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为大型商场服务员,每天都要避开空调口,一旦遇空调直吹,鼻炎立马发作。 刻诊:现每天发作至少4、5次,多时20余次,晨起、遇冷风发作,发作时喷嚏连连,鼻流大量清涕,质稀如水,伴咽痒、鼻痒、眼痒。平素患者喝水较少,口中发热,纳可,泛酸,大便偏稀,入睡困难,睡眠浅,有时梦多。舌质红,苔薄白而燥。处以小青龙汤加味:麻黄10g,桂枝12g,干姜15g,细辛6g,五味子6g,姜半夏10g,白芍12g,炙甘草15g,辛夷15g。颗粒剂,10剂,每日1剂,温开水饭后冲服。嘱避风寒,慎起居,忌生冷。 10月3日,其工友王某以慢性鼻炎来诊,言杨某的鼻炎大有好转,遂慕名而来。 按: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三个: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特异性抗原与特应性个体二者相遇。其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伴有嗅觉功能减退。 该例患者即为典型的过敏性鼻炎,呈发作性鼻流清涕,属于“痰饮”病的范畴。《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黄煌老师说“水样的鼻涕水样的痰,治水的小青龙把饮蠲”,故与小青龙汤加辛夷治之。 3.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呕吐案 石某,男,20岁,身高177cm,体重61kg。2013年10月7日初诊。 食后干呕,重则吐饭1年有余,日渐加重,伴有刷牙干呕,大便不成形,完谷不化,自述因食堂饭菜欠佳而引发。喉中暗红,腹直肌拘紧,喉中有痰。舌暗红,苔少,脉迟但有力。处以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柴胡15g,枳壳15g,白芍15g,甘草10g,姜半夏15g,厚朴15g,紫苏梗15g,茯苓15g,干姜20g,白及15g。煎服,每日1剂,5剂。服药2日,明显起效,服药第4日,洗海水澡后,有干呕感觉,喉中有痰,现睡眠多梦,饭后痰多易吐,吐痰时伴有干呕,姜半夏改为30g,去白及。5剂愈。 按:患者以呕吐为主诉就诊,生姜与半夏必用,这是药证对应。药房多不备生姜,故以干姜代之。半夏,我习惯用姜半夏,对于呕吐,更宜用姜半夏,而不宜用法半夏或清半夏。 患者为男性,身高177cm,体重61kg,瘦人也,四逆散体质。刷牙时干呕,食后干呕,咽中有痰,半夏证也,故与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加白及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胃黏膜。一诊有效,但对痰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是因为半夏量小,故二诊时重用半夏,药证相对,故能取效。 生姜晒干即为干姜,所以,二者的药理作用应该差不多。不过,药房一般不备生姜而有干姜,所以,临床处方时,遇到要求代煎的患者,需要生姜时,多以干姜代之,剂量往往是生姜量的2/3。 笔者用干姜的量一般为5~30g。 20.吴茱萸——顽固性头痛之专药 20.吴茱萸——顽固性头痛之专药 吴茱萸首载于《本经》,其曰:“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其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以果实饱满、身干、香气浓郁者为佳。吴茱萸生用有小毒,故多制用,吴茱萸用甘草水浸泡后,经炒制晒干,能降低毒性,缓和燥性,药房中多为制吴茱萸。 吴茱萸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它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燥湿止泻之功。主要用于:①寒凝疼痛,如顽固性头痛,配伍人参、生姜等,如吴茱萸汤;下焦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配伍桂枝、当归等,如温经汤。②胃寒呕吐,配伍生姜、人参等,如吴茱萸汤;配伍黄连而成左金丸可以治疗肝郁化火之胃热呕吐。③脾肾阳虚之五更泻,配伍补骨脂、五味子等,如四神丸。 吴茱萸主含吴茱萸生物碱,能扩张外周血管,而且具
相关推荐:
满堂春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芊芊入怀
碧荷衍生文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我在末世养男宠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