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126章

第126章

。 患者月经量中等,色微暗,有少量血块,伴畏寒、畏风,手脚偏凉,稍活动则大汗淋漓,咽喉干燥,有异物感,常流清涕,二便调,舌脉无异常。 处以桂枝汤加味:桂枝30g,白芍30g,炙甘草10g,大枣15g,干姜10g,姜半夏15g,桃仁5g,生山楂15g,当归10g。7剂,颗粒剂,月经来临前7日冲服,每日1剂,饭后服。 5月28日反馈,患者5月24日月经至,自述这次来月经腿疼未犯,能和平常没来月经的时候一样走路。 按:温经汤、当归四逆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等均是笔者常用于痛经的处方,但这次为什么要选用桂枝汤为底方呢? 患者除了痛经外,尚有畏寒、畏风,又有稍活动则大汗淋漓的临床表现,这是使用桂枝汤的主要依据。此外,方中的白芍能够缓急止痛。因为患者尚有咽喉部异物感而加用了半夏,因月经色暗有血块而配伍桃仁、当归、生山楂等,生山楂的活血化瘀之力还是比较强的。 3.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腹痛伴呕吐案 吕某,男,13岁,面色黄暗,形体瘦弱。2017年1月7日以腹痛、呕吐来诊。 2017年1月4日,患者不明原因出现突发性腹痛、呕吐,伴发热,遂去某区医院做血常规检查,一切正常,行胃肠钡餐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医院给予奥美拉唑、颠茄片等治疗,病情无改善。1月5日,去某市地级医院,经B超检查,提示右肾小结石,胰头、胰尾模糊,肝胆无异常,脾脏形态大小正常,经呼气试验,HP感染阳性,小便化验正常,仍诊断为慢性胃炎,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治疗,病情依然。 1月7日清晨,其母伴诊,诉患者呕吐,与饮食无关,已经两三天没吃饭了,平素瘦弱,这下更为消瘦,其母焦急之情溢于言表。诊见患者痛苦面容,双手捧腹,直言疼痛,呕吐欲作。诊查其腹部,胃脘部及脐周压痛明显,平素大便偏干,2~3日1次,无口苦,无口干,无发热,穿衣较多,舌苔薄白,咽喉肿,但不红。 处以大柴胡汤原方:柴胡30g,黄芩10g,姜半夏15g,生大黄5g(后下),白芍30g,枳实10g,生姜30g,大枣30g(掰)。1剂,煎服,只煎1次,煎成大约500mL,不可大剂量饮服,只能频频啜饮,以不吐为度。嘱假如服药后毫无效果,即到医院明确诊断,可能为胰腺炎;如果服药后好转,就再来诊治。 1月8日清晨,患儿再次来诊,自言中午吃过1次中药,晚上又吃过1次,把药都喝尽了,现在一切正常,呕吐愈,腹痛除,大便1次,不干不稀。按其腹,上腹部有轻微压痛,脐周已经不痛。嘱原方3剂,分6天服完。 按:此案例虽然诊断不明(至少笔者这么认为),但其用方指征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诊断不明,是因为医院的诊断是慢性胃炎,患者出现明显的腹痛与呕吐、明显的脐周痛,一般情况下胃炎的反应不会如此剧烈,单凭HP阳性也不能判断是慢性胃炎。笔者认为,根据B超提示胰头、胰尾模糊,至少应该怀疑急性胰腺炎。虽然吃中药已经痊愈,笔者至今也不清楚患者究竟得的是什么病。 其次,用方指征明确。根据《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患者出现“呕不止”与“心下急”即明显腹痛,就可以用大柴胡汤。呕吐,用生姜、半夏;腹痛用大黄、白芍。四味药就可以看到大柴胡汤的影子。再者,根据《金匮要略》“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也应该应用大柴胡汤。 实际上,我们认为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主方,少阳病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阳明病症见便干、腹胀腹痛等。再看这一患者,除了大便偏干、腹痛、呕吐外,其他症状一概没有,然而用大柴胡汤有效,有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根据《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原文,是方证对应的结果。 4.桂枝茯苓

相关推荐: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薄情怀(1v1)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仙道空间   我在末世养男宠   失身酒   痛之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