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方中除桃仁、牡丹皮等能够活血外,桂枝也具有活血作用,它能够促进腹腔(包括子宫)的血液循环,使血流加速,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伤寒论》之桃核承气汤主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者”,笔者常用之治疗瘀血痛经而见大便干结者。方中桃仁、大黄能够活血化瘀,桂枝也能够活血化瘀,诸药合用,能够促进血行、消散瘀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总之,桂皮醛能够改善少腹部(包括子宫及附件)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消散,治疗瘀血所致的痛经、经闭、月经量少等,常用于西医学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不孕等病症。 (7)上、下肢关节病 《本经》首载桂枝能够温通经脉而“利关节”,主治风湿痹阻之关节疼痛等病证。现代临床将桂枝广泛用于痹证的治疗,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膝关节病变、坐骨神经痛等。在《伤寒杂病论》中运用桂枝“利关节”的方剂很多,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附子汤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究其原因,仍然在于桂枝的活血作用,所含桂皮醛促进血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的消散与吸收,达到消炎、消除局部水肿的作用。 3.改善肾脏血液循环而利尿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既能够治疗“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又能够治疗“男子消渴,小便反多”,说明肾气丸具有调节小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加强了肾的气化功能,也说明桂枝的功效是助阳化气,这是传统中医对桂枝作用的解释。 然而,什么是助阳化气?笔者想通过桂皮醛对肾脏血管的刺激作用来进行分析。 由于桂皮醛对肾脏血管的刺激作用,使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从而使尿量增加,这是其治疗小便不利或量少的机理。另一方面,由于桂皮醛对肾脏血管的刺激作用,使过度松弛的肾小管产生收缩,肾小球的滤过率减少,从而使尿量减少,这是其治疗小便量多的机理。可以这么讲,桂枝对肾脏的血管具有调节作用,而不是单纯的利尿作用或缩尿作用。 五苓散是治疗水湿内停的名方,广泛用于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消渴、水逆等。为什么五苓散既能治疗水湿内停所致水肿,又能治疗尿崩症?就在于桂枝对于肾脏的血液循环具有调节作用。 1.桂枝汤治疗定时发热案 赵某,女,19岁,形体瘦弱,瓜子脸,面淡白,唇淡,2010年12月6日初诊。 低热1年余。2009年9月高考升入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在一次感冒后,低热不退。血常规、尿常规、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肺部透视等检查均无异常。11月到某医院就诊,处以中药沙参、麦冬等养阴药治疗,药后低热未退,而且出现腹痛。患者在3岁时曾患急性肾炎,治愈。4岁时曾患过敏性哮喘,大约在8岁时基本治愈。但偶有发作,今年11月份曾发作过一次。 刻诊:每天中午11点左右开始发低热,一般不超过38℃,纳可,眠可,二便调。自去年9月始,每天中午开始发热,至晚上睡觉,自觉发热、汗出,醒后热退,每天如此,畏风。无口苦,月经规律,无痛经,经前乳不胀,无关节疼痛,口渴喜冷饮。舌淡,苔薄白,脉较有力。 处方:桂枝30g,白芍30g,生姜30g,大枣30g,炙甘草20g。煎服,每日1剂,每天的第一次药在发热前半小时服用,6剂。嘱忌食生冷、腥、辣、油腻食物。药后喝热粥以助发汗。 服药1剂,低热即推迟到下午1点左右开始,服药6剂,低热推迟到晚上8点左右开始,继服6剂,基本治愈。后以小建中汤6剂以善后。 按:治疗低热,临床上有诸多中医从阴虚论治,本案患者曾服沙参、麦冬等养阴之品,不但未愈,而且出现腹痛,说明药不对证。从经方的角度来看,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较为常用。如果应用小柴胡汤,须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病的表现,本案无上述任一症状。
相关推荐:
岁岁忘忧(完结)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挚爱
失身酒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萌物(高干)
成瘾[先婚后爱]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