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43章

第43章

而本方中真正起发汗作用的是肉桂。 2.小青龙汤治疗痰喘案 庞某,女,65岁,身高160cm,体重70kg,面色晦滞而浮虚。2014年4月21日以咳喘来诊。 患者自述有咳喘病史20余年,开始时偶尔发作,服用氨茶碱有效,但最近2年经常发作,服用氨茶碱已不再管用。求治于中医,初服中药有效,但屡治屡发,最近连服中药18剂,丝毫未效,遂转诊而来。 刻诊:咳喘明显,伴胸闷,吐痰量多,质稀色白易吐。其背部怕冷明显,现在已经接近5月份,患者仍穿着一小棉袄,但极易汗出。口不苦,但口干,食欲好,睡眠欠佳,经常憋醒,下肢无水肿,大便有点干。舌质暗淡,脉弦滑。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处以小青龙汤:炙麻黄10g,桂枝15g,姜半夏20g,白芍15g,细辛6g,五味子6g,干姜15g,生甘草10g。6剂,煎服,每日1剂,饭后半小时服。 12月8日,其女因病来诊,期间反馈,上药效果很好,服药6剂,咳喘基本消除,吐痰量也减少了很多。后来咳喘又犯了几次,就直接拿了上次的处方到医院开药,效果依然满意。 按:患者咳喘病史20余年,现咳喘明显,伴胸闷,吐痰量多,质稀色白易吐,显然属于痰饮内停。其背部怕冷明显,属于外寒。外寒内饮,当治以小青龙汤。因患者极易汗出,故方中选用炙麻黄,以宣肺平喘。药理研究发现,麻黄含麻黄碱,具有拟肾上腺素样作用,能够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从而起到平喘之功。此外,《本经》记载桂枝“主上气咳逆”,半夏主“咳逆”,芍药能够“止痛”,并通过其缓急作用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细辛“主咳逆”,五味子主“咳逆上气”。诸药合用,能够温肺化饮而止咳平喘。 3.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荨麻疹案 董某,女,20岁,形体中等,面色白润,2013年5月27日来诊。 患者有荨麻疹病史6年,期间发作较轻,一般无须治疗。2周前因洗冷水澡而发作,除头面部无皮损外,手臂、前胸、后背、下肢等均有皮损,不敢抓挠,如果抓挠则皮损面积扩大,瘙痒难忍。曾服西咪替丁,因过敏而停止服用,改服氯雷他定糖浆,没有效果,故来求诊。本次发作以来,时轻时重,消退不完全,遇冷风吹、洗冷水澡加重。汗出正常,口不苦,遇冷风易于打嗝。大便每日2次。其他无明显异常。处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10g,生麻黄10g,白芍10g,杏仁10g,干姜5g,红枣10g,炙甘草10g,蝉蜕20g。4剂,煎服,每日1剂。6月10日反馈,服药1剂,诸症消失,至今没有发作,剩余3剂药患者自作主张扔掉未喝,对疗效相当满意。 按:荨麻疹一症,有营卫不和者,有血热者,有汗出不畅者,分别治以桂枝汤、荆芥连翘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等。 患者有荨麻疹病史6年,2周前因洗冷水澡而发作,服用西咪替丁,因过敏而停止服用,改服氯雷他定糖浆,没有效果,遂改求治于中医。 患者因洗冷水澡而发病,汗出正常,口不苦,属于“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遂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加蝉蜕治之。 再者,患者遇冷风吹加重,属于恶寒之象也,这也是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的重要指征。 结合药理研究,方中麻黄具有肾上腺素样作用,能够缓解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的皮肤黏膜症状,疗效确切而迅速。 麻黄的用量一般不大,以5~15g为宜。但对于体质壮实而需要发汗者,则需大剂量应用,30g也不算多。 麻黄含麻黄碱,属于兴奋剂,所以,运动员即便出现感冒症状也不宜服用麻黄制剂,否则尿检呈阳性。 目前,不法分子将麻黄碱进一步加工而制成冰毒,再进一步加工成摇头丸。鉴于其成瘾性,欧美国家已经将麻黄列入禁品。 麻黄具有兴奋性,故失眠患者或易于失眠患者不宜服用。 麻黄能够促进人体代谢,饭前或空腹时不宜服用麻黄制剂。 2.桂枝——桂皮醛的活血作用 2.桂枝——桂皮醛的活血作用 桂枝,原名牡桂,首载于《本经》,其曰:“味辛温。

相关推荐: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玩笑(H)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我有亿万天赋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南城(H)   芊芊入怀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