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54章

第54章

测不谋而合。 从中医角度来讲,甲状腺位于颈部两侧,为肝胆经的循行部位,属于柴胡带的范畴,这是甲状腺疾病使用柴胡的依据之一。 甲亢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易饥,大便增多,体重减轻,怕热,出汗,心悸,失眠,对周围事物敏感,情绪波动,甚至焦虑,脉数。查体有甲状腺肿大、突眼、手抖等。这为我们使用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治疗甲亢提供了临床辨证的依据。 (2)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据调查,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乳腺增生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特点,未婚女性、已婚未育的妇女,其主要症状为乳腺胀痛,可同时累及双侧,但多以一侧偏重。月经前乳房胀痛明显,月经过后即见减轻并逐渐停止,下一次月经来前疼痛再度出现,整个乳房有弥漫性结节感,可伴有触痛。35岁以上的妇女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房胀疼和轻度触痛,且与月经周期无关。这些乳腺增生均属于良性增生。其中,症状较重者,大多为体形偏瘦、脾气大、易发火,同时还伴冬季四肢常冷者。这些患者都属于柴胡体质(参见黄煌教授的《张仲景50味药证》)。 柴胡历来为疏肝解郁要药,是治疗乳房胀痛即乳腺增生的要药。那么,柴胡疏肝解郁的机理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是消炎。因为,乳腺增生,即乳腺发生慢性肿胀性炎症,可能是柴胡对乳腺慢性肿胀性炎症具有特异针对性,其作用不是止痛,而是消炎,所以,乳房胀痛首先要考虑到柴胡,这是其疏肝解郁的药理学依据之一。四逆散、逍遥散都是治疗乳房胀痛的有效名方。 (3)治疗急性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胆囊位于右胁部,属于肝胆经的循行部位,胆囊部位的炎症、结石等,往往引起右胁胀痛,或放射至右后背部,同时,胆囊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称为墨菲征阳性,中医称为胸胁苦满。而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是治疗胸胁苦满的效方。大柴胡汤重用柴胡,在《伤寒论》中主治“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临床上大柴胡汤主治急性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最为常用。小柴胡汤重用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相当于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的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胆囊位于肝胆经的循行部位,柴胡具有疏理肝气的作用,主治以胀痛为主的胆囊炎、胆结石等,符合中医之理。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是治疗急性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的千古名方,为历代医家所验证,其疗效已不容置疑。关键是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均重用了柴胡达半斤之多,相当于120g,其抗炎作用非常明确,药理研究还发现柴胡具有良好的利胆作用。 (4)治疗急性与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则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起始于中上腹,也可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则呈腰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 总之,急性与慢性胰腺炎的特征表现是上腹部剧烈疼痛,与《金匮要略》“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之记载极为相似,可以说,大柴胡汤是治疗急性与慢性胰腺炎之效方。药理研究显示,柴胡皂苷除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外,还有抑制胰蛋白酶等作用,这为柴胡治疗急性与慢性胰腺炎提供了药理依据。 (5)治疗表现为口苦之类的病证 《伤寒论》之少阳病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其中,口苦

相关推荐: 成瘾[先婚后爱]   玩笑(H)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交易情爱(H)   认输(ABO)   萌物(高干)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