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组成,其中芍药所含的芍药苷具有缓解腓肠肌痉挛的功能,从而具有止痛作用。 原文中的“脚”,不单单指的是小腿,应该包括整个下肢,其范围甚至延伸至腰部,凡是腿脚软弱无力,行走困难,或小腿屈伸不利,或经常出现下肢肌肉痉挛、疼痛,或腰背酸痛麻木、俯仰不能自如等,都是“脚挛急”的范围。而小腿抽筋则是“脚挛急”的典型表现。 我的老师黄煌先生创四味健步汤,由芍药、牛膝、丹参、石斛组成,凡下肢瘀血所致腰腿疼痛、行走困难等,均可选用本方。笔者临床上经常用其治疗各种腰痛、膝关节疼痛、膝关节骨质增生等病证。无论何种病证,凡在临床上问及下肢经常抽筋、经常疼痛者,必用芍药,“效如桴鼓”绝非虚语。大便干结者,用量要大,有时达200g;大便溏者,用量不宜大,一般在20g以下,而且宜炒用。 2.止腹痛 《本经》首次明确提出芍药能够“止痛”,主“腹痛”,《名医别录》主“腹痛,腰痛”,《药性论》主“腹中疞痛”。此外,《伤寒论》第100条载小建中汤主治“腹中急痛”,《金匮要略》之小建中汤主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以及“四肢酸疼”,《伤寒论》之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因而腹满时痛”,小柴胡汤方后注云“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四逆汤主治“或腹中痛”等。都说明芍药具有缓解胃肠平滑肌肌肉痉挛而具有止痛作用。 从以上引用的方剂来看,芍药所治的腹痛,大都表现为腹痛绵绵,时作时休,喜温喜按等特点,也就是虚寒性腹痛。 那么,对于疼痛拒按的实痛,可不可以用芍药呢?回答是肯定的。 比如《伤寒论》之黄芩汤,虽然原文没有指出患者有腹痛,方中含有芍药,就是为腹痛而设,黄芩能够清热燥湿止痢,大枣、甘草能够调和诸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黄芩能够抗菌消炎,杀灭肠道内的致病菌;芍药能够缓解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是止痛药;甘草具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抗菌、抗炎、抗感染,并能够缓解平滑肌痉挛;大枣能够增加胃肠黏液,修复胃肠损伤,并能够补充能量。综上所述,本方能够抗感染、缓解平滑肌痉挛,并且能够保护胃肠黏膜。诸药合用,类似于西医抗菌消炎加止痛剂。其疼痛的性质是实痛,疼痛拒按,而大便泻下不爽,或伴有发热,或伴有里急后重等。 而对于重证痢疾,就不能单纯使用黄芩汤了,还要配伍通腑的大黄、清热燥湿止痢的黄连、调气的槟榔与木香、调血的当归等,如此组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之芍药汤,其主治更为明确,即湿热痢疾之重证。方中芍药的作用仍然是缓急止腹痛。 此外,小腹痛也属于腹痛的范畴,痛经的患者常常表现为小腹剧痛或胀痛,并伴有月经色暗而有血块等,桂枝茯苓丸是对证之方。 3.止胁痛 《伤寒论》第103条之大柴胡汤主治“呕不止,心下急”,心下急,即心下及胁腹部拘急、疼痛剧烈而拒按。从证的角度来分析,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少阳病主要表现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阳明病主要表现有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脘腹胀满等。从主治疾病谱来讲,胆胰系统疾病最常见于大柴胡汤证。其中,胆囊炎、胆结石、急性与慢性胰腺炎等病最常用本方。 胆囊炎、胆结石的疼痛,常见于胃脘疼痛而拒按,有的表现为胆囊部位疼痛,其疼痛重者可能会放射至右后背。其痛的机理,一方面,由于胆结石、胆囊炎所产生的慢性炎症对胆道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胆道平滑肌受刺激产生挛缩,从而产生疼痛。芍药能够缓解胆道平滑肌痉挛而呈现明显的止痛作用。 急性与慢性胰腺炎,由于胰腺管的开口与胆道的开口同处于十二指肠,临床表现为胃脘部剧烈疼痛而拒按,起始于中上腹,也可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则呈腰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痛。其疼痛的机理是,一方面胰腺的急性与慢性炎症对胰腺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肿胀的胰腺对周围组织的牵涉作用。芍药止痛的机理,不在于芍药
相关推荐: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深海gl (ABO)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火影之最强白眼
痛之花(H)
满堂春
我在末世养男宠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玩笑(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