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121章

第121章

0g,连翘30g,生白芍30g,甘草15g,生大黄10g,槟榔15g。每日1剂,煎服,不拘时服,嘱买2剂,以观察疗效。 当天中午即煎中药,侄女服用1/3,频频恶心欲吐,嘱加生姜汁适量兑服。晚饭前又服用1/3,晚上睡觉前又将剩余的药喝掉,最后一次药后,竟全部吐出。今日大便全是稀便。 7月31日,嘱上药加生姜50g,再煎煮,服第2剂药,侄女未再出现呕吐。言大便稀溏,舌苔薄白。 8月1日,腹痛未作,询问中药是否继服。嘱去掉大黄,再服2剂以巩固疗效。 8月3日,侄女去医院做B超复查,言其阑尾良好,嘱停药。就这样,侄女的急性阑尾炎在笔者的4剂药后得以治愈。 按:急性阑尾炎,笔者没有治疗经验,但不代表其发病率不高。由于受到西医学的影响,一旦患有急性阑尾炎这种急性病,人们普遍选择手术,即便不选择手术的患者,人们也不会选择中医,而选择输液治疗,认为还是西医治愈的快。 中医认为,金银花、连翘能够清热解毒,白芍合甘草而成芍药甘草汤,具有缓急止痛作用,生大黄能够泻热通便,槟榔能够行气以消除胀满。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缓急止痛,消胀通便之功。 从西医来解释,金银花、连翘等抗菌消炎,加甘草的目的是因为其具有激素样作用,加生白芍以止腹痛,为了通腑泻热而加生大黄,加槟榔是为了理气。 3.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案 王某,男,84岁,离休干部,身高167cm,体重65kg,气色红润,身体硬朗,步履稳健,活动灵便,耳不聋,眼不花,经常骑自行车逛市场。有白内障病史,已手术治愈。 近期体检:血脂偏高,窦性心律不齐,慢性前列腺增生,肝囊肿2处,血压不高。 患者于半年前出现心律失常,常服宁心宝胶囊、稳心颗粒、生脉饮口服液等,时有缓解,未治愈。遂找某中医诊治,某医给予西洋参、人参等治疗,未见效果。2016年7月11日找笔者诊治。 刻诊:心律失常,每分钟早搏多达10余次,但脉搏较有力,舌无青紫、瘀斑瘀点,口唇发暗。患者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晚上7点前入睡,夜间起夜2~3次,清晨2点醒来,以后的时间处于犯迷糊、半睡半醒状态。即便在冬季,早饭也常在5~6点食用。超过晚7点睡觉,则整夜睡不安宁。患者无胸闷胸痛、心悸、汗出、畏风、畏寒,大便正常,体力很好。 据证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柴胡15g,枳壳15g,赤芍15g,甘草10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0g,川芎15g,生地黄15g,怀牛膝20g,桔梗5g,生石膏30g,西洋参10g,麦冬20g,五味子10g。7剂,煎服,每日1剂。 7月18日二诊:患者脉律较规整,每分钟早搏2次,效不更方,继服。此后根据情况加减,有时加大石膏的用量,有时以丹参代替西洋参,患者间断服药至11月18日,有效,但总不能消除心律失常。 故于11月19日再次来诊,除心律不规整外,患者没有其他心胸不适表现,症状如前。遂改变诊治思路,考虑为炙甘草汤证,处炙甘草汤原方:炙甘草40g,党参20g,桂枝30g,麦冬20g,生地100g,阿胶10g(烊),火麻仁10g,生姜40g,大枣50g。7剂,加即墨黄酒半瓶,煎服,日1剂。 11月26日再诊:脉律规整而有力,嘱停药观察。 12月4日,患者又出现心律不齐,虽无早搏,但脉搏强弱不等,嘱继服原方。12月11日,脉律规律而有力,呈现滑脉。12月17日,脉律规整,治愈。 按:《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这是《伤寒论》对脉结代诊治之论述。 然该患者初得心律不齐时,既无感冒等伤寒之表现,又无胸闷心慌等症状,仅有心律不齐,概不符合炙甘草汤方证。根据其口唇发暗,而判定有瘀血,故与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之,加用生脉散的目的是为了治疗心律失常。 因患者炙甘草汤证症状不甚明显,脉律有好转趋

相关推荐: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芊芊入怀   带着儿子嫁豪门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仙道空间   挚爱   碧荷衍生文   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