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过冬天地里还能长出菜的。 “能不能成,那要看老郄的本事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要是真的成功了,村里又能多一条来钱的路子。 至于建大棚需要的材料都是现成的,永河县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育种要用到大量的塑料薄膜。 解决了这个,其他的就更简单了。 至于需要用到的人,李天明准备把天亮和天林给扔了过来。 要是能把这门技术学到手,等彻底打碎大锅饭之后,就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那就试试。” 李学庆见李天明这么说,哪怕心里还是在画魂儿,可依旧选择了无条件的支持。 最多也就是浪费两垄地,少收几颗萝卜白菜。 不值个啥! 可要是真种出来,大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黄瓜,洋柿子,还有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想想都美。 再不用像现在这样,一到冬天,不是白菜,就是萝卜,吃得人烧心反胃。 呃…… 这咋还嫌弃上了? 还是饿得轻了。 “刚才你在老孙屋里干啥呢?闻着一股子焦糊味儿,把锅给烧干了?” 听李学庆问起这个,李天明笑道。 “吴老师做出了我说的那个电饭煲,叔,这可不是《封神榜》。” “你说的那个是……啥煲?” “电饭煲,就是煮饭用的,把米倒进去,不烧火,用电把饭给煮熟了!” 李学庆记起来,年前厂房刚开工的时候,李天明的确说过,还有那个电冰箱,洗衣机,听着就像《封神榜》似的。 “以后咱们村也做这个卖?” “现在还不行,吴老师也需要时间反复的做实验。” 就算是真的做成了,李天明也不打算立刻拿出来,电风扇现在还没实现量产,没必要太激进了。 还是那句话,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否则容易扯着蛋。 现在李家台子已经非常惹眼了,眼红他们的不在少数。 同样不认同他们这种集体企业的,也有很多人。 在局势彻底稳定下来之前,李天明想的还是要努力降低存在感。 即便是做了出头鸟,他也不想成为最先挨枪子儿的那个。 而且,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目前没办法得到解决。 李天明准备过段时间去趟市里,找王作先聊一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别的法子。 “天明,还有个事,咱们爷俩先碰碰。” “您说!” 李学庆把李天明拉到一个没人的地方。 “这养殖场扩大生产,赚的钱是不是更多了?” 这话问得,总不能扩大生产以后,反倒赚钱越来越少吧! 要是那样还扩大个什么劲儿? “还有那电风扇厂,一旦干起来,是不是也能赚钱?” 必须的啊! 只要能过了质量这一关,到时候,那才是个真正下金蛋的母鸡。 “咱们村赚了这么多钱……” 看李学庆一脸为难的表情,李天明终于明白他在纠结什么了。 “这还真是个事儿!” 赚的钱多,分的钱自然也就多了。 到时候上面会怎么想,谁都不知道。 就算有王作先的支持,可他一个人还能顶得住整个市革委的压力? 李学庆想的无非就是怎么把钱给花出去,降低赚钱带来的影响。 “天明,你看是不是把咱们村的路都给修上一遍。” 这个倒是没问题,可也花不了多少钱啊! 小学校已经盖起来了,等其他几个村的钱一到,中学也能立刻开工,其他地方…… “叔!您说咱们要是给长甸河上建座桥怎么样?” 啥? 李学庆一愣,立刻明白了李天明的打算。 长甸河将李家台子和小鱼淀、前帮村、后帮村,以及镇政府隔开,平时想去镇上,就要绕十几里路。 之前李学国之所以动了要把大柳镇中学搬到李家台子,就是因为不方便。 可中学到了李家台子,那三个村的学生也要绕行十几里。 要是能有一座桥的话,问题都解决了。 这也的确是件好事。 可就是…… “这钱总不能光咱们村拿吧?” 李学庆有些不甘心,明明是方便所有人的事,凭啥李家台子出钱。 “叔,要是等着其他几个村出钱,这桥20年都建不起来!” 李天明可不是随口说的。 上辈子一直到90年代,县政府拨款,修修停停,花了两年多时间,才终于在长甸河上建起了一座桥。 “这倒也是,盖个中学,那几个村都磨磨唧唧的,修桥怕是更难了!” 李学庆心里也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最终还是咬咬牙。 “修桥补路,这是积德行善的事,咱们干了。” 这笔钱花出去,到时候,看上面还能有什么话说。 “到时候全村开个大会,把这个事说明白了,应该没人反对!” 不是没人反对,而是,李天明已经在村里建立起了足够的威信,就算是有人心里不乐意,也不会当面说出来。 正说着,又一股子焦糊味儿飘了过来。 李学庆张了张嘴,很想去问问,这么做实验,得浪费多少粮食啊? 第二百一十章 最难解决的问题 “尝尝味道怎么样?” 吴月华盛出一碗饭,递给了李天明。 自从那次实验失败以后,这小老太太就像是魔障了,每天至少五六斤大米,可把李学庆给心疼坏了。 糊得不算厉害的,都进了李学庆的肚子,那些实在不能吃的,也全都拿去喂了猪。 好在吴月华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找出了问题所在,重新调整了温控装置之后,终于成功煮出了一锅白米饭。 李天明接过,吃了一口,这次没有一丁点儿焦糊味儿,只是和柴锅煮出来的米饭相比,还是差了点儿意思。 可电饭煲存在的意义就是方便,不需要生火,也不需要有专人盯着,只要插上电,按下开关,就能把一个主妇解放出来。 “再来一锅!” 实验就是要不断的重复,一次成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谁也不能保证是不是运气。 只有次次成功,而且通过反复的实验,顺便还能验证电饭煲的使用寿命,同时检测其安全性。 能煮出一锅白米饭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的难关等着一步步的攻克。 其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 万一人家买了他们的产品,回家用上,人出去上班了,等下班回家,房子烧的只剩下一个门框了,那咋办? 连着煮了10锅,温控装置一直运转正常。 “接下来就是安全性!” 吴月华也明白这个道理,接下来的一段日子,看起来还有的忙了。 转天,李天明便开着拖拉机,去了市里。 电风扇厂的厂房已经建成,现在正忙着安装机器。 王作先一直在关注着这边的进度,取得这么大的进展,哪能不去给领导报喜。 市委大院门口,这次等着李天明的是王作先另外一个姓苗的秘书。 做好了登记,跟着苗秘书一起进了市委办公大楼。 “领导正在开会,让你在这里等一下!” 说完,苗秘书就出去了,紧接着又有人进来,给李天明端来了一杯茶。 等了足足一个小时,房间的门开了,苗秘书走了进来。 “李天明同志,跟我来吧!” 王作先的办公室,李天明来过一次,和上次来的时候,唯一不同的就是桌子上摆着一台电风扇,正是吴月华做出来的样品。 “吴月华同志在你们村生活还好吗?” 李天明还没等坐下,王作先便问了这么一句。 一瞬间的错愕。 李天明知道,不光是吴月华,像郄国良等人在李家台子的事,根本瞒不过王作先。 “你的胆量倒是不小,他们可都是被上面定了性的,你把他们留在村里,就不怕惹祸上身?” “怕!” 李天明实话实说,他确实怕,虽说都是监管劳动,但是,思想教育没跟上,一旦有人追究的话,第一个倒霉的是李学庆,第二个就是他。 “可我觉得……咱们国家不会一直这样,伟大领袖不是也说过嘛,老九不能走,国家的建设,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们的知识!” 王作先没想到,李天明的胆子居然这么大,啥话都敢往
相关推荐: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带着儿子嫁豪门
岁岁忘忧(完结)
我以神明为食
小寡妇的第二春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召唤之绝世帝王
我在末世养男宠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