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978-7-5132-5199-0 定价 4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与临床实践过程中,精心研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从中药药理学角度分析、研究中药,为弘扬经典而著书立说。本书从来源、传统表述、药理分析、案例讨论、其他5个方面论述了张仲景常用30味中药,其中,药理分析与案例讨论是本书写作重点。 药理分析,是作者查找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并由此为依据对药物的功效进行合理分析。案例讨论,是作者近几年来积累的比较成功的验案,对每一则医案都撰写了按语,对研究药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体会。 序 序 自从我叩门中医殿堂,到之后执教讲堂,行医坐堂,迄今已经将近三十年了。回想起来往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感觉到自己对某些中医理论、方药的理解或者疾病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加深,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临证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从1994年7月手执教鞭开始的二十多年里,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2004年,鹦鹉学舌阶段。在这大约十年的时间内,讲课几乎是照搬教材,从来不会对教材的内容有所怀疑,而把教材奉为圭臬。每于讲课之时,将教材内容烂熟于心,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脱稿讲课,其熟练与潇洒的程度,一时间,不知道迷死了多少懵懂学子。 第二阶段,2005~2009年,理论质疑阶段。在这大约五年时间当中,随着讲课与临证的增多,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就越来越怀疑教材的说法是否绝对合适。比如中医理论方面,风性主动,故为阳邪。乍一听,没有问题。可是仔细分析,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然风为阳邪,那么它所对应的阴邪又是什么?再比如中药方面,教材把薏苡仁列为利水药,那么薏苡仁到底是以利水为主,还是健脾为主?如果是以利水为主,为什么古籍记载的利水方剂都看不到薏苡仁的影子?而且现代药理也不支持薏苡仁的利水作用。再比如方剂方面,一贯煎是治疗阴虚肝郁之胁痛的常用方,临床上常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如果说病机是肝阴虚的话,那为什么要用到沙参与麦冬?沙参与麦冬不归肝经,怎么解释?带着许多疑问,我于2008年2月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做访问学者,侍诊于黄煌教授左右整整一年时间,于2009年1月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回到自己学校。 第三阶段,2010~2015年,临床提高阶段。黄老师常常告诉我们,想学好中医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我将这句话牢记在心,不再纠缠于恶寒与发热所产生的原因,而重点解释什么是恶寒,什么是发热;不再解释口苦产生的原因,而解释口苦常见于什么病证。 学以致用,就这样,我在教学过程中把黄老师方证、药证以及药物体质学说等这些直观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将课堂讲解得更加丰富,更加透彻,也更加有趣,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临证过程中,我贯彻一方一病一人的学术思想,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真正达到了“处方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的境界。比如用半夏厚朴汤治疗咽喉疾病,不能说百发百中,至少也有九成的把握;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其舌苔薄黄而腻者,有效率极高;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而失眠患者,也都收到了极好的临床疗效。 第四阶段,2016年至今,学术求证阶段。随着读书越来越多,临证越来越多,所涉猎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对中药功效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相关推荐:
我以神明为食
流萤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失身酒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岁岁忘忧(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