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被青舂撞到了腰 > 第215章

第215章

” 元鹤本来伤感着,听见陶眠这一句,却又不禁笑出来。 陶眠见他展颜,也放下心来。 “我走之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那两个小童不愿跟我回山,留在这里,也算给你做个伴儿。还有红苕,她是个好姑娘,一心一意待你,要正视人家的心意。多的我也不说了。元鹤,你自小就聪慧,我对你,从来都是不需要浪费太多心力的。” 这是陶眠最后的嘱托。 元鹤听到后面一怔,不知师父为何突然提起他年幼时。 但他还没来得及问陶眠,第二天清晨,仙人就悄无声息地离开,连带着他不多的行李,还有一条灵蛇、一只仙鹤。 他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留下,仿佛从未来过。 元鹤站在陶眠平日居住的屋子门口,神色恍惚。 这回是真的留他一人了。 第382章 斯人已逝 后来的事,陶眠就不能每一件都详尽地知晓了。 他和白鹤黑蛇一起回到桃花山。许久未归,山中景色依旧。这里要比京城暖和些许,只有一层薄薄的雪衣覆盖在山坡,等过几日天暖就融化了。 陶眠又回到了往日的生活。打扫院子,侍弄花草。道观外的那株梅花开了,零零散散的红珠点缀在枯瘦的枝条上。 陶眠偶尔巡山归来,就会去看看它。 他守着这株梅花,其实是在守着春信。 仙人过去是不喜欢数着日子过的,时间对他而言意义不大。但自从收了元鹤为徒后,他每一天都要掐着手指算。 自从元鹤被他从黄泉借命生还,转眼间,已是第九个年头。 这九年间,京城的信雪片似的寄往桃花山。元鹤寄信很频繁,想念桃花山,也怕师父惦念自己。 朝堂上的事,陶眠很少听他讲。但这里偶尔会有从京城来的行商,他们会谈论皇城的事,陶眠从只言片语中,大抵能拼凑出前因后果来。 元鹤决定助太子夺得帝位后,就开始谋划。 四皇子那边也在加紧行动。 丽妃向皇帝进谗言,说太子包藏祸心,要逼宫。太子一向与他们不和。等到太子即位,宫中绝无他们母子立足之地。 皇帝年事已高,把丽妃视为贴心贴己的人,无法分辨谗言忠语,只把太子视作自己的敌人。 丽妃和四皇子还多次给太子下毒。有一回中毒太深,宫中的太医都没了办法,元鹤寄信给陶眠,陶眠得知此事后,就从小神医那里请来一副药方,让传信鸟送到皇城。 这是元鹤唯一拜托过陶眠的事。 陶眠不觉得元鹤走得一帆风顺,只是他不愿让自己这做师父的搅进纷杂世事。 陷得太深,就拔不出脚来了。 陶眠时常想起元鹤。吃饭、劳作、喝茶、甚至在给徒弟们扫墓的时候,还会提起他。 “我收了第七个弟子,之前应该带他来见见你们的,但心里总觉得不是好时机。那时他牵挂太多,我知道桃花山留不住他。 可因缘际会,他不仅成了我的弟子,我还亲自前往皇城,帮助他一段时间……也没帮什么大忙,就是心里放不下。 说起来,他和二丫你还有一点交际。他是陆远的后人。陆远是你收养的,他是陆远的后代……那你岂不是他的祖先?结果他拜入我门下,你们成同门了,这么算来七筒这师父拜得不亏,辈分涨得太快了……” 陶眠掰着手指头算陆远笛和元鹤的关系,越说越离谱。 一阵料峭的风吹过,他沉默稍许,幽幽叹气。 “七筒之前暗中行动,白鱼先生表面上与宫廷之争无关。如今他却打出了旗号,站在四皇子那边。我猜他和太子又商量出什么危险的办法,需要他以身涉险。 他肯打出这张牌,就说明,争斗已经接近尾声。我想七筒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是,他离开桃花山已有九年,算起来也就能有一年可活。我在信中说上京见他一面,七筒却不叫我去,他总是说快了,快了。 逢年过节我会想起远在皇城的他,想起埋在泉下的你们。要是我们几人能一起过个年就好了,可叹我的生命如此长久,也等不到这样的机会…… 春天什么时候降临呢?来年的山花必定生长得很盛。” 陶眠站在坟茔前,絮絮叨叨说了良久,才提着竹筐下山。 桃花山永远是静谧宜然的风景,此厢静美,京城却闹翻了天。 白鱼假意投敌,成为四皇子的幕僚,并诱使他发动兵变。 而此时本该身在千里之外的太子却带领着兵马,天神般出现在皇城,在御前成功镇压兵变。 四皇子在兵败后逃窜,被太子亲手斩于马下。他提着四弟的头回到宫中,丽妃见状惊厥不起,不出半个时辰服毒自尽。 太子跪在殿前,向皇帝汇报战果。手足相残的戏码赤裸裸地摆在年迈的天子面前,血腥气阵阵涌入宫闱。 皇帝在此次兵变中一病不起。 陶眠从一个行商口中听说了这些事,他的脚边是变成白鹅的仙鹤。这仙鹤适应能力极强,很快就和村中的原住鹅打了个五五开。 在一片嘈杂的鹅叫声中,陶眠沉默不语。 “这次太子能够成功镇压四皇子发起的兵变,还多亏了那位料事如神的白鱼先生,”眼前这行商对元鹤盲目崇拜,“太子登基之后,为元家平反。你猜怎么着,原来这白鱼先生,就是当年元家的公子元鹤!” 陶眠听到了元鹤的名字。 元鹤……这个名字本该以更荣耀的方式响彻天下,正如他出生之时,一声清越鹤鸣,划破苍穹。 他吃了百般苦,甚至在黄泉走了一遭,如今终于让元家再度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元鹤也算遂了毕生心愿。 “我的徒弟,该回来了……” 陶眠缓缓地说了一句,引得对面的行商好奇。 “你的徒弟?谁?话说你是何人……” “我么?我就来这里吃一碗素面,无须知晓我的姓名。” 陶眠把钱放在桌上,便悄然离去了。 山下的村子变得很快,旧人故去,新人来临,村民一拨又一拨,生生死死,如今认识桃花仙人的几乎没有了。 陶眠有意隐去了自己的行踪。桃花山的仙人成了一个传说,那桃花道观也是时隐时现,偶有上山采药的村民窥见一角,待到走近时,又什么都看不到了。 陶眠就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地斩断尘缘。 只是村中活得长的三两位老人,坐在大柳树下乘凉时,会给孩童们讲述关于陶眠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 老人们讲得神乎其神,有许多臆想和猜测。小孩子分辨不出这里面的真假,只会张大嘴巴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陶眠有时候还会坐在房顶偷听,听到他能呼风唤雨颠倒天地时,他不由得失笑。 新帝登基,太上皇在殿中静养,所有事都推给了他的儿子。 那时他已经病得很重了,卧床不起,而且经常犯糊涂,连年轻的天子都认不出。 元鹤在他临终之际,见过他一面。 他走到老皇帝的病榻前,准备完成最后的复仇。 当年唯我独尊的天子已经老了。他连呼吸声都是极轻的,仿佛怕打搅了什么。 元鹤静静伫立,眼神落在这个力微体衰的老人身上,如此直观地意识到时间的平等。哪怕是九五至尊,也留不住那短暂飞光。 昏睡中的老皇帝,似乎察觉到床边的人。他睁开眼睛,眼球浑浊,眼皮无力地耷拉,干瘪的嘴唇蠕动几下。 他轻声念出眼前人的名字。 “元……日?” 老皇帝把元鹤认成了他的祖父。 第383章 飞光飞光 人死之前会回光返照。 老皇帝在那天夜晚说了许多话,加一起恐怕要比他近一个月说出的都要多。 他碎碎念叨的都是年轻时候的往事。有他做皇帝之前,如何在残酷的皇位之中生存下来。也有他当了皇帝之后,励精图治,累到夜半偷偷咳血。 他是真的糊涂了,把元鹤当成了元日,把元日当作一位许久不见的老友。 “我这辈子,做了诸多善事,也犯下诸多错误。” 老皇帝的视线从元鹤的脸上,移到床帷边的刺绣。 “有一年我微服私访,来到一条江边。我望着滔滔江水,滚滚逝去,忽而有一种错觉,我不过是被这洪流卷走的一粒沙。能留下什么呢?什么也留不下。我之生也,渺渺不足道。我想跳入那条江。 身后的暗卫紧盯着我,生怕我有个差错,那他们真是死一万次都不够。我回头望见他们惶恐的脸,心想,算了。生虽然无意义,死却要给人添乱。罢了,罢了。 坐上这把龙椅,从此尽是身不由己。” 老皇帝咳嗽两声,再开口时,声音愈发沙哑。 “元日,我忘记了和很多人如何相遇,却唯独和你初见时的画面犹在昨天,或许因为那时是我最快活的日子。 在大殿内,我亲自主持殿试。旁人冥思苦想,焦虑万分,你却从容不迫,镇定如常。你是第一个落笔的人。 而后你成了状元,我召见你。大红色的状元袍,立于殿下,微微垂首,两手拱在身前。我坐在那把龙椅,刚满三年,正值意气风发。 如今我却老去了,华发苍苍。我这双手,握不住笔,也拿不起剑。”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老皇帝死了,在饮下元鹤手中的那杯无色的酒后。 …… 转眼间,新帝正式登基已有半年。 陶眠数着日子,总是期盼元鹤有朝一日回到桃花山。黑蛇让他放弃,就连白鹤也劝他不要等。 等不到的,总要叫人失望。 陶眠在这件事上异常固执,谁劝都不听。趁着这段闲暇,他来到栗子山,逗留了一段时间。 来望的状态要比他上回来时好上许多,最起码再也没有把他认错。偶尔精力充足的时候,还能和陶眠闲侃几句,像往常一样。 说起这个七弟子,来望也是一叹。 “就算你等到他回来,他也仅剩半年的寿命了。他执意不归,极可能是怕离别时太伤感。” 陶眠沉默,数着地上的蚂蚁。 来望伸出一根手指,挠了挠脸颊。视线下移,也陪他一起数。 “小陶,我的时日也不多了。” “你又说这种话。” “之前都是骗你的,这回是真的。” “那我这回还当作你在骗我。” 来望伸手想要去够一颗栗子,但他的两腿没办法移动,手指捞了几次都没成功。 是陶眠默默地把盘子推近,让他顺利地从中拿走一颗。 来望也没有剥,就放在手指之间,指腹搓着它光溜溜的壳。 “生死之事,你比我看得透。再说咱俩相处的时间太久了,彼此生厌,你肯定嫌我烦。” “是有点嫌弃。” “我走之后要去找她了,我不会孤单。但你的生命中失去一个俊逸洒脱又开朗阳光的朋友,你的损失要比我大得多。” “……” “小陶,就算你已经成仙了,你也要常常交朋友。你那些徒弟不算,他们只会给你添乱和添堵。” “我一个人挺好的。” “那你保证不会再收徒。我看你也是,一个人就好。你那桃花山但凡多住进去一位,都是一场劫难。” “……” 这陶眠给他保证不来。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好。 来望也不纠结于这事儿,好不容易他今天清醒,要多说些话。 他和陶眠聊了很久,一直到太阳下山。陶眠说要继续给他寻医问药,来望摆摆手。 可别了,他早就该跟故人团聚。只是因为陶眠这老不死的还在,他才一拖再拖。 最后来望难得感伤地说了一句—— “小陶啊,没了我你可怎么活。” 若是往日,来望说出这话,陶眠绝对要一桃枝抽过去。 如今却是不能,来望是真的牵挂。 陶眠要在这栗子山赖上几天,来望却轰他快走。 “看见你活得这么长,我就气不顺。快走快走,别在这里碍眼,说不准我还能多活几天。” 陶眠与老道士辞别,这一别就是再也不见。 那天来望拄着拐杖,把陶眠送出去很远。等陶眠的身影离去了,他别过身,悄悄抹掉几滴眼泪。 陶眠回到桃花山,山下又多了关于元鹤的传闻。 白鱼先生消失,元鹤也不知去向。 有人说是兔死狗烹,被新帝杀了。也有人说是之前四皇子在世时,为了让其服从,给元鹤下了毒,如今毒发身亡了。 什么离谱的说法都有。 陶眠起初是不信的,七筒的本事大着呢,他有的是办法逃出生天。 但随着谣言愈传愈烈,连陶眠自己心里都没底。 他徒弟该不会真的偷偷死在外面了吧? 陶眠这回坐不住了。他收拾行囊,不管元鹤在信中的阻拦,执意要去京城。 仙人和黑蛇白鹤叮嘱几句,让它们在山中不要打架,和平相处。但他知道,这两位就是那副死德性。表面答应得好好,等他走了立马把房顶掀了。 然而他顾不得许多,赶路要紧。 陶眠从道观离开,沿着山路。桃花开了,一山的粉白碎雪,纷纷扬扬。 他行至半路,忽而脚步一顿。 元鹤就站在一棵灼灼盛放的桃树之下,风尘仆仆,眼角眉梢藏了三分岁月。 “陶眠师父,这回别赶我走了。” 第384章 走远 元鹤助太子登基,新帝想把他留在宫中。 “这是朕对你的承诺。” 然而元鹤不想兑现这个承诺。 皇城的天不会变的,新帝迟早会步入老皇帝的后尘。元鹤留在这里,只会是又一次悲惨地重蹈覆辙。 更何况,他心中早就有归处。除此之外,皆是他乡。 元鹤头也不回地离开皇宫,从此天高海阔。 他来到京郊,有一人站在柳岸等候许久。 红苕一身藤色衣裙,不施粉黛,恢复了往日清丽的模样。 她一手牵着马匹,上前几步,欲言又止。 是元鹤先开了口。 “我要回去了,红苕。” 红苕为姐姐报了仇,如今重回自由身。元鹤将墨钓轩在这些年赚到的钱全部留给红苕和两个小童。红苕说,她会把这两个小孩

相关推荐: 小白杨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快穿]那些女配们   数风流人物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总统(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