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104章

第104章

中发黏,略有咳嗽,吐黄白痰,胸部胀满,两胁按压疼痛,腰痛,脚后跟痛,大便略干,小便调。 疏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姜半夏30g,制厚朴10g,茯苓60g,干姜6g,紫苏子10g,炙甘草6g,枳实10g,柴胡10g,白芍10g,桔梗10g。7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饭后冲服。 5月3日二诊:其女儿代为反馈,言7剂药后,其母精神大为好转,咽喉异物感较前明显减轻,疼痛轻微,火辣感已除,大便畅快,晨起口苦仍有。上方改姜半夏为50g,另加威灵仙15g,继服7剂。 5月14日,其女儿反馈,其母诸症明显好转,已无大碍,只是舌头还有些麻。嘱其可继续吃药以绝后患,患者未再服药。 按:喉头水肿是西医病名,对应的中医处方很多,半夏厚朴汤、五苓散等都可以选用,所以,喉头水肿不能作为中医处方用药的依据。但咽喉有异物感,这是使用半夏厚朴汤的着眼点,因为半夏厚朴汤在《金匮要略》中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那么,为什么选用四逆散呢?在与其女儿的交流中发现,患者受情绪影响非常重,一方面担心自己患不治之症,整天闷闷不乐,吃饭不香,失眠;另一方面,患者一听说笔者能治疗此病,顿时来了精神,未等中药购到,第二天清晨便去跳街舞了,精神明显好转。所以,给予四逆散以缓解压力。 2.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胃炎案 徐某,女,46岁,身高163cm,体重58kg,2017年7月1日就诊。 自述患胃病10多年,2015年5月去医院做胃镜,提示慢性胃炎,给予西药治疗,有所好转。自今年3月以来,胃脘部常隐隐作痛,饭后堵塞感明显,现吃饭多则胃胀。 刻诊:胃脘部疼痛,有明显压痛,纳食减少,大便溏薄,晨起口苦明显,月经周期较准,痛经不明显,但乳房胀痛明显,冬天四肢常冷,自述容易生闷气,舌苔薄黄而腻,脉正。 处以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姜半夏10g,黄芩9g,黄连3g,干姜9g,大枣9g,党参15g,炙甘草10g,柴胡10g,生白芍10g,枳壳10g。10剂,每日1剂,颗粒剂,温开水饭后送服。 7月12日反馈,药后胃痛消失,压痛亦不明显,10多年胃病一药即愈,对疗效相当满意。还有,乳房胀痛已不明显。嘱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效。 按:半夏泻心汤来源于《伤寒论》,其曰:“但满而不痛,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主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满而不痛”与“心下痞”都属于痞满的范畴,本例患者胃脘部常隐隐作痛,故可诊断为痞满,其舌象尤为典型,薄黄而腻,正是半夏泻心汤的最佳适应证。 又因其乳房胀痛,冬天四肢常冷,自述容易生闷气,属于典型的“四逆”,符合四逆散证。故予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方证对应,效如桴鼓。 3.半夏泻心汤治疗饭后呕吐案 张某,女,20岁,身高168cm,体重49kg。2013年9月23日以饭后及饮水欲吐1个月而来诊。 1个月来,不明原因出现饭后及饮水后干呕,有时呕吐胃内容物,初起无食欲,前几日腿肿,现已不肿。今日已吐2次,伴大便稀,腹部软,时泛酸,自述与情志有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处以半夏泻心汤:姜半夏20g,黄芩3g,黄连3g,党参15g,干姜30g,炙甘草10g,大枣10g。煎服,每日1剂,5剂。 服药时服后欲吐,但细询自小对药物抵触情绪较重。仅服2剂,病情基本痊愈。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按:呕吐一症,必用生姜与半夏,这是药证。药房多不备生姜,笔者以干姜代之。查其舌苔黄腻,大便稀,腹部软(心下痞,按之软),当属痞证的范围,故与半夏泻心汤,重用半夏、干姜,大枣用量宜轻或不用。服药仅2剂,就有显效。服药5剂而愈。 4.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噩梦案 倪某,男,20岁,形体结实,偏瘦,身高178cm,体重60kg。2013年5月14日来诊。 睡眠不佳,噩梦

相关推荐: 失身酒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带着儿子嫁豪门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玩笑(H)   妄想人妻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认输(ABO)   我在末世养男宠   南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