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其作用可能不同。 1.滋阴补血 《本经》没有直接提及地黄能够滋阴补血,从其描述来看,“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反而具有活血作用。可能是因为它能够“填骨髓,长肌肉”的缘故,后世医家多认为其具有滋阴补血之功。笔者推测,这种作用极有可能与其所含的糖类、氨基酸类有很大关系。 心律正常,即心脏的正常跳动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是:管道完整、血脉充盈、心气充沛。《伤寒论》之炙甘草汤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脉结代,说明心律失常。从组方来看,炙甘草汤很好地照顾到了这三个方面,一是方中含人参、炙甘草等,能够补益心气,使心气充沛;二是方中含桂枝、生姜等活血化瘀之品,保证管道的完整性;三是方中含有地黄、大枣、阿胶等,能够滋阴补血,保证血脉的充盈度。所以,炙甘草汤能够治疗心律失常。 地黄在炙甘草汤中的用量很大,原方“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煮之,经过如此的煎煮,使地黄中的水溶性成分溶出,而且脂溶性成分也被提取。如环烯醚萜苷即为脂溶性成分,具有强心、利尿作用,对改善心律失常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金匮要略》之百合地黄汤主治阴虚内热之神经官能症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方中百合能够养心阴而安神,地黄能够滋阴养血。薯蓣丸亦来自《金匮要略》,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方中地黄也能够滋补阴血。《金匮要略》之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等组成,方中干地黄的作用仍然是滋阴,配伍少量桂枝、附子以阴中求阳。 2.止血 《本经》未曾记载地黄的止血作用,但后世应用地黄治疗出血者较多,如《金匮要略》之黄土汤主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方中黄土、阿胶、黄芩能够止血,地黄也能够止血。胶艾汤主治胞阻,即妊娠下血伴腹痛,由地黄、艾叶、阿胶、当归等组成,除艾叶、阿胶能够止血外,地黄的止血作用也不容忽视。药理研究发现,地黄止血作用的成分与所含的环烯醚萜苷类有关,能够缩短凝血时间。 后世多未记载地黄有止血作用,但承认其有清热凉血之功,常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所以可以认为其止血的机理是通过其清热凉血作用来实现的。 3.增强免疫作用 地黄能够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浓度的下降,并能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具有促进机体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的作用,能够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特别对免疫功能低下者的作用更为明显。也就是说,地黄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产生抗炎作用,主要用于机体免疫力低下者。 因地黄性凉,能够清热凉血,主治血热证,故临床上,银屑病、湿疹、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辨证属于血热者,即可应用,而且需要大剂量使用,能够对抗上述疾病所致的炎症反应。 1.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案 王某,男,84岁,离休干部,身高167cm,体重65kg,气色红润,身体硬朗,步履稳健,活动灵便,耳不聋,眼不花,经常骑自行车逛市场。有白内障病史,已手术治愈。 近期体检:血脂偏高,窦性心律不齐,慢性前列腺增生,肝囊肿2处,血压不高。 患者于半年前出现心律失常,常服宁心宝胶囊、稳心颗粒、生脉饮口服液等,时有缓解,未治愈。遂找某退休中医诊治,予西洋参、人参等治疗,效果不佳。2016年7月11日找笔者诊治。 刻诊:心律失常,每分钟早搏多达10余次,但脉搏较有力,舌无青紫、瘀斑瘀点,口唇发暗。患者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晚上7点前入睡,夜间起夜2~3次,清晨2点醒来,以后的时间处于迷糊、半睡半醒状态。即便在冬季,早饭也常在5~6点食用。超过晚7点睡觉,则整夜睡不安宁。患者无胸闷胸痛、心悸、汗出、畏风畏寒,大便正常,体力很好。 据证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柴胡15g,枳壳15g,赤芍15g,甘草10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0g,川芎15g,生地黄15g,怀牛膝20g,
相关推荐:
深海gl (ABO)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实习小护士
流萤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带着儿子嫁豪门
成瘾[先婚后爱]
珊璐短篇CP文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