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之方。葛根必须重用方能达到补充糖分、止痛、抑制组胺等作用。再者,笔者大胆推测,葛根含大量淀粉,呈酸性,大量黄连产生的小檗碱,能够与酸结合成可溶性的盐,所以,葛根的另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了小檗碱的溶出度,增强了黄连的治疗作用。 还有,由于黄连的用量较大,不宜长期服用,治疗急性胃肠炎属于湿热下利者,葛根黄芩黄连汤常用3~5剂。 3.止渴作用 《本经》记载葛根的第一个功效是“主消渴”,可见该书对本品治疗消渴是多么重视。《药性论》用之“止烦渴”,《本草经疏》评价葛根为“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具有降血糖作用,临床多用于糖尿病的治疗。由于胰岛素及二甲双胍的广泛应用,而且糖尿病是终身疾病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认识,糖尿病患者就诊于中医者的确不多。 1.葛根汤加味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案 王某,女,62岁,外观体胖偏虚,2011年8月13日来诊。有高血压病史,现血压160/90mmHg,服用硝苯地平以控制血压。2010年4月不明原因出现腰部剧痛,经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合谷穴注射药物8针后(每针65元),腰部疼痛缓解。2010年9月吃完西瓜后突发胃痛,遂到医院检查,发现胃内息肉2个,遂行切除术。刻诊:不仅腰部不适,背部亦觉僵硬,行走200米左右即因腰痛而停止,自述心脏亦不好,咽部不适,汗不多,得温则舒,纳可眠可,二便尚调,腹部柔软,下肢不肿,苔薄腻,脉沉。处以葛根汤合四味健步汤:葛根60g,麻黄10g,肉桂10g,赤芍20g,干姜10g,大枣10g,甘草10g,怀牛膝30g,丹参30g,石斛20g,苍术6g。煎服,每日1剂,嘱每剂药后发微汗为宜。6剂药后已无大碍。 按:葛根汤发汗力强,此患者外观体胖偏虚,似乎不能用葛根汤,在8月13日天气还非常炎热,然而患者依然汗出不多,再加上背部亦觉僵硬,故疏葛根汤。患者除背部症状外,尚有腰部疼痛、高血压等,这是使用四味健步汤的依据之一。而方中的葛根含葛根黄酮,能够扩张颈部的血管,改善局部的微循环,缓解颈部的肌肉紧张。 2.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治疗大便溏泄案 王某,男,50岁,形体中等偏瘦,2012年8月30日来诊。 患者大便溏泄几十年,每日1~3次不等,因无腹痛,对其生活影响不大而不重视治疗。数月前,因腹泻加重,到个体诊所治疗,所服中药方甚大,但疗效不显,故来诊。刻诊:早晨吃饭后即泻,黏而不爽,每日大便1~3次,无腹痛,多食水果则腹泻加重,如果食羊肉、辛辣等热性食物则鼻周发红、小便赤涩而热等,纳可,眠可,口不苦,偶尔有腻感,舌体胖大,无齿印,舌苔略腻,脉略细。处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葛根30g,黄芩10g,黄连5g,甘草10g,制大黄10g,干姜10g。煎服,每日1剂。2013年1月14日电话随访,服药10剂,感觉甚好,药后溏泄即止。与前医所处之方截然不同,相比之下,该方不算苦,而且处方价格相当便宜。因距离较远,就诊不便,遂自行继续服上方5剂以巩固疗效,不仅不再溏泄,而且有时还会便干,几十年的便溏,半月治愈,对疗效相当满意。 按:《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一般将葛根芩连汤理解为治疗协热而利,相当于《中医内科学》的湿热泄痢,这与临床实际相符,对于湿热泄泻或痢疾,本方最为常用。湿热泻痢,泻下急迫者有之,久患溏泄者亦多见。中医认为久病多虚,该患者虽然溏泄日久,然其大便黏而不爽,这是湿热溏泄的主症。患者食辛热性食物则热象显现,进一步说明了热象的存在,故与葛根芩连汤。配伍制大黄以增强祛除湿热之功。因黄芩、黄连等为苦寒之品,易伤中阳,故配伍干姜以顾护脾阳。 《伤寒论》之桂枝加葛根汤
相关推荐:
带着儿子嫁豪门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岁岁忘忧(完结)
游戏王之冉冉
南城(H)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南安太妃传
小寡妇的第二春
爸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