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苦参汤方: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服。”狐惑病,相当于白塞综合征,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属于免疫系统疾病。当然狐惑病也包括外阴白色病变,属于阴痒的范畴,治疗此种疾病,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再加苦参,内服并外洗,均有效果。 1.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痔疮肛裂案 谢某,女,51岁,身材短粗,形丰胖壮,喘促。2012年12月22日其老伴伴诊。 患者于1月前曾因胃痛求治于笔者,6剂即愈,对笔者非常信任。 患者有痔疮病史30余年,数天前再次发作,疼痛,虽然每天大便1次,但干结难下,并便血,服槐角丸毫无效果。查其腹,腹胀并不明显,纳眠均可,小便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少,脉沉。处以当归贝母苦参丸治之:当归120g,浙贝母60g,苦参60g。共为细末,蜜为丸,共制成24丸,每次1丸,每日2次,早晚饭后1小时服。2013年1月22日电话随访已愈。 按:当归贝母苦参丸来源于《金匮要略》,原文:“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当归、贝母、苦参四两。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原方三药各行等分,而笔者重用当归,因当归具有润肠通便之功。笔者应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便秘而大便干结者,屡用屡效,但需要排除胃痛、腹胀、口苦等他症,因《金匮要略》明确指出“饮食如故”。如果伴有上述他症者,该方恐怕不能胜任。如属少阳阳明合病挟瘀者,当予以大柴胡汤配伍桂枝茯苓丸;若属阳明腑实之轻证,可与麻子仁丸,阳明腑实之重证,可与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也有应用的机会。 再就是需要尊重原方的剂型,笔者应用该方,必用丸剂。一般认为,汤剂量大力宏,丸、散用量较小而力缓。但有时丸剂、散剂的疗效确实优于汤剂。比如五苓散的疗效优于五苓汤。至于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疗效是否优于当归贝母苦参汤,因丸剂疗效显著,笔者尚未尝试。 2.中药外洗治跖疣案 宋某,男,11岁,2009年1月16日,因右脚脚底无明显原因出现疣状突起而就诊。患者家长述自2007年夏天发现患儿右脚出现类似于水泡样突起,有三五处,并未在意。2008年12月,患儿右脚底布满疣状突起,于某三甲医院诊为“跖疣”,西医给予冰醋酸局部治疗1周未效,遂前来就诊。刻诊:右脚脚跟、前脚掌、拇趾、食趾均散在大小不等圆形疣体20余个,较大者5个,左脚无跖疣。患者形体较胖,舌质微红,舌体较大,舌苔薄腻,纳眠可,二便调,无其他不适。患者虽无湿热内停之象,但由于病位在足,居下部,故仍治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为主。处方: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薏苡仁各30g,桃仁、红花、当归各10g,花椒10g,白矾10g,硫黄10g。嘱煎出药汁后,倒入加温洗脚盆保温浴足,每天1次,每次0.5小时,每剂药用3天。 患者用至第2剂药时,述洗后足底干燥、瘙痒难忍,遂减去方中白矾、硫黄,继续外洗。共用药7剂,泡脚21天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跖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其整个损害陷入真皮层,致使角质层明显增厚,并伴有广泛的角化不全,其边限清楚,大小似针尖或黄豆大,中心可有细小的黑点或透明圈,形态单个圆形或多个融合或不整形。病理常提示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上部细胞的空泡形成较为明显,构成明显的网状。由于真皮内有较多的炎性细胞的浸润,并常有继发感染,所以病人患处常有红肿疼痛,影响走路。中医学认为本病与文献记载的“疣目”“疣疮”相类似,其病机多为气血失
相关推荐:
小寡妇的第二春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痛之花(H)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爸与(H)
带着儿子嫁豪门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