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桔梗5g,生石膏30g,西洋参10g,麦冬20g,五味子10g。7剂,煎服,每日1剂。 7月18日二诊:患者脉律较规整,每分钟早搏2次,效不更方,继服。此后根据情况加减,有时加大石膏的用量,有时以丹参代替西洋参,患者间断服药至11月18日,有效,但总不能消除心律失常。 故于11月19日再次来诊,除心律不规整外,患者没有其他心胸不适表现,症状如前。遂改变诊治思路,考虑为炙甘草汤证,处炙甘草汤原方:炙甘草40g,党参20g,桂枝30g,麦冬20g,生地100g,阿胶10g(烊),火麻仁10g,生姜40g,大枣50g。7剂,加即墨黄酒半瓶,煎服,日1剂。 11月26日再诊:脉律规整而有力,嘱停药观察。 12月4日,患者又出现心律不齐,虽无早搏,但脉搏强弱不等,嘱继服原方。12月11日,脉律规律而有力,呈现滑脉。12月17日,脉律规整,治愈,但其慢性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没有改善。 按:《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这是《伤寒论》对脉结代诊治之论述。 然该患者初得心律不齐时,既无感冒等伤寒之表现,又无胸闷心慌等症状,仅有心律不齐,概不符合炙甘草汤方证。根据其口唇发暗,而判定有瘀血,故与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之,加用生脉散的目的是为了治疗心律失常。 因患者炙甘草汤证症状不甚明显,且脉律有好转趋势,故患者间断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味较长时间,仍然没有治愈。遂改变治疗思路,仍按《伤寒论》之思路治之,没想到疗效显著,又巩固1周,遂治愈。可见仲景不欺我也。 2.肾气丸合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小便不禁案 陈某,女,53岁,2011年10月22日初诊。患者尚未退休,形体胖而实,面黄白。东北口音,在烟台居住多年。 主诉:小便不禁20余年。患者自1986年生完小孩后,小便即憋不住。起初以为产后病,过一段时间会好,但这20多年来,时好时坏,无论咳嗽,还是大笑,只要用力,腹压增加,小便就憋不住,近十余天来明显加重。数年来因小便不禁而不能外出旅游,偶尔上街购物时须先找准厕所位置。无尿路刺激征,喝水不多,无夜尿,畏寒明显,特别是后背怕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手足冰凉,一般无汗出,大便成形,纳眠均可,舌质淡,舌体胖大,齿印明显。处方:麻黄5g,附子10g,细辛5g,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9g,茯苓9g,泽泻9g,肉桂10g,黄芪60g,桑螵蛸10g。6剂,煎服,每日1剂。 10月29日二诊:药后感觉舒服,但语言描述不清,腰部仍不适,小便改善不明显。上方加附子至20g,另加乌药10g,益智仁10g。6剂,煎服,每日1剂。 11月12日三诊:患者述药后效佳,感觉非常满意,已经能憋住尿达半小时以上。手已经不凉,纳眠均可,齿印仍明显,脉偏弱。疏方:麻黄5g,附子20g,细辛5g,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9g,茯苓9g,泽泻9g,肉桂10g,黄芪60g,乌药10g,益智仁10g,巴戟天20g,仙灵脾30g。6剂,煎服,每日1剂。 患者断断续续来诊,有时配伍桑螵蛸,有时配伍水陆二仙丹,有时加大附子用量至40g,有时改用真武汤加味,但总以温补肾阳为主要治法,后来共服药24剂,小便能憋住1个多小时,基本不再影响其正常生活。 按:该案患者病史长达20余年,如此长的病史较为罕见。不仅患者抱着一试的态度来诊,笔者心里也没底。诸多七八十岁的老年妇女,小便不禁者较为常见,而该患者年仅53岁,相对而言比较年轻。因肾主固摄,能够固摄小便,所以,小便不禁者,多从肾阳虚论治。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畏寒明显,后背怕冷,手足冰凉,舌质淡,舌体胖大,齿印明显,脉偏弱,均是肾阳虚的表现,故与肾气丸以温补肾气,固摄小便。笔者临床发
相关推荐:
挚爱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岁岁忘忧(完结)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芊芊入怀
玩笑(H)
成瘾[先婚后爱]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失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