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日暄妍/袅袅春腰 > 第128章

第128章

一般,大便日行1次。上方改麻黄为20g,细辛15g,加焦三仙各15g。 4月13日五诊:三叉神经痛未作,大便1~2次/日,仍畏寒,精神不振,眠差,多梦,脉弱,苔薄少,质润,纳转佳。上方去焦三仙,继服6剂。患者未再来诊。 按: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通的原因可能有瘀血,也有可能是痰饮,还有可能是火热炽盛导致局部肿胀(经云:热盛则肿)。工作压力大或心情不畅时,郁而化火,导致三叉神经痛发作,这是明显的诱发因素,加上舌苔薄黄,属热无疑。方中的龙胆草、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连翘均能够清热泻火,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荆芥味辛能散,能够发散郁火,也是治火之品。重用芍药200g,配伍甘草60g,成芍药甘草汤,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服用后能够立即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此外,芍药量大能够通便,已成中医界共识,虽然教材至今未把这一作用写进去,但这一作用还是有其实用价值的。笔者的经验是,对于一般腹痛、胃痛等,不兼便秘者,芍药用量20~30g即可,如果大便干结者,必用大剂量。 龙胆草、黄连均为大苦大寒之品,用量过大易伤脾胃,笔者应用龙胆草、黄连一般在6g以下。本案二药同用,然该患者却并不感觉药苦,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方证对应;二是甘草量大,能够顾护脾胃。 该案还有一处值得注意,那就是患者疼痛发作时,并不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基本上排除了吴茱萸汤证。如果患者头痛,伴恶心、呕吐、吐涎沫等,再加上舌苔薄白、舌质淡或舌体胖大等,基本上可以诊断为久寒内盛,这就是吴茱萸汤方证。 三诊至五诊时,根据患者畏寒、脉沉、精神不振等表现,为典型的少阴病,即“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故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 重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患者在五诊之后未再来诊,失去联系,不知远期疗效如何。 6.葛根汤加味治疗颈椎病案 某女,47岁,形体中等,面色黄白。2013年10月2日诊。 患者为银行职员,现已退休在家。自述患有颈椎病10余年,可能与工作性质有关。今年加重,睡觉后两臂麻木,摇头时颈部作响,头晕明显,出汗正常,纳可,眠差,有痰较难咯。处以葛根汤加味治之:葛根100g,麻黄10g,桂枝30g,白芍30g,生姜30g,大枣30g,甘草10g,鸡血藤30g,木瓜15g,威灵仙30g,丹参30g,川芎20g,白芥子6g。煎服,每日1剂。嘱患者服药后发汗以助疗效。患者连服18剂,双手基本不麻,头晕明显减轻,摇头时颈部作响亦明显减轻。患者对疗效甚为满意。 按:《伤寒论》第31条指出:“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论中的葛根汤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而成,笔者遵仲景意善用本方治疗颈椎病。 同样,第14条也指出:“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也是笔者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 如何区分二方呢?关键是有汗与无汗。有汗者,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葛根汤。 不论是应用葛根汤,还是桂枝加葛根汤,笔者均加用木瓜、鸡血藤、威灵仙、丹参等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功。 本例患者汗出正常,为什么还要用葛根汤呢?是因为该患者没有虚汗。有虚汗的话,就要用桂枝加葛根汤了。 再就是方中的葛根用量一定要大,至少要50g,方能发挥应有的疗效,最大量可用至200g。方中白芍也具有缓解局部肌肉痉挛的作用。 7.猪苓汤合四逆散治疗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案 刘某,女,48岁,身高160cm,体重65kg。以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于2017年3月25日而诊。 患者自述近十多年来,经常泌尿系感染,发则尿频、尿急、尿痛,医院多次做尿化验检查,均正常,但经常发作,最近2年尤其频繁。 刻诊:小便次数偏多,小便时有涩痛感、灼热感,尿色淡黄,已10余天,2月份尿

相关推荐: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双凤求凰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南城(H)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芊芊入怀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南安太妃传   珊璐短篇CP文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