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113章

第113章

病都表现为慢性、迁延性发病过程。 此后,历代本草书籍对黄芪托毒生肌的功效都有记载,如《日华子本草》谓本品“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癖,治瘰疬瘿赘”,《医学启源》则谓本品“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本草备要》则明确提出黄芪“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疡圣药”。 黄芪所治的疮疡,必定为难治性疮疡。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此类疮疡往往在短期内难以治愈。西医治疗疮疡,比如急性淋巴结炎,西医用抗生素治疗,往往在三四天内能够治愈;而对于慢性淋巴结炎,用抗生素往往无效而束手。 此类慢性疮疡,临床常常表现为局部溃破、长期流稀脓水、局部颜色不变。无热象表现,而辨证为气血两虚者,长期服用黄芪类方,往往有好转乃至治愈的可能。 药理研究并未发现黄芪有抗感染、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而发现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气血的生长,而有长“肉”作用。正是因为黄芪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而使破溃的疮面慢慢生长,乃至愈合。当然,这个过程可能相当漫长。 此类患者,不仅长期患有慢性疮疡,而且身体条件往往比较差,或身体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一旦出现疮疡,则转变为慢性化,比如卧床患者出现的褥疮,确实属于难治性疾病。 1.补中益气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案 李某,男,64岁,身高175cm,体重60kg,血压120/70mmHg,2012年5月26日初诊。 自年轻时至今,一直以采集、加工石头为生,手掌宽厚,手指粗壮。2011年10月采集加工石头时晕倒,醒后双下肢废而不能动,送医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当时无头痛、呕吐、发热,经治疗后,情况好转,病情得到控制。刻诊:形体瘦,饮食无味,咀嚼无力,吃完一顿饭过程中需要休息1~2次,四肢无力,干活、高声说话均感无力,畏寒,明显比其他人穿得多,戴着帽子,易于汗出,口不干,饮水不多,眠佳,大便调,基本不感冒。舌无异常,脉沉迟。处以小续命汤加味:生麻黄10g,桂枝10g,人参10g,炙甘草10g,杏仁3g,川芎3g,当归10g,生石膏15g,黄芪30g,附子10g,细辛3g,焦三仙各15g。6剂,煎服,每日1剂。嘱药后发汗。 6月2日二诊:服药后,患者忘记发汗,身体较前轻松,但头晕加重,仍感四肢无力,口淡无味。虽患者对疗效较为满意,但由于乏力未见好转,笔者遂换方,疏补中益气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党参20g,白术15g,黄芪20g,升麻3g,柴胡3g,当归10g,陈皮6g,炙甘草6g,附子20g(先煎),细辛6g,麻黄10g,焦三仙各10g。6剂,煎服,每日1剂。 6月9日三诊:四肢较前有力,短气明显好转,饮食转佳,吃饭有味,大便正常,汗出较前减轻,苔薄腻,脉沉迟。患者对疗效大为满意。遂于原方增附子为30g,继服6剂。 6月16日四诊:饮食进一步好转,正常饮食时,有时还会有饥饿感,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实有力。患者自述此次药的疗效不及前两次,嘱其三诊方继服6剂,分12天服完。 6月30日五诊:纳佳,干重体力活时头痛明显,痛则头晕,后项部发紧,平时很轻松,头部怕振动,坐公交车振动则头痛不适,大便正常,畏风、畏寒、口不干,饮水不多,苔薄白,舌质红,双脉沉迟无力。处6月2日方,改附子为30g,黄芪为40g,另加防风10g。6剂,煎服,每日1剂。 7月7日六诊:头部怕振动好转,但坐公交车仍有振痛。6月30日方改黄芪为30g。 8月份获悉,患者症状全部消除,无论是坐公交车,还是自己开拖拉机,都不会头痛。 2013年6月,陪其妻来诊,身体状况较好,对疗效甚为满意。 按:患者初诊时以乏力为主诉来诊,属于“痿”之轻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中风的范畴,与喑痱相似,故与小续命汤。小续命汤主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

相关推荐: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双凤求凰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南城(H)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芊芊入怀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南安太妃传   珊璐短篇CP文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