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靠空间躺赢 > 第22章

第22章

李天明连忙解释:“不是,不是,您别着急,我进城来办事,宋晓雨托我给家里带封信,报个平安!” 宋母走到院门口,接过信,还是一脸忐忑的看着李天明。 “小伙子,晓雨……真没事啊?” “真没事,您放心,她在那边都挺好的!” 宋母这才踏实,赶紧错开身子。 “看我这……快进屋歇会儿。” “不用了,大姨,信送到了就行,我还得去办事呢,就先走了!” 不过是顺便帮个忙,跟人家又不熟,还是不打扰了。 李天明现在急着要去大伯家,要找大伯聊的事情成与不成的先放一边,他现在是真饿了。 车上有给大伯,还有弟妹买的东西,他没舍得吃。 身上虽然有钱,可却没有粮票,想买点儿吃的都没人卖给他。 “这怎么话说的,让你特意跑一趟,连口水都没喝!” 正说着,一个男青年走了过来,身上穿着钢铁厂的工作服,看了看李天明,从宋母的怀里接过孩子。 “妈,这谁啊?” 看向李天明的眼神,满是戒备。 “晓雨下乡在他们村,进城办事,帮晓雨捎了封信送家来了!” 男人听了,继续打量着李天明。 “你和我妹是什么关系,她为什么托你?” 呃? 李天明被问得一愣。 这特么说的是人话? 合着帮忙还帮出毛病来了? “大姨,没别的事,我就先走了,还有事要忙呢!” 李天明不想搭理这个男的,和宋母打过招呼,转身就要走。 “嘿,我让你走了吗?” 男人说着话,伸手就要拉李天明。 “晓军,你这是干啥?人家……” “妈,这人来路不明,得问清楚了,我打听过了,晓雨插队的李家台子离海城一百多里地,他怎么来的?” 宋晓军是个大嗓门,他一嚷嚷,左邻右舍的立刻出来不少人,这条胡同本来就窄,人一多,李天明想走都走不了。 “宋婶儿,这是怎么了?” “有什么事,您言语!” “晓军,这是干嘛呢?” 众人七嘴八舌的,李天明被围在正当中,就像是要被逮捕的犯人。 “外面有马车,我赶车过来的。” 李天明说着,伸手扒拉开挡在面前的宋晓军,要不是看他抱着孩子,非得掀他一跟头不可。 这人脑子是有啥大病吧! 就因为李家台子离海城远,李天明就不能来了。 还来路不明? “你还敢动手。” 宋晓军把孩子塞到宋母怀里,撸起袖子就要上前。 “晓军!” 宋母赶紧挡在李天明身前。 “你还有完没完了。” “妈,您怎么还帮着外人说话!” 宋母冷着脸:“你妹都去乡下插队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呃? 啥意思? 李天明听糊涂了。 这里面明摆着还有别的事啊! 宋母又把孩子还给了宋晓军,和街坊四邻道了声罪,便拉着李天明出了胡同。 “小伙子,对不住啊,让你跟着受牵连。” 李天明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是怎么个情况。 那个宋晓军莫名其妙的针对,还有刚刚宋母说的话。 唉…… 宋母突然叹了口气。 “都是房子闹的!” 不是,大姨,我没兴趣听您说家务事。 可又实在是忍不住好奇。 宋母大概也是憋了许久,跟街坊四邻说,怕丢了家里的脸面,好不容易遇到李天明这个外乡人,还和宋晓雨一个村的,估计也是希望能通过李天明,把心里的苦衷传递给宋晓雨。 按照宋母的讲述,宋晓雨的父亲前些年因为事故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宋母和三个孩子,宋晓雨排行第三,上面有一个哥哥,也就是刚才见过的宋晓军,还有一个姐姐宋晓英,在棉纺厂工作,已经出嫁了。 本来家里只剩下三口人,住得还算宽敞,可去年宋晓军也结了婚,家里多了一口人,自然就不那么方便了。 今年随着宋晓军的孩子出生,矛盾也渐渐的突显了出来。 宋晓军的媳妇儿有事没事的就在家里闹,话里话外的无非就是宋晓雨成年了,就不该住在哥哥家。 “也怪我,当年晓雨他爸没了,想着以后省事,就把房子做主换成了她哥的名字。” 省事? 能省啥事啊? 说白了,还是因为重男轻女,心里只想着儿子,对女儿不能说一点儿不关心,但也一定很有限。 后面的话不用说,李天明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宋晓雨受不了哥哥的冷脸,嫂子的白眼,还有…… 宋母的唉声叹息。 这才报名下乡插队,远离了是非之地。 因为按照宋母说的,她和宋晓雨的父亲都是钢厂的职工,宋父因故去世,宋晓军接了班,宋母是正常退休,按照规定,她的工作岗位也可以由子女继承。 这种接班制度,一直到1986年才被废除。 也就是说,宋晓雨完全可以继续留在海城。 结果却因为一些不得已的苦衷,最终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这还真是…… 原生家庭永远是决定人生走向的重要因素。 宋晓军夫妻两个或许不单单是为了居住环境宽敞一些,更是盯上了本该属于宋晓雨的工作岗位。 当然,这些和李天明没关系,他也用不着去求证。 刚刚宋晓军反应那么大,或许是在担心宋晓雨受不了农村的生活,让家里帮她回城。 “大姨,你还有别的事吗?” 李天明没兴趣听下去了。 宋晓雨目前的处境,宋母并不无辜,她完全可以让小女儿留在城里,但她却选择了装糊涂。 “小伙子,晓雨在你们村,大姨求你,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多照应一下!” 这或许就是宋母的另外一个目的了,既要让李天明帮着给宋晓雨传递自己的苦衷,顺便看看能不能让李天明心软,照顾一下小女儿。 我欠你们家的啊? 还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只可惜,李天明并不是个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 “我就是顺路帮着捎一封信,别的……” 李天明说着,解开了绳子,纵身跳上马车。 “您有话还是自己跟宋晓雨说吧!驾!” 鞭头轻轻的在马背上一点,大青马立刻乖顺的朝前走去。 宋母见状,一时间也是语塞,呆立原地,久久无言。 李天明刚刚那句话,让她感觉无地自容。 房子给了儿子,工作岗位给了儿媳妇,最后还默许小女儿被逼着下乡插队。 哪还有脸面去见小女儿。 手里攥着那封信,心头一阵酸涩翻涌。 撕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展开后看到的第一句,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她的脸上。 只这一句,便让宋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小女儿原来全都知道。 只是不想让她为难,这才什么都没说。 第二十一章 大伯一家 上辈子,宋晓雨最后嫁给了李天明的一个本家兄弟,具体哪一年,他不记得了。 只是嫁的人在李天明的同辈兄弟当中,算得上最不着调的一个。 整日里不务正业,上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筛网,时不时的还跑出去几个月,谁也不知道他去干啥,只是回来的时候,每每都是一副狼狈样。 等结了婚,非但没有收心,还变本加厉,家里家外全指望着宋晓雨一个人忙活。 时代洪流结束,别的知青陆陆续续的返城,唯独宋晓雨因为结了婚,在李家台子落了户,不符合返城政策,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带着一家人回了海城。 自那以后,李天明就再没听说过宋晓雨的消息,他那个本家兄弟也再没回过村里,就连清明节上坟,都不曾给他父母的坟头添过一捧土。 现在看来,宋晓雨即便是回了城,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冷心冷性的兄嫂,事不关己的亲妈,还有那不着调的丈夫,李天明想想都替她糟心。 算了! 别人家的事,也轮不到李天明操心,还是先顾着自己吧。 钢铁厂的职工宿舍区距离清水东里不算远,天色傍黑的时候,李天明终于在宿舍区的大门口等到了下班的大伯母严巧珍。 “大娘!” 严巧珍打量着李天明,好半晌才认出来。 “是天明吧,哎呦,这才几年没见,都……都长这么大了!

相关推荐: 深海gl (ABO)   流萤   萌物(高干)   认输(ABO)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痛之花(H)   失身酒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薄情怀(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