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78章

第78章

治要点。 此患者月经色黑、血块较多、腰痛、腹痛,平素大便偏干,正与桃核承气汤证相吻合,非常典型,效如桴鼓。需要指出的是,治疗痛经的方药,于月经来临前5天左右服用效果最佳。平素可以用当归芍药散进行调理,也可以不用服药。 在应用桃核承气汤时,如果兼见经前乳胀、肢冷等症状,可与四逆散合方使用,消除经前乳房胀痛,效果良好。 3.抵当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案 于某,女,50岁,患者形体偏胖而壮实,面白,因经营营养品多年,也常服营养品,保养较好,面色润泽。2012年2月18日以子宫腺肌病而来诊。 2年前医院检查出子宫肌腺病,医院建议手术全切子宫,因患者不愿手术而求治于中医。经他医治疗服中药近一年无效而转诊。刻下阴道流血不止,有血块,小便频急而不畅快,胀憋难受,一日内小便常达十余次,有时眼肿,但下肢不肿,大便不畅快,不成形。自述气血不足。舌脉无异常变化。 处以抵当汤活血通脉:大黄10g,桃仁20g,水蛭10g,虻虫5g。后因药房无虻虫而代之以土元10g。 患者自行煎药,因煎煮虫类药与桃仁所含的油脂较多而产生心理影响,不过疗效还属满意,服药3剂,阴道流血即止,大便成形,然小便改善不明显。又服3剂后于2月25日来诊:小便每晚6~7次,偶有腿肿。处方: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20g,泽泻20g,牡丹皮10g,桂枝10g,附子5g,三棱15g,莪术15g,浙贝母20g。6剂,煎服,每日1剂。 3月3日三诊:药后小便有改善,每晚4次,脉稍弱,舌红有裂纹。上方加肉桂5g,附子改为20g,另加白芥子20g。6剂,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至第2剂,胃部难受,泛泛欲吐。嘱每剂药分2日服。患者未再来诊。 按: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 痛经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见于约80%的患者。病人多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伴进行性加重。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从经前1周左右即开始,或可延长至经后1~2周,少数患者疼痛时间在月经前后,仍呈周期性。月经过多是子宫腺肌病的另一主要症状,常导致贫血。少数患者发生大量出血,易被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此外,少数患者不孕。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多为均匀性,较硬,一般不超过孕12周大小,否则可能合并有子宫肌瘤。若病灶只是生长在子宫某一个部位(子宫腺肌瘤),也可表现为非对称性增大。 该患者子宫腺肌病为弥漫型,已经累及整个子宫,同时压迫直肠和膀胱,导致大便困难、小便频数而无力。所以,改善直肠和膀胱的压迫是治疗的重点。 患者经血不止,本当止血,但前医也一定用过止血药,服药后无效,足以说明血不当止;再者,经血有血块,说明有瘀血存在;还有,整个子宫已经肿大、充血、瘀血,再加上患者直肠、膀胱受到肿大子宫的压迫,改善压迫是当务之急。以上三点,支持用活血的方法,而不是止血或利水。患者服药仅3剂,血即止、大便成形,说明活血治法的正确性。 二诊时转方肾气丸,主要是考虑到患者小便改善不明显,同时配伍三棱、莪术、浙贝母等药物破血散结,进一步改善子宫壁及腹腔的瘀血。药后小便改善。由于笔者治病心切,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三诊时加入了化痰散结之力较强的白芥子,量大至20g。白芥子对胃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患者服后胃部难受,泛泛欲吐。故嘱每剂药分2日服。可能是患者对疗效尚不满意,也可能是患者的症状已经改善,所以,患者未再来诊。 这是我治疗的第一个子宫

相关推荐: 萌物(高干)   双凤求凰   南城(H)   我有亿万天赋   游戏王之冉冉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我以神明为食   召唤之绝世帝王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仙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