为空军的情报机构同所有其他情报机构一样,常常被当作“任人玩弄的少女”。 一九三九年,战争临近的时候,施密德有二十九名军官执行这些任务。多数是前军官,由于懂一门外文而作为“补充人员”召回部队。他们分为五组:一组负责行政管理,五组负责飞机型号,二至四组分管不同国家。 (在一九四零年以前不包括美国。)军官们的主要情报来源是外国报刊和德国空军武官。二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组长佩特保尔・冯・多纳特少校经常声称,他的最好情报员是法国的隆热隆少校,这位少校在法国右翼日报《巴黎激进新闻》上撰写空军问题的专栏文章。隆热隆在报上透露的人事调动和提升,空军中队从一机场往另一机场的调动,以及关于新型飞机的情况,比在法国的所有德国间谍告诉多纳特的还要多。据多纳特解释,基本原因是因为隆热隆熟悉他所谈的事情,而德国的间谍却不懂。 五处的最有价值的工作在于建立了一系列的文件夹,这就是它的潜在轰炸目标档案。 部分目标“档案”是一些大幅灰色索引卡片,长约十二英寸,宽约十六英寸,上面列出轰炸目标,它的经纬度以及它的重要性,比如一个工厂就把它的产品列在上面。但是多数档案,包括全部重要目标档案,装在也是长十二英寸宽十六英寸的马尼拉纸信封里面,信封里除了装有介绍基本情况的卡片外,还装有轰炸目标的航空照片和一幅1 :75,000 地图,地图上有时标出通往轰炸目标的道路、界标和敌人的防空设施。有些档案里还装有按照1 :100 的比例尺画出的草图,上面标出牵动整个轰炸目标的关键设施――比如锅炉房和供水系统――的位置,只要摧毁这些关键设施,用不着轰炸整个工厂就可使它停产。每个轰炸目标有一个四位数字的代号,数字前面有一个或几个字母,表示这个目标所在的国家。有两套档案。一套按地区归档,一套按产品归档。 许多情报来自武官、已出版的工业手册、官方地图和报刊,有时来自间谍。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战时经济部提供了许多详细情报。多数航空照片是由罗韦尔的远程侦察机中队拍摄的。柏林主要图片中心用油光滑亮的图片纸印出了每个工厂或设施的照片。 并不是每个国家的每个工厂或防务设施都建立了档案。 根据对一个国家的统计,它共有四万个大中型工厂。五处必须把那些一旦遭到轰炸就会对这个国家的战时生产能力造成最大破坏的工厂选作轰炸目标。对于捷克斯洛伐克,五处选择了五百个工厂,准备了有关它们的档案。对于法国这个早就料到是主要敌人的国家,施密德的轰炸目标档案组到一九三八年秋天慕尼黑危机时,拥有百分之百的它的炼油厂和主要电站、百分之九十的机场、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弹药工厂和百分之六十的燃料储存库的档案。 所有这些情报,如果只是放在空军司令部里严加保管起来,就没有多大的用处。必须把它们分发到轰炸机机组人员。外国空军处复印了这些轰炸目标档案,最初复印了三百份,后来复印得更多,封在特大的信袋里,放在各机场的特别档案室,供轰炸机中队亲手挑选。除此以外,五处印刷了一些书,书上介绍了不同国家的主要轰炸目标,概述了其他情报。五处将这些书分发到各中队。 在战争期间,五处经常修改情报,使之符合最新情况。 比如,一九四零年十月中旬,在闪电战高潮的时候,五处印发了一期地图专册,介绍了73―20号轰炸目标,即离利物浦不远的克鲁市罗尔斯一罗伊斯飞机发动机工厂,和其他轰炸目标的新情况。一个月前首次对这座工厂进行了航空拍照,照片纠正了先前对发动机工厂厂址的错误估计。这本地图专册刊出了其中一张照片,用红线标出了这个目标。它还登了一幅1 :10,560 的地图,这幅地图显然是从英国军械调查局按照一英寸比一英里的比例尺绘制的有名的系列图中选出来的。它显示了和照片上大致相同的一个地区,也用红线划出了目标。这幅地图的文字说明指出:“这座工厂的占地面积很大,是空军的理想轰炸目标。它座落在城市的最边缘,靠近大片的铁路设施,为寻找这个目标提供了方便。” 对于在色当的一座有潜在重要性的铁路桥梁,空军拍了一幅航空照片,复制了一幅画有这座桥梁的法国地图,还提供了一幅这座桥梁从哪儿横跨默兹河的极其精确的草图,后来德国装甲部队通过这座桥梁,发起闪电进攻,打败了法国。 当德国后来向苏联发起进攻的时候,施密德把他的努力目标转向了这个辽阔无比的国家。战俘的口供,东线外军处的报告,一九四二年五月四日拍摄的一幅航空照片,都告诉他巴库以南五英里正在兴建一座工厂;给这座工厂取的代号是SU 74―26. 类似的情报来源(这次没有照片)还告诉他,第二十九号工厂,一座飞机发动机工厂,已于一九四一年八月从德军不久就席卷而过的乌克兰南部城市扎波罗热,转移到乌拉尔以东离莫斯科一千英里的鄂木斯克。这儿远在德国轰炸机的航程之外,因此没有为这个工厂编排轰炸目标号码。 确定敌国空军的规模、装备及其飞机生产速度,一直是外国空军处的主要任务之一。施密德在德国攻陷法国之后对他的数字进行了核实,发现这些数字相当准确。然而,他对英国皇家空军的估计远远没有那么成功,德国在大不列颠战役中失败,或许有他的估计错误的一份过失。敦刻尔克撤退之后,虽然无线电侦察提供了有关英国战斗机的很好的战斗序列情报,但是空战转移到英国上空,使德国空军情报机构失去了诸如被俘的驾驶员和被击落的飞机等等情报来源。谍报局的间谍实际上没有提供什么情报。结果五处大概是以慢得多的德国飞机生产速度作为依据,大大低估了英国补充战斗机的速度。与此同时,五处根据德国驾驶员提供的过分乐观的数字,高估了英国空军的损失。施密德的五处认为,快到八月底的时候,皇家空军只有三百五十架飓风式和喷火式战斗机,而事实上它共有七百架。这个估计或许促使希特勒和戈林认为他们已经在空战中打败了英国,完全可以停止对英国战斗机中队的袭击。这种做法使他们在大不列颠战役中遭到失败。停止袭击使他们丧失了发动入侵所必需的空中优势,闪电战未能使英国屈膝投降,这个海岛王国生存了下来。它后来成了出动轰炸机对希特勒的德国进行空战的基地。 英美空军的大轰炸对德国空军最高指挥部形成了极大的压力。戈林和他的下级之间发生了磨擦。落在施密德肩上的是这样一些并不值得眼红的任务:报告红色空军的侦察活动,揭穿德国空军谎报被击落的敌机数字的欺骗行径,预报同盟国将有更多的轰炸机轰炸德国,证实英国所宣布的第一批一千架飞机对德国进行了空袭。施密德的报告没有受到欣赏。戈林的心腹们使用双关语,称施密德的形势判断是“谎言判断”(将“Lagebeurteilungen”(德文形势判断)改为“LSSenbeurteilungen,”(德文谎言判断))。施密德手下的一名军官,武官处小组的哈罗・舒尔策一博伊森中尉被当作共产党的间谍逮起来了,当然不会抬高施密德的威望。一九四二年十月初的一天上午,他收到一封信,信里有一道命令:五处处长由约瑟夫・克格尔中校担任,施密德调去指挥一个防空部队。他怀着“非常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他从战前就一直苦心经营的一个机构。 克格尔自己也只呆了一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 同盟国空军的战略进攻愈来愈猛烈。柏林正在遭到摧毁。汉堡在一场轰炸引起的风暴性大火中化为灰烬。美国的轰炸机把施魏因富特的滚珠轴承厂炸个稀巴烂,英国的皇家空军袭击了希特勒的宝贝工程佩内明德火箭研究基地,炸死了七百五十名科学家和工人,摧毁了大量设施。空军参谋长耶顺内克受到希特勒和戈林的训斥,赌气自杀了。空军最高指挥部进行了全面改组。克格尔卷起铺盖走路了。 鲁道夫・沃达格中校接管了克格尔的机构,这个机构现在被普遍称为“空军作战部情报处”,虽然“五处”或“外国空军处”的
相关推荐:
萌物(高干)
薄情怀(1v1)
仙道空间
岁岁忘忧(完结)
玩笑(H)
妄想人妻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成瘾[先婚后爱]
认输(ABO)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