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被青舂撞到了腰 > 第105章

第105章

的东西都要格外仔细。 陶眠咬着毛笔的笔杆,笑呵呵地等着先生检查。 “怎么样,先生,我是不是答得特别好,特别对?” 杨先生胡子都吹起来,拿他又没办法,只是“哼”了一声。 然后叫大家把今天要讲的书翻开。 陶眠的书本都是沈泊舟帮他装的。先生要讲新内容了,沈泊舟趁着老先生转身看不到,把书册塞给陶眠。 一本蓝色封皮的新书,是线装的,随手一翻,里面密密麻麻排着墨字。 陶眠把书册随意地翻开,恰好翻到了先生要讲的那一页。 书册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有一画像,右边才是文字。 陶眠的眼神瞬间被画上的人吸引了。 那是一位丰神俊朗的年轻男子,眉眼如远山黛墨,气质脱尘。他的神态沉静,眼神望着书外的人,那目光仿佛穿越了漫长的时光,落到了仙人身上。 先生老迈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诸位静听。今日,咳,我们要讲青渺宗。青渺宗自开山之日起,到如今已有数百年。这期间,五代宗主顾园为宗门的兴盛之业,呕心沥血,贡献良多……” 顾园。 我的大弟子。 现在人人都在传颂你的当年。 人间别久不成悲。 第131章 宗门是如何建成的 青渺宗建立宗门有百余年。开山祖师爷青檀道人于九十岁高龄开山立派,一百二十岁时仙隐无踪。 所谓仙隐,和得道成仙还略有不同。 飞升成仙要经历天劫,而仙隐则意味着某位法力高深的修者看破世事红尘,在人间隐匿了自己的踪迹,从此世人再也无处寻。 据说青檀道人是泛舟江上之时,顺流而行,逐渐消失在茫茫天际。 杨先生讲到这段,陶眠还在心里想…… 这难道真的不是老头出门瞎溜达,然后走丢了吗? 青渺宗的第二代宗主是青檀道人的师弟,道号为青归。青归道人是个闲散又不爱管事的人,他坐上这个位子纯属被逼无奈。 青檀道人仙隐一事毫无预兆,等到宗门的人发现宗主丢了,方寸大乱,紧急把宗门辈分最大的青归道人送上了宗主之位。 青归道人有话说。 道友们谁懂啊,一觉醒来突然变宗主了。 举手表决的时候为什么独独背着他。 白来的一宗之主,青归道人却看不上,也懒得管。青渺宗原本在修真界还能排上前十,在第二任宗主在任的时候,差点被甩出前二十。 要说青归道人最大的功劳是什么,那必须是他培养出来了第三代宗主顾远河。 或许是因为退休的愿望太强烈,青归道人在培养继承人这方面不遗余力。宗门的事他撒手不管,但小顾远河是他亲力亲为教出来的,半点都不嫌麻烦。 顾远河也没有辜负宗主的期望,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惊人的才能。青归道人把小孩培养到二十岁,就忙不迭地将宗主之位甩给他,自己潇洒去了。 据说青归道人也是撑着一叶小舟远航,不见了行踪。 听到这里,陶眠连吐槽都不想吐了。 建议查查那条江,青渺宗的一代宗主和二代宗主可能在下面跟河神斗地主呢。 因为前两任的宗主各有各的不靠谱,直到第三代顾远河,青渺宗才真正步入正轨。 顾远河是个称职的宗主。从他成为青渺宗宗主的那天起,到他的生命结束,他的一颗心都系在宗门。 他上任不久,就从上到下地整顿了宗门。首先是增设了两位长老,将长老之位增加到八人,又在门派内明确地划分了八大堂,八位长老各负责一堂,而堂主则管理堂内的日常事宜。 每一堂都有每一堂的规矩,擅自破坏规矩者,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最严重的会被废掉修为,逐出宗门。 顾远河特别重视门内弟子的招录和选拔,为此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流程,每个弟子,哪怕是杂役和外门,只要实力足够,都有成为长老真传的机会。顾远河希望打破修真界的门阀制度,任人唯才,让有能力的人得到匹配的地位和回报。 在顾远河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变下,青渺宗终于有了一个名门大宗的雏形。 而在他三十岁的那年,他和自己青梅竹马的爱人结为道侣,有了一子,取名顾园。 真正实现了事业爱情双赢。 可惜好景不长。 顾远河有一左膀右臂,名为李贺山。 李贺山是和顾远河自小相伴相知的师兄弟。 顾远河信任他,把他当成亲兄弟似的对待。而他在前者登上宗主之位的初期,地位还不够稳的时候,也不遗余力地帮助对方,甚至有几次险些豁出性命。 顾宗主不是知恩不报的人,李贺山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中,也尽自己所能地让他在宗门内过得舒坦。 唯有一项,顾远河没有满足李贺山,那就是长老之位。 李贺山当时被任命为执律堂堂主,其实实权很大,比起长老这样的虚名要有用。 再说顾远河不是真的不想给长老之位。李贺山太年轻了,不到三十岁。而现在青渺宗年纪最小的长老也要五十五岁。提拔李贺山当长老,根本没办法服众。 无法服众,就会寸步难行,对他们二人都是如此。 顾远河其实早就把未来的路给李贺山铺好,只要他按着走,别说长老,哪怕是宗主的位置,将来都有可能是他的。 但是李贺山不愿意,也不相信顾远河。 两人之间的罅隙就这么产生了。 李贺山想的是,你顾远河二十岁就当上一宗之主,当时怎么不说自己年纪轻呢?现在想出这样的借口,无非是在敷衍他罢了。 顾远河与他解释多次,那时他当宗主,背后有老宗主青归道人和几位长老撑腰。青归道人在顾远河八九岁的时候,就告诉全宗门的人,这孩子未来就是下一任宗主,有不服气的直接演武场找他。 顾远河的宗主之位,是早就被铺垫好的。 现在李贺山也需要铺垫。 顾宗主的解释已经足够真诚,但也要人听得进去。 几次三番,被李贺山的固执闹得没办法,他只好作罢。 那时候顾宗主心里想的是,贺山年轻气盛,等他再长一些,总该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谁知道李贺山联合了那些在改制时被他打压的势力,竟然背地里谋划着一不做二不休,要杀他取而代之! 顾远河为人正直,他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如同手足的兄弟,竟会如此残忍地对待他和他的家人。 再后来发生的事,就广为人知了。第三代宗主顾远河被李贺山夺权,青渺宗上下大变天。据山下的村民回忆,他们看见红色的鲜血从半山腰流到山脚,从清晨到黄昏,三天三夜都流不净。 第四代宗主李贺山上位,但青渺宗在内斗中元气大伤,耗费多年才勉强缓过来。 李贺山因为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当了宗主,对身边的人极其不信任,整日疑神疑鬼。他破坏了大部分顾远河生前留下来的规矩,将它们改得乱七八糟。 长老们有一半因为谏言死了,还有一半选择明哲保身,整日装病不出。堂主更换得极为频繁,弟子们叫苦不迭。修真界的门阀又一次占据了青渺宗,出身普通的修者连大门都别想进。 那十六年简直是青渺宗自打立宗之日起,最黑暗的一段岁月。 这黑暗漫无边际,直到顾宗主流落在外的独子顾园归宗。 他像云层中乍现的一道天光,穿透了宗门无边的暗色。 第132章 爱听,多来点 杨先生大概是顾园的狂热粉,在介绍起青渺宗第五代宗主时,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学堂内的弟子们听得昏昏欲睡,只有陶眠一人精神奕奕,时不时还配合着杨先生的话点点头,仿佛受夸奖的人是他。 爱听,多来点。 关于顾园的前十六年是一片空白,只能从顾宗主留下的文字和青渺宗年龄稍长的弟子口中得知,他是被一位法力高深的道人收养了。 有关这位道人的传闻很多,有说他只是偏远的小山里面一个不知名的小道士,也有说他是隐居于世的红尘仙。但没有争议的是,顾园在十六岁之前是在他身边成长、修习,直到被老宗主顾远河的亲信找到,认祖归宗。 顾园在和老宗主的人会合之后,并没有立刻声张,向李贺山复仇。他蛰伏多年,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势力,找回那些被李贺山放逐出去的堂主和弟子,同时跟宗门内那批曾经扶持顾远河坐上宗主之位的长老联系上了,请求他们协助自己。 里应外合,很快,顾园做好了准备,开始复仇。 顾园做事深谋远虑。他先离间李贺山身边的亲信。那些人因为李贺山多年的怀疑和打压,早就心生不满。顾园利用了这些人,让他们对李贺山的意见越积越深,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没有办法离间的人,顾园就会痛下杀手,将对方的家族和势力连根拔除。 董良骏和霍兴澜就是其中的例子之二。 据说当初对付董、霍两家时,顾园请了那位师父出山,助他一臂之力。 但这两件事找不到任何文字记载。当时亲历的弟子们早就亡故了,而顾园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对两件事始终避而不谈。 顾宗主仙逝之后,第六代宗主程驰倒是某次在席间大醉后提过一嘴,但又没有详细地说,只是怀念故人。 顾园对待董家霍家,冷血绝情,将两家赶尽杀绝,没有留一个活口。 对于此事,后人褒贬不一。有人觉得顾园残忍,不如他父亲顾远河仁厚。 也有人认为,顾园身世如此,必定养成不留后患的性子。他这样做无可厚非。 总之,斩断了左膀右臂,李贺山本人也就不足为惧了。 顾园带着人马杀入青渺宗的正殿时,李贺山正坐在宗主的高位之上,两手反复地抚摸着紫檀做的扶手,留恋不舍。 李贺山看清楚顾园的脸那一刻,似乎有些愣住,下意识地说了一句—— 你和你父亲年轻的时候长得真像。 他大抵是老了,在青渺宗做宗主的岁月,他终日惶惶不安,总以为有谁要来抢夺他的位子。 顾远河也时常出现在他的梦中,时而是少年意气风发,时而又是浑身浴血,失望又痛苦地望着他,记忆和梦境错乱至极。 顾园只是冷漠地望着他,说他不会成为他的父亲。 李贺山扯着嘴角,一个不成形的笑。他说,也对,远河师兄绝不会做出屠戮仇敌一家妻儿老小的事来。 顾园胜券在握,他早已捣碎李贺山所有的基石,剪掉他所有的羽翼,来见他只是最后一步。 后来他挥退了所有人,到殿外等。里面安静得惊人,直到一声拔剑出鞘,有什么东西掉落在地,滚了几下。 最后顾园提着李贺山的头颅,跨出正殿大门。 程驰率领着青渺宗的堂主和弟子,齐齐跪地,迎接新宗主归山。 而站在高位的顾园只是望着远处稀疏的星,和渐明的天,负手而立,目光投向了很遥远的地方。 他在想着什么呢?没有人知道。 新宗主即位,顾园和他的父亲一样,对青渺宗上上下下进行了整治。 李贺山在任期间留下的烂摊子和捅出来的篓子太多,而宗门从长老到弟子经历两次内斗已经疲惫不堪,所以顾园没有进行太大的变革,只是在父亲曾经的规矩框架内做了调整。 重要的是恢复宗门往日的生机,其他的可以慢慢来。 顾园成为青渺宗第五代宗主之后,数十年间,在他的操持之下,宗门从原来的混乱,走向正规,再一步步兴盛起来,成为天下五大宗之一。程驰接续着顾园的脚步,进一步将宗门推到天下第一宗的位置,这是后话。 在旁人看来,顾宗主除了宗门事务,什么都不感兴趣。 李贺山破坏的程度太严重,顾远河积累下来的家底几乎耗尽。顾园费尽心力,每日在山门内外奔忙,俯首案上处理事务通宵达旦。 每夜宗主书房内的灯,一定是最晚吹熄的。 顾园最开始几年没有爱好,也顾不上有爱好,除了每天雷打不动地喂几只鸡。 这鸡是他从山下买来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普通的芦花鸡。 顾园花费五年的时间,让青渺宗恢复到他的父亲在任时的样貌,这时一切步入正轨,门人就劝顾园考虑考虑自己的事。 话里话外让他结个道侣。 顾园在山门内永远是不苟言笑的,很严肃,除了程驰,没人能和他开玩笑。长老和堂主们轮番劝,把他烦得不行,后来只好放话说,程驰结了他再结。 程驰:……你自己想单着,别把兄弟搭进去啊? 真是好哥们。 慢慢地,这事儿就没人再提了。 大概是那一批催着的长老人都没了。 顾园一门心思搭在青渺宗,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谈,外人都以为他铁石心肠,其实他是把那颗赤子的心留在了桃花山。 据说顾园的师父后来某次到了青渺宗,那日顾宗主难得放下所有的事务,把自己打理得干净利索,亲自到山门口迎接。 不过这件事同样没有记载,不知道是不是顾宗主有意抹去了关于那人的所有文字,不想对世人泄露他的身份。 曾经亲历过的弟子,离开青渺宗了,把这件事口述传给自己的后人。 他说那是一个春日,千里莺啼,新燕衔泥。山下,宗主亲手种的一片桃树开花了,淡粉宜人。那人没有坐骑,也没有车马,从一枝粉桃后面绕过来,宛如从云端飘落,衣袂翩然。 就像画里的仙人,活了似的。 那弟子回忆起来的语气掺着赞叹,他们所有等在山下的人都看呆了,原来世上还有这样清逸出尘的人物。 他偷偷地瞥了宗主一眼,发现向来严肃冷穆的宗主也不一样了。 顾宗主的眼神远远地遥望,他在看一位故人,一节回忆,一段遥不可及的时光。 他张张嘴,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又好像,这场重逢已经道尽所有,什么都不必言说。

相关推荐: 凄子开发日志   数风流人物   突然暧昧到太后   总统(H)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蔡姬传   捉鬼大师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误打误撞(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