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77章

第77章

,形体中等略胖,面色黄暗,2012年9月27日初诊。 便秘3年余,大便干结难下,每4~5日排便一次,伴腹胀,口略黏而不苦,舌质红,苔腻偏黄,脉偏弱。纳眠均可。处以大承气汤加味:生大黄20g,芒硝10g(冲),枳实40g,厚朴20g,莱菔子15g。服药1剂,大便畅快,服完4剂后,1~2日排便1次,略干,舌苔花剥。 11月1日二诊:停药后便干依然,仍腹胀,舌苔花剥,脉无变化。改处增液汤加味:玄参30g,生地黄30g,麦冬20g,枳实20g,白芍100g,火麻仁30g。6剂,煎服,每日1剂。 11月19日三诊:服上药基本无效,便秘腹胀依旧,舌苔转为黄腻,纳佳。改处黄龙汤:大黄20g(后下),芒硝10g(冲),枳实30g,厚朴20g,莱菔子15g,党参20g,桔梗5g,当归10g,干姜5g,大枣5g。4剂,煎服,每日1剂。并嘱患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2013年1月11日随访,便秘已完全治愈。 按:便秘有虚实之分,大便干结难下者,实证多见;大便不干或不成形而难下者,虚证多见。实证易治,虚证难调。然临床上亦有虚实夹杂者。 本案患者因便干、腹胀、苔黄腻而来诊,虽然病程达3年之久,亦属实证,故予大承气汤,加莱菔子以除胀。方中大黄生用,并配伍芒硝,其泻下力强,故服药1剂,即能见效,患者连服4剂,出现舌苔剥脱,恐为伤阴所致,故二诊时予以养阴增液之剂,可能患者就诊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便秘复作,故养阴增液的同时,未曾考虑到这一点,故服药后无效。三诊时因其便秘腹胀、舌苔黄腻,显然属于阳明腑实证,同时考虑到患者病程较长,故再配伍党参、当归、干姜、大枣等益气养血之品,再加桔梗一味,即成黄龙汤。方证对应,故收佳效。 笔者擅长使用桔梗,一般用于咯痰不爽者,然黄龙汤中桔梗却不是取其利咽祛痰之功,而是宣畅肺气,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通,腑气得降,此亦为“提壶揭盖”之理。 黄龙汤原方用人参,笔者以党参代之,与当归配伍,能够补益气血,增强胃肠动力,对于便秘日久者,配伍补益气血之品,既能防止泻下祛邪之品耗伤正气,又能扶正祛邪,促进排便。 此外,患者必须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这是治疗便秘、取得长期疗效的关键。 在此,还想一提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其舌苔出现明显的变化,服大承气汤后,舌苔由腻偏黄转为花剥,服养阴增液之后又转为黄腻,实际上提示了由实转虚,再转实的过程,如此快的变化速度,就笔者来看,实为罕见,故特提一笔以记之。 2.桃核承气汤治疗痛经案 某女,20岁,形体偏瘦,面色黄暗,2011年1月5日初诊。 痛经1年余。每次月经来临前腰痛、腹痛,月经色黑,血块较多。月经周期准,平素大便偏干,舌体瘦小,齿印明显,纳、眠均可。与桃核承气汤原方:肉桂20g,桃仁20g,制大黄10g,芒硝6g(冲),甘草10g。5剂,月经来临前5天服用,每日1剂。 2月28日反馈:药后痛经明显减轻,唯药后脐周疼痛,系大黄、芒硝等对胃肠道的刺激所致。药后无明显腹泻。嘱上方甘草改为20g,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桃核承气汤来源于《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从原文不难看出,少腹急结是桃核承气汤的用方依据,此外,“其人如狂”也是本方的证治要点。 结合痛经来看,其痛的部位以少腹为主;其次,痛经患者每于经前出现明显的不适,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如紧张、心情低落等,这些都是“其人如狂”的表现;再次结合方证来看,方中桃仁、大黄等均能活血,主治瘀血证。大黄、芒硝均能通便,主治便干。所以,笔者应用桃核承气汤治疗痛经时,多以月经色黑有块、少腹胀或硬满而痛、平素便干者为证

相关推荐: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萌物(高干)   薄情怀(1v1)   我有亿万天赋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失身酒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召唤之绝世帝王   岁岁忘忧(完结)   芊芊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