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与其所含的钙有关,那么钙的析出越多,其清热作用就越强。所以,临床大剂量使用石膏时,需配伍促溶药如粳米。因为粳米含大量的淀粉,笔者大胆推测,含大量淀粉的药物能够对石膏产生促溶作用。如药房一般不备粳米,有的医者用山药来代替之,其实并不难理解。 2.量小能够除烦 《本经》即载石膏能够“除邪鬼”,《名医别录》谓之止“烦逆”,《药性论》载之治“烦渴”,主“烦满”,《日华子本草》用之治“心烦躁”等,可以看出,石膏清热除烦的作用已被古籍广泛记录。 《伤寒论》之大青龙汤主治“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证属太阳伤寒兼里有蕴热,故用麻黄、桂枝等以发汗解毒,用小剂量的石膏(如鸡子大)以清热除烦。 心烦一症,有热证,也有寒证。如果伴有自汗出而口干者,属热者居多,临床在辨证处方的基础上,配以石膏、连翘等,常收佳效。 现行教材言自汗者属气虚,盗汗者属阴虚。依笔者之见,不论是自汗,还是盗汗,实热者居多,清热即能治愈,屡试不爽。当然,对自汗、盗汗伴有口干、口渴而心烦者,非石膏莫属。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经验,只要出现口干就可以用石膏。 1.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支气管炎案 焦某,女,60岁,形体偏实偏胖,2013年12月23日初诊。儿媳伴诊。 自述有支气管炎病史18年,每年冬天必发。刻诊:胸闷、气喘、咳嗽达数周之久,服过中成药、西药,疗效不显。吐痰量少,但易咯,咽喉不红不肿,纳可,口干但不苦,咽干,头晕,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否认高血压病史。据其儿媳称,婆婆晚上说梦话较多,有时从梦中哭醒。处以大柴胡汤加味:柴胡30g,黄芩10g,姜半夏20g,枳实20g,制大黄10g,白芍20g,生姜30g,大枣30g,桔梗10g,生石膏30g。4剂,煎服,每日1剂。 12月27日二诊:胸闷减,阵发性咳嗽亦减,口干、唇干,不欲饮水,舌苔黄腻,脉弦滑有力,大便调。上方加生石膏至100g,继服6剂。 2014年1月2日来诊,每天咳嗽一两次,现不胸闷,口干愈,大便调,舌苔薄白,脉弦滑有力稍减,嘱停药。 3月12日随访,一切安好,不胸闷,无咳嗽,也再无听见其婆婆从梦中哭醒过。 按:患者有支气管炎病史18年,每年冬天必发,似乎有虚的一面,但患者就诊时以胸闷为主,即胸胁苦满,伴咽干、头晕,属于少阳病,究竟是用小柴胡汤呢,还是大柴胡汤?再就是“婆婆晚上说梦话较多,有时从梦中哭醒”,是否考虑是“触事易惊,梦寐不祥,或异象眩惑”?是否考虑用温胆汤? 考虑到患者体质偏实偏胖,舌质红,苔黄腻,其脉弦滑有力,故予大柴胡汤。因其咽中有痰,故加桔梗;因其咽干,故加入石膏30g。二诊时因其口干、唇干,大便不溏,故与石膏100g以清其热。 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理论上既要有少阳病的临床表现,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等,又要有阳明病的临床表现,即大便干结或大便不畅、脘腹胀满等。该病例没有明显的阳明病,腹诊又没有做,是否是“按之心下满痛”,则不明确。但与生石膏30g,病人大便不溏,又与100g,大便仍然不溏,故知患者中焦不虚,不虚便可用大柴胡汤。 2.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慢性鼻炎案 张某,男,21岁,形体中等,面色润泽,2014年3月17日以慢性鼻炎来诊。 5年前,患者不慎患鼻炎,经反复发作,遂转变为慢性。刻诊:鼻塞,不流涕,只有一侧鼻孔通气,左躺左塞,右躺右塞,影响睡眠。伴有口渴喝水多,纳佳,腹直肌紧张有力。舌质淡胖,有齿印,脉弦滑有力。遂处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麻黄10g,细辛10g(先煎),附子10g(先煎),石膏50g,白芷30g。6剂,煎服,每日1剂。 3月23日获悉,服药2剂,鼻子通气,上药服完,未再发作。 按:患者以鼻塞不通为主诉就诊,临床上治疗此类病证,大
相关推荐:
挚爱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岁岁忘忧(完结)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芊芊入怀
玩笑(H)
成瘾[先婚后爱]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失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