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生不能停。 “天明,你俩兄弟咋样?要是不听话,你就打。” 李学工从从船上跳过来,不停搓着被冻的通红的手。 “都挺好,干活不惜力,钢厂的领导都夸呢。” “这就好,这就好!” 李学工接住李天明递过去的烟,点上吸了一口。 “我看这天,再有几天苇海就得冻上了,到时候捕鱼得停几天。” 水面一旦上冻,不把冰面冻实了,人上去容易出危险。 只有等冻得瓷实了,到时候凿冰下网。 “等我回去,和钢厂的人打个招呼。” 众人歇了一会儿,又忙着装车。先把水灌到水箱的三分之一,然后再把鱼装进去。 现在天冷,鱼就算是半路死了,也臭不了。 等忙活完,已经三点多了。 李天明还得紧着往市里赶。 半路把天亮这几天挖的山草药给卖了。 天黑前,总算是到了钢铁厂。 “我就没见过你们村人这么拼的,赚钱不要命了。” 工地上一刻不停的干,李天明还得往返上百里送鱼。 要是全国老百姓都这么拼,或许社会主义真的要不了两年就实现了。 李天明点着烟,手不住的颤抖。 太特么冷了。 还没到12月份呢,到了年根底下得冷成什么样啊! “不拼哪来的好日子?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等可等不来。” 正说着话,物资科的一个科员跑了过来。 “小李,你可算是回来了,孙处长正找你呢。” “你先去,等会儿,我把钱和收条给你送过去。” 孙立拍了拍李天明的胳膊。 “是好事儿!” 好事? 李天明带着疑惑,和来人一起到了工地。 离得老远就看见孙福满正陪着一帮领导模样的人在视察,李学军也在。 “孙处长。” 李天明小跑着到了跟前。 看见李天明,孙处长松了一口气,刚刚领导让他介绍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他哪里懂这些,一边应付,一边让人去找李天明。 “书记,厂长,这就是李天明,工地这边都是他负责。” 来的这几位都是大领导,为首的正是海城钢铁厂的书记,同时也是革委主任。 “小同志年纪不大,负责这么重要的工程,有信心完成吗?” “有!” 李天明适当的表现出激动,还得带上几分年少轻狂。 不然的话,领导在对他进行谆谆教诲的时候,也不能尽兴。 “年轻人就是要有闯劲儿,敢想敢干,不过也要虚心,多向身边的老师傅请教,这样才能进步……” 接下来就是一大堆套话,神奇的是,居然和他上辈子觐见甲方领导的时候,听到的相差不多。 果然,官场文化历来一脉相承。 李天明接下来的演技,让一旁的孙福满看着都叹为观止。 充分将一个受到领导鼓励式教育之后,备受感动和温暖的年轻人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感谢领导的关怀。” 接下来就该表决心了。 “我跟诸位领导表个态,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严把质量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效率第一,力争保质保量,提前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确保专家在春节前,能够入住新居。” 唉呀,这个小同志很有水平嘛,思想觉悟也很高。 接着,其他领导又勉励了几句。 听李天明介绍了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天明,没想到啊!” 孙福满看向李天明,刚刚这小子没忘加上一句“在孙处长的领导下”,让他尤为满意。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钢厂,就冲你今天的表现,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呵呵! 我要是来了,你能放心? “孙叔,您就别埋汰我了,我有几斤几两,心里清楚着呢,来钢厂干啥?看大门都不够格,还是做好我的老农民吧!” 孙福满这下更加满意了。 “别急着做决定,好好想想,钢厂这个平台,还是很适合你的,这边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找我。” 说完,孙福满也离开了。 “天明,你怎么没答应啊?现在钢厂可不轻易在社会上招人,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李学军等孙福满走远了,才说出心里的疑惑。 “大伯,我来钢厂干啥?到时候在孙处长的手底下,村里和这边的买卖为了避嫌,肯定得断了,而且,您真觉得孙处长能重用我?” 李学军也是个聪明人,被李天明提醒了一句,立刻便明白了。 当领导的,哪能愿意手底下有个太聪明能干的人呢。 果然,眼光还是要放长远。 李家台子更适合李天明,就他这个折腾劲儿,要是没有同宗乡党护着,早晚要出事。 第五十二章 农民建筑队 天越来越冷,工地上的活却一点儿没耽误,刚进十二月,主体框架就已经完成了一半。 李天明将四个队伍,又分成了两组,一组继续搭主体框架,另一组开始装修。 装修的活对这帮老农民来说也不是难事,以前给人盖房,都是刷墙泥,现在改成了刷白灰,窗户门这一类,由李学成带着几个会木工的本家兄弟给承包了。 所有人心里惦记着的都是提前完工,能多赚钱,没有一个喊累的,每天都是天刚亮就开始干,一直到半夜才收工。 不时有钢厂的工人过来看热闹,往常唱的都是“咱们工人有力量”,现在看过了这支农民建筑队,才知道什么叫做“咱们农民更有力量”。 来的人当中,还有一个李天明的熟人。 说是熟人也不准确,毕竟只见过一面。 正是宋晓雨的哥哥宋晓军。 看到李天明的时候,宋晓军还以为眼花了,盯着看了半晌才确定,这就是之前帮着他妹妹送信的那个人。 他不是个农民吗? 怎么又变成建筑工人了? 而且,看李天明手上拿着图纸,居中指挥的样子,感觉和厂里那些工程师相差不多。 难道这小子还真是个人物?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给掐灭了。 再有本事又怎样,还不照样是个农民。 可也正是因为给钢厂建专家宿舍的这帮人是农民,很快就吸引了海城当地一家报社的注意。 这年头,虽然很多政策都十分教条,但是,对于农民在农闲的时候,通过务工增加收入,这一点上还是持支持态度的。 比如李天明之前出河工,这就是政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种举措。 现在这支农民建筑队为海城钢铁厂建专家宿舍,实在是太有代表性了。 不但能体现国家政策的优越性,而且更能展现农民和工人两个不同的阶级紧密团结。 必须要大书特书。 当记者被带到李天明面前,在得知了对方的身份之后,他本能的认为这个四眼瘦高个是来找麻烦的。 不过和他一起来的那个圆脸小姑娘,倒是挺漂亮。 “你好,李天明同志,我是《海城日报》的记者,我叫刘思明,这是我的同事……” “我叫姜红英!” 李天明看向了陪着一起来的那个人,这位是钢厂宣传科的干事严刚。 说起来还和李天明有一层亲戚关系。 严刚的亲姑姑正是严巧珍。 好端端的,怎么还把记者给招来了。 “天明,这两位记者同志,是专门来采访你这个农民建筑队队长的!” 啥就队长了? 这头衔什么时候挂上的? 看严刚一个劲儿的使眼色,明摆着是要让他配合。 但是,李天明连对方的意图都不清楚,咋配合啊? “李天明同志,不要紧张,我们来就是想要问你几个简答的问题。” 刘思明说着,一旁的姜红英已经拿出了小本本,准备记录。 “那就……问吧!” 人都带来了,总不能再把人给轰走。 这年头抓笔杆子的虽然不吃香,但记者除外。 人家毕竟是…… 喉舌! “两位记者同志,这里太乱了,风也大,不如找个安静的地方再开始?” 严刚一番好意,刚说完,就被姜红英给反驳了。 “严刚同志,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农民同志都能在这种环境下坚持工作,我们又怎么能搞特殊,教员教导我们说……” 一
相关推荐:
挚爱
失身酒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萌物(高干)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深海gl (ABO)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满堂春
岁岁忘忧(完结)
芊芊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