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103章

第103章

及《金匮要略》应用广泛。如小柴胡汤主治“心烦喜呕”以及“呕而发热者”,用大柴胡汤主治“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以上两方均含半夏。半夏干姜散主治“干呕,吐逆,吐涎沫”,大半夏汤主治“胃反呕吐”,半夏泻心汤主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干呕而利”。其中,半夏组方的最简方为小半夏汤,由半夏一升、生姜半斤组成,主治“诸呕吐,谷不得入”,说明小半夏汤可以治疗各种各样的呕吐。 此后,历代本草均载半夏具有止呕作用,如《药性论》明确提出半夏“止呕吐”,《日华子本草》谓之“治吐食反胃”,《本草蒙筌》用之“除呕恶”,《本草从新》则谓之“止烦呕”。 以上文献均说明半夏具有明显的止呕作用。 半夏具有强大的止呕作用,原因在于它既有中枢性止吐作用,也具有周围性止吐作用。其止呕的有效成分作用于大脑的极后区,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器而产生止呕作用,属于中枢性止吐药,这是其作用机理之一。机理之二,半夏不仅能够抑制唾液腺的分泌,而且能够抑制消化腺的分泌,类似于M受体阻断药,相当于阿托品,属于周围性止吐药。 据有关报道,半夏止呕作用可能与所含的生物碱有关。 既然半夏具有周围性止吐作用,通过抑制消化腺的分泌而起作用,那么这种推理与中医理论不谋而合,因为半夏能够燥湿,使消化道的水分减少,能够使腻或薄黄而腻的舌苔变润,更能够使胃脘部的痞满消失。 因生姜被称之为“呕家圣药”,所以用半夏止呕,大多与生姜配伍,即小半夏汤,二者配伍后,不仅能够增强止呕的疗效,而且生姜能够制约半夏的毒性。经方中经常见到小半夏汤的身影,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旋覆代赭汤、生姜泻心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当然这些经方的适应证都有呕吐,这是使用小半夏汤的关键。 3.安神 半夏的安神作用在古代本草学专著中未见记载,但药理研究发现,半夏具有镇静之功,大剂量应用时,能够化痰安神,这种作用早在《内经》中即有应用,如半夏秫米汤,可用于胃不和而卧不安者。“怪病皆因痰作祟”,对于体胖痰多、失眠易惊而多梦(尤其是噩梦)者,从痰论治,多有良效,与枳壳、陈皮、竹茹等用,如温胆汤,主治“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这也是治疗抑郁症而体胖痰多者的良方。 药理虽然发现半夏具有镇静之功,但镇静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却未见报道。临床发现,半夏具有疗效非凡的安神功效,笔者使用半夏安神,基本上注重两点,一是体胖失眠者,虽然患者不吐痰,但痰湿体质明显,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肥人多痰湿;二是对于形体中等而失眠者,虽然不胖,但必定吐痰或咽喉有异物感,这也属于痰湿体质,重用半夏必效。笔者的常用量为30~60g。 总之,半夏的药理作用十分突出,但其药理成分研究得不是很明确。笔者认为,对于半夏的研究,下一步的重点是研究其药理成分与功效之间的相关性。 1.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治疗喉头水肿案 林某,女,64岁,身高158cm,体重75kg,以喉头水肿4个月久治不愈于2017年4月24日诊。 起因于5个月前,患者自觉咽喉异物感,初起没太在意,然而1个月后逐渐加重,局部胀痛,遂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喉头水肿。西医给予抗生素等治疗月余,未见丝毫改善,遂去济南省级医院检查,仍诊断为喉头水肿,予抗生素治疗月余,仍不效。于是,患者开始找中医诊治,吃过月余的中药,病情依然。患者担心患不治之症,整天闷闷不乐,吃饭不香,失眠,整天胡思乱想,精神疲倦,抑郁烦闷。经他人推荐来我处诊治。 刻诊:患者自觉咽喉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口苦而有火辣感,局部胀痛,舌头发麻。山东省立医院于4月5日做喉镜检查:双侧披裂充血水肿,披裂间黏膜增厚,左侧声带突见肉芽,诊断为反流性咽炎、声带突肉芽肿(左)。胃镜检查:慢性胃炎。患者口渴欲喝大量温开水,唇麻、口

相关推荐: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薄情怀(1v1)   流萤   妄想人妻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交易情爱(H)   仙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