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97章

第97章

15g,党参15g,干姜10g,黄芩10g,黄连3g,生山楂20g,当归20g,醋延胡索30g。6剂,颗粒剂,每日1剂,经前6天服用,分2次饭后冲服。 7月28日反馈,服药后疼痛明显减轻,嘱继续服药以求根治,上方继服6剂。 9月4日患者反馈,痛经虽明显好转,但仍未根治,患者自以为不再影响其正常生活,所以主动放弃治疗。 按:一旦查明子宫腺肌病,手术全切子宫是西医的常规治疗,但该患者因畏惧手术而始终未做,又未能很好地进行治疗,故导致子宫如孕4个月大,这是西医的检查结果。 而中医如何辨证呢?首先,患者的月经周期尚准,而月经色暗,有血块,瘀血证也,必须活血化瘀,大便偏干,故符合桂枝茯苓丸证。又因患者月经剧痛,痛时恶心,故与吴茱萸汤,因吴茱萸汤在《伤寒论》中主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又因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治“其人内有久寒”,顽固性疼痛多用吴茱萸。因患者胃脘部压痛明显,舌苔中后部黄腻,说明有热象,故配伍黄芩、黄连。另加生山楂、当归、醋延胡索以止痛。 吴茱萸辛苦性热,有小毒,但这种毒性不足以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危害,而且吴茱萸一般入药前进行炮制,即用甘草水浸泡再炒干,毒性进一步减轻。 现行教材用吴茱萸用量较为严格,煎剂一般为2~5g。而笔者在临床上用量较大,在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多用至15g,头痛剧烈者,甚至用至30g。 所以,笔者建议在治疗顽固性疼痛如头痛、痛经等疾病时,可适当加大吴茱萸的使用剂量。 21.枳实——橙皮苷对胃肠道的调节作用 21.枳实——橙皮苷对胃肠道的调节作用 枳实首载于《本经》,其曰:“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芸香科植物酸橙或甜橙的幼果为枳实,近成熟果实为枳壳,这是现代药典对二者入药部位的认识。但二者在晋代及以前统称为枳实:“六朝以前医方,惟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惟枳实,大者惟枳壳,主疗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梦溪笔谈》)。 枳实,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它能够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主要用于:①胃肠积滞之热结便秘,配伍厚朴、大黄等,如大承气汤;②湿热泻痢之里急后重,多与黄芩、黄连配伍,如《内外伤辨惑论》之枳实导滞丸;③痰阻气滞之胸痹,多与薤白、桂枝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④痰热结胸,配伍黄连、瓜蒌等,如小陷胸加枳实汤。 1.对胃肠的调节作用 枳实对胃肠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理气消胀,它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从而消除消化道的积气。枳实的这种作用,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明确“消胀满”,《珍珠囊》用之“去胃中湿热”,《医学启源》谓之“消宿食”。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枳实对胃肠平滑肌有双重作用,即兴奋与抑制,可能与机体的机能状态、药物不同成分和动物种属不同有关。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医所研究的人,是病人,而不是健康状态下的人。所以,研究枳实的用药规律,就应该研究病态下人的使用枳实情况。如大承气汤主治“腹满痛”与“腹胀、不大便”,厚朴三物汤主治“痛而闭”,厚朴大黄汤主治“支饮腹满”,栀子厚朴汤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虽然以上诸方都包含了枳实、厚朴,至少可以说明,枳实与厚朴配伍对消化道的积气具有消除作用。 以上诸方所治的病证都是实证,都是胃肠道功能亢进所致,枳实之所以能够治疗上述实证,就在于枳实对胃肠道功能具有抑制作用,这是其消除消化道积气的机理之一。 其次,枳实也可用于虚证,对胃肠道发挥兴奋作用,从而消除胃轻瘫状态下的消化道积气。如《金匮要略》之枳术汤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方由枳实七枚、白术二两组成,主治脾虚气滞、水停心下之胃脘痞满。近人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实治疗

相关推荐: 我在末世养男宠   南安太妃传   火影之最强白眼   小寡妇的第二春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爸与(H)   深海gl (ABO)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实习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