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后记不起做梦内容。冬天手脚冰凉,纳可,口不干而略苦,大便偏干,小便偏黄,舌质润,苔薄白,舌底静脉怒张,脉略弱。 处以四逆散加味: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5g,炙甘草10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川芎15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10剂,煎服,每日1剂。嘱经前10天开始服用。 7月1日患者反馈,6月29日开始服的药,服药3天,睡眠明显好转,月经还未至,之后再未联系。 7月18日患者反馈,服完药后,月经如期而至,没有提前,也没有错后,本次月经7月11日开始。嘱上方继服10天。8月23日,患者反馈,服药2疗程,睡眠已经调好,月经量较以前多一点,但时间仍短,仅2天即净。乳房胀痛消失,大便畅快。 按:《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即四肢发凉,冬天尤其明显。该患者即为典型的四逆证,经前乳房胀痛,也是使用四逆散的指征。患者以月经量少而来诊,伴血块、色暗、舌底静脉怒张,瘀血证也,当用桃红四物汤或桂枝茯苓丸,该案患者不仅有血瘀的临床表现,还有血虚的一面,故没有选用桂枝茯苓丸,而选择具有一定补血作用的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再加牛膝、桔梗即成血府逐瘀汤,而血府逐瘀汤是笔者治疗失眠的常用方。既然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有效,那么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失眠也应该有效,再加煅龙骨、煅牡蛎以镇静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补血、安神之功。方中当归、桃仁的用量相对较重,其目的是为了润肠通便。 牡蛎用量,5~30g不等,主要根据患者的体重与病情轻重而酌定用量。 18.附子——温里回阳之品 18.附子——温里回阳之品 附子首载于《本经》,其曰:“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其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习惯认为四川江油一带产者品质最佳,为道地药材。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母根作川乌入药),习称“泥附子”,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等商品规格,以降低毒性。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或用沙烫法制成“炮附片”用;盐附子须制成“淡附片”用(漂尽盐分,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片晒干)。 附子辛甘大热,主归心、肾、脾经。它能够回阳救逆、温里散寒、止痛等。主要用于:①少阴病或冷汗淋漓之亡阳,配伍干姜、甘草,即四逆汤。②阳虚诸证,如肾阳虚之水肿、痰饮,配伍地黄、山药等,如肾气丸;中焦虚寒性胃脘冷痛,配伍干姜、人参等,如附子理中丸;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之水肿,配伍白芍、茯苓等,如真武汤。③风寒湿痹之关节冷痛,配伍甘草、桂枝等,如甘草附子汤,亦可与麻黄、细辛同用,即麻黄附子细辛汤。 1.强心作用 《伤寒论》第281条为少阴病之提纲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一般而言,少阴病分为寒化与热化两个方面。少阴寒化证即少阴阳虚,不能温煦,机体失去温养而出现的机体功能低下的状态,其典型表现为亡阳证。 附子是回阳救逆的要药,始自《伤寒论》用四逆汤治疗少阴寒化证。结合现代医学来看,所谓的亡阳证类似于今天的心力衰竭,也就是心脏的泵血功能不足。“脉沉微”首先考虑为心脏收缩功能衰弱,不能泵出有效而足够的血液;“四逆”则是末梢循环衰竭的表现;“但欲寐”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而脑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所致。附子回阳救逆的实质是它的强心作用,药理研究发现,附子所含的乌头碱具有非常强大的强心作用。但由于乌头碱的毒性较强,所以,现在一般主张先煎附子以降低毒性。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乌头碱可进一步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大为降低,而其强心作用却没有明显减弱,所以,临床上用较大剂量的附子时
相关推荐:
珊璐短篇CP文
玩笑(H)
认输(ABO)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双凤求凰
我有亿万天赋
深海gl (ABO)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