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你跟我来。” 着急忙慌的,这小老太太有啥事啊? 走进吴月华和孙嘉璐的房间,李天明不禁被吓了一跳。 好家伙的! 咋把日子过成这样了。 地上摆满了各种工具、材料,还有那张书桌也成了工作台。 呃? 那是什么? 桌子上一个方不方,圆不圆的东西吸引了李天明的注意。 看着眼熟! 等等! 这个难道是…… “吴老师,您还真给鼓捣出来了?” 虽然模样有点儿怪,但这分明就是个…… 电饭煲! 难怪年前年后,李天明每次去海城,吴月华都会要一堆东西,什么电子管、电阻、电容之类的。 原来这小老太太给他憋了一个大的。 李天明只是按照自己理解的描述了一下电饭煲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没想到吴月华居然真的做成了。 机械专家的名头,还真不是虚的。 “你看看是不是这个东西,你当时说得太复杂了,还有好多不对的地方,其实电饭煲的工作原理没你想的那么神秘,主要就是由一个锅和一个加热装置组成,加热装置通过电流使锅体发热,从而煮熟米饭。不过这种设计虽然能够实现煮饭的功能,但缺乏精确的温度控制,煮出的饭质量不稳,很容易烧糊了。” 吴月华说着,直接上手,将电饭煲给拆开了。 “我又加了一个温控装置,能够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至水分完全蒸发,然后自动断电或进入保温状态。” 牛啊! 太牛了! 只是听他胡说了几句,这小老太太还能举一反三,现在这个电饭煲差不多已经是个成熟产品了。 “我们来试一下,昨天我已经试过了,总的来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吴月华说着,把孙嘉璐叫了进来。 “淘米,煮饭!” 这小老太太是个两手不沾阳春水的。 孙嘉璐知道吴月华要干什么,笑呵呵的去了。 将淘好的米倒入锅筒,然后加水,接上电源,开始加热。 “声音这么大?” 通上电,整个电饭煲立刻嗡嗡作响,感觉随时都会…… 爆炸! “这是试验品,做工肯定会粗糙些,如果要生产的话,还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才能定型。” 有道理! 李天明没敢再废话,聚精会神的盯着那个电饭煲。 初代产品,不像后来经过多年发展后的成熟产品功能那么多,暂时只有煮饭的功能。 过了整整30分钟,单从时间上来看,这种电饭煲在农村完全没有市场。 但在城里就不一样了,只要能确保安全性。 双职工家庭,早上出门上班前,将米放进锅里,中午回家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大米饭,又省时又省力。 啪! 这动静听着就像是跳闸一样。 “好了吗?” 吴月华点点头。 “现在自动跳转到了保温功能。” 哦! 李天明闻言,他这个见多识广,眼光领先了几十年的人都不禁感觉很神奇。 但是…… “吴老师,是不是糊了啊?” 李天明闻见了一股子糊味儿,再看电饭煲从边缘缝隙飘出来的也不再是水蒸气。 吴月华也闻到了,反应过来,赶紧断电。 将电饭煲的盖子启开,一股子焦糊味儿在屋子里弥漫开来。 锅里的米饭也微微泛黄。 “可能是温控系统还不够精准,没关系,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我肯定能解决。” 吴月华信誓旦旦的说道,关于这一点,李天明是绝对相信的。 只听他说了一个功能,还有错漏百出的工作原理,吴月华就能鼓捣出来一个半成品。 成熟的产品,还会远吗? “吴老师,不着急,咱们慢慢来。” 吴月华没说话,只是盯着那个电饭煲陷入了沉思。 想着解决办法。 李天明见状,也没再打扰,叫孙嘉璐一起出去了。 “老孙,回头把你们之前住的那间屋子收拾出来,把吴老师的工作室搬过去,地上堆那么多东西,不留神容易摔着,你们可是村里的宝贝,千万不能出事。” 孙嘉璐也在为这件事犯难,李天明这么说可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 “还有就是……千万别让吴老师累着,一定要严格控制她的工作时间。” 郄国良、孙嘉璐他们是宝,吴月华这个小老太太更是宝中宝。 要是累坏了身体,李天明可没地方再找这么一位专家。 猪崽和鸡苗都卸了车,按照事先计划好的,分别赶去了相应的猪圈和鸡舍。 “天明,咱们村是越来越红火了。” 李学庆从工地那边过来,看着原本空荡荡的猪圈、鸡舍又填满了,也是喜不自胜。 “刚才不少乡亲都议论呢,今年分了红,明年就盖砖瓦房。” 其实不用等到明年,现在村里就有好几家申请了宅基地,打算给家里的孩子盖房娶亲呢。 最受欢迎的地方正是大戏台后面那一片,谁都想和李天明住得近一些。 “盖新房好啊,去年咱爷俩还说,要把村里土坯房都扒了呢。” 等村里人人都住上砖瓦房,好日子才算是真的来了。 “天明!” 正说着,郄国良又走了过来。 “李主任也在,正好我有个事和你们商量一下。” 说着递过来一本书,正是李天明之前从市里的图书馆借来,然后弄“丢”的。 “这是啥?” 李学庆虽然认识字,可让他看书就有点儿难为人了。 李天明接过那本书,看了两行,大概也猜到了郄国良的想法。 “老郄,你这是打算在村里弄蔬菜大棚?” 第二百零九章 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蔬菜大棚早在1957年,国内就已经出现了,只是一直没能形成规模。 真正推广,并且形成产业链要等到80年代末,山东寿光县的冬暖式蔬菜大棚。 李天明之前就曾有过这个念头,只是要忙的事情太多,又没有懂技术的人,只能先将这件事给放下了。 没想到郄国良会主动提出来。 “老郄,你懂大棚技术?” “不敢说懂,但我可以尝试一下。” 郄国良看到孙嘉璐和杜萍都在村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吴月华也整天忙得热火朝天的,他心里实在急得慌。 可是又不知道该做点儿什么,来回报李家台子的乡亲们。 恰好李天明之前带回来的书里面,有一本关于蔬菜大棚知识的,立刻如获至宝,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研究。 “老郄,你们说的那个蔬菜大棚,是个啥?” 李学庆听得稀里糊涂的,菜不就是种在地里嘛,大棚又是个什么玩意? 郄国良连忙解释,可他这个文化人说的都是从技术角度出发,李学庆听得更是云里雾里的。 “叔,蔬菜大棚就是……冬天也能种出来茄子、辣椒、黄瓜、洋柿子,还有韭菜!” 啥? “冬天也能种出来?” 郄国良语气笃定的点着头:“能,一定能,不过,我需要实验,还需要……” 不等郄国良说完,李天明便开口道:“这样吧,老郄,村里在菜园子给你划出来一块地,你随便折腾,需要什么,就跟我和学庆叔说,我们给你准备。” 见李天明答应得这么痛快,郄国良欣喜道:“行,我保证,最多两……一年,我肯定能在冬天种出你说的那些蔬菜。” 李天明明白郄国良着急为村里做贡献。 但是,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否则很容易扯着蛋。 这项技术看着简单,把大棚扣起来,保证光照和温度,似乎这样就行了。 可事实上,任何技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突破的。 尤其是冬暖式蔬菜大棚,要是真那么简单,老百姓的菜篮子早就丰富起来了。 李天明不着急,郄国良愿意尝试,他当然支持,但要做成这件事,肯定需要时间。 “老郄,不着急,慢慢来,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 村里又不需要付出什么,最多也就是少收两垄地的白菜萝卜。 郄国良欢天喜地的走了,直接奔了菜园子,去选第一个蔬菜大棚的位置。 “这事能成?” 李学庆还是有些怀疑。 他种了一辈子的地,也没听说
相关推荐: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碧荷衍生文
火影之最强白眼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珊璐短篇CP文
芊芊入怀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